东方某:越南,不恭顺
越南,不恭顺
原创 东方某 地缘与冲突 2024年08月28日 10:307月17日,越南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南海外大陆架划界案,再次挑起南海争端。
7月31日,越南中央理论委员会主席率团访美,开启越南高管首访美国先例。
8月5日,由中国施工建设的柬埔寨德崇扶南运河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越南如鲠在喉,如芒在背。
几日后,越南公安部对大多由中国企业建设的32个风电项目发起调查,调查范围虽在越南国内,但此举明显是针对中国企业。
越南对待北方大国的态度从来就没有变过,要么是不恭顺,要么不得不恭顺。
越南开创了过一项历史记录:从秦征服百越开始,中国历次大一统王朝均对越南发起过平叛、征服和反击战争,包括现代中国,越南是中华朝贡圈最不恭顺的地区。
越南是和我国历史渊源最深的国家,没有之一,越南的历史一大半都和中国相关;和中国渊源第二深的国家是朝鲜。不过,朝鲜和越南地缘不同,其命运和中原兴衰的相关性完全相反。
中原王朝强大的时候,朝鲜往往能够获得稳定的地缘环境,国家安全能够得到保障,历史上中国曾多次出兵保护朝鲜,如唐朝白江口之战,明万历朝鲜战争,清甲午战争;而越南则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中原王朝强大,越南恭顺,中原王朝衰弱,越南则一定挑起战端。
越南的历史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1、“北属”时期,从秦征服百越开始,到唐末五代,越南大部分时间属于中国的郡县,置官署编户齐民,属于直接统治。
2、王朝时期,从唐末五代自立,先后经历吴、丁、黎、李、陈、胡、黎、北莫南黎、南郑北阮、西山阮朝、阮诸王朝,除被明朝短暂纳入领土20年外,越南大部分时期都是独立王朝或者南北朝分裂,作为中国的藩属国存在。
3、殖民时期,清末法国占领越南,越南中断与中原王朝的千年朝贡成为法国殖民地,直到二战日本侵占越南。
4、现代越南,二战后,法国卷土重来,越南在北方大国帮助下先后打败法国的入侵和美国的干涉,获得完全独立。
越南和北方大国存在一定的地缘矛盾,能不能压制这个矛盾则取决于北方大国的强盛与衰弱。当前“百年变局”加速发展,来自北方强邻的压力与日俱增,越南自清末脱离中华朝贡至今已有140年了,如今,时间再一次来到了十字路口。
当时代来临,没有任何一个旧有势力愿意坐以待毙,越南在对待北方大国的态度上出现明显摇摆和挣扎,试图维持自身地位的平衡。
越南的摇摆来自于沉重的历史包袱,从地缘角度看,越南主体民族的血缘,“越南”和“南越”的地缘定位,北越和南越的平衡,印支联邦的尝试,种种历史上曾经发生的问题制约着越南的决策。
也就是说,越南解决不了自身从何处来,甚至越南是哪里,以及越南的未来空间在哪里的问题。
要回答以上问题,看懂越南这个国家,还要从地缘角度去寻找历史的脉络。
越南,全称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位于中南半岛东端,直面南海,海岸线漫长,地形南北狭长,略呈S型,北与中国广西、云南接壤,西与老挝、柬埔寨交界,国土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历史上以北部的红河平原为绝对核心,17世纪末从柬埔寨手中夺取湄公河三角洲,如今成为南部核心区,越南是以京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人口1.03亿。
越南和中国的血缘
胡志明市,越南最大城市,位于湄公河三角洲,西贡河岸,得名自现代越南的开创者,胡志明。
