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哲学世界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心路游记之七:指点虚空(3)色界四禅

送交者: 仁剑[♂☆★★声望品衔11★★☆♂] 于 2022-06-18 13:23 已读 9735 次  

仁剑的个人频道

+关注
慧觉阶段之色界四禅

初禅

禅修的一、二阶段,尽管认识到万事万物缘起互依的性质,通过般若空性认识到分别智。但禅修者在这两个阶段,并未有什么实质性的“舍去”,而只是感悟到一些处世的学问。这些学问有着现实的意义,意思是如果把这些学问运用到生活上社会上,会得到不少“好处”。这里不是要否定这些“好处”,但如果禅修者贪恋着这些“好处”,意味着禅修者的禅修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带着功利性的禅修,到未到定阶段后是不能再进一步的。这是因为,禅修中有着功利性,意味着禅修者对空性并没有获取真正的分别智。

如果禅修者不为功利性的好处所动,继续在禅修之路上精进,又会有很大可能,遇上禅修的第二道难关。在第二道难关面前,如果禅修者放下自我,不执着于觉受,将会对禅定出现决定性的认知:“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时,摸到山还是山,碰到水还是水”——怎么办?——管它是不是山,是不是水!管它有没有山,有没有水!那刻意的辨别不正是一种执着吗?同理,对于苦乐意识,刻意的强调虚妄与否,也正是一种执着。因为,看山水的是我,触摸山水的也是我。问题是:我为什么要看、触摸山水?因为我需要辨别山水的真伪。为什么我要辨别山水的真伪?是因为山水的真伪有重要意义。对谁有重要意义?当然是对我有重要意义!……哦!原来如此,其实山水的真伪并不那么重要。表面上,我介怀山水的真伪,实质上,我是介怀对我自己存在的肯定。我在乎的不是山水,亦不是山水的真伪,我在乎的是我自己!

至此,禅修者悟到了开启禅定之门的关键:对“我”的觉悟。

在未到定时,禅修者意识到,人的价值观在究竟意义上毫无价值。但那时的价值观,仅仅是指人对自身之外事物的价值观的判断。但此时的禅修者,对自身的价值,在潜意识里还是非常看重的。这种对自身价值的看重,就叫做“我执”。初禅的禅修者进一步意识到:山水不管真伪其实都是一种迷惑,迷惑的源头正是自我的执着。我们先不要忙着去寻求集合体之外的认知的真伪,我们要做的,首先必须要消除我们正拥有的认知本身,并且是要彻底的消除。而要彻底的消除认知,必须要找到这些认知的源头。这些认知的源头,就是“我”的识,即第七识——末那识。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与“摸到山还是山,碰到水还是水”是因为眼识和身识正处在不同的两个界次:眼识已在胜义谛时,身识依然在俗世谛里,即所谓的“六根不净”,这就造成了迷惑,使得“我”的心识未有得到真正的自由。按“心气同类相应”原则,“我”的心识缘起于“我”的精神系统,而“我”的精神系统缘起于“我”的“六根”的支持,心识要获得自由,必须“六根”先得自在,而“六根”要得自在,则必须舍去“六根”对这个物质世界(法)的“无明”依恋,而这种依恋的根源,就是那个根深蒂固的“我”在作怪。

此时禅修者觉悟到:之前的禅修尽管对种种俗世里功利性的执着已经放下,但未有舍去。放下,还可以再提起,舍去,才是一种决绝的无悔。未有舍去,则不可能真正禅定。而舍去的关键点,则是自我的执着。对于人类来说,我执,是万缘的源头,法网的总纲。如果执着自我,即使舍去钱财、荣誉、地位,即使舍去所有亲情友情,即使舍去肉身,依然是在法网之内,即得到的认知始终是集合体内的认知。

这样一来,前面提到的“不合情理”就得到了解决:禅定的舍去,重点不是舍去什么实质性的拥有,而是精神性的觉悟(声明:这里并非否定佛教对物质性“施舍”的鼓励,而是指出:不能本末倒置,不能为施舍而施舍。施舍的目的是为了觉悟)。

