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哲学世界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人类心灵与文明本性 6

送交者: 袁学锋[♂★品衔R6★♂] 于 2024-10-27 18:25 已读 4379 次 2赞  

袁学锋的个人频道

+关注

 

第六章 悟性及相关讨论

  

1.《奥义书》的思想

      如果我们考察佛教诞生的背景,会发现古印度哲学(主要指婆罗门教哲学),是佛教思想的重要来源。古印度哲学的思想十分丰富和复杂,后来大部分印度宗教共用的基本概念,在《奥义书》【1】中都已存在,包括业报,轮回,解脱等。所以,《奥义书》在印度的地位,同《易经》在中国的地位一样,是一种文明中思想的主要来源。把这些概念仅仅看成宗教、荒诞不经的人,不可能理解这个文明的思想。我相信这些人也不可能理解我们自己的传统,他们会把易经看成迷信:一个占卜手册。如果对一种文明传统不抱有敬意,只会批判,便不可能有所发现。对于哲学而言,宗教迷信和科学都是平等的研究对象,只是它们所理解的人和世界不同而已。

      因为我把三大哲学体系的特征,归结为思维方式的特征,所以宗教意义和神秘性都是我不需要的。我只在认识论层面,简单说明这些古印度的哲学概念,不管它们在印度宗教里的实际定义,及在历史上如何变化。

 

2.梵我一如【2】【3】与悟性

      从认识论而言,如果没有新的认识产生,只能是旧认识的重复使用:轮回;超越旧认识的束缚:解脱(佛教是涅磐);新的认识从悟性得到:梵我一如——本体主体的合二为一。

我们可以看出,所有这些概念有内在一致性,复杂而圆满。如果一定要找出不合逻辑的部分,那就是梵我一如,而这正是悟性的超越性所在。我们理解西方文明,首先要理解理念这个概念;理解印度文明,首先要理解的意义。必然是限制;不是不存在,而可能是更高的存在。空可以说是梵的否定性的发展,达到了否定而存在的极致,有更纯净的哲学意义。龙树的空论可说是佛教哲学思想的顶峰,也启发了后来兴起的印度教。我选择空作二元对立论的说明,既因这个概念本身的清晰,也是文化传统的情感。

      梵我一如提出了存在和自我同一于无的命题,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梦幻的乐章。从梵到空,再到梵我一如,印度哲学的概念和特征一步步趋向清楚和明确。解脱就是亲证梵我如一。商羯罗【4】是印度传统思想中无人可及的巅峰,可以比肩任何时代、任何文明中最伟大的哲学家。梵我一如之于悟性的意义,等同于形式逻辑之于理性,等同于天地人和之于知性,堪称印度传统思想的精华所在。悟性从主体的角度来看,是不同自我的融合;从本体的角度来看,是一个存在的空性;从主体和本体同时来看,是自我和存在同一的一瞬间。悟性的结果,自然是人自身的发现和超越,所以现代印度哲学家对传统思想的主要发扬就是:认识你自己。这是一种文明本性的必然追求。印度思想的这个作用,也可以从佛教对中国的影响看到。魏晋时期早就被日本学者认为,是中国历史上人的自觉的时代。我们可以从《世说新语》【5】看到当时的人崇尚什么。在中世纪末期,融合了部分印度文明的伊斯兰文明反哺欧洲文明之后,从意大利开始的欧洲文艺复兴同样是人的自觉的时代。它奠定了西方文明到现在六百年的辉煌。

  

3.梵我一如与天人合一:区别与合作

      认为梵我一如与天人合一相同或相近,那是望文生义。如果它们真是本质相同,那么其中一个就是不需要的,应该去掉哪一个?去掉天人合一,中国人不会同意;去掉梵我一如,印度人不会同意。从前面的分析已知道,它们立足于不同的文明传统,有根本上的差别。梵我一如是无,天人合一是有;梵我一如是出世,天人合一是入世;梵我一如是天堂,天人合一是人间;梵我一如是超越解脱,天人合一是自然从容;梵我一如是主体和本体同一于无,天人合一是主体在对立本体中而不觉;梵我一如是悟性,天人合一是知性。虽然梵我一如不是佛教思想,但从认识论而言,可以说,在禅宗里,梵我一如是截断众流,天人合一是随波逐流;梵我一如是万古长空,天人合一是一朝风月。中印文明的交融,不仅对它们做了区分,并将它们完美地结合起来。

