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闲谈古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明末时的人们为什么不觉得崇祯是个昏君?

送交者: 布南温[♂★★★声望勋衔13★★★♂] 于 2023-01-28 19:07 已读 2799 次  

布南温的个人频道

+关注
明末时的人们为什么不觉得崇祯是个昏君?
疯狂眨眼睛的 谈史局 2023-01-05 17:24



崇祯帝“君非甚暗”透析


作者 | 晁中辰

在历史上,末代皇帝被称为亡国之君,大都遭世人唾骂,唯有崇祯帝是个例外,连李自成也说他“君非甚暗”。后人说起崇祯帝,大都抱一种同情的态度,也不乏赞誉之辞。这成为中国历史上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时至今日,人们对这种现象还未做深入分析。一崇祯帝小处不“甚暗”崇祯帝赢得好名声的确不是偶然的。就他个人来看,也确有可称道之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崇祯帝勤于政事,不好声色。自明中期以后,皇帝怠政之风盛行,令天下臣民忧心。正德皇帝视国家政务为儿戏,今日出口外,明天下苏杭,寻花问柳,自不待言。嘉靖帝和万历帝都在位40余年,他们笃信道教,整日在宫中做斋醮,曾一连数年不上朝理事。天启帝好斧斤之事,把国家政务尽委于大宦官魏忠贤。崇祯帝则一反过去诸帝的怠政之风,“日理平台”,像开国皇帝朱元璋那样“忧勤不怠”。不仅如此,如果没有极为特殊的急务,臣下进讲也按时举行。从这点来看,崇祯帝很合乎一个好皇帝的标准。这也正是人们所常称道之处。再加上他不好声色,所以不少人就认为他不应该是个“亡国之君”。
其次,崇祯帝平时生活比较节俭。有一次在御座讲筵时,崇祯帝里衣的袖口偶而露到外面,“袖微损”,即袖口处稍有破损,崇祯帝悄悄地将破损的袖口往里边塞了塞。一个讲官看到了,便奏道:“衣之敝虽过于俭,然美德也,何必讳?”他即位不久,就下令撤苏杭织造,并说道:“朕不忍以衣被组绣之工,重困此一方民。”这使不少人感到,崇祯帝很像个“敬天恤民”的好皇帝。再其次,崇祯帝初即位时,魏忠贤仍像以前那样权势熏天,令天下侧目。崇祯帝身为十七八岁的年轻皇帝,却从容不迫,不动声色,首先安定了大局,不久就果断地将魏忠贤处死,除去一大祸害。对投靠魏忠贤的阉党成员也果断地予以处置,“钦定逆案”,终身不得叙用。此举使天下人心大快。无论当时还是后世,这件事都是崇祯帝最可称道之处。最后,崇祯帝在位17年间,还有数端善举可述。例如,他稍微放松了“藩禁”,允许皇族人员自谋职业。以前,皇族各色人等不论亲疏,皆不能从事士农工商诸业,而完全靠官府养活。随着皇族人口的迅速增加,明末已达数十万口,养活这些寄生虫已成为国家的一项沉重负担。崇祯帝允许他们自谋职业,不仅减轻了国家的财政负担,而且对这些人来说也是一种解放。另外,崇祯帝对外戚的控制也较严,不许他们横行乡里,鱼肉百姓。即使对他最宠爱的田贵妃也不例外。当他听说田贵妃的父亲恃宠骄横时,马上对田贵妃严加责备。崇祯帝还有一颇可称道处,即他的文化专制思想不甚严重。著名的科技著作《农政全书》和《天工开物》都成书于崇祯时。他还允许西方的一些科技著作在中国流传。他重用与西方传教士过从甚密的徐光启等人,按照近代科技知识制订了《崇祯新历》。这个历法虽因明朝灭亡而未能实行,但在中国科技史上仍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果仅从以上数端来看,崇祯帝确乎“君非甚暗”,似乎还有几分英明。但是,作为一个有着至高无上权力的帝王来说,仅靠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看他的大处如何。
