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哲学世界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人类心灵与文明本性 3

送交者: 袁学锋[♂★品衔R6★♂] 于 2024-10-26 21:24 已读 4127 次 2赞  

袁学锋的个人频道

+关注

第三章 人的智性和三大文明的不同发现

 

1.文明的不同发现:主体的特性和人的智性

      三大文明对二元对立的理解是不同的,对人的理解亦是不同的。其中最重要的不同,就是对思维方式的不同选择。

      我把人的认知能力,统称为人的智性。从二元对立论而言,自我和存在是不可分离的。

人只要获得自我,就获得对存在的认识。而主体的三个特性,都是人获得自我的方式。这样,人的智性就可分为三种。我把它们分别称为悟性、理性、知性。悟性是表示印度文明的发现;理性是表示西方文明的发现;知性是表示中国文明的发现。悟性、理性按习惯的用法,可能比较容易理解。知性在这里有特别的定义,是用来表示以《易经》为来源的中国传统智慧。

      下面我先各给三种智性作简单定义,并分析它们与三大文明特征的关系,然后再讨论在不同的认识过程中,哪种智性起了作用,或者是它们的复合作用,从而向人的认知世界迈进一步。

      悟性:是指人通过对某类存在的有限个体的观察,即能认识此类存在的能力。

      理性:是指人使用共用的概念符号,进行逻辑分析和演绎推理的能力。

      知性:是指人比较环境发生的变化,自我调整、定位的能力。

      因为西方文化的强势,现在是理性泛滥的时期。理性和科学几乎成了正确的代名词。但对于人而言,仅有理性是远远不够的。三大文明以各自对智性的理解,在不同范围都取得了成功。这些成功立足于他们对二元对立的不同认识。人类悟性的样板,是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数字;人类理性的样板,是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人类知性的样板,是儒家的伦理学说。

三种智性并不只属于某一文明,只是被它们揭示。这些智性存在于每一个人之中,所以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用它们。理解这些智性,就是理解我们自己认识世界的方式。

      

2.主体的融合性和人的悟性

      人如何从个别的具体知识,而得到普遍性的结论?在西方传统逻辑看来,这个方法是归纳推理。它与演绎推理相对立,由若干普遍性较低的命题,引出普遍性较高的命题。其基本内容是:如果在各种条件下,观察到的A类对象都有B属性,那么所有的A类对象都有B属性。

      这本身有两个逻辑问题。一是就结论的可靠性而言,由休谟【1】指出的:没有什么正确的逻辑论证,容许我们确认那些我们不曾经验过的事例类似我们经验过的事例。二是就

方法而言,所谓的A类别和B属性就是普遍性,所以结论实际上已包含在归纳推理的假设中。

      现在一般认为,任何普遍性的结论,无论它用什么方法得出,都只是假说,都应被视为有待检验的。可靠性不再是对这个结论的要求,第一个问题就不再困扰我们。困扰我们的是,这样的结论如何才能被检验。波普尔【2】已作了足够多的贡献,即可检验的应该是可证伪的,而不只是可证实的。

      第二个问题才是归纳推理的致命点:归纳推理并不导出普遍性,它也并不符合每个人实际的思维经验。我们往往是突然意识到,原来看来不相干的两类事物,是同一个存在或有同一属性。这个同一性并不会在我们获得结论之前就认识到。

      因此,作为人的认识过程,一个理论的建立应分为两部分。首先,人是如何获得普遍性的?人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也可能只停留在个人经验上,不上升为理论。其次,当一个人试图把得到的某个普遍性表述为一个理论,如何才是可证伪的?这不是容易的事,往往要花很长的时间。这里先讨论第一部分,把第二部分留在理性里讨论。

      既然归纳推理不是我们心理活动的事实,为什么我们不肯放弃它,找一个符合我们心理活动的答案?从特殊性到普遍性不是理性的,就不应在逻辑范围讨论。它的方式是悟性的。  

当我们观察到某个普遍性之前,已观察到一些似乎不相关的、特殊的存在。那么,也必然存在着,对应这些特殊存在的过去的自我(随缘性)。这些自我也是不相干的。当我们突然意识到自我的不同存在,对自我变化认识的获得,当然也是对存在变化认识的获得。因为那些特殊存在被视为只是某种变化形式,这些存在的同一性就获得了。主体则发生了一次融合。内在的,人在自我简化;外在的,人对存在重新分类。这里是从自我的角度谈悟性。因为悟性很抽象,我会在下面关于阿拉伯数字的讨论中,以具体的例子,从存在的空性,看人如何可以意识到自我的不同存在。

