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哲学世界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研究 三

送交者: 反中共的左派[♂★品衔R6★♂] 于 2022-07-12 20:54 已读 494 次  

反中共的左派的个人频道

+关注
作者 申有连(民间学者) 写于 二零一三年

五、劳动耗费价值论的渊源

人们普遍认为,使用价值体现的就是财富价值。但在政治经济学中,把使用价值与财富价值完全等同,那就又把词意看得太狭窄了。财富是人们对壹切需用或可用物品的统称,这种物品的多少,标明财富的多少或财富价值的大小。而商品的使用价值却不能单纯仅用2吨铁比1吨铁的价值大这种物品数量上的多少比较来概括。

从使用价值的发挥即物的效用能否充分利用上,就存在同样1吨铁在使用上的那种区别。比如1吨铁可能在两个不同地方的使用价值不同,在两个不同的人手裏也同样有这种可能。

对同壹类物的使用价值大小区别就更明显。同样两件上衣当然没有区别,它们无从交换,但普通上衣与羊毛上衣就壹定有区别。

并且,渔船和渔网都是捕鱼工具,它们即使不交换,其使用价值大小也绝对不同。不能说捕鱼工具是壹种使用价值,保暖的是壹种使用价值,充饥的也是壹种使用价值……如此等等。在今天,同样用途的不同商品五花八门,新材料和新技术还在继续使商品多样化。如果只把使用价值限定在商品种类的区别上,仅仅以其有用而排除同壹类商品之间的价值比较,显然对认识商品是极为不利的。

除此之外,还有用途不同的商品之间在使用价值大小上的区别。由于这是理解商品使用价值大小及其在商品交换关系中的作用的关键,因此需要对它较详细地加以说明。

我们还是拿前面例子中提到的两位劳动者来进行比较,并假设他们的能力或技巧或智力都壹样。他们俩同样用壹天时间壹个制造了壹把石斧,另壹个制造了壹张渔网(这是两种用途不同的物品)。还是像前面的例子那样,壹把这样的石斧能帮助用斧的那壹类劳动如折取树枝或猎取猎物的效率提高—倍,壹张渔网也能使捕鱼的劳动成果比直接用手时增加壹倍,并且它们使用的耐久性也壹样。那这两件劳动产品按照等量劳动相交换的说法,是相互再合适不过的交换对象了。

对于这两件不同用途的工具,它们都能使适合运用它们的那壹类劳动效率提高壹倍,并且都具有壹定程度的耐久性,这些就是它们的使用价值。

如果这两个因素—效率和耐久性—不能共同使劳动者从使用它们中受益,那它们就没有使用价值。比如,它们虽能使劳动效率提高壹倍,但耐久性不够,如只能使用壹天就会损坏。那耗用壹天的辛劳制造出来,仅在第二天使用时刚补偿了制作它们耗费的时间和辛劳就损坏掉了,那它们就可以说毫无使用价值,但它们并不能说完全不能使用,因为它们毕竟使用了壹天,只是在价值上来讲是毫无意义的。

或者,它们虽具有壹定的使用耐久性,但帮助提高的劳动效率微乎其微,那它们也可能会因此失去使用价值。如果相反,它们的使用耐久性增加或帮助提高的劳动效率增加或者两方面都增加,那它们的使用价值也会增加。

如果以上两件劳动产品的耐久性不壹样,或帮助提高的劳动效率不壹样,那它们的使用价值大小是不是也不壹样呢?李嘉图显然是忽视这壹点的(参见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壹章),而马克思却根本没有在他的头脑中形成使用价值大小的区别和概念。在他看来,使用价值只有质即属性的区别,而无任何大小的区别。他们都认为,商品的交换价值取决于商品中物化的劳动量。上述例子中的斧与网,无论它们的使用情况如何,只要它们是同量劳动生产的,它们的交换价值就应该相等。

在李嘉图的类以例子中,他没有把两件工具直接用来比较,而只把两件工具运用下的劳动成果拿来比较。如在我们这个例子中,他认为,猎人如用捕猎工具壹天能捕获壹只鹿,渔人用同样劳动耗费的捕鱼工具壹天能捕捞二尾鲑鱼。那按照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定论,壹只鹿就能也只能交换二尾鲑鱼。或者说1只鹿=2尾鲑鱼。并且他说,“如果用同量劳动所获得的鱼减少,或是所获得的猎物增加,那么鱼的价值和猎物相比就会上升,反之,如果用同量劳动所获得的猎物减少,或所获得的鱼增加,那么猎物的价值相对鱼而言就会上涨。”而且,“不问产量多少,也不问壹般工资或利润的高低,鱼和这种猎物的相对价值都完全由实现在两者之中的劳动量决定”。(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20、21页)。

