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追问 :价值构建与品质培养(下)
张立文:道德的追问 :价值构建与品质培养(下)
诚是一切道德的本源,诚意乃道德修养中最关键的节点,《大学章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明德的道德价值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阶段。朱熹认为在“八条目”中,诚意是一个关口。“格物是梦觉关,诚意是善恶关……又曰,‘诚意是转关处’。又曰,‘诚意是人鬼关’(诚得来是人,诚不得是鬼)。”诚意与不诚意是区分善恶、人鬼、人贼、公私的关口和标准,唯有诚意,才能进于义理。程颐亦认为:“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其心而自弃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今小道异端,亦必诚而后得,而况欲为君子者乎?故曰,学者不可以不诚。”从修学、为事、自谋、与人,以至小道异端等各方面诠释诚的重要的、关键的价值。这些方面若不诚,则学杂、事败、欺心弃忠、增人怨、不善、小人,所以为人不可以不诚。
诚信是人之为人最基本、最基础的伦理道德。《二程集》载,“或问:‘诚者,专意之谓乎?’子曰:‘诚者实理也,当意何足以尽之?’吕大临曰:‘信哉!实有是理故实有是物;实有是物,故实有是用;实有是用,故实有是心;实有是心,故实有是事。’故曰:诚者实理也”。诚信是实理实用、实物、实心、实事。因而,诚则无不敬,“诚无不动者:修身则身正,治事则事理,临人则人化,无往而不得,志之正也”。诚实无妄地修身、治事、临人,就能身正、事理、人化,都能有所获得。朱熹认为:“敬以直内,义以方外,便是立诚。道之浩浩,何处下手?惟立诚才有可居之处,有可居之处则可以修业。”以敬慎的态度使内心正直,以正义的原则为外在的道德规范,便是确立诚,道浩浩博大,从何下手,惟立诚才有安顿的地方,有安顿的地方就可以修业。如何立诚修业?朱熹说:“凡人所以立身行己,应事接物,莫大乎诚敬。诚者何?不自欺不妄之谓也。敬者何?不怠慢不放荡之谓也……人面前底是一样,背后又是一样,外面做底事,内心却不然;这个皆不诚也。学者之心,大凡当以诚敬为主。”人确立人格,行为处事,应事接物,是在于诚敬。诚为不欺,不妄为,譬如说外面虽为善事,但其中却实不然,就是自欺,也是表里不一,惟有表里如一,才是不自欺,才是诚意。
诚信就是诚实不欺、信守诺言的品德,是人之为人的基本道德规范。信不仅是孔子的四教之一(四教即“文、行、忠、信”),而且是其倡导的“言而有信”“言忠信”的道德价值原则。《论语》载,“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去军事、去粮食,民无食必死,但死人所不免,无信虽生而不能自立。信比军事、粮食、死亡更重要,可见信的道德价值超越军备、死亡。既然信比人的生命更重要,那么,信不是无原则、无条件、无规范的。信必须符合道义和不违背礼义。《左传》载:“礼以行义,信以守礼,刑以正邪。”礼仪用来推行道义,诚信用来保持礼仪,刑律用来纠正邪恶。又载:“臣闻之,君能制命为义,臣能承命为信,信载义而行之为利。谋不失利,以卫社稷,民之主也。”楚国攻伐宋国,宋国向晋国告急难。晋国派解扬到宋国,让宋国不要投降楚国。他经过郑国,郑人把解扬囚禁起来献与楚国。楚王贿赂他,让他把话反过来说。他却告诉宋人,晋君要宋国不要投降楚国。楚王打算杀死解扬,派人对他说,你既答应反过来说,你不守信用。解扬回答说:国君制定命令就是道义,臣下接受命令就是信用,信用贯彻了道义然后去做就是利益,不失去利益,以保卫国家,就是百姓的主人。这义不能有两种信用,信用不能接受两种命令。君王贿赂下臣,就是不懂得不能接受两种命令的礼义。《左传》又载:“信以行义,义以成命,小国所望而怀也。信不可知,义无所立,四方诸侯,其谁不解体。”信用用来推行道义,道义用来完成命令,这是中国所盼望和怀念的。信用不能得知,道义无所树立,四方诸侯,谁不离心涣散。
