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哲学世界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逻辑后缀学上卷精简版(二)

送交者: 仁剑[♂☆★★声望品衔11★★☆♂] 于 2022-06-22 17:30 已读 9623 次  

仁剑的个人频道

+关注
第二章:“是”判断逻辑属性的外延及重点讨论


“是”判断逻辑属性归纳起来共有十六个重要外延,它们分别是:

第一外延:因自他分别的内涵,我们永远都不可能自我指涉(自涉)。

第二外延:“是”判断一定是共时性主观判断。

第三外延:任何的“是”判断,都会出现悖论。

第四外延:用“是”判断判断“是”判断,即形成一个无休止震荡与重复的,“纠缠共生”的真类。

第四外延补充:通过“是”判断寻求“本来”(为什么),会产生一种与“真类”震荡方向相反的“逆震荡”(无穷倒退)。

第五外延:震荡与重复意味着真类中的目标具有以“目标镜像”的方式进行自我指涉与自我复制的能力。

第六外延:“是”判断所具有的悖论性质,通过对目标的辩证性映射,反映在现象学层面上就是对立统一这种局面的矛盾关系。

第七外延(自相等原则):只要前因果关系被建立,目标产生,“非”场就同时出现,指者为了“维护目标的纯正性、唯一性”就必须以 “有限过程对付无穷”的模式永不能终止地进行着排斥、清除“障碍”的主动行为——这个行为的依据是后因果关系——他他分别——我们永远只能够通过事物自身以外的东西来推断出事物的真实性。他他分别的过程,就表现为一个“线性” 的运动过程。

第八外延(自相似原则):任何“是”判断,都必然表现为指者根据前、后因果关系建立及维护、发展形式(目标)这种模式。这种模式里所具有的关联性、逻辑性、必然性、排斥性及不确定性五大内在的根本属性之间存在着的辩证关系,令事物都表现出“非线性”的运动变化发展的性质。

第九外延:“是”判断目标即任何确定的形式都是以脆弱的保守孤立姿态在互相依赖又互不相容的冲突、制约、平衡的辩证关系中走向不可持续。

第十外延:确认目标,实质上就是确认目标的所有权。即任何目标被确认之后都必然因为“有所属”而不再具备自由的意义,而仅具有逻辑推定意义上的自由度。

第十一外延:当指者作出确认性质的“是”判断时,指者的思维具有自由度,即只有相对自由而没有绝对自由。指者思维上的自由度与目标的自由度等价,两者之间属于同构(相互映射)关系,两者在“是”判断的架构下存在着自反性。

第十二外延:目标具有的确定性、收敛性、不兼容性实际上就是指者的思维被约束、封闭、局限、保守的反映。

第十三外延:以交集的模式追求自由时,追求越多,追求者的自由度反而越小。

第十四外延:“是”判断是一种熵增行为。

第十五外延:“是”判断目标一定表现为开集。

第十六外延:任何的“是”判断目标,无论如何精确,表面上都相当于欧几里得几何法则确定下的一个点,但本质上都是拓扑空间(连续性)里一个充满了种种不确定性(自由度)的离散性的开集。


形式第一定律:在观察者眼中,任何形式的维持都必须建立在震荡与重复的斗争前提之下。

形式第一定律的社会学意义。

因为“非”,所以“是”的“后因果关系”逻辑下的“存在意义”,反映的是社会人思维中的“倒错”的认识论:把前因果关系作为果,把后因果关系作为因的、有后才有先的、因非而是的因果倒错——笔者称其为“浅层思维倒错”:

——因非而是的浅层思维倒错,亦叫做“浅层内因”。

——存在是存在后因果关系的主观存在。

主观存在的本质是:不承认前因果关系对后因果关系的主导性,通过后因果关系逻辑把“自定义”的存在意义强化为果之因。

如此一来,自定义必然(主观存在)又产生另一种倒错——中层思维倒错

(注:还有一种“深层思维倒错”,放在下卷里讨论——把因(行为)视作果——深层思维倒错:

深层思维倒错——亦叫做“深层内因”——根本因、宇宙因。

深、中、浅三层思维倒错,皆为佛门《心经》中指出的——“颠倒梦想”。)

——中层思维倒错,亦叫做“中层内因”。

集合的无序性中的“无序”,就被强行设定为有序,即“纽带发生断裂(无序被主观屏蔽)”,原来带有或然性、模糊性的排斥行为就变成了有选择性的排斥行为,“纯正唯一性”就被赋予了实质的,“真值”的意义。

因此,集合中元素在纵轴上的“互异性”,是自定义性质的——自定义了互异性之后,有选择性的排斥行为才能“有效”。

浅层思维倒错是类似于无罪推定的排他性的认识论;

中层思维倒错是类似于有罪推定的选择性的方法论。

倒错后的思维拒绝接受真实关系,进而通过后因果关系逻辑自定义真实关系。通过自定义真实关系而建立的真实,叫做“自定义真实”——主观存在——我们的目光:“从来不曾诚实过”(尼采的视觉主义所企图表达的)。特别是带着逻辑基因(实际上是悖论基因)的人类的语言与文字,更是重塑了真实,最终为自定义真实“定格”。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乌瓦尔·诺亚·哈拉利教授所认为的“虚构的东西”同样是对自定义真实的认识。布希亚的符号价值理论,是对自定义真实的深刻的相同语义的相异表述理论,其所形容的“超真实” 就是发展到极致的自定义真实。

自定义什么?