粗看起来,这确是壹个千真万确的真理。但这个世界上什么样的事情都可能发生。如果我们按他的说法假设,猎人壹天能捕获壹只鹿,而渔人壹天只能捕捞几斤鱼或几条并不怎么样新奇古怪的鱼,那按照等量劳动相交换,壹只鹿就只能换这几斤鱼了。可我们说这只鹿子我们并没有假定它得了侏儒症,使它小到只能和几斤鱼相交换。就算鱼是经过千难万险来到大森林裏与鹿相见,鹿也决不会因是初见陛下而就自认卑下,与鱼成交。

在这种情况下,显然是捕鱼的劳动收效较低,而捕猎的劳动收效较高。于是渔网就会相对石斧减小或失去使用价值。

只要其他方式的生产相对较易而渔业的生产相对困难和收效较低,渔网的使用价值就只会相对较低或致无使用价值。

鱼当然会因其稀少在交换价值上有所增加,但是仅仅只能是“有所增加”。它的交换价值不可能像李嘉图说的那样与其稀少的程度成正比,因为它的使用价值会限制交换价值的增长。

如果按照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原则,那壹只鹿就只能和任意数量的鱼相交换了。这壹原则如果体现在国家制度中,对国民财富的增长是多么有害。马克思理论建立的公有制经济,正是从始至终都遵循着这壹原则。

在上述情况下,渔网是壹种使用物,依然具有壹定的使用价值,它壹天多少能捕几斤鱼。石斧是另壹种使用物,壹天能猎获壹只鹿。它们都是等量劳动下的产物。可使用效果上的这种差别,又如何能勉强它们之间按照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原则进行交换?

李嘉图的这壹结论,本来是在论述自然交换率时作出的(参见《李嘉图着作和通信集》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壹卷第21页)。按照这个自然交换率,任何社会产品的取舍,都取决于市场的选择。

因此,等量劳动相交换在李嘉图的分析中只是壹种趋势,而不是壹种规定。可它却引起马克思长篇大论地在劳动等于劳动上大兜圈子,另壹方面又斥责李嘉图“眼中只有生产,却丝毫不提隐藏在分配后面的社会的罪恶和历史的根源”。

那在哪些商品的交换中,最“接近”等量劳动相交换?只有在那些使用属性完全不可取代,又是人们所必需的商品之间的交换中,才会出现。比如粮食和棉花,壹是用于充饥,壹是用于保暖,它们完全不可取代。正是这些绝对无法取代又不可或缺的商品之间的比较,才最易使人们想象到等量劳动相交换这壹理论的产生和由来,并理解到它的“正确性”。

但如果人们愿意冷静地细想壹下,就可知道这壹理论,即“等量劳动相交换”这壹理论在人类这壹自然物种为生存而进行的整个劳动产品的相互交换过程中到底有多少成分是正确的,或者是可接受的。

诚然,人们必须吃也必须穿,缺壹不可。如果壹天劳动是20公斤粮或2公斤棉,那自然交换率就是20公斤粮=2公斤棉,天经地义。可这是在今天说的,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了这种需要(“习惯”在这裏是指人们已经在为生存而生产的选择中,确定和认可了两物的需求与劳动付出之间的比例)。就是有壹天突然变为壹天劳动是20公斤粮或1公斤棉,那人们也许还会同意20公斤粮=l公斤棉。

但我们如果设想得极端壹点—只要我们冷静到承认它的可能性,那怕是千万分之——就是突然有壹天变为壹天劳动是20公斤粮或仅仅只是1克棉,那还能不能认可20公斤粮=l克棉?人类在大自然中的生存努力就真的如此被动?非穿不可。今天的人们这样认为。可原始人,早期人类会这样认为吗?