      这个智性活动是一瞬间发生的。它是人的自我审视,所以人在这刹那间似乎远离了现实世界。印度哲学和禅宗里,有很多关于悟性的描述。达摩大师【3】的《悟性论》开篇即说:夫道者,以寂灭为体;修者,以离相为宗。悟性之所以让人觉得神秘,就是寂灭离相。这里,对于自我是寂灭,对于存在是离相,它们是同时发生的。因为悟性是每个人都有的能力和经验,自身的体验比任何语言描述都真实。悟性的生理基础的揭示,仍有待于大脑科学的进展。而就心理层面,人的自我发现,才是存在的普遍性的获得途径。

 

3.悟性的丰碑:阿拉伯数字

      任何文明都有它的计数系统。只有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数字,具有以有限个符号,表达任意一个数目的能力。阿拉伯数字的这个特征,使我们有一个直观的模型,可以显示不易理解的存在的空性。因为存在的空性,和人如何可以意识到自我的不同存在密切相关,悟性又是智性中最不可思议的,我多花一些篇幅讨论它。

      前面已说过,存在的空性,可以从连续的二元对立结构中看到。现在我给出具体的说明。假设AB的对立依存决定一个自我,CD的对立依存决定另一个自我。如果人认识到 BC 也是对立依存,BC亦决定一个自我。如果这些对立性,同时对当前环境投影,
A BCD即是连续的二元对立结构。我们以|表示自我,这个连续的结构是A|B|C|D。其中包含三个分立的自我。这时,B依存于A也依存于CB就具有双向依存性,和主体的性质相似。B如果由AC表示出来,B是非AC,不离ACB就是“不是什么”的存在(空性)。这时,AB决定的自我和BC决定的自我,融合在一起了,因为B这个存在消失了(这时存在离相,自我寂灭)。悟性就是此时人的自我发现。它和存在(B)的空性的获得,是同时发生的。即不同主体的融合,发生在本体和主体同一的时候(梵我同一)。我由此给出悟性发生的条件:人突然认识到,原来被认为是不同存在之间的相互依存性,和它们中某一存在的空性。

      我们回到计数系统。在其它的计数系统中,不同的位是不同的存在,比如十、百、千,相互独立。无论何种文明,都是先有低位,后有高位,高位由低位说明。比如一亿是一万万,这是单向的。在阿拉伯数字中,则是不同的。大概没有几个人记得,自己是如何学会阿拉伯数字的。设想自己只会中国的计数方式。有人告诉你,0表示零,10表示十,100表示百。你突然就理解了这个计数系统的进位。问问自己是因观察到了什么,才理解了这个计数系统的?是不是十位对百位和个位的同时依存性,和十位本身的空性?只有印度人能想到高、低的位可以相互说明,这是他们的思维方式带来的。只有双向地看不同的位,低位也依赖于高位(缘起),才能获得位的空性【4】。阿拉伯数字不是可以偶然发现的,这份光荣只可能属于印度文明。阿拉伯数字是人类发明的、惟一自我说明的计数系统,也是印度文明的一座丰碑。

      直观地,我们如何能把不同的位看成同一的?从而得到“0”。我们需要把这个计数系统,从二维变成三维。旋转在印度文化中是一个重要概念。我们让012345 678910,沿一条曲线旋转在某个球面上,0
10是球直径上的两个顶点。我们有其

它球放102030405060708090100,及更高位的数。把这些球沿顶点直线连起来。球是相等的,形状就像佛珠;球是不等的,形状就像佛塔。我们就可以从两个方向看这些数。沿球排列的方向上,这些位是分开的,而以顶点看去,这些位却是同一点。讨论这个模型,是为了猜测人脑从生理上是如何开悟的。我们也许还可以从唐诗的音韵得到启发。但讨论这个问题超出了我的知识。

