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元朝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首发2024-07-23 10:50·中华网文化大哉乾元 一 我们如何定义元?强悍壮阔 实用至上
元是一个强悍的王朝,这是我们最强烈的概念。
它的版图有多大?一句话:乃历代之冠。北至北海、东到日本海,西抵黑海、地中海地区,北跨西伯利亚,南临波斯湾,跨亚欧大陆,都是元的疆域。汉唐极盛之时,也不能和它相比,西藏和台湾也是在元朝时第一次被纳入到中国的版图范围。
若要对元有公允的评价,那最好听一听离它最近的一个朝代的声音。明太祖说,“元主中国,殆将百年,其初君臣朴厚,政事简略,与民休息,时号小康”,这位推翻了元朝统治的君王的话说明元初时期人民的生活还是不错的。
但多数声音认为,元是一个黑暗的时代,他们认为蒙古消灭了一半中华文化圈,以汉民族为中心的一部分汉系国家全被蒙古摧毁。此外,蒙古的杀戮之名天下闻名,其军队规定“凡敌人拒命,天石一发,则杀无赦,这项规定使屠杀在蒙古军内部合法化,屠城成为常规行为,无数中原人为此死于非命,蒙古军还喜欢将掳掠之人充作家奴,致使百姓仓皇逃窜、流离失所。有史记载,宋代汉人约1.4亿左右,自蒙古攻入中原数年间,全国人口降至约7500万。底层人民的日子更不好过,那时人口被分为四等,南人(即原南宋统治区的汉人)是最后一等,可见其位置尊严有多低。
但史学家同时也称,蒙古扩大了汉民族的版图,是中国的“版图的奠基者”。东北方向的燕云十六州、西南方向的南诏(即大理)、以及西北方向的若干少数民族,还有越南等这些地方,自五代十国到宋王朝,都已不承认以汉民族国家为中心,都在寻求独立地位,而蒙古在征服的过程中把中华文化圈东西南北全部兼并,所有中华系国家除日本和越南外,几乎全部拿下,实现了中华版图的一次扩张。
实际上,对元的制度和经济进行深入了解后,我们可以看到元其实是个思想开放的时代,它是在一点儿程度上废除了科举制,但这一举措也并非全无可取之处,从正面意义上来说,科举制废除可鼓舞社会人群将精力投入各自有兴趣的行业,这对唯四书五经论的格局,对工业技术和商业流通是有促进作用的。
甲骨文“元”
元的制度核心为注重实用主义,可以弃旧纳新,不空谈。它的制度顺承了宋朝的二府制度,让中书省管内政,枢密院管军事,皇帝居中协调,此外,他增加了御史台来专管监察,砍掉了门下省和尚书省。所以元朝的制度是以中书省、御史台和枢密院为权力架构。中国历史上,汉之后的历朝都以三省六部为轴心,其中三省因皇帝的需要会有变化,而六部作为执行部分则基础保持不变。元朝六部中的二、三把手和中层干部很多都是汉人,这打破了“忽必烈朝堂上汉人少”的传闻。实际上这些汉人不光数量多,且权力相当大。虽三个机构的一把手都是蒙古人,但汉也有政策讨论和制定的权力。这种制度构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在那个等级森严、汉人和南人天然受歧视的年代鼓励汉人通过努力提高自己的地位的作用。当然,元制度中被诟病之处也在于此,即对汉人的狭隘的双重民族主义标准导致对汉族精英的行政权力分配不足,让整个汉文人阶层长期处于一个桎梏压抑、没有希望的年代。
二 元史简要说 烧杀掳掠 短命多变
公元1271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的元为国号,建立元朝。元朝为蒙古帝国一部分,除元帝国以外,还有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和伊儿汗国。这四个汗国对于元朝廷来说相当于是分封出去的诸侯王。元朝国祚98年,却出现了11位皇帝,可见其内政之混乱。
新建立的元朝在八年后灭亡南宋,统一中国。接着又对日本、安南、缅甸发起远征,但遭遇失败。在内政方面,忽必烈对经济政治和文化进行了相关举措进行改革,但收效甚微。忽必烈去世后,因长期征战遗留下来的问题集中暴发,老百姓因生活没保障,纷纷揭竿起义者,各地都有脱离元政权统治的事情发生。
在元朝中期,皇帝更换最为频繁,政局更不稳定,人民的日子更难过,造反起事者越闹越凶。而元政府面对这样的局面根本无计可施,因为彼时元军因政治涣乱已处于无组织、无纪律状态。各地武装各自为战,毫无联动可言,不听君命,没有一致的思想和行动,甚至还在交涉中出现自相残杀的行为。元朝统治四分五裂,毫无战斗力可言,溃不成军也在意料之中了。甚至在张士诚、刘福通、朱元璋与陈友谅之间相互残杀、元气大伤的当口,元军都组织不起反击力量,错过平定最好时机,只能任由势态如野火一样或急或缓发展,直到烧到家门口。
到公元1368年,在起义队伍中脱颖而出的朱元璋攻入元朝大都,元宣告灭亡。逃往漠北的元顺帝继续 “北元”政权,三十余年后,北元宣告灭亡,蒙古帝国分裂成了鞑靼、瓦剌等部,后一直与明朝纠缠。