自定义——是“什么”。

自定义,即自我意识及自主意识,即一定是从指者自我主观意识发出的“是”判断判断“是”判断——一个包含自身的类——真类。

自定义,即博大精深的佛学所觉悟的“执念”。

为什么佛学说“普度众生”?因为众生皆有执念,即众生皆有自定义(这是一种从人性出发,然后扩展到所有生命体的典型的发散思维)。

这意味着:生命与非生命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是否有自定义(这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诠释“生命”:我们所认识的生命,皆是自定义模式)。有自定义,(任何个体的生命)就必然是独一无二的。“独一无二”,意味着否定元素的无序性,意味着不可重生,但可“复制”的。

但复制的生命就不再是原来的生命,故生命的独一无二性可称为“非重生独有”。

因此,(个体)独一无二,是生命的属性之一。

依赖性,是生命的属性之二。

封闭性,是生命的属性之三。

自定义真实关系,是任何形式生命最原始的本能,这是生命的属性之四。

生命都有“生死(命)”,即不可持续,这是生命的属性之五。

滞后性是生命的属性之六。


形式第二定律:在观察者眼中,越是复杂、高级、先进、精确的形式,他适应方位越多,容错性越低,在后因果关系中的依赖性、局限性(排他性)、脆弱性和不可持续性越强。

生命的可持续性,是自定义的“暂时性相对稳定”,最终不可持续。

这个自定义的、暂时性相对稳定的、终归会被干扰矫正打破的“平衡态”的值,就是生命脆弱性的值。这个“值”,该如何“界定”?

由于依赖性与封闭性互为正相关关系,当依赖性与封闭性处于平衡态,意味着此时依赖性与封闭性的“比值”是一个(不定)常数(一种准静态过程),这个(不定的)“常数值”就是平衡态的值。

并且,依赖性与封闭性是共生互斥的关系,这种共生互斥的关系被容错性紧密地连结着。意思是容错性并不会“偏袒”依赖性或是封闭性,任何一方“出错”,都会被容错性反映出来。因此,可以确定这个反映生命脆弱性的“常数值”,也等于依赖性与封闭性“加和”后的值。

用一个相当简单的代数公式表示就是:

设封闭值为a;依赖值为b;常数值为C。

(C值:系统学称为“有序度”,往往根据不同的论域而分别以“熵”、“信息量”、“序参量”来描述及量度)

且:a大于0小于1(0表示完全不封闭,即百分之百自适应;1表示完全封闭,即百分之百他适应。对于人类所认识的生命,百分之百自适应与完全封闭都没有可能。即a值只能在0与1的区间内)。

则:b/a=C;a+b=C。

即:b/a=a+b=C。

这个公式可命名为“生命公式”。这是一个反映生命悖论的公式,它是形式第二定律的“生命版” 。

生命公式的哲学意义是:

1,既是个体生命的表达式,亦是整个物种或族群生命力的表达式,更可引申到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存续的背书。

2,当半依赖半封闭,即a和b的值都等于0.5时,常数值C等于1。这个1可以作为生命可持续的“标准平衡态值”——亦可以视作“低级生命”与“高级生命”之间的分界线。

参考笔者所著的《自由思想批判》第九节的分数自由度公式:D=N/W。等式左面的D代表自由度DOF(Degrees of freedom)。右面的分子N代表“我需要”(What I Need),分母W代表“我想要”(What I Want)。

N/W实际上是b/a的倒数a/b。即“我需要”可以用封闭值表示;“我想要”可以用依赖值表示:b/a的倒数a/b的比值等价于容错性的值。

半依赖半封闭的平衡态等价于“我想要”与“我需要”一致时的状态,此时的分数自由度为百分之百(下一节会针对封闭值的自由度以集合论的理念进行更深入的讨论)。

3,可推导出a和b的关系式:b=a2/1-a。

A,假设a为0,则b为0——非生命自然物具有百分之百的兼容性(非封闭)关联性(非依赖)的特性——“没有生死”的特性——重生的特性(下卷会继续发展这个理念);

B,当a小于0.5时,可得:b小于a——分数自由度大于百分之百——当a无限接近0时(接近完全不封闭的自适应),b也无限接近0(依赖性接近0);

C,当a大于0.5时,可得:b大于a——分数自由度小于百分之百——当a无限接近1时(接近完全封闭的他适应),b趋向无限大(在坐标上以指数级蹭蹭地往上冲——依赖性接近无限大;分数自由度接近无限小:这就是人类这种“高级生命”在整个人类历史走向上的表现)。