胡志明,原名阮生恭,学名为阮必成,是的,现代越南开国者胡志明并不姓胡,而是姓阮。
阮姓,越南第一大姓,占总人口的比例为40%,去除少数民族,越南全国一半人口都姓阮,而这个姓氏来源于中国。
公元353年,东晋汝南人阮敷,担任交州刺史,交州即“交趾”,即现在越南北部,阮敷迅速平定越南当地反抗势力,掌握了交州的军政大权,阮姓家族于此时进入越南,并在越南开枝散叶,渐成当地望族。
公元1232年,越南李朝败亡,陈朝取而代之。陈朝为稳固统治,彻底断绝李姓复国之念,责令王室宗亲全部改姓阮,但在执行过程中,除李朝贵族,民间李姓甚至其他姓氏也改为阮姓,自此,阮姓成为越南第一大姓。
除阮之外,陈、黎、范、黄、潘、武、邓、裴、杜、胡、吴、杨、李也为越南大姓,这些姓氏加起来占越南90%以上的人口。
而以上这些姓氏在中国南方也普遍分布,其中,黄姓,为中国广西第一大姓,广东第二大姓;陈姓,为广东第一大姓,广西第五大姓;李姓,广西第二大姓,广东第三大姓。越南和两广文化相通,山水相连,且上千年时间同为邻郡,说两者没有关系多少有点天方夜谭。
但是越南官方极力否认越南人和中国的血缘关系,不接受越南人主要血缘来自中国的说法,越南在主体民族京族的起源上大做文章,在越语的语系上也极力撇清和汉语的关系。
京族是越南主体民族,占总人口的86%,但“京族”这个名字直到越南末代王朝“阮朝”才出现,“京”(Kinh)其本意为“首都”,后引申为“城市”,而“京族”最初指的是“被住在城里政府所管辖的人”,换句话说,即是被越南封建统治者完成“编户齐民”的人,最初并不是民族概念。
相对应的则是“芒族”,“芒”(Muong)最初指的是“中部地区的村庄”,“芒族”指的是“住在乡下的人”,现在反而成了越南西北部少数民族的概念。
从上图可以看出,现代越南最精华的红河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以及几乎所有临海平原均为京族占据,京族在越南处于支配地位。试想一下,红河三角洲,一个被中原王朝直接统治上千年,具有悠久的农耕开发历史,历朝历代接纳来自北方的移民,其主体民族怎么可能与北方没有血缘关系。
现代分子生物学早就证明,越南京族的汉人基因占据主导地位,其父系基因与中国的南方汉人几乎一脉相承。
而被归为“南亚语系”的越语,其借用汉语词汇占比超过60%,但越南学者却否认其和汉藏语系的关系。
“越南”和“南越”的地缘定位
公元1802年,越南阮朝皇帝阮福映向清嘉庆帝请封“南越国王”,但南越国曾是中国地方割据政权,以两广为核心,领土涵盖越南北部,若封其为“南越国王”,可能会让阮朝获得觊觎两广的法理,授之以柄。
经过激烈讨论,广西巡抚孙玉庭改封阮福映为“越南国王”的提议得到通过,“越南”自此成为正式国号。
从这里可以看出,此时中原王朝的态度是撇清越南和两广的地缘关系,把越南看作一个纯粹的番邦。
而在漫长的历史中,越南和中原王朝都不是这么认为的。
在“越南”国号出现之前,越南一般自称“大越”“南越”“大瞿越”“大南”,追认南越国为其立国起点,这代表两层含义:
1、越南是中华文化圈,是文明人,不是化外之地。
2、越南国土法理包含两广。
中原王朝直属管辖的时候称越南为“交趾”“交州”,藩属时代称为“安南”,很明显也是把越南作为中华的一部分,不然明朝也不会试图重新把越南纳入领土范围。
地缘上,不管是中原王朝还是越南自身,当时都强调越南和两广的天然联系,把他们当作同一个地缘板块。
在字面意思上就能理解,“南越”和曾经的“闽越”“骆越”“瓯越”“杨越”一样,都是百越的一员,甚至“骆越”的领土就在当今的越南北部。这意味着秦征百越之后,这些地方都纳入了中华领土。
而“越南”字面意思就不一样了,它代表“百越之南”,就不再是中华文化圈了,而是一个纯粹的被占领地或者番邦。
所以,嘉庆帝时代的“南越”变“越南”,放在如今的地缘考虑,也不知是好是坏。
自此之后,越南加速脱离中华文明区,战略重心转向中南半岛。
越南是怎么脱离中华的?