二崇祯帝大处“甚暗”崇祯帝在治理国家大政上有着致命的弱点。这些弱点是导致他成为“亡国之君”的重要原因。从大处来看,这类弱点主要有以下数端。首先,他不知恤民,对老百姓加征不断。明代的加征不始于崇祯时,而以崇祯时为最烈。万历时因辽东战事紧急,开始加征“辽饷”。崇祯帝不仅保留了辽饷原额,而且在原额520余万两的基础上又加征140余万两。除辽饷外,崇祯帝又陆续向老百姓加征“剿饷”和“练饷”。崇祯十年,为了镇压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又加征银200万两,在原赋额上均摊,称作“剿饷”。按照崇祯帝的说法,这次加征是“勉从廷议,暂累吾民一年”,即原定只征一年。但饷银很快用完,农民起义军却愈剿愈多。于是,崇祯帝也不管是不是失信于民了,将这次加征也变成了定额。崇祯十二年,因上年清兵内犯,再加上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为练兵而加征“练饷”,数额达730万两之巨。至此,除加征辽饷外,“复增剿饷、练饷,先后增赋千六百七十余万。民不聊生,更起为盗矣”。问题的严重性在于,这种敲骨吸髓式的加征不是一年而止,而且一开征就没有止息,并且加征的数额越来越大。不少大臣屡次上疏切谏,指出这种加征是挖肉补疮,不仅不能平息内忧外患,而是为渊驱鱼,逼迫老百姓去造反。但崇祯帝却执迷不悟,一边说着同情老百姓的话,一边严令各级官员追缴。催征饷银成为考核官员的重要依据,许多官员因催征不力而被治罪。除了加征,还有私派。这种私派大体有两种,一种是各级贪官污吏趁加征之机额外加派,以中饱私囊。这种私派最为人熟知的就是“火耗”,指铸钱时的损耗。因这种火耗的数额由地方官员自定,故为害特别严重。另一种是流动作战的将领随意向地方私派。明末战事频繁,军队到某地后,立命地方送上粮草多少多少,急如星火,且分文不付。更可恨者,军队所需的是粮草,但有的将领却不要粮草,而是要银两若干。这些负担最终都要落在农民头上。崇祯帝似乎也知道加征之外私派的祸害,所以他在崇祯末年也说过“痛禁耗羡”的话,但三饷加征还是要征,各种私派也越来越多。直到他吊死煤山的前一个月,他还颁了一道催征的诏令。因此,他那“痛禁耗羡”的话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以前,人们大都知道崇祯年间大旱连年,造成连年大饥荒,认为这是导致李自成等农民起义的原因。其实,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几乎年年都有。如果政治清明,自然灾害造成的饥荒就会减轻许多,不会酿成大的社会动乱。如果政治腐败,小灾害也会造成大饥荒,甚至本来没有自然灾害也会出现人为的饥荒。仔细考察一下明末的历史就会发现,崇祯年间的大饥荒实际上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无休止的加征和私派逼迫农民大规模逃亡。地方官迫于严令,为征足数额,各种手段无所不用,一户逃则由其余九户补足,九户逃则由那未逃的一户补足。如此一来,就使整村整村的农民逃散一空,大片良田变成了荒地。因此,本不应出现饥荒的年头也出现了大饥荒。地方官实在征不足数额,又不敢指责皇帝,就只好说成大旱所致。因此,史籍中关于明末连年大旱的记载连篇累牍。如果不加以仔细分析,人们就会被这类有意的误记所迷惑。科学知识告诉人们,大的自然灾害大体上是有规律的,不会故意与崇祯帝过不去。大旱可以是一年,两年,三年,而不会一连十余年。如果盲目地相信这类记载,我们就会被这类有意的误记所欺骗。崇祯帝在位的17年间,从未有过官府组织群众兴修水利的记载。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社会,兴修水利对发展农业生产至关重要,而崇祯帝对此却漠不关心。有一次,崇祯帝当着众大臣的面感叹民生艰难,给事中黄承吴误以为时机到了,便建议兴修水利。