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哲学世界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马列主义哲学研究 二

送交者: 反中共的左派[♂★品衔R6★♂] 于 2022-06-22 4:25 已读 1328 次  

反中共的左派的个人频道

+关注
应克復(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 写于 二零一五年

马克思:俄系文化的奠基人

俄系文化的奠基人是马克思与其挚友恩格斯。

马克思是壹位学者,不是叱吒风云的政治领袖,尽管后人称他为无产阶级的 革命导师。他参加了第壹国际(「国际工人协会」)的创立,为大会起草了《成 立宣言》和《临时章程》,确立了国际的历史任务,是国际的灵魂。他看到资本 主义社会的劳资矛盾,同情弱势的无产阶级,因此提出他的救世理论,可称是那 个时代的公共知识分子了。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发展提出了预测,并构想了未来新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的蓝图。他的理论有正确的成分,但其基本方面是先验性的,因而难免具有空想 性。根据剩余价值学说,由于劳资对立,推论出必然会爆发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 级的革命。但马、恩在世之时,以及马、恩身后,都没有发生这种普遍性的革命 运动。马恩关于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和计划经济这种社会 的设想,或者是在西方国家至今没有出现,或者是在苏联、中国等国家勉强加以 实施后,都遭到实践的反弹而陷入泥潭。

但是,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阶级斗争的理论,关于暴力打碎资产 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关于消灭资产阶级所有制,建立社会 主义国家所有制和由国家实行计划经济的理论,马克思的上述理论,即暴力文化、 专政文化和共产文化,却为以后的俄系文化奠定了基础,并在苏联和中国的社会 主义实践中得到实施,其内涵有了进壹步的发展。

对马克思及其学说的几点评价:

1、他站在社会弱势阶级壹边,为了他们的觧放,在家庭经济拮据的情况下, 呕心沥血,潜心着述,其人格人品堪称楷模。

2、为了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过高地估计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 对资产阶级的历史主导作用没有作出客观、公允的阐述。

3、他提出的唯物史观,可以解释壹些历史现象,但不能解释全部历史现象。

4、关于改造资本主义社会的方法和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是先验和空想的。

本来,马克思的学说,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壹种认识,以及对未来社会的 壹种假说。有局限性,有错误成分,在所难免,不可能句句是真理。可是,到了 中国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却捧之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 真理」。之后,在中共的党章和国家的宪法中,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立之为全 党全国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这样,马克思主义就不再是壹种学说了,而是宗教 教条了。性质完全变了。学说和教条的区别在哪裏呢?学说是可以讨论、可以怀 疑、可以批评的,宗教教条则只供信仰,只能崇拜,不能提出异议,否则就是离 经叛道。有壹种罪状,叫做「反马克思主义」,获此罪之人,就会被逐出教门—— 开除出党,沦为贱民。彭德怀、刘少奇和党内外不少先知曾都获此罪而遭殉难。 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宗教教条,结果扼杀了马克思主义的生长,封杀了人们认识进 步的道路,党自身也沦落为壹种类宗教的组织了。

反科学、反人权:列宁、斯大林式社会主义的本质马克思之后,他的学说对东西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的历史后 果完全不同。

西方的社会主义者对马克思的学说进行了修正,使之适合于西欧社会。

譬如,将以暴力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修正为通过和平的议会道路获 得政权,建立民主社会主义。譬如,放弃剥夺资本和消灭资本家私有制的方案, 保留市场经济,建立福利共享(而不是财富共有)的社会主义。他们创造了社会 主义与资本主义相融合的新型社会模式,大受人民的欢迎。

列宁则捍卫原教旨的马克思主义。他坚持暴力革命和强力专政路线,根据马 克思对社会主义的构想,在俄国推行先验的社会主义。后来,斯大林在1936年宣 告在苏联建成了这种社会主义。在此过程中,也形成了完备的俄系文化,形成了 东西方社会主义的两种对立模式。

需要提及,有人提出(最早大概是王若水),十月革命之后传入中国的是列 宁主义而不是马克思主义。认为列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有原则区别,不能混同。 这种将马克思主义与列宁主义相切割的作法,受到壹些人的贊同,认为这是对马 克思主义认识的壹个进步。笔者认为,列宁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确实存在着若干区 别,但这种区别只能认为是源与流的差别,而不是性质与内容不相同的两种学说。