中越交界十万大山林密人稀,地形崎岖,南宁盆地以西以北,还是土司自治,中原王朝不能直接控制,只能羁縻统治,红河平原相对独立封闭。
今天的珠江三角洲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土地肥沃,人口众多,可以与越南的红河平原相媲美,但汉代珠三角平原尚未形成,没有大片平原,海运尚未兴起,贸易也不发达,珠三角只是中原王朝的边角料。
岭南平原最广,开发潜力最大的地区是红河平原,也即是交趾。
西汉设置的交趾刺史部,包含两广四郡(苍梧、郁林、南海、合浦)和越南三郡(交趾、九真、日南),以及海南两郡(朱崖、儋耳,后来因统治成本高昂得不偿失,两郡撤销)。九郡中,苍梧和交趾最为重要,位于珠三角的南海郡只能排第三。
苍梧(今广西梧州)是交通核心,东西连接两广,向北通过灵渠连接长江水系,几乎是当时交趾刺史部通向中原的唯一通道,交趾刺史多驻地于此。
交趾是红河平原的核心,红河平原面积2万平方公里,河网纵横土地肥沃,是岭南最大平原所在,这里才是岭南人口物质最繁盛的地方,所以西汉交趾刺史部以交趾命名,东汉为防止交趾反叛,交趾刺史开始常驻交趾,极少驻苍梧和南海。
红河上游在我国云南,名为元江,元江河谷是古代云南(汉益州郡、永昌郡)进入交趾的重要通道,中原王朝即是通过元江河谷和合浦-苍梧两个交通路线控制交趾。
东汉之后,几个明显的地缘变化导致交趾逐渐脱离中原王朝:
1、三国两晋时期,中原王朝分裂,交州被迫参与到内部的势力争夺战之中,更靠近长江流域的苍梧和南海重要性大大提升,交州太守开始常驻苍梧和南海,对交趾的控制力度下降,公元264年,东吴把苍梧、南海、郁林、合浦四郡单独设立广州,这就是历史上的“交广分治”,交州的地缘独立性增强。
2、唐朝时期,位于云南的南诏强盛起来,最后统合六诏独立建国,中原王朝失去对云南的控制,云南的丧失让中原王朝控制交趾少了一臂,南诏国曾通过元江河谷侵占交趾(安南),后虽收复,但交趾在地缘上愈发孤立。
3、珠三角的开发和海运兴起,让珠三角的经济和战略地位大大提升,交趾对中原王朝的战略地位再次下降。
交广分治、云南的丧失、珠三角地位的提升,让越南北部变成孤立的板块,最终在弱宋时期被放弃,越南脱离中国。
蒙元时期,中原沦丧,云南也被纳入元朝版图,自认为是中华文明遗孤的越南再次加强对自身的国家认同。
至明朝,经过宋元400年的独立发展,越南的国家和民族意识已经根深蒂固,明朝在征服越南20年后因此起彼伏的起义反抗,最终因财政吃不消放弃越南。
而云南则因为经济落后,人口稀少,在明政府有意的同化之下留在了中华版图,成为汉地十八省之一。
越南地缘属性的转变
在彻底脱离中原王朝之后,特别是发源于越南中部(广南国)的阮朝统一越南之后,越南的地缘属性发生了显著变化。
在此之前,位于北部的红河平原是越南绝对的核心区,越南政权更替即围绕这一地区进行,当时的越南可以说完全是一个东亚国家。
但随着中部的开发以及海上贸易的发展,越南中南部地位有所提升,在难以北进的情况下,越南专注于南方的开拓,其地缘属性从东亚开始向东南亚转变。
特别是阮朝灭掉占婆,并从柬埔寨夺取湄公河三角洲之后,越南不断向南方移民实边,此时的越南已经完成变成一个东南亚国家。
在尝到了开疆拓土的甜头之后,越南继续向柬埔寨和老挝扩张,与暹罗(泰国)争霸中南半岛,直到法国殖民者的到来。
