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哲学世界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六祖壇經定慧品 3 : 定慧的善知識,猶如燈光.

送交者: ywhan[♂★★声望品衔10★★♂] 于 2023-03-09 14:56 已读 1353 次 1赞  

ywhan的个人频道

+关注
六祖壇經定慧品 3 : 定慧的善知識,猶如燈光

(七) 

「善知識!定慧猶如何等?猶如燈光,有燈即光,無燈即暗。燈是光之體,光是燈之用,名雖有二,體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復如是。」 

六祖大師為了使大眾進一步了解定和慧的道理,再舉最常見的燈光來譬喻定和慧;「猶如燈光」,定慧就像燈光。過去用的是油燈,油燈包含燈盞、燈罩,裡面還要有油、燈草,才能構成燈,用火柴點燃燈心就能產生光,所以說有燈即有光。「無燈即暗」,如果沒有燈盞、沒有油、沒有燈草,就無法產生光,是一團黑暗。「燈是光之體,光是燈之用」,燈和光是一個,沒有燈,光從何來?不能憑空生出光來,所以沒有燈就沒有光,光離不開燈,燈也離不開光。光能照破黑暗,就像智慧之光能照破貪、瞋、癡的作用一樣。雖然光能照破黑暗,但是必須要依據燈才能產生光亮;雖然慧光可以照破愚癡、黑暗、無明,也必須要有定,所以燈譬喻定,有定才有慧,有慧才有定。 

同樣地,師父說法、諸位聽法的這念心不動,這就好比是燈,只有燈、沒有光,也不能照破黑暗;如果這念心只是不動、只保持一念不生,就像一盞沒有光的燈,不能照破黑暗,不能產生全體大用。所以,必須定慧等持,這念心如如不動就是定,除了如如不動還能清楚、明白,知道心的種種作用,這就是慧。有定無慧不能照破無明,不是諸佛心印;定慧不二這念心才是諸佛的心印。 

悟到這個道理,就是在理上開悟。理上開悟了,還要在事上磨鍊,看看自己這念心是不是真正的不動。打坐的時候可以不動,六根對外面六塵時可能就會動了,所以古人說:「要得真不動,動中亦不動。」為了使這念心達到不動的境界,所以藉打坐磨鍊自己,知道心念不動是怎麼一回事,是很清楚、很明白、很安定的境界。要達到真正的不動,在日常生活上遇到任何境界這念心都不攀緣,意都不顛倒,看到好的不歡喜,看到壞的也不煩惱,心裡知道是好、是壞,這就是智慧,所以佛經上說:「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善能分別諸法相是心之用,於第一義而不動是心之體。 

禪宗最重視的是契悟定慧不二這念心,這念心就是如來的境界,就是菩提心。其他的宗教也講定,在修法上也有感應,也有神通妙用,因為修定到達相當的境界就會產生神通妙用,可是這當中並沒有真正的智慧,與大乘佛法所說定慧不二這念心相去甚遠。大乘經典中,佛常訶斥聲聞、緣覺二乘聖者是焦芽敗種,因為二乘行者只悟到偏空,沒有悟到菩提心。悟到偏空只是一種定境,不了解這念清清楚楚、了了分明的智慧心。由於小乘聖者沒有悟到這個道理,認為生死輪迴是實有,所以還要入涅槃。如果悟到這念心,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定慧不二、內外一如,這就是「無上大涅槃,圓明常寂照」。 

大眾要了解,《六祖壇經》所講的是無上乘的法門。明白了佛祖的心要,就知道佛所說的法是為了對應各種根性的眾生,應病予藥,所以開演出各種不同的法門。明白這個道理,就不會執一非他;悟到了定慧不二的這念心,就不會執著自己的法門而排斥其他的宗派。定慧不二的這念心是十方諸佛的心印,真正契悟了就能圓成佛道,所以稱之為不二法門。「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這念心就是元,是心源,如同水的源頭;這念心是宇宙的根源,悟到這念心就是悟到諸法實相,就稱之為法王。 