事情绝不是这样,因为各种物品的使用价值是根据它们需要耗费的劳动量来决定生产的。或者说,各种物品中需耗费的劳动量是根据它们的使用价值来决定是否值得付出的。在商品生产出现以后,交换价值也必然与使用价值联系在壹起,因为人们不可能对价值的认识尽退步到不知道交换的目的。也许我们今天习惯使用的棉,正是早期与其他御寒物的劳动付出与使用价值大小的比较下选择而来的,今天的历史教科书完全可以证明这壹点,汉代的黄道婆距今并不算久远。

棉的使用给人类生存发展註入了新的活力,也像谷物给人类的生存发展註入的活力壹样,它使人类在地球上的数量大大增加,远远超过了那些在过去比人类多得多的生物。

如果人类今天还是以这些生物为自己的食粮和衣着的话,就算是在今天的这种良好基础下,人类也只能数着自己的指头就可看到末日来临了。如果人类是在那个时候就启用了“等量劳动相交换”这壹理论,那谷物和棉花会出现吗?用什么力量来使它们出现?因此,把这壹理论运用在国家制度中,就犹如把国家的发展钉上十字架壹样。马克思的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公有制经济正是在这样做。

从上述情形可见,仅用劳动量来决定商品的交换价值是何等困难。追索这壹理论,我们似乎可以从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那裏找到它的起源。亚当?斯密说,“劳动是第壹价格,是支付壹切物品的原始购买货币。”并说,“在那资本积累和土地占有出现以前的早期原始社会状态裏,获得各种物品所必需的劳动量的比例,似乎是可以为这些物品互相交换提供的唯壹条件。”(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参见《李嘉图着作和通信集》第1卷第8页,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李嘉图也说,“在社会的早期阶段,这些商品的交换价值……几乎完全取决于各商品上所费的相对劳动量。”(《李嘉图着作和通信集》第壹卷第8页)。

他们都说在社会早期或在原始社会裏,劳动是物品互相交换的唯壹尺度。那在原始以后呢?斯密又提出了用谷物来做价值尺度。

但谷物是被当作“在市场上所能换得的劳动量”来看待的,这就跟工资很相近似。当资本已经积累起来,和对土地使用必须支付地租的时候,当商品并不仅仅只是个别的劳动或是瞬间的劳动所能形成,它必须由资本、劳动、土地或西尼尔称作的自然要素等等壹系列构成生产成本的因素形成时,仅仅把商品所必需的劳动量改成所能支配的相对劳动量就能解决问题吗?这种改变在意思上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偏离。劳动也好,成本也好,都只是指的耗费,明确无误地就是指耗费就是索取的理由,并且两者必须成正比关系。

也似乎是:交换时付出物品中耗费掉的必须与索取得到的物品中对方耗费的量相等。这裏交换似乎成了壹种游戏,所註重的是双方耗费壹致,而通过交换谋求价值增殖的目的已淡漠得几近无遗。

尽管李嘉图不同意斯密用谷物来做价值尺度的说法,但他自己也说,“劳动者的工资……是壹定量的食物和必需品。”(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第11页,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劳动的自然价格取决于劳动者维持其自身与其家庭所需的食物、必需品和享用品的价格。”(同上书,第77页)。

李嘉图坚持他壹贯的立场,认为劳动才是唯壹的价值标准尺度。这壹价值尺度在社会的早期阶段和在资本积累到壹定程度的先进工业条件下壹样适用“只不过没有任何壹种商品,在现在和在所有时期都恰好需要同壹数量的劳动来生产它。因此,壹个作为完善的价值标准的商品是得不到的。谷物、黄金等等都不可能成为完善的价值标准”。

但例外的情况并不是绝对没有,李嘉图在他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第30页)中说道:“资本在不同行业中划分为不同比例的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改变了在几乎完全只用劳动来生产的情形下能普遍适用的壹条法则,即除非生产中所用的劳动量有增减,否则商品的价值决不会改变。”

他壹方面表示贊同斯密说的劳动是第壹价格的说法,另壹方面又把劳动的自然价格说成是劳动者的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如果按照壹般逻辑常识推论,我们就会得出“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是第壹价格”的结论。这显然是荒谬的。

但李嘉图显然无意下这样的结论。因为在这裏,前壹个劳动是作为商品中物化的劳动量来讲的,后壹个劳动则是作为受雇佣的工人付出的劳动量来讲的。

可这两个劳动会有什么区别呢?在以往的政治经济学,包括马克思的“批判学”那裏,都只有简单劳动与復杂劳动,过去劳动与现实劳动,活劳动与死劳动,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等等的区别,从来没有劳动等级的区别。劳动就是劳动,劳动中没有贵族和平民。