精神性的觉悟,使禅修者终于开始进入真正的禅定——初禅。开始了放下万缘的突破、法网的突破——忘山、忘水、忘苦、忘乐、忘情、忘物、忘我——忘缘。

禅修者成为了觉者。

觉者的“忘”与日常语义中的“忘”不同:

平日里我们也常常会“忘这忘那”、“丢三拉四”。在这类“忘”中,我们的心是浮躁、散乱、粗重、外向的。禅定中觉者的“忘”,要求的心是明觉、清静、持守、微细、内住的。为了达到这种特殊的“忘”,《释禅》有详细的修炼之法。其中的“观息”法以呼吸为导引,从数息、调息到随息,当觉知息遍全身,心息定必相依住守。(禅定发起的方法很多,这篇文章只谈义理,方法只能点到即止。)

日常的“忘”,大多是无意识状态下,生理性记忆弱化的表现。通常没有人愿意这类“忘”的发生,因为这类“忘”会引起不愉快的心理反应。部分的“忘”则是为了治疗精神创伤而刻意为之,这类“忘”带着更消极的负面情绪(许多言情小说,描写主角因情人的背叛,而刻意“忘掉”情人,甚至遁入空门。这种情节很感人,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但却误导了读者对佛门的“忘”的真正意思:忘掉情人的“忘”带着很强的我执,与佛门的“忘”背道而驰)。而觉者的“忘”是带着觉悟后的了然(了然的意思是:对“忘掉”的对象其实是心中有数,否则就不是明觉状态了),和无须刻意的自然而为(意味着“忘掉”的对象,在觉者心中如镜花水月,没有了任何价值,因而“忘掉了”也无须惋惜,不会产生任何情绪波动:笔者称为“只有物,没有事”)。

初禅中的觉者已无任何无序联想,但仍然有思维活动。我们平日的思维活动意识上或潜意识里都有“我”这个观念。意思是,如果把我们日常的思维活动化作语言或文字的描述,都会有“我”这个主语,例如我是、我想、我认为、我正在…等等。而觉者由于已经“忘我”,等于其思维活动如果用语言文字描述的话,是不应该有“我”这个主语的。

这个不应该有的“我”,叫做“小我”。

(本文笔者在写作或发表评论时,就有这么个“习惯”:喜欢用“我个人认为”或“笔者认为”作开头。表面意思是:接下来的内容纯属个人看法。但深层的意思是:笔者的“内在”还有一个“我”。这个“内在的我”观照着那个小我的种种“表述、表演”。)

觉者此时的思维活动称为“觉、观”,是一种觉悟后明觉状态下,以纯第三者身份对所缘内外之境的仔细观察。在这个观察过程里,觉者首次证入了空性。能够“看到”:气息遍身毛孔出入…见身内三十六物一一分明…诸物之间各有八十户虫,于内住止,互相役使…定内闻诸虫语言声音…因出入息故,则有一切众苦烦恼,生死往来,轮转不息,无常生灭,悉皆空寂…。

上面描述的“看见”户虫,“听到”虫声似乎相当无稽,但现代科学已经证实,人体内遍满微生物,微生物才是人体的主宰。例如我们感到饥饿,是因为微生物对肠胃神经系统的刺激,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识都是不由自主地受微生物的“识”所控制。

“看到”了六识的真相,觉者的六根终于得到自在,六根得自在,第七识的“我”也就得到了解放。

由于“忘我”,觉者的心灵不再受欲界的任何束缚,已获取真正的心灵自由,觉者不再有(有也不在乎)任何的感受而只有觉受。觉受到已完全离开欲界之恶而生出喜、乐:身觉喜受,心觉乐受。喜受由六根的自在而起,乐受由心识的自在而起。

一般人认为,人的心灵是自由的,这种自由体现在人的思想能够如天马行空般,无拘无束。外力可以约束我的肉体自由,却约束不了我的“胡思乱想”。而佛学认为,人只有愿意或不愿意被欲望俘虏这个选择上的基本自由,如果选择做欲望的俘虏,就完全失去了自由。只有拒绝做欲望的俘虏,才能获取真正的自由。对于第二种选择,我称为:有欲无求。即要正视欲望的存在,但不为其所动。