信的道德价值必须符合道义。《论语》载:“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所守的约言符合于义,这约言便能实践,态度庄矜合于礼,就不致受侮辱了。孟子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有德行的人,言论不必句句守信,行为不一定都贯彻,却与义同在,依义而实践。守信与否在于是否符合道义;道义是守信与否的唯一标准。《吕氏春秋》载:“天行不信,不能成岁;地行不信,草木不大。春之德风,风不信,其华不盛,华不盛则果实不生……天地之大,四时之化,而犹不能以不信成物,又况乎人事,君臣不信,则百姓诽谤,社稷不宁;处官不信,则少不畏长,贵贱相轻,赏罚不信,则民易犯法,不可使令。”将信超拔为天地之道的高度,以天地的行为比喻人事的行为,君臣、官吏、百姓要遵循天地守信的行为,脚踏实地、真实不欺地实践信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真实不欺地实践诚信,即为诚即信,信即诚,无诚则无信,无信即无诚。诸葛亮说:“不诚者失信。”张载说:“天不言而信,神不怒而威;诚故信,无私故威。”天不言而诚实地四时运行,从不失信,大公无私犹神不怒而有威严。
中华民族以守诚信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以诚信为根本,处理人与自然、社会、人际,以及各国、各民族、各宗教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以求取得人心和善,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天下和合。
清正廉洁是中华民族伦理道德的精髓。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伦理道德,在反腐倡廉中具有特殊价值和现实意义,它关系民族的治乱兴衰、国家生死存亡、个人的身家性命。因此,倡导和实践中华优秀清廉伦理道德价值,应建设一个公平正义、廉洁奉公,不贪不淫,诚信无欺的清廉政府、和谐社会。廉洁,通节俭。《广韵·盐韵》载:“廉,俭也。”《管子》载:“智以招清,廉以摽人。”节俭清廉,不以奢为乐,不以廉为悲。廉亦有考察的意思。《篇海类编·宫室类·广部》:“廉,察也。”《管子》载:“过在下,人君不廉而变,则暴人不胜,邪乱不止。”尹知章注:“廉,察也。”清正廉洁是中华文明传统伦理道德的根本原则和基本规范,是“礼义廉耻”的“国之四维”之一,是为政之根本。在传统伦理道德中,被载入史册,传之民间,敬之为“清官”。如宋代的包拯,民间称为“包公”。他在《乞不用赃吏》中说:“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清正廉洁的官吏,是百姓的表率;腐败贪污的官吏,是残害百姓的盗贼。
当下,一些人的心灵被物欲所迷,不知廉耻,伦理道德缺失,在此背景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伦理道德文化价值,具有重要意义。《论语》载,“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有欲望则贪财、贪污。晏婴说:“且婴闻之,廉者,政之本也,让者,德之主也。栾、高不让,以至此祸,可毋慎乎!廉之谓公正,让之谓保德。”栾施和高强欲放逐田无宇和鲍国。田、鲍先知而攻伐栾氏、高氏。田桓子无宇欲分其家,婴子说不可,而说了“廉”和“让”的话,廉是为政治国的根本,礼让是道德的主干,廉是公正,让是保养德性。公正廉洁,对别人的货物可取不可取。孟子曰:“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可以与,可以无与;与伤惠。可以死,可以无死;死伤勇。”焦循《章指》言:“廉勇惠,人之高行也。丧此三者,列士病诸,故设斯科以进能者也。”在可取与不可取之间,取了就伤害了廉洁的品德。可给人与不可给人之间而给人了,就是伤害施惠的德性。可以死,可以无死之间,死就伤害了真正合乎义理的勇。在取与不取,给与和不给与,生与死的选择中,体现廉洁等品德。《韩非子》载:“所谓廉者,必生死之命也,轻恬资财也。所谓直者,义必公正,心不偏党也。所谓光者,官爵尊贵,衣裘壮丽也。今有道之士,虽中外信顺,不以诽谤穷堕;虽死节轻财,不以侮罢羞贪;虽义端不党,不以去邪罪私;虽势尊衣美,不以夸贱欺贫。”廉,就是该死就不怕牺牲以求大节,轻视资产钱财。所谓正直,行为公正,不偏邪、不结党营私。虽然自身内外忠信恭顺,但也不因此诽谤不肖怠惰的人。虽死亦轻财,但不侮辱懦弱的人,羞辱贪财的人。虽道又端正不偏袒,但不因此而驱除不正派的人,惩罚有偏私的人。