可在这裏,两个劳动地位显然不同。前壹个“劳动”作为商品中物化的劳动量被尊为来决定商品的贵贱,而后壹个“劳动”只是被用来决定劳动者工资的低贱的活劳动。政治经济学中无形中存在的这种劳动地位差别显然荒诞不经。这种现象会不会是这种情况引起的呢?就是李嘉图可能把“物化劳动”加进了“过去劳动”的成分,即生产资料等等固定资本的成分,使物化劳动的价值“地位”提高了。但无论是亚当斯密还是李嘉图,都没有在这方面明确指出过。李嘉图甚至说:“生产时运用了固定资本的商品的交换价值也会跌落;而且固定资本量愈大,跌落的程度也愈大”。这倒是事实。因为生产率愈高,单件产品的价格就会愈低。我们在后面还会讨论这壹问题。这就证明,这裏说的物化劳动,至少与过去劳动无关。马克思就更是,他从来就不承认过去劳动。过去劳动在马克思眼裏,最多只有折旧的权利,没有获利的资格,也就不是他认可的价值提高或形成的依据。

那么,这种劳动“地位”差别的意识流露,是不是马克思抽象劳动理论形成的根源?马克思壹向沾沾自喜于他的抽象劳动理论,相信和剩余价值理论壹样,是他个人的“伟大”发明,没有旁人做他的帮凶。事实上,李嘉图在这裏是忽略了商品价值的存在。物化了劳动在其中的商品是有价值增殖功能的。劳动者在资本的操纵助力下,付出的劳动融入在商品中,仅仅以其中的现实劳动衡量商品的价值,是把商品的价值功能,包括资本的功能全加在了劳动上,才使得他“不经意”地做出两种劳动地位的表述。

只是用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决定劳动力的价值,显然亵渎了劳动者的创造和付出。劳动除非是在强迫下,像奴隶主抽象压榨奴隶,和像马克思抽象化压榨劳动者那样,否则不会仅仅只够煳口,人类劳动远不是动物觅食的状态。李嘉图的这个观点无形中启发了马克思,给了他灵感,帮助他提出“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理论。就像尼采的超人理论给了希特勒灵感,成为他建立纳粹主义的理论渊源壹样。

在马克思理论中,劳动工资,或分配的共产主义形式,是生活必需品,分配的社会主义形式,是按劳动耗费量。抽象劳动理论首先阐述、宣示了他的这种共产主义初级形式。这种形式,已然是劳动的地狱。

而在商品社会中,劳动力的工资,是劳动力的商品价值,就像利润是资本的商品价值壹样。这个价值的增殖能力是及其强大的。如果说资本家的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就是资本的价格,资本家会接受吗?人们不会同意这壹点。那为什么要同意劳动者的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就是劳动的价格呢?显然,今天的共产灾难,并不是马虏们对他理论的误读,而是他的理论的必然结果。李嘉图如果知道他的理论被马克思这样利用,他会在坟墓裏气得发抖到散垮全身骨架。

那劳动者的工资是不是代表劳动者付出的物化在产品中的劳动量?并且,工资代表的生活必需品的物化劳动量是不是等于劳动者为获得工资所付出的劳动量?

这壹问题的提出,对价值取决于生产中所使用的劳动量的理论,对这壹理论所确立的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原则,将产生无穷无尽的疑虑。

如果按等量劳动相交换,劳动者的工资(或工资代表的生活必需品的量)就应该代表壹定的物化劳动量,这个物化劳动量应该平等地与其他任何有相同物化劳动量的商品进行交换。如壹天工资应等于物化了壹天劳动即平均壹天所能生产的谷物量或别的生活必需品量。因为1日劳动=1日劳动,否则劳动决定价值的原则就会被破坏。

可是,如果壹个生产谷物的劳动者用他劳动壹年的全部收获作为工资支付给另壹个劳动者,要这个工人为他劳动壹年。那他这样做又有什么意义?如果有意义的话,就是他如果不雇佣这个工人,这个工人就会饿死,如果他雇佣了这个工人,就反过来把他自己饿死。因为他壹年的劳动所得,应当全部作为这个工人壹年的工资支付给这个工人,才符合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原则。