所谓心灵自由的涵义,现代思想与禅宗截然相反。现代式的心灵自由,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随心所欲的自由。这是一种放纵式的自由,这样的自由确实合乎“常理”,因为自由与开放是相关的一对词组。而禅宗角度的自由叫做随欲所心的自由。禅宗认为,越能持守着心(一心支),反而越自由。这种认识从表面上看,似乎是说,越是“封闭”“约束”心灵,反而越自由。因此在色界的四层禅定里,始终贯穿着“一心”逐步坚固的修炼。

两种自由观孰是孰非?这其实是无从辩论的(有关“自由”的论述,笔者在《逻辑后缀学》及《自由思想批判》里有大量论述),因为是不同的“界次观”:现代的自由观是俗世谛界次的自由观;禅宗(佛学)的自由观则是胜义谛界次的自由观。初禅中的觉者初步证入空性的真相,并觉受到胜义谛的自由后,发现胜义谛的自由带来的大快乐,远远殊胜于俗世的快乐,自然对“凡夫”的自由“弃如敝屣”。

以下是我对于初禅觉悟有所体会后,所习的一篇《心偈》,供读者参考:

心如工画师,巧手描千姿,万法重重叠,五蕴遍遍识:

心集无边业,身败有限时,如心佛亦尔,体性无真实。

心不住于身,身亦不住心,如佛众生然,蕴识转成智;

心身得自在,皆因了相知,圆镜观内外,色空同月日。


二禅

禅定是一个不断舍去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不断的由下而上逆向的舍去。初禅因精神性的觉悟,而舍去了自我之执,心识因此能做到客观细微地观察内外的缘境,并生出喜乐之觉受。

渐渐地,觉者对初禅的觉、观也开始感到“厌烦”。因为觉者觉悟到:尽管已经“忘我”,但依然出现的思维活动,毕竟还是“我”这个色身思维活动的模式。这种模式还属于俗世谛的界次,这些思维活动就像“噪音”一样,干扰着觉者的修炼。于是,觉者再进一步连同觉、观的心理活动也舍了去,达到“止思”、“默然”,从而使觉者其心:豁然明净皎洁,如水静无波,鉴照星月诸山。

觉者此时身心会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并明悟到,为什么每当人身处大自然中时,会产生一种莫名的亲切感。这是因为,大自然天然地有着人类必须有,亦曾经有过,却已缺失的某种东西:这就是这几篇《心路游记》中正在谈论的——禅定。

——大自然本身就处在一种高度的明觉状态:万物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和不该干什么,该成为什么和不该成为什么。因此而星移斗转,规矩方圆,物以类聚,变化有序,种瓜就应该得瓜,种豆就应该得豆,虎扑兔跃,龟踟蛇游。“道并行而不相悖,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大自然不会有自作主张的无序联想,也不会有任何情绪反应:万物自觉地即是“有无互补,难易相衡,长短相容,高下相依,音声共鸣,前后相让,美丑相谦,智愚不菲”(笔者的《道德新经》第九章节选),又是“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道德经》第二章节选)。这些不正是典型的禅定特征吗?

人本来就是自然的一分子,处于这种浑然天成的禅定境界里,当受其感染,生出亲近之意。但人的“我识”与这种天然禅定是极不调和的,因此常人“游山玩水”总爱每次都挑不同的地方,如果次次都去同一个地方玩,往往就觉得无趣无聊:这不是对山水的真正喜爱,这只是被山水的外色所“目迷”。唯有觉者“舍我”之后,才能与大自然产生真正和谐的共鸣,真正领悟到一花一草都蕴含的禅意。因此,尽管笔者个人不鼓励入山避世的修炼模式,但笔者十分明白这种模式,能带给修炼之人什么:觉者流连于山水之间,并不是为了山水的美丽,而是借助于山水的天然禅意,巩固自身的禅心。在外人眼中,以为某些觉者在山水间,长年累月地枯坐是一种苦行,殊不知这些觉者正在觉受着普通人难以理解的“喜悦”。