但崇祯帝一听说“需要钱粮”,便顾左右而言他,将此事轻轻放下。水利不修,小灾也就可能成大灾了。打开有关明末的史籍,一幅幅农民凄惨生活的图景令人欲哭无泪。老百姓吃草根树皮、观音土、青叶石,吃大雁粪,甚至人吃人,公开在集市上卖人肉,还有大量夫食妇、母食子的记载。在中国历史上,明末农民所遭受苦难之深重,大概只有秦末可与之相比。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崇祯帝向农民加征再加征,而他的后宫却储存着大量的“内帑”,也就是皇帝的私家银两。自万历以后,不断对全国进行各种名目的大搜刮,将搜刮来的钱财送入内宫,成为“内帑”,其数量之大十分惊人。当特别紧急时,有些大臣就请求拿出些“内帑”,崇祯帝也确实不情愿地拿出过一些,但毕竟是九牛之一毛。当李自成进入北京后,这些内帑金银全归了李自成农民军:“括各库金三千七百万(两)有奇… …户部外解不及四十万,捐助二十万有奇。而大内旧藏黄金四十余窑。”《甲申核真略》的作者杨士聪曾在崇祯帝身边任检讨,他对此感叹道:“呜呼!三千七百万!捐其奇零,即可代二年加派。乃今日考成,明日搜刮,使海内骚然,而扃钥如故,策安在也?先帝(崇祯帝)圣明,岂真见不及此… …吁,其亦可悲也矣!”如果崇祯帝肯捐出这些“内帑”,则完全不必对老百姓一再加征。身为一国之君,原来却是个守财奴。崇祯帝口口声声说“朕非亡国之君”,仅此一点,亦足证此话为欺人之谈。

三 崇祯帝用人多误作为一个最高统治者,无论如何英明,也不可能靠自身一人来治理国家,他是否英明的一个主要标志就在于是否善于用人。恰恰在这一点上,崇祯帝表现出致命的弱点。这种弱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赏罚颠倒,动辄诛杀。崇祯帝对臣下往往该赏不赏,不该罚却滥罚,臣下常因小过或无过糊里糊涂丢了脑袋。这在对将领的处置上表现得尤为明显,“败一方即戮一将,隳一城即杀一吏”,而不细究到底该不该杀。于是,将领们大都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惟恐因小过而被杀。更常见的现象则是互相推诿,百般掩饰败绩,把小胜说成大胜。崇祯帝对此种现象有所了解后更加气恼,越发滥罚滥杀。于是,人们就看到崇祯年间出现了这种现象:年年增兵增饷,但军队的战斗力却日渐虚弱;大小将领一个接一个地被杀,战场形势一天比一天坏。袁崇焕是明末的一代名将,曾数次大败后金(清),因遭魏忠贤排挤而罢职。崇祯帝即位后,马上起用袁崇焕为辽东督师,使辽东战局又很快转危为安。崇祯二年,后金(清)不敢经山海关内犯,便绕经大安口南下,逼临京师。袁崇焕急忙由山海关率军入援。崇祯帝却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将袁崇焕下狱处死,辽东战局遂马上陷入一片混乱。在一些大臣的奏请下,崇祯帝用老将孙承宗来收拾残局,使辽东战局又转危为安,并收复了遵化、安平等四城。崇祯帝大为高兴,“告谢郊庙,大行赏赉”。明军不久因在大凌河战败,崇祯帝便不分青红皂白,将孙承宗“夺职闲住”。从此以后,辽东战局遂一发而不可收拾。崇祯帝在位17年间,诛杀了7个总督,11个巡抚。其中不少人死得十分冤枉。例如山西巡抚耿如杞,当清兵大举内犯时,他紧急入援京师,结果三天被命令换了三个地方驻防,而粮草一点未给。士卒饥饿难忍,遂出现抢掠行为。崇祯帝闻知后,立命将耿如杞和他的几个部将下狱处死。陕西华亭知县徐兆麟刚赴任7天,县城被农民军攻破,他本人则被“论弃市”。对此,“人皆冤之”。卢象升也是一个著名将领,多有战功,后因孤军无援,战死沙场,但却久久得不到抚恤。以梗直著名的大臣刘宗周在疏中说:“陛下以重典绳下,重者杖死,轻者谪去,朝署中半染赭衣。”崇祯帝对这类直言十分生气,立命刘宗周回乡闲住。二是自作英明,委过臣下。这也是崇祯帝性格中一个致命的弱点。本来是他自己决定的事,一旦出了问题,则将罪责推到臣下身上,使臣下有口难辩,也不敢辩。