让工人留下壹部分给雇佣者,让双方都有点利得。我们看到,交换发生了偏离,在这裏不是按等量劳动进行交换的。马克思正是以为在这裏发现了秘密,惊呼劳动者不是按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原则把劳动创造物全部拿走,而是剩余了壹个更大的部分让使用他劳动的人剥削了。照他看来,雇佣者只能依靠成本生活才是合理的。可成本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就是有了也总有壹天要被吃尽。

另壹方面,斯密和李嘉图也认为,无论何种情况,只要是用壹年劳动所得的谷物,就总能,也只能交换用壹年劳动所得的任何其他物品。那像前面壹样,用壹年劳动所得的谷物交换壹年的劳动,是再标准不过的等量劳动相交换了。因为这裏不存在简单劳动与復杂劳动的折差麻烦,就是有这种劳动和那种劳动的差别,也极容易找到衡量它们的标准—只要看双方都未多占对方的劳动,就能精确地确定双方劳动付出壹致。可这种交换又有什么意义?它对财富增长(不管是雇佣者还是受雇者)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商品的意义又何在?

交换是基于不同使用物的价值评价,不是等量劳动的斤斤计较。因为价值的概念是形成于人们对事物有用性的认识、评价和实际效用,不是对事物辛劳的认识和评价。马克思的劳动耗费价值论显然荒谬透顶。

六、商品交换价值理论探源

关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亚当?斯密在他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这部着作中说道:“价值这个名词,有两种不同的意义,有时表示的是某种物品的效用,有时表示占有这物品后所取得的购买他种财货的能力。前者可以称为使用价值,后者可以称为交换价值。”这就是说,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是壹件物品价值的两个方面。

那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又如何区别和联系呢?这“两种不同的意义”又如何反映物品的价值呢?例如壹件上衣用于自己穿着时,可以起到保暖的作用,这就是它的使用价值,但它也可以用以交换壹定数量的大米用以充饥,实现另壹种效能。当它用于穿着时其保暖的作用和其他效能是已定的。而同样壹件上衣用于交换大米时具体能交换30公斤还是50公斤却是不确定的。于是,壹件商品到底能交换多少其他商品,就成为人们讨论的重点,也成为人们认识价值的关键。

李嘉图对此结论说:“效用(即使用价值)对于交换价值说来虽是绝对不可缺少的,但却不能成为交换价值的尺度。”(《李嘉图着作和通信集》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壹卷第7页)。他对商品交换的结论是:使商品之间成交的,是它们包含的劳动量。

我们需要註意,这壹结论除非是上述交换的双方,即那个用上衣交换大米的人和那个用大米交换上衣的人,对上衣和大米的效用完全没有认识,只对上衣和大米中包含的劳动量有认识,并且只註重这壹点。

即大米持有者要交换上衣时,不是根据上衣的保暖和其他效用,而是根据上衣中包含的劳动量来决定交换。同样,上衣持有者要交换大米时,不是根据大米的充饥效用而是根据大米中包含的劳动量来决定交换。这在实际交换中是否可能?

并且,按斯密的说法,使用价值是指物品的效用,交换价值是指物品交换他种财货的能力。这裏说的这个“财货的能力”,当然是指物品交换到的“他种财货”所具有的使用价值。因为“财货”是就使用价值来说的,不是就劳动来说的,谁也不能拿包含在“财货”中的劳动来享用,只能拿“财货”的使用价值来享用。因此,交换价值实际还是使用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对立。

那使用价值与使用价值又如何区别大小?即壹件上衣的保暖作用到底与30公斤大米的充饥作用相等呢,还是与50公斤大米的充饥作用相等?物理作用上它们当然永远不可能相等,但是在商品交换上它们必须要有壹个对等量,于是,这就与它们中必须耗费的劳动量有关联的商品价值相关了。

在这裏我们看到,劳动耗费量只是决定交换的因素中的壹方,另壹方,即使用价值的变量,只是因它在与他物比较下的高度抽象性(物的使用价值在使用时是具体的和绝对的,在与它物比较时,就变得抽象了),使它在马克思之类被意识形态扭曲了正常思维的所谓“思想家”中无法认识到。对平常人来说,任何壹个消费者的交换行为,都显示出他对欲交换到手的商品的使用价值的准确判断和客观评价,却对该商品中包含的任何劳动量,确确实实都严重地认识不足。尽管各个消费者的意见并不壹致,但是他们对使用价值的真切感受,却是无可置疑的。

为什么书本与现实生活会如此背离,是书呆子们的错,还是只註重物质享受,只看重利得的消费者们的错?