在天人合一的内净境界里,觉者油然生出一股更胜于初禅喜乐的“大喜”。

每个做过学生的人都曾经有这样的体验:当终于完成学业毕业时,都会生出一股“从此不用再到学校上课,不用再做作业,不用再考试”的狂喜。二禅中觉者的“大喜”境界就类似于这种情况。再以一个相当俗气,但更形象的例子比较:二禅中的大喜,好比一个穷光蛋突然间中了六合彩头奖之后的心情。对于二禅中的觉者,则是一种终于可以脱离俗世谛之识心的喜悦。因此二禅有个别名叫“喜俱禅”。

因着这样的大喜,觉者的内心,会生出无比强大且丰盈的精神力。

物质生活上的贫富悬殊两极分化,总是民众关注的社会性话题。但似乎没什么人有兴趣,去关注精神生活上的“贫富悬殊”问题。在世人争先恐后千方百计向人类社会名利金字塔的顶峰攀爬时,觉者却在默默地累积着另一类财富。觉者,都是精神层面上的富豪,甚至是超级富豪。能够成为这样的富豪的人,同样是极少数。这种精神性财富的获取有两个特点:一是绝不会占别人的便宜,不存在任何剥削问题;二是绝不担心会被别人“抢走”,亦偷不走,骗不走,但却可以主动和别人分享。这精神财富的分享还有个特点,就是越分享,越增加。

精神力的强大反映在:一般人身上都有许多“罩门”(弱点),怕受伤、怕冷、怕热、怕饿、怕蟑螂老鼠、怕鸟怕蛇、怕没名怕出名、怕穷怕仇富、怕贱怕贵、怕无聊怕刺激、怕肮脏怕洁癖、怕孤独怕热闹。觉者则亏盈损满,来之安之。因为觉者知道这些都是自然之道,任何的追求或逃避,都是和自然不调和的“我识”。

在一朵花前面摆上一面镜子,镜子里会如实映照出一朵花。把一朵花换成一束花,镜子里则如实地映照出一束花。更换不同颜色的花,镜子始终忠实地反映出对应的色彩。这就是二禅的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但此时的“是山是水”是完全没有了“主观”因素的、“真相”的反照。

此时的真相与迷者“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真实完全不同,后者的真实是孤立、俗义的虚有;前者的真相却是变化流续、依它缘起的、胜义的空无。


三禅

人的思想对事物的认识,都有自己的主观因素,这种带着主观因素的认识,是俗世谛界次里的心识,也称为迷者的心识。迷者的心识会产生三种结果:一是把观察、认识到的对象对立、孤立化因此而得出“真实”的结论;二是令观察、认识的对象变形,如同在哈哈镜里看映像;三是把变形了的心识“拟物化”,即以为“我的”思想也是一种实有。

初禅的“舍我”是一种去主观化的觉悟。二禅则是没有了主观因素,哈哈镜“端正”为明镜后,从明镜中“看到”“真相”的觉悟。

三禅则又再觉悟到:既然外境(山、水、花)皆是依它缘起的空无,我们能说镜子中的镜像是实有吗?

明镜反映的只是外境之相而非真实本身,外境之相不只是虚幻,更是究竟意义上的“无”。同样,变形后的镜子反映的映像也一样是“无”!即无论有没有掺入主观因素,无论是明镜还是哈哈镜,无论我的思想“正确”与否——所有镜像都不是实有。怪不得六祖慧能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因此《心经》亦云:…无受想行识;…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是山亦非山,是水亦非水”。这是三禅的境界。

对比初禅的舍我,三禅是为“舍识”。彻底舍去俗世谛的心识。

心识既已舍去,对比于二禅中觉者与山水间的和谐共鸣,三禅则进一步超越于大自然的天然禅定之上:山水、我、所有色、所有心、所有法(一切的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都是相,这些相的实质都是缘起互依的空(不能独立存在)!