本来是他授意的事,只是因感到“有损圣德”,就说成是臣下一再奏请的结果。他向老百姓加征“三饷”,弄得民怨沸腾,他却说是大臣们反复奏请的结果,自己只是“勉从廷议”。在对清议和的问题上,典型地反映了他出尔反尔、委过于人的秉性。在辽东战局日益恶化的情况下,崇祯帝授意兵部尚书陈新甲与清议和,陈新甲这才敢于行动。当此事遭到一些官员的弹劾后,崇祯帝不仅不将责任揽在自己身上,反而将责任尽推给陈新甲,将陈新甲处死。从管理科学的角度来看,一个领导者应勇于为臣下承担责任,以激励部下诚心做事。崇祯帝却恰恰相反,“不欲恩归于下”,实在犯了领导者之大忌。其结果就是大臣们都斤斤自保,不肯诚心做事,发展下去就是上下解体,诸事无一不以尽坏而后止。三是用人多疑,举措乖张。用人多疑则必然用人不专,用人不专则难责其成。这是崇祯时诸事萎靡的重要原因。内阁是当时的政治中枢,阁臣被习称为“相”。崇祯帝即位不久就调整内阁。他忌恨臣下结党,这次挑选阁臣竟采用枚卜法,即习称的抽签。这种办法在历史上只有后唐采用过。崇祯帝先焚香拜天,以示隆重,然后他从推举上来的12人中抽出4人。有的大臣提出,国事多艰,请再抽2人,崇祯帝于是又抽出2人。挑选国家重臣不是看才能和品望,而是用这种碰运气的办法来挑选,显得滑稽荒唐。抽得的这6个阁臣也的确良莠不齐,其中既有东林正人,也有阉党余孽。这件事既反映了他缺乏自信,也反映了他对臣下深有疑心。这届内阁仅维持一年即告瓦解,第二年再次用枚卜法挑选阁臣。本来要从会推上来的11人中抽,但因臣下相互激烈攻讦,崇祯帝即将会推结果全部推翻。从此以后,阁臣频频更换,在崇祯帝在位的17年间换了50人,致有“崇祯五十相”之讥。这种现象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恐怕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不仅内阁如此,其他六部九卿大臣也难见久任者。例如刑部尚书,在17年间就换了17人。崇祯帝对边关将领更是疑心重重。他派出宦官前去充任监军、监视。他担心这些监军、监视欺蒙,就又暗中派出“视监视”,即层层监视,明监视再加暗监视。文武大臣们都处于被监视之中,整日提心吊胆,勇于任事的人自然就极少了。如果有谁破例为国杀敌,崇祯帝也会怀疑他用心不良。例如崇祯九年七月清兵大举内犯时,唐王朱聿键自恃勇武知兵,便亲自率兵入援。清兵退去不久,崇祯帝即以未经朝廷明令为由,将唐王朱聿键废为庶人,囚禁于凤阳高墙。崇祯帝疑心重,举措也大显乖张。例如,在那多事之秋,他却搬出《山海经》,用书中的兽名重新更定文武官员的服饰、图案,浪费了许多人力和物力。为显示节俭,他下令将宫中历朝铜器熔掉铸钱,以充军饷。这些古铜器都是很有价值的文物,很薄,很轻,“下炉后惟有青烟一缕耳”。有的商人愿以二斤铜换一斤铜器,但掌事宦官也不敢答应。这样铸不了多少钱,实际上是对历朝文物的一场大破坏。他还下令诸臣,袍袖“长不得过一尺”,并尽撤宫中所使用的金银器,改用陶器,“并谕戒诸臣,不得擅用金银”。尽管内宫存有巨量的金银,他却经常在大臣面前喊穷,动员大臣们“捐俸助饷”。崇祯十一年冬清兵内犯时,他居然下令“以天下僧人配尼姑,编入里甲,三丁抽一”,以便组成一支僧人兵。这种办法不仅行不通,而且只能给那乱哄哄的局面再增添纷扰。由以上数端可以看出,崇祯帝在大政方针上有许多致命的失误,他终于成为“亡国之君”也就不足为怪了。
四如何得到的好名声明王朝廷祚近三个世纪,最后断送在崇祯帝手中,但崇祯帝却并没有像历史上的亡国之君那样遭人唾骂,反而落得一个好名声,许多人为他一洒同情之泪。这是怎么得来的呢?应该说,这既有他个人主观的因素,也有客观历史条件的玉成。从主观方面来看,儒家重名轻实的特点在崇祯帝身上得到充分的体现。他为了保全面子和名声,不顾客观实际,甚至不惜损坏军国大事。他在位17年的表现突出表明,他确乎是个汲汲邀誉的专家。在中国历史上,崇祯帝是下“罪己诏”最多的皇帝,下诏罪己成为他邀誉的花招。汉武帝曾颁过罪己诏,即著名的《轮台诏书》,弃轮台,止兵息民,收到良好的效果。崇祯帝屡颁罪己诏,却只是为了个人虚誉,并没有实际效果。崇祯八年(1635)初,李自成等农民军掘毁了凤阳皇陵。崇祯帝大感震动,遂颁罪己诏,表示“责实在朕”,但最终还是归结为“倚用非人”。为示自责“避居武英殿减膳撤乐并要文武官员“省愆淬厉用回天心”。他自己用膳时不再奏乐了菜也减少几道有一段时间只吃素不吃肉食。此后处理政事也不在正殿而在保和殿的平台上于是他又得了个“日理平台”的美名。