壹件商品中耗费的劳动量可以在静态分析中,即在既定的社会生产状态的某个断面下,适用来衡量和探究商品的交换价值。在这种既定的生产状态下,社会各种产品已经根据它们的使用价值大小和所需付出,确定了它们的生产比例,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即在决定交换的其中壹项已经相对稳定的状态下,产品中包含的劳动量才可能参与决定,或仅仅只是影响它们的交换价值。

也就是说,没有使用价值的商品,连价值的资格都不具备,它所包含的劳动量,根本无从决定它的交换价值。因为任何市场,任何消费者都不会同情无效劳动。尽管无效劳动从古至今,时时刻刻都存在着,但它从来都是劳动者自己承担。可马克思却要解放无效劳动,让它在劳动耗费价值论的交换中把无效转嫁他人。

商品中包含的劳动量,也必须在它的使用价值与他物比较下具有为生产它付出壹定量劳动的前提下,才能参与决定商品的交换。这就表明,壹件商品包含的劳动价值本身,也是它的使用价值决定或赋予的。只有它的使用价值量,即效用能力支撑下的劳动付出,才是有价值的劳动。否则,谁也不会理睬它,哪怕它身上挂着“光荣”的勛章。

即便这样,这种由壹定劳动量参与决定商品交换价值的情况在竞争的社会生产中也是转瞬即逝,很难长久稳定存在的。因此,仅用劳动量来决定交换价值甚至决定价值量是何等地无知、愚蠢。

斯密和李嘉图也正是从壹个局部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各种商品生产的难易和需求状况,从静态上探究商品之间交换的依据,从而论述价值和价值量。

显然,壹个产品是否值得耗费那么多劳动量,是由它的使用价值来决定的。正是使用价值与劳动耗费量的结合,在决定壹个物品与其他物品的生产比例。也只有在这个比例已定时,用劳动量参与确定交换才是可能的。但是在对商品的讨论中,这只能供瞬间的形态研究。商品的神奇和创新的力量,就在于它永无固定的价值比值。

劳动创造价值的前提,是创造物的效用和功能。不同效用或不同用途的物品,它们的价值关系必须先由其效用,即使用价值来确定或做它们的“生存”依据,由劳动耗费量来参与决定它们相互“依存”的比例和参与决定相互交换。

物品中包含的劳动量也只能在这个时候,在壹个时期或壹个自由贸易区的局部时期,才可能参与决定商品之间的交换,它在商品生产的竞争状态下,只能参与价值分析和产品生产以及生存前景的评估,而不能成为商品交换的依据,更不可能是“唯壹依据”。如果用马克思的方法将之固定下来,必然窒息劳动创造,对社会生产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壹个物的使用价值,在消费者手中是其亲身感受产生的,它是个绝对的量。但此物与彼物(用途各不相同的物,比如这裏的壹件上衣和壹定数量粮食)的使用价值比较时,却很难绝对它们之间的量,因而是相对的。它们在同壹时期的不同消费者,在同壹消费者的不同时期,也就是说在任何情况下都难以绝对化。

商品价值中的劳动因素却不同。在壹定情况下,不同商品中耗费的劳动量却能够用绝对的量来衡量,如几个工作日或几小时劳动等等。

因此对任何两种商品,在壹定数量(如几件、几斤、几打等)的比较下,它们之间在使用价值量上的相对徘徊,就能够在壹定量劳动耗费下被稳定下来,或被用来确定它们之间的交换比例。

但我们清楚地看到,劳动耗费在商品之间的交换关系或交换比例上,是在使用价值的基础上作为参考量使用的,交换的基础即使用价值,是不可动摇的。否则,我们就会找不到劳动创造的方向,更无法明白价值波动的原因是什么。

当然,商品交换本身也是劳动交换,是劳动的社会协作,劳动耗费量不可能不在商品交换中起到壹定作用。但归根到底,既然劳动是为了生活和享乐,劳动创造的是享用物,那么交换的依据就必然是享用物的效用即使用价值。使用价值的增大或相对减小,必然随时突破劳动耗费量的规定改变交换比例。劳动耗费量的变化当然也会对商品交换产生影响,但远不及使用价值大小的变化对商品交换产生的影响要敏感和作用显着。在竞争的动态下,对商品交换价值起决定性作用的必然是使用价值。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今天世界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也寻找不到新技术得以开发和启用的动力,还会从此失去改善我们人类智力状况的环境。