故——诸法空相。

禅修者在欲界定和未到定时,某种不属于俗世谛界次(常识)的心识,就开始若隐若现地出现。这种不属于俗世谛界次的心识,即是胜义谛界次的心识,也称为“慧识”。慧识的出现,会令禅修者有一种未曾体现过的乐感,这就是禅乐。禅乐其实是一种属于胜义谛界次的乐,当禅修者修炼的层次越来越高,禅乐就变成了触乐。到觉者阶段,随着心识的逐步舍去,慧识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触乐亦会越来越广大深远。

到三禅阶段,触乐就再升一级,成为“妙乐”。

前面的文章提到:禅定之乐与世俗之乐不同,禅定之乐无需外求,是能够“自发自主”和“自力更生”的。除此以外,禅定之乐还有个与俗世之乐完全相反的奇妙特点,就是“越舍越有”:如果执着于最初的禅乐,将不能进入真正的禅定,而舍弃禅乐之后,却会得到更大更深的触乐,当触乐因其依然带有“凡根”的烙印而被舍去后,却又会成就妙乐。

妙乐,是禅定中最大、最深远、最殊胜、最遍满的无上之乐,因此三禅又叫做“乐俱禅”。前面的禅乐、触乐,虽然属于胜义谛界次,但仍杂染有俗世谛界次的思维分别心识。妙乐,则是完全的、胜义谛界次的、无分别的寂灭之乐。

勉强地类比,妙乐有点像一个科学家,在经过千百回努力后,终于攻克了某个难题,对之前所有的疑问,都得到了无可置疑的正确答案后,那种成功、满足的喜悦。


四禅

在三禅证入了“诸法空相”之后,四禅已是“法外之禅”,也即是证道、解脱之禅。释迦牟尼亦是经由四禅直接证取涅槃的至高境界,可知此禅的重要意义。

三禅的觉者在更进一步的禅定努力中“慧识”到:尽管“妙乐”十分之奇妙不可思议,但既然是“乐”,即使是属于胜义谛界次,毕竟还带有人性中离苦得乐的“烙印”,这烙印不消除,就始终是禅定之路上的障碍。

为什么“乐”总是除不掉?而且越舍越有?

这是因为,觉者不断的所“舍”,自始至终是以“受”为依据的。有所舍是因为有所受。不断有东西舍去,是因为自始至终仍在接受着“受”。任何“受”,即使是觉受,始终是“法网”内的事物。法网内的事物,始终在因果律的约束下,因此有“受”自然就会有反应。

慧识到这一点,觉者的禅定继初禅的“舍我”、三禅的“舍识”后又再进入一个新的关键阶段:从感受,觉受,觉者终于进入了“舍受”。即任何受都不要了。没有了受,何来苦与乐?结果三禅中获取的“妙乐”终于亦被舍去。这回的舍去,再也生不出新的“乐”了,因为没有了“受”作为依据。舍受中的觉者,无所爱着,住于“不苦不乐,不喜不忧”的境界,这是四禅的“初级”境界。

在不苦不乐的舍受阶段,觉者已不需假借联想、记忆、推想、假设等,任何俗世谛界次的思维活动来证入空性。对比于二禅的天人合一,此时觉者的境界又再进了一步,达致色界禅定中明觉状态的最高境界——心境合一,“能观之心与所观之境完全合一”,佛学把这种境界称为“三摩地境界”。在这种境界中的觉者,已彻底解脱根本自性的束缚而觉证神我,也就是俗称的“大我”。

不过,作为“凡人”,要讨论此时觉者的“所思所见”,还是只能用俗世的“联想、记忆、推想、假设”等手段进行解释描述(其实笔者这篇文章的整个谈禅过程莫不如是哈)。因此下面一段觉者的“所思所见”与觉者“心境合一”后,实际上已是“无思无见”的情形之间并没有矛盾。

“舍受”之后,证入了般若空性的觉者将获取遍满的“现证智”:

所有法、所有相,皆是根本识的集体投射。

我们所知觉的存在,皆是法、是相。存在的存在,则是本。存在,是俗世谛的。存在的存在,是胜义谛的。

法、相与本的关系,就如波浪和海的关系。波浪与海实为一体,因此俗世谛与胜义谛实为真相的一体两面。没有海,自然就没有波浪,但海亦要以波浪这个“相”的形式出现。

海无形无状,其性质是平等如一、没有分别的。波浪的本质与海一样,其实也是无形无状、平等如一没有分别。我们看到波浪的千姿百态,看到波浪的高矮大小,不过是我们的分别心产生的“智识”。智识使我们把变幻无常的外相当成了本来。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法、相与本的关系,也如我的影子与我的关系。一方面,影子绝不是我,但我亦摆脱不了与影子的关系,我俩“形影不离”。我不能说影子是无,因为我确确实实看到它(俗世之主观)。但也不能说影子是有,因为它实在什么也不是(胜义之客观)。另一方面,影子变幻无穷,可大可小,可浓可淡,可生可灭,我却始终“不生不灭”,“不增不减”。原来,可生可灭与不生不灭两者间并不矛盾,因此俗世谛与胜义谛并行不悖。