清正廉洁是人对待事物、事件公正的态度,而且不偏私、不苟取、不贪得,不取不贪不义之财和利。《吕氏春秋》载:“故临大利而不易其义,可谓廉矣。廉故不以贵富而忘其辱。”吴王欲杀王子庆忌。吴王阖庐光篡庶父僚而即吴王位,庆忌为僚的儿子,所以吴王要杀庆忌。要离能杀庆忌。吴王杀要离妻子,焚而扬其灰。于是要离得以去投靠庆忌。要离与庆忌谋往夺兵,中江拔剑刺杀庆忌。要离归于吴,吴王请与其分国。要离说夫杀妻子以便其事为不仁,为故主而杀新主人为不义,不仁不义,要离拔剑自杀。所以说要离面临大利而变易其仁义大理,是为廉士。因而贾谊在《新书·道术》中说:“辞利刻谦谓之廉,反廉为贪。”《盐铁论》载:“百官之廉,不可得也。夫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其身。故贪鄙在率不在下,教训在政不在民也。”百官应清正廉洁起表率作用,希望下面廉洁,百官先要做到廉洁,所以贪鄙之事的根不在下面,教训在于治国理政不在于民间百姓。汉韩婴在《韩诗外传》卷一说:“智者不为非其事,廉者不求非其有。”有智慧的人不做他不应做的事,廉洁的人不追求他不应得的东西。
为官之道,惟有清廉,这是基本的原则。《世说新语》载,范“宣洁行廉约,韩豫章遗绢百匹,不受。减五十匹,复不受。如是减半,遂至一匹,既终不受”。梁朝刘孝标注:“《中兴书》曰,‘宣家至贫,罕交人事。豫章太守殷羡见宣茅茨不完,欲为改室,宣固辞。羡爱之,以宣贫,加年饥疾疫,厚饷给之,宣又不受。’”此可谓清廉的模范官员,若皆能如此,贪官污吏绝矣,天下太平,国家强盛,人民富足。王隐《晋书》曰:“为官长当清、当慎、当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清、慎、勤,是当官必遵守的原则和为官道德行为规范。惟有修此三者,可保禄位,可远耻辱,得上知,得下援。这是“王道之本,经国之务,必先之以礼义,而致人于廉耻。礼义立,则君子轨道而让于善,廉耻立,则小人谨行而不淫于制度……朝有矜节之士,则野无贪冒之人。夫廉耻之于政,犹树艺之有丰壤,良岁之有膏泽,其生物必油然茂矣。若廉耻不存,而惟刑是御,则风俗凋敝,人失其性,锥刀之末,皆有争心,虽峻刑严辟,犹不胜矣”。以仁义治理天下,必先树立礼义道德规范,致使人有廉耻,遵循于善。建立廉耻道德原则、规范,小人就不敢淫乱国家礼制法度。国家崇尚节操的人,则下面没有贪污的人。治国理政无贪污。以廉耻为治国理政,犹如栽培种植而有丰厚的土壤:良好的环境滋润作物的雨水,生物由此而茂盛生长。如果廉耻不存在,只靠刑法控制,风俗衰败,人们丧失其善良本性,为微小而争,以致严刑峻法亦不能控制。
人必须建立廉耻道德价值规范。礼义廉耻为国家的四维,四维不张,国家就会灭亡。“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廉耻是士人的关节,若士无廉耻,则是国耻,而悖礼犯义。汉元帝时,贡禹上言:“孝文皇帝时,贵廉洁,贱贪污,贾人赘婿及吏坐赃者皆禁锢,不得为吏。赏善罚恶,不阿亲戚,罪白者伏其诛,疑者以与民,亡赎罪之法,故令行禁止,海内大化。”使国内人都崇尚廉洁,而无贪污,使贪污者得到严厉的惩罚。统治者为了国家长治久安,亦都倡廉除贪,顾炎武写道:“汉时赃罪被劾,或死狱中,或道自杀。唐时赃吏多于朝堂决杀,其特宥者乃长流岭南。睿宗太极元年四月,制官典,主司枉法,赃一匹已上,并先决一百……宋初,郡县吏承五季之习,赎货厉民,故尤严贪墨之罪……《金史》大定十二年,咸平尹石抹阿没刺以赃死于狱,上谓其不尸诸市,已为厚幸……《元史》至元十九年九月壬戌,敕中外官吏,赃罪轻者决杖,重者处死。”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对贪官污吏的惩罚均很严厉,但由于统治者等本身腐败堕落,荒淫无耻,以致不能真正根绝贪赃,成就一个清廉的世界。