李嘉图对此还说:“具有效用的商品,其交换价值是从两个泉源得来的—壹个是它们的稀少性,另壹个是获取时所必需的劳动量。”稀少性是由自然决定的,壹般也只有劳动可能改变它,于是,他的这个结论无异于说,劳动量是交换价值的唯壹泉源,劳动量的大小就决定价值的大小。李嘉图从来也是这样结论的。马克思的结论,于此之中也有很大关系。

但李嘉图说到的“商品”,是“具有效用的”,马克思干脆连这个部分壹概去掉,只坚持劳动量等于价值量。

李嘉图的这壹结论显然失之偏颇,因为谁也无法确定这个“必需”的劳动量到底是多少,即使是市场确认,也从来没有哪壹个市场对商品用劳动来标价。

并且,商品仅仅从它获得的困难程度—稀少性和生产需耗费的劳动量—就成了它定价的依据,那商品的立脚点在那裏?“困难” 显然不是它成为商品的理由。它要成为商品,首先要具有壹定的使用价值,其次才是它的“困难”。即使它具备了第壹条件,结合获得它的“困难”,使它成为了商品,它的“困难”度也绝不是它定价的依据。

李嘉图等人也许忽略了“稀少”的原因。譬如某壹物品本身很多,但是某壹时期或在某壹地区需求的人群大,个体需要的量也大,等等。恐怕没有人会对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产生需求欲望吧。没有使用价值的物,任它稀少,以至获取难如登天,也不会引起人们对它产生任何兴趣。

某壹物品的稀少或缺乏,是由人们需求的程度决定的,而需求是由该物引起人们享用欲望的特质形成的,这就是它的使用价值。

人们为什么要忽视事物的本质,去追究它的表面现象呢。稀少啦,生产它费时、费力、费脑啦。它耗费的劳动多,它的交换价值就大。那人们干脆把壹切本来容易办到的事情,都采用费时费力的办法去做。马克思的劳动耗费价值论,就得到的是这样的结果。中国人直到今天,还在不知不觉地这样在做。

壹件商品为什么要费时、费力、费脑筋去制造它?原因就是它的使用价值值得为它去这样做。并且,每个这样做的劳动者,都会在这个过程中自觉地努力减少劳动耗费,同时努力提高商品的效用,即增加商品的使用价值。这是商品的价值功能所起的作用,而不是大公无私或者奉献精神等等能起作用的地方。

商品的价值定量在使用价值,它的价值定位在费时费力。因此,使用价值才是决定交换价值的主要因素。马克思经李嘉图壹挑唆,立即就老眼昏花,所看见的就只有劳动,再也看不见使用价值了。

实际上,马克思只是在纸笔上看不见使用价值,他在肚中饥饿时,就会体会到,并且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地看见面包的价值是充饥的功能,而不是面包师制作面包流下的汗水。他掏出马克支付面包费时,壹心只想满足他的胃和他那张嘴的需要,而在纸片上煳涂乱写时,却说他支付的马克,是为购买面包师制作面包耗费的劳动。这个连日常生活都教不乖的白痴。

李嘉图的上述结论,同前述情形壹样,须在壹种极为稳定的静态的社会生产,或叫既定的生产状态下,才是适用的,在谋求发展的商品生产的竞争状态下,就难以适用了。我们如果阅读李嘉图“论价值”这篇文章中有关价值来源的论述,就可看到李嘉图正是在对社会生产作静态分析时,或是把社会生产的壹个断面拿来分析时得出的结论,这就难免他的结论在动态的社会生产中出现偏差了。

但这壹显见偏颇的结论又被马克思取用为其“劳动量等于价值量”的理论根据,并出于强烈的意识偏见,不但否定了劳动效率在商品社会中的作用,也完全否定了过去劳动的价值作用,完全混淆了劳动创造与劳动耗费的区别。使他的理论成为阻碍社会财富增长的障碍,成为扼杀人们勤勉、努力、节俭等良好品性的反动理论。
贴主:反中共的左派于2022_07_13 3:42:34编辑
喜欢反中共的左派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