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静坐笔记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空行菩提:静坐笔记(九十一)

送交者: 雨地[♀★★*空谷幽兰*★★♀] 于 2022-11-23 11:24 已读 14495 次  

雨地的个人频道

+关注


梦幻天堂、香巴拉净土。



经幡!风吹到哪里、佛法就传到哪里。


*


继续我们的藏密,上次说到密宗贯顶分四级,也就是包含着密宗在修持次第上,四个不同的阶段。


初级称瓶灌,属于身灌,使弟子成"童瓶身宝"。瓶灌又包括五种灌顶:


1、宝瓶灌顶,转水大业劫气成水大智慧气。


2、宝冠灌顶,转地大业劫气成地大智慧气。


3、金刚杵灌顶,转火大业劫气成火大智慧气。


4、铃灌顶,转风大业劫气成风大智慧气。


5、名灌顶,转空大业劫气成空大智慧气。


经过这五种灌顶的行者,可修生起次第及各种事业法,通过心理上来完成如来藏的开发。


第二级灌顶称密灌,经过此灌顶的行者,可修圆满次第内的六瑜伽,特别是气、脉、明点,通过生理上来完成如来藏的开发。因而具有三种功能:


1、使凡夫身的五烦恼脉得调治,而开显本来具足的金刚身脉。


2、使凡夫的业气得调治,而显本来具足的智慧气。


3、使凡夫因受熏习而污染的明点得调治。成为本来具足的名符其实的明点。使身语意远离世俗幻身。



气入中脉、冲击智慧明点、开发六个脉轮。


第三级灌顶称慧灌,使智慧气入中脉,冲击智慧明点,依次开发行者的六个脉轮,六脉轮在行者密、脐、心、喉、眉、顶髻六处。行者在神通的显现为大力无穷、柔软光滑、入火不焚、入水不溺、足捷身轻、飞行自在、举体透明、各色光焰、不为人见等等不一。这一灌顶在无上密宗中是重要的一环,各派祖师都有论著。


格鲁派俗称黄教,格鲁意思是善律,创始人宗喀巴(公元1357一1419)认识由此生起"乐空","成为修第四(即第四级灌顶)光明次第法器,因此这一灌顶的条件亦非常严格,行者必须在第二级灌顶中气功修持达的有成就的证量,方能予以正式灌顶。


第四级灌顶称胜义灌顶,宁玛称大圆满灌顶,迦居称大手印灌顶,格鲁巴称名词灌顶。这一灌顶可以说是修心的层次,盖由初灌至三灌,已依次开发行者本具如来藏,其所缠绕的层层障碍一一清去。而如来藏本身仍具第四重微细障,则经过这一级的修习可清除。如果从因地上讲,与三论宗、禅宗有相似之处,但果位上的成就则无法相比了!此处所介绍的四级灌顶,偏重于气的方面。其他在佛教名相和证量方面、均略。


好!今天藏密先到这里,下面还是回到故乡的烟台山时空中,因为少年在这里成長,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每一个巷子,里弄都深深留在记忆中,难以抹去,哪怕现在作梦,也是回到仓前山的梅坞路梅峰里的老屋中。




福州仓前山烟台山公园,抹不去的记忆,我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这里的房子、这里的里弄。


天蓝的木百叶窗、绿色的窗户、红瓦屋顶、清水砖墙。烟台山的老街与洋楼,是凝固的近代史,也成就了仓前山独特风景。



爱国路2号始建于1863年,融合了西方古典主义、巴洛克、殖民地等多种建筑风格,最早为J.Forster洋行所有,在1891一1928年租借给美国为领事馆。解放后则为民居使用。




清末鹤林英华书院,孕育新时代青年和科技人才的摇篮。


烟台山顶峰视野开阔,北眺三山两塔兀立,西望乌龙江如环如带,东瞰闽江风帆片片。一千年来,它静静地诉说榕城的发展历程。



俯瞰中洲,象一艘启航的巨轮。



通向烟台山有几条这样的上坡小巷,我青少年时经常在清晨时,登上烟台山锻炼身体。呼吸这里的新鲜空气,驻足观望别人打拳、舞剑、打太极拳,听老人们聊天,谈天说地。我最喜欢的节目就是站在炮台顶上迎着凉风习习拂面而来,清醒大脑,向下俯瞰闽江、台江。也时常在夜晚登上烟台山、那又是另一番景色。



仓前山的夜是从江面开始的,夕阳退隐、暮色蔓延、闽江的水流过清晨和黄昏,也随着晚风一起流进夜幕。



俯瞰闽江,黄昏已近。



江面上的三县洲大桥象泛着蓝光的竖琴,在流水中昼夜不停地伴奏。诉说:闽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夜幕下的泛船浦教堂结束了一天的祷告,门前的石阶恢复寂静,伴着柔和的灯光,矗立在江岸倾听涛声、水声、音乐声。



夜色下的中洲,就象"军港之夜"中的一艘军舰。在水面上轻轻摇晃,远航的水兵在摇晃中进入梦香。


生活不总是如梦如幻的美好。我住在外婆家,前门是梅坞路梅峰里,后门是汇丰弄。文革时改名"文革弄",我们写信时地址也要改名,我看那时的投递员也很无奈。后来又改回汇丰弄。


汇丰弄故名思议就和汇丰银行有关。解放后,市立第二医院宿舍就在原来的汇丰银行里面,地方很大,除了办公的楼和宿舍,还有好多棵荔枝树,一到夏天荔枝红时,知了(蝉)就叫个不停。