六祖大師用燈和光來譬喻這念心有定、有慧,使大眾更進一步認識自己的心性,不但要有燈,而且還要有光。光從哪裡來?從燈產生。我們的燈在哪裡?六根、六塵、六識、十二入、十八界,這都是燈,所以不入四大、不離四大,不入五蘊、不離五蘊,不即不離、不出不入。離開自己的四大另外去找光,是找不到的;離開了五蘊色身,要另外覓得法身是不可能的;離開煩惱心而求菩提心,是求不到的。所以,煩惱即菩提,過去起貪、瞋、癡的這念心現在不起貪、瞋、癡,貪、瞋、癡就轉變成光。貪、瞋、癡是從地、水、火、風、受、想、行、識產生的,這四大五蘊之身就是燈。明白了燈和光是一個,不是兩個,就明白眾生心、眾生身是很可貴的,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是很有價值、很有意義,因為每一位都有不生不滅的這念心存在。 

「燈是光之體,光是燈之用」,燈是光之體表示定,光是燈之用表示慧。每個人都有一盞燈,都有智慧光,但是自己不了解這盞燈和光,因此整個心都是黑暗的。明白了本自具足的心燈和心光,能產生什麼作用?「千年暗室,一燈即破」,這就是寂照的這念心。 

「名雖有二,體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復如是」,它的名稱雖然不同,一個稱為燈,一個稱為光;一個是定,一個是慧;雖說是定、慧,寂、照,其實是一個,沒辦法分開的。就像燈和光能分開嗎?分不開。所以定和慧也是分不開,本來就是一個,體和用就是一個,沒有差別。定慧不是在外,而是在這念心當中。時時刻刻作主,站得住、站得長,在這個道理上去契悟、去用功,這一生就能成就如來的知見,乃至於繼續不斷地用功,就能成就如來的功德,成就自己的法身慧命。 

(八)

 師示眾云:「善知識!一行三昧者,於一切處,行住坐臥,常行一直心是也。淨名云:直心是道場,直心是淨土。莫心行諂曲,口但說直。口說一行三昧,不行直心。但行直心,於一切法勿有執著。迷人著法相,執一行三昧,直言常坐不動,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作此解者,即同無情,卻是障道因緣。善知識!道須通流,何以卻滯?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為自縛。若言常坐不動是,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卻被維摩詰訶。善知識!又有人教坐,看心觀靜,不動不起,從此置功。迷人不會,便執成顛。如此者眾。如是相教,故知大錯。」 

佛法對於戒定慧的解釋,分為大乘和小乘,兩種解釋有深淺的不同。小乘強調先持戒,做到戒行清淨再修定,修定而後發慧,慧成就後即斷除一切煩惱,這屬於漸次修證。《六祖壇經》則是講這念心即戒、即定、即慧,戒定慧就是這念心。如天台宗所講的「三止三觀」和「一心三觀」,三止三觀屬於漸次修法,一心三觀即是當下這念心具足空、假、中三觀的道理。依次第說明戒、定、慧,是為了令大眾更容易了解其中的道理,明白以後再綜合起來講,兩者殊途同歸。「定慧品」即是綜合起來講,戒中有定、定中有戒,定中有慧、慧中有定,所講的就是頓悟自心之理,這念心當中具足戒定慧,具足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功德,沒有先後、漸次之別。悟到定慧不二的這念心,即是無上菩提妙明真心。

師示眾云:「善知識!一行三昧者,於一切處,行住坐臥,常行一直心是也。」

這一段是解釋「一行三昧」,三昧就是正定。《楞嚴經》裡提到二十五圓通,其中二十五位聖者分別以不同的法門入道,最後都達到三昧。但是,由於因不同,結果也就不同,所呈現的定慧也不一樣,端視自己以何心念起修。如果是以生滅心起修,所得的三昧必然有差別,必非究竟;如果依不生滅的心性起修,就是一行三昧。所以,一行三昧是依不生不滅的這念心性起修,當然是具足定與慧。 