1884年,法国和越南签订第二次《顺化条约》,1885年,法国与清政府签订《中法新约》,清政府放弃对越南的宗主权,越南彻底沦为法国殖民地。
与越南一起被法国殖民的还有柬埔寨和老挝,三国一起成为法属印度支那联邦。
二战之后,殖民体系逐渐瓦解,在法属印支联邦三国独立过程中,越南处于主导地位,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越南帮助柬埔寨和老挝获得了独立。
在北方大国的帮助下,越南相继打败法国和美国之后,越南得到了苏联的空前支持,大国沙文主义和霸权主义急剧膨胀,号称世界第三军事大国,军事占领柬埔寨和老挝,妄图建立属于越南的印支联邦,对北方大国形成了严重地缘威胁,于是才有了后来的中越战争。
终局
印支联邦梦碎之后的越南终于意识到世界局势变了,天庭的秩序终究不是一只猴子能颠覆的,特别是苏联解体之后,越南民族主义沉寂了下来,开始摸着北方大国的石头过自己的河,搞起了“革新开放”。
产业上,一亿的人口,说少不少,说多也不多,加上国土不大,资源不丰,越南无法支撑起完整的产业链,即使是依靠对外合作建立部分产业链也不太现实,至少先有个合作对象吧。
政治上,越南和北方大国有过蜜月期,也有过战争,加上一直存在的地缘矛盾,越南对北方是既模仿又提防,不得不合作又不想一边倒;对美西方有过刻骨铭心的战争史和仇恨,如果和西方合作过甚会影响其执政法理。
思来想去,越南最有可能密切合作的反而是日本、韩国和新加坡,这三国和越南没有地缘矛盾,产业互补,三国占据越南外来投资的60%左右。
另外,越南在东盟框架下对外合作发展迅速,与60多个经济体签署了16项自贸协定,吸引外资能力在东盟仅次于新加坡。
面对北方大国“一带一路”抛来的橄榄枝,越南并不是不想要,而是想借此打造以越南为中心的中南半岛经济秩序;对北方大国在柬埔寨和老挝的经济合作中,越南也不是完全不想搞,而是想以主角的身份参与其中,增加在其中的受益和话语权。
比如泛亚铁路,对我国来说,南宁-河内-万象-曼谷的路线最重要,而对越南来说,贯穿越南的南宁-河内-胡志明-金边路线更重要,双边诉求很难达到一致。
柬埔寨的德崇扶南运河项目对越南是一个巨大利空,越南并不是为了卡柬埔寨脖子才反对该项目,而是此举降低了湄公河出海口战略地位,在无力阻止的情况下,越南希望参与其中,以调蓄湄公河为由获得话语权。
于是,我们经常看到越南的摇摆,说白了,还是越南在中南半岛的自我优越感在作祟,没有那个实力,又想做主角。
对于越南的态度,北方大国也不惯着,你参与,我欢迎,你摆谱要条件,我就先绕开你和别人合作,等你想开了,咱再谈合作的事情,当然,条件最优厚的永远是第一次谈判。
眼看着老挝、柬埔寨和泰国的跨国基建如火如荼,越南再不上桌就要被安排到桌子底下了,最近急吼吼的访华,开始实质推进越南的铁路项目。
8月19日,中越两国签署了14份文件,其中铁路领域文件2份,它们分别是“中越两国关于越南老街-河内-海防标准轨铁路线路规划立项”和“中越两国关于谅山—河内和芒街—下龙—河内两条标准轨铁路规划技术援助项目”,价值数十亿美元,长度超过800公里。
这两份文件,三条铁路,还是关于越南北部的交通以及和中国铁路的对接上,并不涉及贯穿越南的南北铁路。
越南还在摇摆。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