我外公父亲一家从公园路搬到汇丰银行宿舍,就和市二医院宿舍隔着一条巷子,这条巷子就叫汇丰弄。我们的房子还是挺大的,欧式建筑,四方形,在当地算是大宅门,只住两家人,我外公一家和他二姐一家,(我称他二姐叫二姑婆)他二姐夫以前是汇丰银行的高级职员,帮办之类的。


1949年国军兵败退至福州,还有意思要坚守一段时间,有一支国军要设营指挥部,看中了这座房子,大家都很着急,后来外公的二姐夫就用英文和营長对话,由我外公翻译,意思说这是汇丰的房产,你们不可以征用。其实他们在演戏,二姑婆公外表就是体面有身份的人的样子,在气势上镇住这位营长,营長作罢,后来营長就找了另一家,作指挥部,也是大房子。离我们有5、6家远的房子,是我三姑婆的夫家(外公的三姐)。


1949年8月17日这天,解放军三野十兵团28军的部队进攻福州,也没有太大的战斗,就是马尾有打一战,有国军士兵与一个解放军军官搏斗,这个士兵抱住解放军军官一起跳入闽江。还有就是中洲有较为激烈的战斗,解放军牺牲一个副营長和一些士兵。


我们住在汇丰弄,对面市二医院宿舍的里面的人讲话的声音都听得见。从声音可以听出对面这家人有2个孩子、大的是女的,可能5、6岁,小的是男的2、3岁这样,这家女主人有重男轻女的思想,每天都要打这个女孩,她名叫"娜娜",经常听到她母亲要"娜娜"去背弟弟,可能没背好,于是就一阵骂声和毒打的声音,然后"娜娜"就哭,要是夏天知了叫,本来就吵,加上这一家人骂"娜娜"打"娜娜",哭声一片,实在烦人。作业都没办法作。有一次我老舅在家,听到对面打骂孩子,就大声喝过去,说她母亲重男轻女,虐待女孩等等,他们家安静了很長一段时间。后来很少听到打骂"娜娜"的声音了。感觉"娜娜"比我小很多岁,现在应该也是老太太了。


我们成長的时代,刚好遇到1960年,这是"大饥荒年代",那时候,物质紧缺,粮食和副食品供给是有定量并凭票购买的。我的印象中,居民每月有24斤大米的定量,初中生23斤,高中生28斤,中专生30斤(因为要到工厂实习)。还有油、肉、煤、布票都是凭票供给。按人头凭户口簿和粮证去居委会领取。



福建粮票。



全国粮票,如果出差到外省,就要用到。



福州粮票和布票(布票一年发一丈多,一个人勉强可以做一套衣服。)



煤票。



布票。



布票。






外汇兑换券。


(以上都是我收藏的票证,作个纪念。)


外汇兑换卷(华侨卷)海外华侨回国的专利,可以在友谊商店或华侨商店买到电器或商品,国内的人想买怎么办?就要想办法弄到兑换券,大约是一元外汇兑换卷用二元人民币换,所以华侨商店门口有很多黄牛在做这个生意,你可以向黄牛换到外汇兑换券,然后去商店买东西。


我在外婆家还是勤快的,买米、买煤都是我去,煤店就在广东馆旁边,中山先生两次入闽联络同盟会员,策划起义,都是在广东馆开会,当时的外围保卫工作就由当时鹤林英华书院的学生我外公的堂兄盧某某带队负责。这些学生平时参加桥南体育会,受基本军事训练。后来这些学生就是辛亥革命时进攻福州于山清军指挥部的敢死队(炸弹队)。


中山先生由马尾港顺闽江向倉前山进发,一路上保卫工作由当时中山先生的战友,清福建水上警察厅长陈某某(我们江山陈支祠的長辈),一路护送。不从大码头走,而走小码头由太平巷,上岸,这巷子就在我经常理发的店旁边。梅坞路下坡与观音井路交汇的路边进去。


60年代的粮食紧张倒是没有影响到我家里,因为我母亲在部队吃食堂,节省下许多粮票和肉票给我们,加上老舅的机关在市郊北峰有办一个农场,种菜,种蕃薯什么的,所以没有挨饿。但是我的邻居还是有人挨饿。


汇丰弄10号,有一座4层红砖楼,里面有一个老太太,有两个男孩子、一个高中生、一个初中生,都在長身体时候,定量不够吃,她经常向我外婆借米,借了都不还,那个年代,没有地方借米,但是我外婆从不拒绝,每一次都是借一筒米,就是長圆罐头盒做的米筒,我问外婆,为什么要借给他们?外婆说他们父亲是历史反革命,50年被槍毙,家里只有一个母亲,很可怜,所以帮他们一下。


汇丰弄8号有一家人,三个孩子、两男一女,都是高中、初中生、正在長身体。在缺油少肉的年代,定量肯定不够,他们母亲为了孩子、经常自己不吃饭,饿的晕过去。我外婆就经常接济粮票给他们。


往事如烟!



夕阳西下、橘子色的落日洒下人间。



金山寺。



金山寺、夕阳西下、晚霞、寺院、江水、大桥、渔船交相辉映、增添了恬静与美好。




上茶!一杯清茶品人生。


酸甜苦辣都是过往浮云。


谢谢看贴。
喜欢雨地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