  

4.禅宗的中国性和悟性后的思维选择

      在印度思想里,有无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无论是佛教的胜义谛、俗谛或者是印度教的上梵、下梵,无始终高于有,有最后归于无。在禅宗里则是不同的。惟信禅师所说“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就又回到了有——一个新的世界和一个新的我。这是中印文明交融后,中国本性的自然回归。禅宗的这个过程是有、无、有(俗有、真空、妙有),而不是印度思想的无、有、无,不可能符合印度佛教缘起无我的本意。这是一个充分的理由,可说明为什么禅宗是中国佛教,而不只是佛教在中国。其实以哲学的观点,禅宗是不是佛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作为我们文化传统的一部分,禅宗所建立的主体哲学,可以直接和西方的本体哲学融合,而达成对人类心灵的完整认识。如果西方哲学家开始认识到禅宗的意义,那么说明他们融合其它文明的努力已经接近成功,波澜壮阔的西方近、现代哲学将迎来它最后的高潮。

      从认识论讲,禅宗的思维方式,是要从悟性回到知性。但是时代不同了,我们已面对第二次的文明交融:中西文明的交融。在西学东渐后,西方文明给我们提供了另一种选择:理性。

      在悟性之后,是知性还是理性,这取决于我们想做什么。是诗意的,还是逻辑的;是艺术的,还是科学的;只是自渡,还是渡人;是一个人的知识,还是所有人的知识。前一种选择知性,后一种选择理性。而禅宗一贯强调不立文字,只可意会,不可言说。这是不是说,我们不能选择理性的道路?这是一个错误的看法。既肯定自己知道,又肯定自己无法说出来,这不合逻辑,也违背禅宗的本意。禅宗强调的是:如何知道这部分是完全个人的,不可言说的。中国禅并不是停留在无,而是回到有。悟之时是无,不可言说;悟之后是有,可以言说。如何悟,无法告诉别人,只能自渡;悟到什么,可以告诉别人,理当渡人。诉之于艺术的,可以是非逻辑的,说它象什么;诉之于科学的,必须是逻辑的,说它是什么。超越逻辑而得道,不妨碍立足逻辑而言道。你不能说,不证明我不能说。我把这个世界全给你,有未来和过去。

   

5.悟性的超越性:印度文化的宗教性和印度文学的想象力

     宗教的种类很多,也不容易给宗教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但宗教有一个共同点,即提供一个超越现实的不同世界。悟性的超越性和宗教无关,但以超越为最终目的,就自然符合宗教的要求。所以印度哲学和宗教的关系是先天的,由印度文明的思维特征带来的。西方哲学和自然科学,中国哲学和道德伦理,也是由各自文明本身的思维特征决定的。不同文明的思维方式适合解释什么,这些文明的哲学在这个方面的理论就最完善。我们观察到的不同哲学的倾向性,其实就是不同文明内在思维方式的适用性。

     超越自然是要摆脱一切限制,这使印度文学充满了想象力。印度两大史诗之一《摩诃婆罗多》里的战争场景,和科幻小说一样。佛经故事也常常让人觉得极度夸张、不可思议。相对照的,对于佛教传入之前的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表明,中国人在艺术表达上常用比喻,非常缺少想象力。胡适就曾指出:中国固有的文学很少是富于幻想力的;像印度人那种上天下地毫无拘束的幻想能力,中国古代文学里寻不出一个例6】。这和中国传统的思维特征是一致的,知性就是类比,本身是限制性的、非超越的。赋、比、兴这些传统诗歌里的艺术表现方法,不产生梦幻感。佛教文化的传入,提高了我们的想象能力,才有了唐诗宋词这样的艺术高峰。

 

6.种姓制度和众生平等:传统制度的文化特征

      在一个产生众生平等信仰的宗教国度,传统上实行的却是种姓制度,多少让人奇怪。其实仔细思考悟性的思维方式:抽象的普遍性,来源于不同层次的具体存在。没有这些不同层次的存在,就不能支持可以不断上升的自性,印度的种姓制度有文化上的原因。希腊、罗马的奴隶制,中国一人中心式的专制,也有各自的文化特征。套用西方的社会发展史研究中国历史,显然牛头不对马嘴。中国社会从古到今,只是换过皇帝,一人中心式的专制从没变过。中国历史无论好、坏,都是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历史,不是西方人在古代中国。历史走到今天,这些不同的社会制度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相互竞争。这些面向单一心灵特征的传统制度,终将被更全面反映人类心灵的制度所取代。所以,走向现代化,也是进一步走进人的心灵。现代化不是离传统更远,而是离传统的道德理想更近。