    

4.主体的重演性和人的理性

      什么样的理论才是可证伪的?这个理论的普遍性部分,常称为假设或前提,必须是在某个范围内,一个存在唯一性的描述。即在对立二元中肯定一个,否定对立面就是隐含的条件(允许反例的存在)。比如狭义相对论的第二个假设:相对于不同惯性坐标系的观察者,所观察到真空中的光速是相同的。因为演绎推理是从普遍到特殊,从这一前提出发的逻辑推论,都将包含这个唯一性。所以,任何一个从这个理论演绎推理出的单称判断,都可以检验理论本身。一个事实并不足以证明这个理论是正确的,它却能通过否定这样一个单称判断,而否定这个理论(证伪性)。如果唯一性不是一个理论的出发点,那它的前提即是不确定的,由此推理得到的单称判断也是不确定的。我们无法通过检验一个单称判断去检验一个理论,任何事实就不具备否定这个理论的能力,这个理论即是不可证伪的。因为符合一个唯一性的存在总是无限的,所以我们不可能检验所有的存在。我们通常会选择与常识或旧理论相冲突的判断来检验它。我们也总能找到这样一个真伪立判的检验手段。

      在科学的发展过程中,那些容易被发现错误的理论,很快被放弃了。那些已经受过检验的理论,通常不会被简单否定。我们不断获得的新事实,可以让我们持续检验这个理论的适用范围。当我们观察到不符合这个理论的现象时,通常会对这个理论加以修补,一旦修补也无济于事,就会试图以一个更普遍的理论去取代它,而前一个理论将被明确在什么范围仍是有效的。科学的进步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以前人的知识和智慧为基础不断发展的。

      理性(狭义的)的出发点是存在的唯一性,理性的方法是演绎推理。理性不允许人因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得出不同结论,也不允许因人的不同而得出不同结论。理性让每个人看到的是同一存在,即主体是可重演的。换一个自然科学的说法是:所有的观察者是平等的。科学的理论是不允许所谓辩证关系的。辩证放弃了本体的唯一性,也就放弃了主体的重演性。允许不同的人得出不同结论,方法上是相对主义,实际上必然走向权威主义。

 

5.理性的灯塔:《几何原本》

西方的基督教并没有征服全世界,科学却显然征服了全世界。我们说科学是理性的,但逻辑分析和演绎推理并不是理性的全部。印度有因明学【5】,中国有墨辩【6】,却没有建立起象西方自然科学这样的理性大厦,差距就在于理念。一个存在是超越时空的(在时间和空间中是没有定位的),它才可能对所有的人是相同的。理念所揭示的这种存在的唯一不变性,是理性的出发点。

      主体的重演性,决定了所有的观察者是平等的。它不会诉之于任何权威,而只诉之于普通人所拥有的逻辑分析和演绎推理的能力,并求证于实际的观察。

      真理总是被少数天才发现,却是可以被常人所理解。那些有幸到达真理彼岸的人,搭一座理性的桥到此岸,一个人的飞跃就成为所有人的捷径。当一个天才的悟性,以理性的方式表达出来,才成为一个普通人所能理解和运用的知识。这样一个伟大的范例,就是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其以公理方法建立起演绎的科学体系,永远是人类理性的灯塔。所有的观察者都是平等的,是科学和理性不变的力量所在。

    

6.主体的自生性和人的知性

      讨论人的知性,我选择从现代语言学中,被称为转换-生成语法【7】的学派开始。这个学派的影响,远远超越了语言学,而进入了哲学、心理学等领域,他们中最著名的人物是乔姆斯基。我也没有什么语言学知识,只就日常的语言经验谈谈他们的发现。

      我们从婴儿时期开始学习讲话,每个人到现在已不知道说过多少话了。有没有想过,我们每天都在造出自己从未说过和见过的语句,而另一个人要理解他从未听过和见过的语句。比如现在你脑海里闪过这样的话:写这篇文章的人,为什么要思考这些奇怪的问题。在以前从未出现过,而你创造了它。