六祖大師對大眾開示:「善知識!一行三昧者,於一切處,行住坐臥,常行一直心是也。」「善知識」是相對邪知識、惡知識而言,知見不正者稱為邪知識,知見中毒者是惡知識。「知識」是一種通稱。知,每個人都有靈知靈覺;識,每個人都有意識。當時在座聞法的大眾過去已經聽了很多佛法、看了許多佛經,當然不是邪知識,也不是惡知識,所以稱在座的大眾為「善知識」。 

「於一切處」是指在一切處所,無論是善、惡、動、靜、明、暗、美、醜、大、小,任何空間都一樣。動是如此,靜也是如此;在都市如此,在山林也是如此;在道場是如此,在燈紅酒綠的地方還是如此;在逆境如此,在順境也是如此。我們無論在任何地方都離不開空間,所以「一切處」包括所有一切空間在內,包括日常生活的每一個地方、任何一個角落,無論是不是道場,凡是能到的地方就是「一切處」。不論在什麼地方,穿衣吃飯、行住坐臥、上殿共修,在一切處都要常行一直心。

 「一直心」,是沒有第二念,就是專注;不但專注,還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就是慧。人在哪裡,心就在哪裡,聽經的時候就專注聽經,沒有第二念,這就是一直心。悟了這念心,任何地方都可以修,不是只有在講堂、在禪堂、在道場裡才可以修行,日常的行住坐臥當中,處處皆是修行的機會與處所。每個人都離不開行住坐臥,所以做任何事、在任何地方都要常行一直心。

 一般人都知道「直心是道場」,但是不一定了解「直心」的意義。心直,還要清楚、明白、作主,如《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才是真正的一直心。永嘉大師〈證道歌〉講:「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走路、打坐、吃飯、睡覺……這念心都要存在、都能作主,這就是一直心,作不了主就不是。穿衣、吃飯都能作主,穿衣、吃飯的當下就是神通妙用。不要小看一直心,一直心就是如來心。打坐時一念不生,達到中道實相,就是一直心。

 修行學佛,無論出家、在家都是在這念心上用功,從初初開始一直到最後,還是不離這念心。首先這念心要覺悟,「覺」很重要,修行最重要的就是靈知靈覺。每個人都有靈知靈覺,但是一般人的心都是想東想西、患得患失,如此就是失去覺悟心。現代社會上的人常講要「活在當下」,什麼是當下?當下就是一直心。一直心,不但是無念——無妄念、無雜念,而且還要清楚、明白、作主。如果這念心不能作主、不能清楚明白,一直心就成了木頭。明白這個道理,在日常生活上任何場所都可以修行,就是保持一直心,人在哪裡,心在哪裡,這是最實在的心境。

 常行一直心,要常而不間斷,經常都是如此,過去、現在、未來都要保持這念直心。禪七時告訴大眾「任心自在,堅住正念」,就是這個道理。心要自在,「自在」是自己這念心要存在,如果不自在,這念心就像個石頭、木頭,就不是道。任心自在是這念心不假絲毫造作,換句話說,是第六意識不起心、不動念、不顛倒,這念心不但不動,而且還要清楚、明白、作主,這就是「常行一直心」。大眾或許都悟到這個道理,可是要達到行住坐臥都是一直心就不簡單了,因此古人說:「悟道容易修道難」。一直心是自己的世界,常行一直心是自己的本份、是自己的事,所以《六祖壇經》是起死回生的靈丹妙藥。

 《華嚴經》講:「不起凡夫染污心,必成寂靜菩提果。」這句話講的就是「常行一直心」。眾生的心有人我是非、財色名食睡,處處和人計較,念念遷流,根本沒有直心。即便是善人、好人,那還不是直心。要達到直心,就要覺察、覺照,這仍屬於方便,等到完全沒有妄想、昏沉,一直心現前,就達到《華嚴經》所說的「一真法界」。