4,常数值C是生命模式脆弱性的“值”,可称为“加和性脆弱值”。C越大,加和性脆弱值越大,即生命脆弱性越高。这个结论,可由以下分析得到:

加和性脆弱值由“先天性脆弱值”与“后天性脆弱值”加和而成:

先天性脆弱值以a(封闭值)为负相关指标:a越高,先天性脆弱值越小;反之则反。

后天性脆弱值以b(依赖值)为正相关指标:b越高,后天性脆弱值越大;反之则反。

上述指标划分的根据是生物的进化行为及人类的进步行为。接下来讨论进化与进步时会继续分析两种行为的异同。

作为“观察员身份”的人类,往往被第一个指标(a值)所迷惑:a值,反映的是进化的程度——不同生命体之间的a值横向相比较,高a值的生命体“先天上确实不那么脆弱(所谓的‘处在食物链上端’)”,因此能够“战胜”低a值的生命体。因此我们都认为捏死只蚂蚁很容易,因此我们得出“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哲理”,因此我们肆无忌惮地对“零”a值的非生命物质或a值比我们低的生命及至同类“予取予求”、“为所欲为”。与此同时,低a值的物种被称为“高适应物种”,低a值的同类却被称为“懦弱、愚昧”的“异类”。

正是这个a值,令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几乎所有的启蒙思想家,那些在我们印象中灿若群星的名字——培根、休谟、洛克、斯密、托克维尔等,在创立人权和自由学说的同时,为其国家在欧洲之外的战争、殖民和种族灭绝进行哲学论证时,提供了理论基础——这种建立在贪婪、野蛮之上的文明,是带着邪恶基因的伪文明——在社会学意义上,封闭值等价于心态上“以自我为中心”的程度,这个“自我中心”既可用于个体的表达,亦可用于国族的表达。当依赖与封闭处于标准平衡态时,可以认为这个个体或国族的心态是“良性、健康”的。由于依赖与封闭是互为正相关关系,并且当封闭值大于0.5时,依赖值是以指数级增长的。因此,当封闭值(以自我为中心的程度)大于0.5时,因依赖而产生的需求就很快变成了贪婪。也就是说:越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体或国族,就会越贪婪。

但是:

当a小于0.5时,b小于a——后天性脆弱值低于先天性脆弱值,常数值C小于1。a越小,C更小;

当a大于0.5时,b大于a——后天性脆弱值高于先天性脆弱值,常数值C大于1。a越大,C更大。

因此,生命的精致度越高,意味着依赖性越强,C值越大——先天越是优秀,后天越是不堪一击。封闭值越趋向1,C值则趋向于无限大,意味着分数自由度趋于无限小:容错性趋于零,平衡态越容易被干扰矫正打破。

——生命公式是适用于所有个体及族群生命模式、社会、意识形态及所有具有自定义属性的系统存续的“互克性原理”的公式,故亦反映了人类这个“共同体”最终的“宿命”。

根据生命公式,给形式第二定律作一点补充:

更新后的形式第二定律:在观察者眼中,越是复杂、高级、先进、精确的形式,他适应方位越多,容错性越低,在后因果关系中的依赖性、局限性(排他性)、脆弱性C值和不可持续性越强。
贴主:仁剑于2022_06_22 17:42:45编辑
喜欢仁剑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仁剑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有个不成熟的小建议。 - maddogs (38 bytes) 06/24/22
(^-^) maddogs 给 仁剑 端来一杯咖啡! - maddogs (88 bytes) 06/24/22
可以啊,这样都行啊啊 - d1126 (30 bytes) 06/23/22
(^-^) kudoof 给 仁剑 赠送一袋香包! - kudoof (88 bytes) 06/23/22
谢酷豆兄? (无内容) - 仁剑 (0 bytes) 06/23/22
(^-^) shoppersVIP 给 仁剑 送上一包开心果! - shoppersVIP (87 bytes) 06/23/22
(^-^) shoppersVIP 给 仁剑 献上一支玫瑰花! - shoppersVIP (88 bytes) 06/23/22
(^-^) shoppersVIP 给 仁剑 端来一杯咖啡! - shoppersVIP (88 bytes) 06/23/22
谢教主? (无内容) - 仁剑 (0 bytes) 06/23/22
(^-^) 半山清溪 给 仁剑 献上一支玫瑰花! - 半山清溪 (88 bytes) 06/23/22
(^-^) 半山清溪 给 仁剑 赠送一袋香包! - 半山清溪 (88 bytes) 06/23/22
谢半山兄? (无内容) - 仁剑 (0 bytes) 06/23/22
谢谢(^-^) (无内容) - 仁剑 (0 bytes) 06/22/22
(^-^) 刀锋 给 仁剑 赠送一袋香包! - 刀锋 (88 bytes) 06/22/22
(^-^) 刀锋 给 仁剑 赠送一枚铜钱! - 刀锋 (87 bytes) 06/22/22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