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闲谈古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中缅边境上的草棚王国,蒙古军都拿它没法

送交者: 布南温[♂★★★声望勋衔13★★★♂] 于 2022-09-24 19:55 已读 2523 次 2赞  

布南温的个人频道

+关注

1313年前后,云南西部傣族地区包括缅甸北部,崛起一个强悍的王国,这个地方傣语叫勐卯弄,汉语叫麓川王国。

结合水分很大的傣文材料和传说,对照内容比较严谨却又胡编地名和人名的汉文史料,我们来理一下这个王国的线索。

傣族从哪里来已经是一本糊涂账,理不清的古账本暂时不理了,今天我们只讲麓川王国。

这个政权从冒出来的那天起,就到处找人打架,先把家里的兄弟打服,东边的亲戚景龙(今西双版纳)和八百媳妇国(今清迈)见状只好承认他的老大地位,南边邻居也被收拾。

傣族自古以村寨为主要社会单位,为了方便,我们在讲故事时就以“寨子”来表达吧。

戏说而已,别较真。

麓川王国的威名传到泰国北部后,周围已经基本没有人和他对抗,于是转过头就和北边的大寨子(中国朝廷)叫板了,恰逢此时大寨长是北边来的蒙古人,强悍一生,从亚洲砍到欧洲没有碰到一个真正对手,而这时已经年老体弱多病,估计蒙古人那健壮的身躯在傣家地盘这种炎热多雨的偏僻地方不适应,几次来征讨麓川,都没有办法搞定傣家。

只好边骂边给麓川封为“麓川路军民总管府”,从此麓川在中央王朝那里有了编制,挂上了号。等到汉家把蒙古人赶走,重新夺回大寨长宝座,麓川还是没有认清形势,一方面主动向新朝廷进贡,请求册封,承认中国的老大地位,另一方面却又不断地向北扩张,要把所有傣家地盘都控制在自己手中,俨然摆出要和大寨长争夺地区管理主导权的姿势。于是引发一百年的冲突,最后滇西傣族被打残,几百年后在远方强盗英吉利家族来抢地盘时,傣家没有能力自卫,中央也管不了那么多,于是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就被划到英国人管辖的缅甸啦。

  这段打打杀杀大戏的发生,首先要从麓川出了一个强悍的大王,他的名号叫思汉法,从傣语的意思来理解,其实就是“挠天老虎”的意思。他是真的敢捅天的人哩。

 先看中国官方最权威的史料记载:《元史.顺帝本纪》“至正元年(1342年),赐云南行省参知正事不老三珠虎符,以兵讨死可伐”。大白话就是:给云南省领导不老三珠先生颁发虎符,领兵去征讨死可法(就是思汉法,比较客气的写成思可法)。几年后又任命赤秃浑先生为云南主要领导,征讨死可伐。一个月后又来通知,还是给死可伐送敦促投降书吧,别打了。

 至正七年(1347年),云南死可伐造反,给元帅述律遵下命令前去招安。不久,又命令省领导赤秃浑带兵去讨伐,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都没有效果。二人向上汇报各说各话,朝廷准备处分述律。朝廷相关领导归旸先生为他辨解:事情还没清楚,就去专门处罚干部,不妥。而且一会讨伐一会招安,他们也不知道执行哪条,不能都怪地方官员办事不力。

 到了1355年,因为死可伐等人已经投降,让他的王子入朝来做人质,特成立麓川平缅宣慰司,用安慰提拔的方式来控制使用。

 这几段记载所包含的历史信息如下:

 当时整个欧亚大地的老大是蒙古人,从亚洲北部的蒙古高原横扫到欧洲中部的多瑙河边,建立了横跨欧亚的四大汗国,土地面积近三千万平方公里,人口一亿多,而当时的蒙古人还不到两百万。在冷兵器时代还没有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征服这么大面积的地方。

 那时中华大家庭的蒙古当家者叫元朝,是所有蒙古汗国里最大最富有的,土地面积达1450万平方公里,在全国实行分等级,最高蒙古人、其次是色目人、汉人(就是辽金夏和北方汉族)和南人,那么云南内地各族民众算几等?应该算是“南人”这一等。准确与否,不好说。

至于偏僻的傣家算几等?对不起,应该是连“南人”都算不上,因为还没有进行有效统治,在北方大领导眼里,就是些不开化不入流的蛮夷,只要不惹事,让这些人自生自灭就可以。但这些不起眼的蛮夷居然就造反了,在一个名字怪怪的首领带领下袭击了征讨缅甸回来的元军,造成不小伤亡,而且远方那些同种的蛮夷也纷纷仿效,都胆敢不给朝廷交税,甚至杀官员了。

打架一旦打顺了就会把胆子练大,顺便就把带头者的野心培养出来,所以傣寨就越来越不安分。

没啥好说的,教训这个“死可伐!”麓川王国的第一个首领就是以这样的名字出现在大寨子的史书上。蒙古人当中国的大头人,没有学会汉家大哥的管理水平,却学会了骂人不带脏字的刻薄。

从亚洲砍到欧洲没碰到对手的彪悍武士用这种口气骂对手,估计心里非常窝火,这个蛮夷既不是什么战力超群的英雄,也不是军容壮盛的威武之师,可就是拿他没办法。怎么想怎么别扭。