 

7.顿悟和渐悟

      顿悟思想的形成,在禅宗的发展史上是重要的一环。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对此概念说得很明白。我把有关段落直接转在下面。

      道生提出的理论中,还有顿悟成佛义,原文亦失传,谢灵运(433年卒)的《辩宗

论》阐述了道生此义。顿悟成佛的理论,与渐修成佛的理论相对立。后者认为,只有通过逐步积累学习和修行,即通过积学,才能成佛。道生、谢灵运都不否认积学的重要性,但是他们认为,积学的工夫不论多么大,也只是一种准备工夫,积学的本身并不足以使人成佛。成佛是一瞬间的活动,就像是跃过鸿沟。要么是一跃成功,达到彼岸,刹那之间完全成佛;要么是一跃失败,仍然是原来的凡夫俗子。其间没有中间的步骤。

      “顿悟成佛”的理论根据是,成佛就是与同一,也可以说是与宇宙的心同一。由于超乎形象,自身不是一,所以无不可能分成不同的部分。因此不可能今天修得它的一部分,明天修得它的另一部分。同一,就是与其全体同一。少了任何一点,就不是同一。

      关于这个问题,谢灵运与其他人有许多辩论,《辩宗论》都有记载。有个和尚名叫僧维,问道:学者若已经与同一,当然不再说了,但是他若要学,用“无”除掉,那么,这样学岂不是渐悟的过程吗?谢灵运回答道:学者若仍在“有”的境界中,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学,不是悟。当然,学者要能够悟,必须首先致力于学。但是悟的本身一定是超越了“有”。

      僧维又问;学者若致力于学,希望借此与同一,他是否会逐渐进步呢?如果不逐渐进步,他又何必学呢?如果是逐渐进步,岂不就是渐悟吗?谢灵运答:致力于学,在压制心中的污垢方面,会有积极效果。这样的压制,好像是消灭了污垢,实际上并没有消灭。只有一旦顿悟,才能万滞同尽

      僧维又问:学者若致力于学,能否与暂同呢?如果能够,暂同也胜于完全不同,这岂不就是渐悟吗?谢灵运答:这样的暂同、只是假同。真同在本性上是永久的。把暂同当成真同,就跟把压制心中的污垢当成消灭心中的污垢,是一样的谬误。【7

      上面的解释很清楚。成佛不是我关心的,我只就认识层面,作一个本体性的说明。符合一个普遍性的个体,都是一个无限集合。不可能通过对个体的认识积累的方式,而获得这个普遍性。对少数个体的认识是必要的。但认识个体数量的多少,并不决定悟性是否发生。所以不存在逐渐获得普遍性的可能。要么通过悟性获得普遍性,要么仍然停留在原来的认识上,不存在中间的状态。这个普遍性的获得,在以后可能只算是学习的一部分,但在当时就是顿悟。

 

8.解脱和个人的提升:宗教和世俗下的不同表现

解脱本身显然带来个人的提升。在宗教背景下,可以说印度人主要是追求个人灵性的提升;在世俗下,印度人就是追求个人社会地位的提升。我们认为印度人喜欢开挂、躺平等等,需要考虑到印度社会中宗教文化的背景和种姓制度仍然存在的影响。出世和入世可能是完全相反的结果。如果印度人在一个世俗社会,比如生活在西方国家。传统文化会潜意识地让一个印度人不断要求个人社会地位的上升。因为如果长时间里不变就相当于世俗中的轮回了,这在文化心理上是很难接受的。而且在世俗平等的社会里,没有宗教和种姓的限制,为印度人提供了个人无限上升的可能性。这个种族整体上会比其它种族更有进取心,自然会生活的更好。相反的文化考察是中国人。中国人的社会性是在传统人情社会的背景下,不得不如此。如果中国人生活在一个法制社会,不需要人情也能办成大部分的事,喜欢躺平的就是中国人。

喜欢袁学锋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