这意味着,原来觉者从头到尾的所谓“舍去”,亦是虚妄,根本没有得到,何来舍去?或者说:舍去我的影子,有什么意义?

舍有无舍有,

庸人妄自忧。

若然有可舍,

无有无复有。(笔者创)

正确的禅定修行,到头来并不抗拒“影子”。影子并不是什么可怕的东西,意即这个客观世界(《逻辑后缀学》认为:一般理解的客观世界本质是主观世界)、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社会,并不是什么毒蛇猛兽,修行之人不必唯恐避之不及,而应该以一种乐观自信的态度去面对。如果对生活、社会中的种种诱惑都带着恐惧厌恶心态,这本身就是一种顽执。

然而,迷者与觉者的区别亦在这里:迷者把影子当作真实的我,既追求着影子的永恒,又为影子的反覆无常而迷惑不已。觉者则恒住于不生不灭的大我之中(法身空寂,本自清静,周遍含融),但又不妨游戏于影子的生老病死,成住坏空(因果而得报应身,修证圆满报身佛)。

至此,觉者智慧通透,无明漏尽,在胜义、俗世二谛之间圆融无碍,对事物的真相清晰了然:

早参暮请究无穷,一朝了然万法空;

银盆盛雪妙清净,月华透水二谛通!(笔者创)

获取了现证智的觉者,深谐胜义、俗世二谛的圆融之道,不但对影子的来历清清楚楚,甚至可以随心所欲地,再“造出”不同形态的影子(机缘作用化身佛)。“由空返色,无中生有”。

“要山得山,要水得水”。这就是四禅的最高境界:山水由我。

《大正藏》——【禅法要解】云:

第四禅名为真禅。余三禅者,方便阶梯,是第四禅譬如山顶,余三禅定如上山道,是故第四禅,佛说为不动处,无有定所动处故,有名安稳调顺之处。是第四禅相,譬如善御调马随意所至,行者得此第四禅,欲行四无量心,随意而得;欲修四念处,修之则易;欲得四谛,疾得不难;欲入四无色定,易可得入;欲得六通,求亦易。何以故?第四禅中,不苦不乐,舍念清静,调柔随意,如佛说喻,金师调金,融炼如法,随意作器,无不成就……。
喜欢仁剑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仁剑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谢鼓励(^-^) (无内容) - 仁剑 (0 bytes) 06/19/22
(^-^) 兔子兔子老虎 给 仁剑 送来一个棒棒糖! - 兔子兔子老虎 (87 bytes) 06/19/22
谢谢虎兔君(^-^) (无内容) - 仁剑 (0 bytes) 06/19/22
谢谢仁剑君✨✨ (无内容) - 兔子兔子老虎 (0 bytes) 06/19/22
期待! (无内容) - 仁剑 (0 bytes) 06/19/22
非为贪恋,只为究竟? (无内容) - 仁剑 (0 bytes) 06/19/22
谢指教??? (无内容) - 仁剑 (0 bytes) 06/18/22
??? (无内容) - 仁剑 (0 bytes) 06/18/22
谢刀神鼓励。 (无内容) - 仁剑 (0 bytes) 06/18/22
(^-^) 仁剑 给 刀锋 端来一杯咖啡! - 仁剑 (88 bytes) 06/18/22
问佛祖???? (无内容) - 仁剑 (0 bytes) 06/18/22
谢鼓励(^-^) (无内容) - 仁剑 (0 bytes) 06/18/22
谢一悟兄鼓励:) (无内容) - 仁剑 (0 bytes) 06/18/22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