崇祯十三年(1640)春由于全国性的大饥荒日益严重崇祯帝接连颁两道诏书谓上天示警“非政事之多失即奸贪之纵肆”。为挽回天心自己“深居斋祷”并要“大小臣工痛加修省”但大饥荒不仅未减轻反而日益严重遍地饿殍。崇祯帝遂于崇祯十五年再次下诏罪己“皆朕不德所致也”表示要“戴罪视事以赎罪戾语气颇为痛切但具体措施在哪里呢?各种加征还是要征只是说要“多方劝谕勿失抚字实为空话。崇祯十七年(1644)二月李自成农民军已攻占太原直逼京师。崇祯帝见大势已去又下了一道更加痛切的罪己诏将生民涂炭、天下崩坏皆说成“朕之过也… …己实不德人则何尤!”这种“率空言无指实”的罪己诏除了能换来点同情外已没有任何实际作用。崇祯帝将文华殿后边的一所木结构房子名为“省愆居”,一有大的灾异或变故,他就住到省愆居去“省愆”。为了表示自责,称不敢居正殿,就不时避居武英殿。这种变着花样邀誉的做法虽于国无补,但确实为他换来些好名声。从客观方面来看,特殊的历史条件也有助于他获得人们的同情。这种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以东林党为首的士大夫群体长期遭受魏忠贤及其阉党集团的迫害,崇祯帝果断地处死了魏忠贤,“钦定逆案”,使阉党成员永不得叙用,为东林党人出了一口恶气。东林党及其同情者长期活跃在明清之际的政治舞台上,他们大都说崇祯帝的好话。即使有些人对崇祯帝的施政措施有所批评,但总体上来看仍对崇祯帝持同情态度。这些士大夫的声音对整个社会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第二,取代明王朝的是清,而清是由满族人为主建立的政权,由满族人当皇帝。汉族士大夫历来重视所谓“夷夏之防”,对清政权或明或暗地持反对态度。他们把对满清的敌视化为对崇祯帝的怀念,为崇祯亡国而惋惜。受这种思想的影响,民间还不时发生以“反清复明”相号召的起义。在民族情绪的感染下,人们对崇祯帝大都一洒同情之泪。第三,崇祯帝吊死后,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占领了北京。满清势力驱逐了李自成农民军,建立了清朝。因此,清朝统治者声称,清政权不是夺自明朝,而是夺自李自成“流贼”,甚至声称要为明朝君臣复仇。清朝统治者甚至为崇祯帝重新举行隆重的葬礼,为他修建了颇为壮观的陵墓,借以笼络明朝旧员。清朝统治者为了某种政治需要,还故意说崇祯帝的好话。例如康熙皇帝,他将铲除权臣鳌拜比喻为崇祯帝铲除魏忠贤。他还说,明亡主要不在于崇祯帝,而在于朋党纷争。他称赞崇祯帝主要是为了收揽明朝遗民的民心。于是,中国历史上就出现了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崇祯帝明明是个“亡国之君”,广大老百姓在崇祯时苦难深重,但崇祯帝却得了个好名声。评价一个帝王主要不在于他个人品质的好坏,而在于他对待广大人民群众的态度,即是否关心百姓疾苦。就崇祯帝来看,他个人品质并不坏,但他最大的问题是不知恤民。他在位的17年间,对老百姓加征再加征,逼迫千千万万老百姓背井离乡,饿死沟壑,上演了中国历史上少见的人间悲剧。但是,许多人却被他的几句好话所迷惑,总认为他是个好皇帝。如果说中国历史上有过许多悲剧的话,这才是真正的最大悲剧。
喜欢布南温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