仁爱、诚信、清廉道德价值的实践,经创新性的发展,成为中华文明的基本价值和行为规范,主导着中华文明发展的核心价值,并形成自己独特的品格,强调和实生物高于同则不继,仁民爱物高于虐民暴物,协和万邦高于诸侯割据,家国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和平合作高于侵扰动乱,天人合一高于主客二分,和而不同高于同而不和。这是中华文明道德价值实践所形成的独特的、包容的、多元的共生品格,即“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德性品质。
道德品质品格的培养
德性品质,是指人在行为、作风、品格上所表现的思想、认知、品性等的道德本质。《说文解字》载:“品,众庶也。”《古今韵会举要·寝韵》载:“品,品格也。”是人对于自然、社会、生存、生活活动所表现的一种品行、品性、品节的道德价值的评品。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文明构建了独具特色的道德精髓。中华民族的德性品质前有所承、后有所发,如同一条川流不息的河流。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崇尚正义,以正义为民族的德性品质、品性和品格,成为中华文明的道德生命力所在,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道德品质,是主体在行为活动实践中所追求的真、善、美的道德价值,是主体自我尊严维护的道德规范和原则,是家国群体内聚力的活水和求索实现群体价值目标的动力。
何谓正义,自古希腊以来就有论争,以正义为善、神、理性、自由、平等、幸福、财富、安全、秩序等,但随时代的发展而有不同的规定,有些人认为,当代以自由、平等、公平、效益为标准。而哈贝马斯认为,这四者只具有相对有效性,正义要求绝对有效性。罗尔斯围绕社会正义曾提出“完善的程序正义”“不完善的程序正义”以及“纯粹的程序正义”三者,以便建立一种具有伦理关怀的有效的社会正义体系,但事实上并没有带来财富、权力不平等、不自由现象的消除,“尤其是给那些最少受惠的社会成员带来补偿利益”。这就是说没有给社会弱势群体以利益。因此,罗尔斯《正义论》受到各方面的质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对义、正义的诠释、理解与西方异趣。荀子说:“正利而为谓之事,正义而为谓之行。”梁启雄注:“伯兄(指梁启超)曰,‘此行字指德行’。”为正当的利益去做这称谓事业,为正义而做,这叫作德行,正义的行为是道德品质的体现。杨倞注:“苟非正义,则谓之奸邪。”正义与奸邪相对,奸邪便是非正义的违背道德的行为。为正当利益,即公利去做,是一种事业,是立功,是为道,亦是符合正义的行为活动。荀子认为,一般庸俗的人,以富利为崇高,以私利为第一位,是没有正义精神的。“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者也。”正义是需要人通过后天的修身养性而获得的道德品质、品性、品格。
从文字学上考察,汉许慎《说文解字》载:“正,是也。从止,一以上。”饶炯《说文解字部首订》载:“正,下云是也。是,下说直也,义即相当无偏之谓……《书》云‘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亦是意也。”正,即正直,公正,是无偏无党无反无侧的正道、直道、中道。郝懿行《尔雅义疏释诂下》载:“《考士记·韗人》注,‘正,直也’。《文选·东京赋》注,‘正,中也’。中、直皆是之义也。”正中、正直、公正符合正义伦理道德规范的价值标准。如孔子说:“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晋文公好耍权术阴阳而不公正、正义,齐桓公正、正义而不使诡诈手段,体现了正义的道德品质。