      当然,我们创造语言,并不是没有一定规则。转换-生成语法学派提出语法结构有深层、表层之别。深层结构通过转换规则,转化为表层结构。这些结构不只在语言中存在,比如,阴阳、八卦、六十四卦可视为相对的深、表层结构。再举一个在社会学应用的例子:家庭可视为深层结构;社会可视为表层结构。想想儒家的“齐家、治国、平天下”【8】,远方的异乡人,已越过心灵的海洋,来到我们面前。

      转换-生成语法学派的观点是:人具有对有限规则无限应用的能力。转换-生成语法学派,即在试图揭示这些规则和它们的应用。对于规则来说,语言是受某种约束的;对于应用来说,语言又是相对自由的。语言的这种在约束中保持自由的能力从何而来?语言本身并不能自我生成,而是人在自我生成。

      人的这个自我生成的能力就是知性。如果现有的存在(或环境)不能归入已知的存在,你会觉得这个存在是陌生的,当然无所谓即时的认识。如果我们能够把现有的存在,归入某一已知的存在类型,那么现有的自我和对应已知存在的自我,也是同一类。这两个自我,当然是由同样集合的几组对立性说明的。如果它们包含不同的对立性,一个存在即有另一个存在没有的某一本体(性质),这两个存在就不会被视为同一类。如果这两个自我是由相同集合的对立性说明的,它们的差别只能是对立性本身的变化带来的。现有对立性相对于原有对立性的变化,使人从过去的我,自然生成现在的我。现有的存在被视为过去的某个存在的变形,它就成为可认识的。用几何学的概念,现在的对立性,是过去的某个对立性在当前环境的投影。因为人在对立性之中,就在当前环境中作了自我定位,同时也对存在做了判断。知性使人同时作了选择(某个对立性)和调整(这个对立性的变化)。你也可以把选择看成是不同层次之间的调整。

      我们判断某一存在是某一本体,不表明这一本体是独立存在的。如果它是独立存在的,那么我们就不能把它的对立面,也赋予同一个存在。因为对立即是不相容的。事实上,我们可以在不同环境下,把对立本体赋予同一个存在。比如黑、白,长、短,大、小。对立本体是共生的,本体对于不同环境才是相对的,对于限定环境又是绝对的。简单说来,对立性本身保证自我的约束;对立性的变化保证自我的自由。这是自我生成的方式,也是简易,不易,变易——易之三义的体现。

人面对的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现在和过去遇到的从不完全一样。人不必,也无法在理性分析以后,才知道如何行为。人如果能将现有的环境,归入已知的环境类别,就能作出即时的自我调整和反应。这也是一切生命必须有的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千变万化的世界中生存下来。否则,生命根本就不会在这个世界产生。

 







          


 

    

 

7.知性的典范:儒家的伦理

      无论是反对儒家的,还是提倡复兴儒家文化的,都承认伦理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争议在于伦理对现代化有益,还是和现代化根本冲突。我们不参与这些争论,只讨论儒家的思维方式。《易经》里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9】。在早期的儒家看来,夫妻关系是五伦五常【10】之首,父子关系又先于君臣关系(家先于国)。以此而言,伦理的立足点是:社会结构是家庭结构的演化形式,它们是相似的。如果社会结构和家庭结构没有这种对应性,社会秩序即和家庭秩序无关;社会道德即和个人情感无关。伦理就失去了依据。所谓“孝子忠臣”,齐家、治国、平天下都不成立。

      儒家的这个思维方式就是知性。社会如何变化,并不改变人的这个思维方式。因此,家庭之于社会、情感之于道德是自然的过程。过去存在,现在存在,将来也存在;中国人存在,外国人也存在,和儒家的兴衰是无关的。西方人说:地狱里尽是些不知道感激的人,就是一个情感判断。它比任何道德判断都更透彻。任何社会都需要肯定家庭这个基本单位,以保证自身的稳定。一个道德标准,总是隐含社会对某种情感的肯定。比如禁止虐待动物:以人的情感看所有的生命,它们都知道痛苦。

      儒家最早认识到家庭和社会、情感和道德之间的关系,并依此建立中国人的道德伦理,现在依然是人类知性的最好典范。

 

喜欢袁学锋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袁学锋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