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老 炮 儿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毛粪向往的幸福生活

送交者: 浪迹加州[♂★★声望品衔10★★♂] 于 2023-01-19 11:26 已读 1301 次 1赞  

浪迹加州的个人频道

+关注

来源: 原上草2017 

五六十年代老百姓家的一日三餐都吃些什么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五六十年代老百姓家的一日三餐都吃些什么食物?萨沙问答第105集

从50年代开始配给制度,每个老百姓都有自己的配给。
城市的配给通过票据来完成,买什么都需要票。
一份资料这么写:毛时代票证繁多,各地的商品票证通常分为“吃、穿、用”三大类。吃的除了各种粮油票外,还有猪、牛、羊肉票、鸡鸭鱼肉票、鸡鸭蛋票,各种糖类票,各种豆制品票及各种蔬菜票等等。穿的除了各种布票外,有化纤票、棉花票、汗衫票、背心票、布鞋票、棉胎票等等。用的有手帕、肥皂、手纸、洗衣粉、火柴、抹布票(这个比较奇葩,可惜没找到图片)、煤油票,各种煤票、商品购买证、电器票、自行车票、手表票,还有临时票、机动票等,五花八门,涉及各个领域的方方面面。
你即便有钱,只要没有票也难以买到物资,更别说普通人根本没钱。
当时城乡差异是巨大的,城市享受国家供应,市民除了特殊的几年以外,倒也不会长期挨饿。
农村就恰好相反,由于口粮不足,老百姓实际上处于饥饿状态。

一位师范毕业的小学老师,回忆60年代的生活。
城镇的成年人,每月是二十五斤半到三十二三斤之间。
城镇居民的非体力劳动者,每月只二十五斤半粮食,也就是每天还不到1斤。
他们教师和干部的社会地位较高,每月配给在二十八斤左右。
体育老师的热量消耗大,每月多配给几斤。
诸如钢铁工人、钳工等重体力劳动者,则是30多斤。
在我们今天看来,每月20多斤粮食当然是足够了。
现在不要说很多女孩子几乎不吃主食,一些高大的男人也只用小碗吃饭,一天吃半斤就不错了。

可惜当年的副食非常差,尤其吃肉太少,老百姓肚子里没油水,食量非常大。
一个老人回忆当年:那个时代,食用油一直匮乏。困难时期,农民不准自己压榨植物油,大豆、花生是紧俏粮食,分给农民的很少,所以农民也没有多余的用来榨油。食用油凭油票或购粮本购买,而“光荣的”农民就没有一点了,他们就基本吃猪油,猪油也不能随意买到。一般都是过年过节买些猪肉,炼点猪油,存在瓷坛子里,留着必要时炒菜吃。每当炼油的时候,小孩子站在旁边看着,馋得流口水,等到最后吃几块油渣,油渣子也不舍得全给孩子吃,要留着炒菜吃。有时候,从学校或者田地里回家,饿得慌,会撕一块煎饼,抹上一点炼好的猪油,卷起来,那个香啊!偶尔,家里从当工人的姐夫家弄到一点豆油,存放在油瓶里,一斤油要吃上一年,会过日子的人家用豆油炒菜,不是拿瓶子往锅里倒,而是用筷子或者用细绳铜钱在油瓶里沾一下,然后往锅里滴。
读初中阶段,大概是1965年初,学校每月供应每个学生一两熟的豆油(50克)。这一两豆油,我带回家,母亲用一半炒咸菜,放一点辣椒,我装在小黑瓷坛里,带到学校,午餐时用来当菜吃。一小坛子咸菜要吃好久,时间长了,长了毛,带回家再炒一炒。留下的那一半,给家里人吃。供应了一段时间,不知怎么终止了。那一段时间,我们学生享受到这种特权,非常难得。