元一共传了五世,其间有三位皇帝在位时间较长,其余皆走马换灯似的频繁更换。政权不稳是其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 元朝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疆土扩张与饮食革命
元对于中国古代历史的贡献,首先一条是“版图的奠基者”。
在元以前,中原对领土的控制并不实际,一部分领土只有虚名。包括青藏高原在内的一些地方还是中原的威胁,新疆地区、西夏、大理等都在版图以外。元朝将青藏高原,新疆以及西南地区、大理地区,甚至包括漠北地区,全部彻底纳入中原王朝,使得中华民族版图真正达到顶点。并且这种纳入不只是做做表面工作,而是彻底纳入统治范围。同时,西藏从也元朝开始归中国中央政府管理,元朝确定了西藏的政治制度和宗教制度。有元打下的基础,此后明清顺理成章将这些地区再次纳入我们的版图。
元朝的另一个贡献是对饮食文化方面的贡献。因为元的大一统、多民族形态,各种饮食风俗在这一时期逐渐交融,蒙古族,汉族,契丹族,藏族,畏兀尔,女真,回族等各部族的多种饮食方式并存,这是元代社会饮食的最大特点。仅羊肉一项,就分烧肉品、煮肉品、肉下酒、肉灌肠红丝品、肉下饭品等多项。还有以家禽为主的菜肴,包括芙蓉鸡,生地黄鸡,乌鸡汤,炙黄鸡,青鸭羹、烧鹅,白蝶鸡,锅烧肉,川小炒鸡,卤鸭鹅名目繁多,各种野味,如鹿头汤,熊汤,炒鹿汤,盘兔,攒雁,烧雁,攒熊掌,鹿肾羹,鹿蹄汤,狐肉汤,鹁鸪羹在民间十分常见。我们现在能够见到的水产品,在元朝也基本都可以找到。并且元代提倡吃蔬菜,蔬菜品种十分丰富,萝卜,茄子,黄瓜,冬瓜,瓠,芥菜,莴苣,苋菜,芋,韭,葱,姜,蒜,白菜,葵菜,蘑菇应有尽有。元间民间的菜市场,较之今天大城市的市场并不逊色多少。
四 元破坏了什么?土地制度和文人士气
一是土地制度。在农业社会,保证国家稳定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绝大多数农民有自己的土地可种。而元朝破坏了这种平衡。
元自建立伊始就存在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蒙古人将占领的土地变成牧场,或赏赐给王公贵族,土地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失去土地的农民被迫成为佃户,佃户的日子怎么这?佃户的日子过得怎么样,大家都很清楚,特别是在元时期,佃户因缴不上粮拿农具抵债的情况十分常见。这种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的变化导致农民彻底失去希望。
坊间传说元朝实行“四等人制度”,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以早期归顺蒙古的西域各民族为主,包括党项、中亚和东欧的一些民族;第三等是汉人,主要是原先金朝统治下的各族人民,包括汉族人,高丽、女真、契丹等民族;第四等是南人,主要是原先南宋统治下的汉族人民。虽然这一说法在元朝的史籍典章中并无查具,但至少说明当时所呈现出的不平等的权利义务。元朝时行省的主要负责人一般也是蒙古人和色目人,汉人、南人不能绝染指兵权,在法律程序上,不同民族的人违法犯罪处理的机关和司法程序也不一样。这种差别,打击了元朝汉人士子上进的决心,对个体希望的湮灭是摧毁式的,它让整体沉沦,不利于创造创新的产生。草书“元”
而元对中华一朝最大的影响,是来自于文化的下移。
文人地位下降,由于科举长期不举办,让汉族知识分子在压抑中情绪迸发,他们为生活计,也可能是为了纾解情绪,多混迹于三瓦两舍。期间产生出的作品,以讽刺和揭露为主,饱含愤慨之意,具有一定的批判性。而元因武力的强大自信,对文人的那套小玩意儿根本不在意,这进一步鼓励创作者大胆的直白的表达。再加上元代统治阶级整体文化素质不高,还存在语言不通的情形,所以他们更爱通俗易懂的娱乐节目,如戏剧话本等。市民阶层受其影响,也追求更自然更通俗的艺术表达方式,从上自下,整体审美呈下移趋势,直白的欢乐则增多了。元曲的语言便是这一环境下的特殊产物。它的特点是市井、亲近、直白、外露、粗鄙,故事性强,利于传播,浅层欢乐多,生活类俗物词汇大量运用,如“屎尿屁”、“屁股”、“屌”、“鸡巴”等随处可见。这种风雅下移趋势下的市井文学也是中华文华重要的一部分。
五 为什么元的历史记录会很少?重武轻文和活在当下所致
中国历史对元的态度总是复杂的。有意见认为元朝不属于中国正统王朝,日本学者甚至认为“崖山之后无中华,明亡之后无中国”,这里要提出的是,元朝的正统性是毋庸置疑的,连推翻元朝的朱元璋也承认“明继元统”,并为元朝修史。认为元不属于中国正统王朝的,多半出于阴谋论之说。但有一点不可否认,相比于各朝,元的历史记录确实要少得多,这主要是元朝重武轻文导致的后果。
元是一个什么时代?
它是游牧文化的顶峰。
如果选择词汇来来对这个时代进行描述,那么嗜杀好武、现实接直、轻慢文字和辽阔壮大基本就可以概括了。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