义,见于甲骨金文。《说文》:“义,己之威仪也。从我羊。”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载:“经传多以仪为之。”适宜,《释名·释言语》载:“义,宜也。裁制事物使合宜也。”《周易》曰:“其义焚也。”李道平疏:马氏云“义,宜也。言其焚宜也”。陆德明释文云:“一本作宜其焚也,即义焚之谓也。”适宜于焚。义为善好。《老子》:“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王弼注:“圣智,才之善也;仁义,人之善也;巧利,用之善也。”义为人的善,为善的道德品格。善而公正、公平。《管子》载:“量之不可使概,至满而止,正也。唯无不流,至平而止,义也。”黎翔凤注:“以意量之,则多少不可以概也。注于器,满则止,不可加剩。如此者正也。方圆邪曲,无所不流。平则止,不可增高。如此者,义也。”义为公平、公正。如此,为人是正派。《荀子》载:“义,理也,故行……遂理而不敢,不成义。”陶鸿庆注:“敢,当为敬字之误。言虽得其理而径遂直行,不出之以诚教,则不成为义。”义为合理的,正当的道德行为。
义是品德、品质、品格的根本,是伦理道德的原则。《孟子》载:“其为气也,配义与道。”赵岐注:“言此气与道义相配偶俱行。义谓仁义,可以立德之本也。道谓阴阳大道,无形而生有形,舒之弥六合,卷之不盈握,包络天地,禀授群生者也。”浩然之气是由经常的正义积聚而产生的。这种正义的行为是立德的根本,是德性品德、品质、品格的体现、表现。这种德性品质在中华文明中体现人的道德行为的各个方面。《周易》载:“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以敬慎的态度,使内心正直;以正义的原则,使外在行为端正。“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皇侃义疏:“义,宜也。质,本也。人识性不同,各以其所宜为本。虽各以所宜为本,而行之皆须合礼也。行及合礼而言出之,必使逊顺也。行信合礼,而言逊顺而出塞,终须信以成之也。”
正义是什么?墨子认为:“义者,正也。何以知义之为正也?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我以此知义之为正也。”义为正义,怎么知道义为正义,因为它关系天下的治乱。正义应如何实践及如何检验是否正义?“义正者,何若?曰:大不攻小也,强不侮弱也,众不贼寡也,诈不欺愚也,贵不傲贱也,富不骄贪也,壮不夺老也。是以天下之庶国,莫以水火毒药兵刃以相害也。”人与人、国与国之间是平等的,应该相互尊重,应认同他者的存在,而不是相互攻伐、侮辱、贼害、欺诈、傲慢、抢夺的关系,这才是正义的行为,是符合道德品质要求的。孟子也认为非正义的行为,是不合乎道义的。“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系马千驷,弗视也。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如果不是正义,亦不合道义,即使天下的财富作为他的俸禄,他都不屑一顾;纵使有四千匹马在那里,他都不看一下。若不合道义,一点也不给与他人,一点也不取于他人,体现人之为人的道德品质、品性和品格。
具有这种道德品质的人,在生与义的选择中取义而不取生。“生亦我所欲,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取义者也。”赵岐注:“有甚于生者,谓义也。”生命与正义都是我所喜欢的,如果不能两者都占有,便牺牲生命,而要正义。在正义与利益的选择中,董仲舒认为义大于利。“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体莫贵于心,故养莫重于义,义之养生人大于利。”苏舆注:“正义不谋利,士夫之所自饬。”义利为养心养体的功能。有正义的道德品质养生,比利益要重大、重要,更贵重。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