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哲学世界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求生的哲学?谈哲学之11

送交者: 沙河粉[♀☆★沙和尚★☆♀] 于 2023-05-05 12:37 已读 1681 次 2赞  

沙河粉的个人频道

+关注
看了老冠兄的帖子《老子,阴阳和求生https://web.6parkbbs.com/index.php?app=forum&act=view&tid=3578871
  看来,你是看了我的一些留言帖子的,所以你一次性地回复我,——对不起,我似乎飘了,自作多情了,你不是回复我一人,而是哲版的版友们。我可没有纳闷高大上,就是“矮小下”。你在空闲时“靓猫捋毛”,悠闲一下,谈谈你的“负阴而抱阳”观。你什么时候将你的漂亮的“波斯眼”瞄准你的“猎物”,猛扑过去。我在哲版期盼着。

  中国“哲学”和西方的哲学都是思辨(辩)“做什么”和“是什么”的,在这一点上,两种“哲学”是没有硬性分开的,即按老冠兄说的,中国“哲学”是“做什么”的哲学;西方哲学是“是什么”的哲学。但凡“哲学”,有思就有辩(辨),都是这样的,没有像老冠兄那种分开的哲学。
  当然,二者肯定有区别,区别在于——我说过的——“思”与“辨”中的“与”字,“与”字这个“过程”是有区别的。参阅:https://web.6parkbbs.com/index.php?app=forum&bbsid=2091&act=view&tid=3571728。我这是在哲版第三次谈这个“与”字了。这个“与”是联系思与辨之间的过程。这个“过程”可大可小,随人类和个人思维的量度而变化:如小,她是“间隙”和“道德”,是静的、和阴的,是产生阴理的;如大,他是理念、逻辑和战争,是动的和阳的,是产生真理的。二者一静一动,一动一静,组成了哲学和阴理思维的运动方式。即哲学是“看”到实践的方式,阴理是“悟”、“顿悟”到“无为”和冥想的方式(如印度哲学)

  我赞同仁剑兄在哲版所秉持的原则,即用“学术”——哲学的学术法,即形而上的论述——分析和探讨问题。这个“学术”,在哲版就是用哲学皇冠的原理讨论任何问题,如讨论“科学”问题等等。

  我觉得,阴理——也就是老冠兄所说的中国哲学(你说的是“做什么”的学问,是“求生存”的学问,我想问一下老冠兄,难道西哲不求生而求死?)——所示的三品性等级,这个“性”字,在哲学里面没有详细论述,在阴理中却是非常重要的理念,如何重要,我以后会将“性”与“理”合起来论述。
  哲学如果按照“三品性”排序的话,印度哲学不善不恶,属中品;阴理是善的,属上品;哲学是恶的,属下品。为什么哲学属下品,因为很简单,哲学很少论及德,虽然康德论及了,但他的“德”约束不了萨特的“存在主义”。康德的“德”,,在哲学浩瀚书海中的份量是很少的。因为没有“德”这个性质,我说,阴理是哲学之哲学。具体论证你们可以看我的女性思辨小说《间隙》。
  为什么阴理是哲学之哲学?我们可以看二者的生长结构:阴理生长的基础是本然的、和典型的——相对希腊开放型——内陆封闭地理环境,她的思想来自8000年伏羲和女娲所传授下来的的群经之首《易经》,易经它是广大精微,无所不包。它“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庄子·秋水》。照这样说,《易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学术系统,应该没有人反对的。而哲学生长的基础是自然的的,他的诞生地希腊将哲学取名是“爱智慧”,其实哲学不是爱智慧那么简单,而是思辨世界的本原和美德的准确性。有关哲学关心“美德”那是一个小幌子,因为在哲学和《圣经》中,极少提“德”这个范畴。
 
  以上是哲学和阴理“结构”的基础,从基础上看,阴理胜于哲学一筹。然后在二者的发展过程中,哲学和阴理各自走了自己的路,即在“善”上,阴理更注重“道德价值”,在“善”这个人性的问题上,阴理出现了孟子的“性本善”和荀子的“性本恶”之说,而最终被儒家遵从的《易经》化解为,这个世界在真际(形而上)中是“阴阳(“道”)无亲”的。大约同时期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二人认为,实际的世界是恶的,他们没有论述,在真际中,他们所认识的“本原”是不善不恶的。
  现在,二者(阴理和哲学)不同的拐点出现了。那就是在二者在追寻的思辨目的——“价值”上,即对人类持续发展有着动力范畴上,二者出现了新理念:
  哲学中出现了“善”的代表“上帝”和恶的代表“撒旦”;阴理早有出现的“阴阳”,仍然没有变。但是老子的《道德经》中的“无为而无不为”成了阴理的中华文化阴理的经典阴理。这句话被后世的中国人理解成了所谓的“中庸之道”。而我理解的“中庸之道”,并非是中规中矩,不是这样的。后世儒家们大部分的人错误地理解了“无为而治”这个形而下对应形而上的这段话:“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第51章 尊道贵德》。
  写到这里,我不知大家是否同意我对“中庸之道”的评论。
  我很想说,我开始研习《圣经》和《道德经》时,莫不为《道德经》的内容——每一个字——而恼火和沮丧。感觉《道德经》比康德还难读!为什么?你读康德的《批判》,不懂的那句话你可以暂时放在一边,去玩赏康德其它优美的思想。可是《道德经》每一个字都是冷冰冰的石头。把玩粗糙的、又是最美丽的石头,让她们成为解决问题的金钥匙,我敢说,到今天我才有把握说,《道德经》是中华文化阴理的核心。
    在“拐点”处,哲学和阴理各自走自己的思辨之路,双方都感觉到“价值”在时空中的动力作用,没有“价值”就没有“阴阳道德”(阴理认为);没有“价值”就没有“上帝撒旦”(哲学认为)。“价值”是二者的思维存在的根本。而不是老冠兄说的,阴理是“求生”的学问,而哲学发现了科学则给人类带来了辩证法和自然规律。
  老冠兄,你把阴理看得像“水”一样,淡而无味吧?很遗憾,画家你错了(笑)。
 
  阴理早在5~7000年前就发现了“大道无亲”,谁早死谁后死,“道”不管。如常常有人说:“好人一生平安”,很遗憾,我们的经验并不是这样的。而哲学的分支宗教哲学发明了善和恶的客体“上帝”和“撒旦”,这使得,自有了宗教哲学后,这个世界不太平了——为了争夺“价值”,而无一日不和平。阴理“不亲”的哲学理念,产生了自然的、人性的中医;哲学博爱的哲学理念产生了战争。

  阴理是人生和社会发展的“圆”:“反者道之动”,爱惜人民,不要走极端,未雨绸缪,深谋远虑,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国是都是对症下药的圆满理论,哲学是“知识就是力量”,“存在主义”,优胜劣汰,上帝而治,这种思维模式完全思站在强大的“军事文明”和“物质决定意识”的基础上的虚伪理论
喜欢沙河粉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沙河粉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