那么这个看似不起眼的蛮夷小邦为何能给强大的蒙古人这么大困扰呢?只能从几方面来推测,一是蒙古人的气数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到十四世纪初,那种锐不可挡的征伐势头迅速减弱下来;二是蒙古武士横扫的地方都是温带和寒带,傣家这种树木成荫气候潮热的亚热带地方他们不适应气候,再说蒙古武士在云南吃喝了几十年,滋润日子过得不错,筋骨松了,肌肉成了肥肉,穿着笨重盔甲,骑在马上舞着大砍刀没几下就全身臭汗,蚊虫还毫无顾忌地往脸上乱扑,那些树枝竹林藤条还影响着战马的奔跑跳跃,要多难受有多难受。

而前来袭击元军的傣兵都是些身手矫健穿着简单的武士,在树林里象猴子一样奔跑跳跃,嘴里发出“喔!喔!”的呐喊,还互相用俏皮话来形容那些高壮笨拙的蒙古武士,杀死一个蒙古兵就围过去看稀奇,把阵亡者身上的东西都抢光,拿回去又编出种种的可笑故事,以互相鼓励壮胆。慢慢地横行天下的蒙古武士在这些矮小矫健的傣族土兵眼里也不那么可怕了。
 于是几次征讨都没办法把麓川搞定,最后只好面对现实,不打了。恰逢麓川也发现和中央对抗的成本太高,还是主动服软吧,就去朝贡。结果把以前大众化的“麓川路军民总管府”改为“麓川平缅宣慰司”。麓川得到一个比较特别的编制,名正言顺地当地方领导;而元朝廷心里也在嘀咕:你这个“该死的可以讨伐”的家伙,不是厉害吗?我让你去和缅人互相对掐吧!

这就涉及到麓川南边最重要的邻居----缅甸。此刻统治缅甸两百多年的蒲甘王朝走向瓦解和衰落,但在这之前还是对北方大寨子秀了一下肌肉,虽然结果被蒙古大哥把缅人的胳膊腿都打断,但对这个“缅”寨就留下了印象。
 话说当蒙古人刚坐稳中国首都的宝座时,以武力征服周边的兴趣正隆,恰在这时蒲甘主动上门找茬,1277年缅国出动士卒四五万、战象800头大举向元朝镇西路,也就是傣家区域侵袭,当地傣家马上向中央告急。彪悍的蒙古人带着700名骑兵驰援,激战两日,元军首先破其象队方阵,缅军大乱而败退。同年十月,元朝又派兵3848人出征缅国。进占江头城(今缅甸蛮莫县),招降了附近的傣家部落300寨。反复对掐了二十多年,蒲甘的缅人走向衰落,而其内部的傣家和孟家势力逐渐强大,最终傣家基本控制了今天的上缅甸,而下缅甸由孟人控制。

但元朝对这个缅政权一直印象深刻,所以在安抚好麓川傣家的同时,也不忘给他找个对头,就是让其去“平缅”,这也是中央王朝历来“以夷制夷”政策的延续。

  总之,麓川王国兴起于元朝中叶,蒙古人一直到被汉人赶回老家,也没办法搞定这个傣族政权。好象一些傣泰历史说到傣族南迁是因为受到蒙古人的压迫,这是错误的,蒙古人这个锅背得有点冤枉。

 那么,这个连蒙古人都拿它没办法的麓川王国到底强盛到什么程度呢?

 说出来许多人可能无法理解,其实这个王国连宫殿都是个大草棚!

 我们从《百夷传》的描述就可以看来,麓川的王城没有高大的城墙和壕沟,都是用树桩和竹子编围起来的,不管富人或贫民百姓,都是住在草棚里。

 但是政权组织形式已经比较完备,首先有一整套文武官职,分为管理一个地方军政事务的昭勐;其下军事将领从上到下分别为率一万人的“昭录”;率领一千人“昭纲”;带一百人“昭伯”;带五十人的“昭哈斯”;最小的是带十人的“昭准”。还有家兵和近侍,等等。

 其次交通比较发达,到处有传递消息的驿站,一里就有一个小竹楼,几人把守,远在千里的公文,很快就能送到王城。

 另外经济生活已经比较发达,也开始使用文字。有街子,买卖已经用金银,老百姓交的税都以银子为主。官员开始使用文字,应该是从巴利文借过来的,虽然还没有普遍应用,但也表明文明程度比较高。在这种制度下,每个昭勐,村寨头人对管辖范围内都进行有效统治,老百姓既是农民也是军队,平时碰到征调都积极应差,大官员坐在装饰豪华的大象上,小官则骑马或步行,一出行都是成百上千人的热闹队伍。

最后是因为整个王国人口众多,物产丰富,管理有效,每次出征打仗都能调动上万人的队伍,动辄号称几十万,就算打折扣,十几万人的规模是有的。十万人行军打仗,仅仅是吃喝拉撒就是一个浩大的工作量,要调多少粮食?怎么行军布阵,如何指挥打仗。等等,等等。

这一切都说明,这是一个管理有效,势力强大的王国。而这样一个王国,却没有一个高大城墙,巍峨宫殿,险峻的护城河。

这是傣族历史上的一个有趣现象。也正因为这种酸笋文化的局限性,麓川王国的统治者们战略眼光比较短浅,最终在和明王朝的对撞中被彻底打败,草棚王国无声无息地淹没在历史的荒草中。

喜欢布南温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布南温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