以全国供应最好的上海来说,1976年7月起实行猪肉按人定量凭票供应,市区居民每人每月供应约1公斤,郊区城镇居民约0.75公斤,郊区农民约0.5公斤。
看看,即便是大上海的市区,在文革后期经济比较好的时候,每个月只有2斤肉的供应,郊区农民只有1斤。
今天咱们去吃火锅,一顿也能吃2斤肉。合着以往上海市民一个月的配给,相当于今天吃一顿。
所以当年的特点,就是很能吃。
大家看看以前的照片,当年很多饭碗比今天要大一倍甚至好几倍。
当时不要说男人,就算妇女一顿吃1斤米都是小意思。

萨沙有个亲戚在乡下代表生产队交了公粮后,按照规矩会管一顿饭,可以敞开吃,随便你吃多少。
他用小号脸盆那么大的盆,满满吃了一盆干面条。
放在今天,就算大胃王比赛的选手也不敢随便这么吃,搞不好吃出人命。
在当时这种食量不稀奇,还有更夸张的。
这区区二三十斤粮食,一般都只是勉强维持生存罢了。对于当年的人来说,其实这些粮食是吃不饱的,也就是半饱而已。
家里孩子多的就最倒霉,尤其是发育期的孩子多的家庭,口粮根本就不够吃。
这些孩子要长身体,吃得比成年人还多,但口粮配给要少。
无奈之下,只能将父母的部分口粮给孩子吃,如果家里孩子多了也就没办法了。

以上是城镇,都是有政府正规供应的,旱涝保收。
要是农村,那就另当别论。农民叫做农业户口,同城镇完全不同,根本没有配给,只有固定的口粮。
口粮各地有区别,比较好的地方每年大概300多斤原粮,脱粒加工以后还会减少一批。
农民干农活,每天消耗体力很大,依靠每月20斤粮食当然是不够的。
城镇居民可以领到配给的副食,每月好歹有点肉、蛋、豆制品供应,农民则什么都没有。
如果农民在鱼米之乡,还可以自己偷偷捕鱼捞虾,条件恶劣的地区就惨了。

大家看看以前的照片,根本就没有一个肥胖的农民。
上面的那个老师,还写了他下乡的经历:我的远房亲戚施某,住蔡村公社大康大队。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利用下乡机会去他家探望。夏天,正是烧晚饭时候。他母亲正在给几个小男孩洗澡。小男孩都只有八九岁十多岁,终日一丝不挂,四处窜耍,早已是满身泥灰。大的洗了小的洗,一盆洗澡水成了泥浆。洗过澡的小孩还是一丝不挂。只是不停地招呼:“不要再搞脏了!”那边他妻子在炒菜。一大碗南瓜炒好端上桌,小孩们即跑来用手抓,烫得咀里不停地吹气:“弗,弗!”待第二碗豆角炒好,南瓜则已经抢光了。嫂嫂一边制止一边骂:“这些小鬼,就像是饿牢里放出来的!”在当地,施家境况不算差。他父亲当过大队书记。他自己原先在地质队工作,后来不知怎么回家劳动。在地方上算得个头面人物。因为家口重,依然活得不轻松。

那个年代,一日三餐吃什么?就是主粮加蔬菜,也有些豆制品,肉的供应很少,最多有些菜里放些肉丝。如果想要大块吃肉,就得到过年了。因为过年会有额外供应,每人发半只鸭子或者1斤肉。
不过,当年所有的供应,可不是老百姓想买什么,自己去买什么,而是上面供应什么,你才能买什么。
老百姓缺吃少穿,却也不是所有人都是这样。
还是那个老先生回忆:我第一次吃到丰盛的大餐大概是在1976年。那年,“资本主义”有些抬头,大队组织建筑队,我有幸被派去参加。一级工每天1.25元,交生产队8毛。那次,我们在地委第二招待所盖房子。当时,不知道那里开什么会议,每天开桌。我们的工头发现,开会的干部吃完饭后,剩下好多菜,就叫我们午饭时去端来吃。我们一看,从来没见过的丰盛啊!大盘的羊肉,大鱼,基本没吃。我们就大饱口福了。招待所的王所长(已故)是个好人,看见我们这样缺食,以后每当与会人员吃完饭,就把他们基本没动的菜给我们留下,送给我们吃。
喜欢浪迹加州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