 常行一直心就是一行三昧。行,一個是心行,一個是口行,一個是身行。心,就是師父說法、諸位聽法的這念心,能做到心行,身與口也就能做到;心做不到,身與口當然也做不到。常行一直心就是道,道是本具的,不是修來的。譬如,修觀行時觀想一個境界,修日輪觀就是觀想太陽,觀想成就了,就屬於修來的。因為這是心想所生,所以是生滅法、生滅心。觀佛像、觀日輪、水想觀、火想觀、空想觀,這都是觀行,觀行是假觀。想了以後還要歸於無想,當體即空,如如不動,了了常知,這才是一直心。

 (九)

 虎溪大師云:「境為妙假觀為空,境觀雙忘即是中。忘照何嘗有先後,一心融絕了無蹤。」觀空是空想觀,觀有是假有,不論觀什麼,不外乎是「空」或「有」,空、有都是境界。修行,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心」與「境」,也就是禪宗所講的「賓」與「主」。「主」是能觀之「心」,「賓」是所觀之「境」。「境為妙假觀為空,境觀雙忘即是中」,不要執著能觀之心與所觀之境,這念心要能時時刻刻作主、時時刻刻注意。「忘照何嘗有先後,一心融絕了無蹤」,進入了實相,完全達到純一直心,這個境界即為如來境界、不生不滅的境界。

 憨山大師也講:「以有入空,四大俱融;以空入有,有則不朽。空有兩忘,適同金剛。」適同金剛就是一直心。在修行當中,空、有都是方便,修這些方便法的目的是在對治煩惱,使自己攝心、收心。「以有入空」,觀想佛像、觀想香爐都是假想觀,這是「有」;先觀假有,然後再將所觀的境界觀空,契悟到空的境界,這是第一步。如果不知道第二步、第三步,就會誤以為「空」是究竟。有些研究般若思想的人,認為佛法所講的就是一切畢竟空,而不了解畢竟空是不執著、是無住。「般若」分為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實相般若不是空,而是一直心,一直心就是一實相,是如來涅槃妙心,要通達這些道理才不會走錯路、走遠路。

 修空觀的目的是破執著,契悟了空,入了空定,還要不住於空當中。如果是契悟了我空、破了我執,但卻執著空,這就好比是走路只走了三分之一,還有三分之二的路程未走完。所以「以空入有」就更進一步,空觀修成就,再進一步行假有,「有則不朽」,這個「有」不是一般人所執著的「有」,而是「妙有」,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不二」,所以說「有則不朽」。再進一步,不住空、不住有,當下歸於中道實相,就入了金剛喻定。這些道理是修禪定、修觀行的一種層次,最後則是契悟到純一直心。

「淨名云:直心是道場,直心是淨土。」

《淨名經》就是《維摩詰經》。這裡引用《維摩詰經》,證明純一直心的功用。「直心是道場,直心是淨土」,不論身處何處,時時安住直心就時時在道場中,不要另外找淨土,當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如不動、了了常知的這念心就是道場、就是淨土,所以古人說:「宴坐水月道場,大作夢中佛事。」

 既然直心是道場,為什麼還要建外面的道場?外面的道場是一種方便,如果沒有外面的道場,就沒有空間研究佛法,沒有這個方便也很難契入究竟。所以藉外面的道場彰顯自心的道場,外面的道場莊嚴,自心也能莊嚴;外面的道場清淨,自心也能清淨。這是藉境練心、藉境印心,這都是一種方便。六祖大師所講的是直截了當的法門,明白地告訴我們當下這個真道場、真淨土。要想契入無生道場、無為道場、寂滅道場、菩提道場,必須直心;要想生淨土,不用東求西找,就是時時刻刻返照自心,反省檢討自己這念心是不是直心?能化除一切邪見煩惱,即歸於直心。

喜欢ywhan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