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315晚会让人脊背发凉,把全国网友都看傻了
2025年央视315晚会刚落下帷幕,但曝光的行业乱象却让人脊背发凉。从入口的食品到贴身的日用品,从家电维修到金融借贷,几乎覆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下是今年最值得关注的几大问题,以及它们背后的深层原因。
一、今年315曝光的六大乱象
1.
翻新卫生巾:黑心厂家“以旧充新”济宁梁山希希纸制品有限公司被曝销售劣质卫生巾和婴儿纸尿裤,这些产品可能携带细菌,严重威胁女性健康。2.
一次性内裤:徒手制作、不灭菌、材质造假商丘多家企业生产的一次性内裤号称“纯棉灭菌”,实际用涤纶冒充棉,工人徒手制作,车间脏乱,甚至喷强力去污剂掩盖污渍。知名品牌“浪莎”“初医生”也卷入代加工丑闻。3.
家电维修:小病大修,没病乱修国内最大维修平台“啄木鸟”被点名,维修师傅与公司合谋“演戏”坑钱。例如,打开水龙头收费100元,燃气灶换电池帽变相收费250元,维修费60%归平台,师傅为赚钱只能“套路”消费者。4.
保水虾仁:药水泡出“注水虾”,解冻后只剩三成肉部分商家用磷酸盐保水剂浸泡虾仁,保水率高达20%,包冰增重后,一斤虾仁解冻后只剩三两。这些产品外包装却只标注“虾仁和水”,长期食用可能引发钙磷失衡、心血管疾病。5.
电子签高利贷:砍头息、暴力催收借贷平台“人人信”“借贷宝”上,借款人签电子合同后实际到手金额被砍掉30%50%,7天利息高达1500元。放贷人用假账号规避法律,受害者维权无门。6.
非标电线电缆:火灾隐患的“隐形炸弹”五金市场公然售卖不达国标的电线,这些产品易引发火灾。厂家甚至提供“假资质报告”,一条龙造假。据统计,国内50%以上的重大火灾由劣质电缆引发。二、为什么不能“天天315”?315晚会每年只曝光一次,但问题却长期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1.
违法成本低,监管难度大企业通过造假、偷工减料获取暴利,即便被曝光,罚款也远低于收益。例如,非标电线厂商年销售额过亿,但处罚可能仅数万元。2.
消费者信息不对称普通用户难以辨别产品真伪,比如保水虾仁的包装与普通虾仁无异,一次性内裤的“纯棉”标签全靠厂家自说自话。3.
平台责任缺失无论是维修平台抽成逼师傅坑人,还是借贷平台纵容高利贷,平台方往往以“中介”名义推卸责任,最终让消费者买单。三、我们需要深思什么?
1.
企业良心何在?从“治病”的卫生巾到“救命”的电缆,黑心商家为利润抛弃底线。如果企业只追求短期利益,社会信任将彻底崩塌。2.
监管如何常态化?突击检查只能治标,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如随机抽查、溯源系统)才能治本。例如,对电线电缆实行生产端强制认证,而非仅靠市场抽查。3.
消费者如何自我保护?提高警惕,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商品,留存证据维权。例如,维修前查询平台口碑,借贷时核实合同细节。结语
315晚会是一面照妖镜,但仅靠这一天远远不够。只有企业守住底线、监管持续发力、消费者敢于发声,才能让“天天315”成为可能。毕竟,安全与信任,不该是每年一次的奢侈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