东西方两种社会主义,谁是正统,谁是非正统(即背离马克思主义)?长期 来争论不休,是非难决。这裏有两个关键问题壹直不为人们所认识。

壹是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是先验性的学说,还是根据实践经验概括的 科学理论?如果是前者,那么,在实践推行中必然要对之有所修正,有所扬弃, 有所补充,这才是壹种科学方法。列宁、斯大林恰恰不承认马克思学说的先验性, 自然谈不上以科学方法对待之。他们不尊重实践和人民的意愿,以血腥手段强力 推行极权社会主义,势必迟早要被实践所淘汰。问题只是个时间而已。1991年12 月25日,克裏姆林宫上飘扬的红旗落地,宣告俄式社会主义寿终正寝。

二是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的设想是对后资本主义的壹种社会构想。在俄 国落后的农业国家企图超越资本主义历史阶段推行这种社会构想,无疑是违背了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这是壹个根本性的错误。

再深入壹步思考,我们再提出壹个问题:即使资本主义已经到了颇为成熟的 地步,是否就可以推行马克思式的社会主义呢?是否就可以剥夺资本、消灭私有 制,全盘实行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呢?我们且不论实行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之后会导 致经济效益下滑、国民财富减少、社会贫穷等问题、我们首先会遇到无法超越的 人权法则的障碍。

西欧社会几千年的传统,就是私人财产壹贯地得到尊重和保护。这是文明社 会秩序的第壹条。公元前450年罗马共和国颁布的《十二铜表法》就是壹部最早的 着名的私法,为后世所彷效,成为大陆法系之渊源。近代以来,十三世纪初(12 15年)英国大宪章和拿破仑法典(1807年)以及以后各国出臺的宪法和法律,都 壹再强调公民的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个「天赋人权」在人们的心目中成了不可 动摇的天条(所谓「自然法则」)。再说,西方流行的理念是,人们建立政府的 目的,是为了保障人的权利(洛克的《政府论》中将保护私有财产居人权的首位)。 不能保障人的权利的政府是失职的政府;壹个侵犯人的权利的政府是违法的政府。 这样的政府必然被选民们赶下臺。以为有了权就可以无所顾忌,为所欲为,只有 在法治缺失、权利意识淡薄,未经过启蒙运动的俄国和中国才会出现。上述关于 人权法则的重要问题,马克思忽略了,更不为列宁、斯大林思考所及,毛泽东也 是如此。他们都没有公民的权利意识。我们就在这裏走上了历史的弯道。

所以,从苏联到中国,空想、专政的社会主义之所以壹时能通行无阻,其中 的壹个秘密就是,社会普遍地缺乏人权意识,更没有保障人权的法律。

列宁、斯大林建立了世界上第壹个社会主义国家。它壹度被誉称为「开辟了 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上述的简单分析则告诉人们,这种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反科 学、反人权,与人类文明对着干。

「走俄国人的路」的毛泽东,紧跟列宁、斯大林,在中国也搞了社会主义。 青胜于兰。毛式社会主义的反科学、反人权,比苏式社会主义大有过之。

在社会主义的开拓中,马克思与列宁是有区别的。

马克思是位学者,是社会主义理论的奠基者,提出改造资本主义与解放无产 阶级的主张。

而列宁是实践者,是以暴力开拓社会主义的实践者。他使马克思的社会主义 在前资本主义的俄国成为现实。他是个冒险家,总是勇往直前。他的许多文章都 为自己的冒险辩护,认为都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他在俄国种植社会主义障碍重 重。怎么办?于是首创集中制,强化专政。斯大林上位后,除了暴力升级,再添 加神化文化和谎言文化。到此俄系文化体系算是宣告完成。

二十世纪,社会主义盛行壹时。五十年代苏联是社会主义阵营的头。社会主 义国家多达41个。足可以与西方国家抗衡。至80-90年代,社会主义急剧衰落, 至今社会主义国家只有3个了(中国、朝鲜和古巴)!

黑格尔有个着名的命题:「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因此,凡是不合理的都是不现实的,必然要被现实淘汰。

二十世纪世界范围的社会主义勃兴与速衰,应了这条规律。

二十世纪空想、极权的社会主义留下什么遗产呢?留下了俄系文化,还有非 正常死亡人数超过两次世界大战之和还要多出壹半(约逾壹亿人)的记录,还有 对经济、文化、道德和文明传统的破坏,还有……俄系文化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的壹种文化变异,在这种文化指导下建立 起来的共产极权国家,都出现了文明断层,人民蒙受了骇人听闻至史无前例的灾 难!
喜欢反中共的左派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让有钱人把钱给没钱人,这是和平的 - shoppersVIP (1050 bytes) 06/23/22
这是人性的问题,就是人是自私的 - 财富绽放 (99 bytes) 06/23/22
战略上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 仁剑 (222 bytes) 06/22/22
理解的?? (无内容) - 仁剑 (0 bytes) 06/22/22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