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哲学世界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心路游记之五:漫谈禅修意义

送交者: 仁剑[♂☆★★声望品衔11★★☆♂] 于 2022-06-13 14:12 已读 9081 次 1赞  

仁剑的个人频道

+关注
上一篇文章简单谈了我对宗教的认识及宗教的灵魂是神秘主义经验这么个结论。这篇文章则继续对如何探索神秘主义经验提供一点我的个人心得与读者分享。

神秘主义经验必须通过特殊的修习(幂证)之后才能体验。修习方法主要有祷告、瑜伽、禅修,这些方法可以互相交流。这意味着,志同道合的人可以因此而组织起来,形成各种宗教社团活动;也意味着,可以通过“他力”的方式,即接受上师的辅助获取正确的修习方法。但不论何种方法,经验的获取总是个人内在的体验,因此,修习过程通常是一种个人行为。

祷告、瑜伽、禅修这些方法自然都源自于宗教。说起宗教,一些不信宗教的人会嗤之以鼻。但我个人认为,宗教在人类社会还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可以说,宗教是人类思想的浪漫派,哲学是人类思想的经典派。当一个人成功得意之时,他往往会从哲学中引经据典为自己的成功作总结。可惜的是,人生不如意之事十常八九,伤心之时宗教就成为相当灵验的镇痛剂。(这段话是借用了林语堂先生在《吾国与吾民》里有关道学与儒学关系的论述,但改为宗教与哲学的关系。)

但这篇文章不是为了推销江湖郎中的镇痛膏,也不是为了宣扬宗教信仰,而是出于对神秘主义经验探索的可能:一种不带世俗功利性的、返本还原意义上的探索。是想让读者对获取神秘主义经验的过程,从一个不太一样的角度作一些了解。了解之后,再结合我的上一篇文章,读者可凭自己的判断去思考对神秘主义经验的探索追求有没有意义。

有人问我:读过你之前的文章《宗教的神秘性》,整个长篇大论直到最后也没有清楚地说明白什么是神秘主义经验,意味着你自己也未必真正认识什么是神秘主义经验,那你又如何确信,真的有神秘主义经验这种东西的存在呢?

对这样的疑问,我很明白:从逻辑上讲,这疑问是合理的。并且如果我同样以逻辑来回答,我一定找不到令对方满意的答案(即上一篇文章里所说的:“可思可议”不能真正解决神秘主义经验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会被对方质问得无言以对。

我不会以逻辑的方式回答对方。因为,我们是在不同的思维维度里。对方属于理性的思维,我属于感性、超感性的思维。

我这样区分不表示我排斥理性思维。

事实是:理性思维往往会排斥感性思维,而感性思维通常能够包容理性思维。

这是因为:理性有时而穷;感性无远弗届。

送给对我的文章寻根问底的网友,一首大多数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古诗: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我只能指出这不知处的方向,至于这不知处里面是什么、在哪里,只能你自己亲自去寻找,你愿不愿意去找,有没有兴趣去找,那是阁下自己的事。

闲话少说。我本人对佛学特别是禅宗方面的认识有自己的心得。接下来,与同样有兴趣的、不论有无宗教信仰的读者交流禅宗方面有关神秘主义经验获取的其中一种方法——禅修。


先说说“禅”的含义。

禅是梵文的中文音译,“禅那”的简称,意为“定”。此“定”是一种特殊的心理“默观”状态,因此也有人称此默观状态为“禅定”。禅定的种类可分为静虑、解脱、等持、等至四种。这篇文章所说的禅定,主要是指“静虑”。

对于禅定的定义,我查阅过许多有关的书籍,发现或者是语焉不详,或者是不置可否,或者是佛教术语的宗教味道太浓,令人望文生畏。而且我发现部分称得上定义的往往侧重在“定”这个字的观念上下功夫,对“禅定”的性质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这使得修习禅定的人很容易产生困扰。因为“定”必然含有“专注于某一点上”的意思,许多修习之人因此多采取“把心意专注于一点上”的方法,这一点可以是丹田,可以是鼻端,可以是佛相,可以是佛号甚至是身前的木、石等外境之物,甚至由此而发展出诸如茶道、花道、剑道、武道、书画道等等“禅技”。我认为这类修习方式对于已在禅定修为方面有一定火候的人来说或者适用,但对禅修初学者则很容易陷入一种“顽想”的状态,对明心见性无形中产生了阻碍作用,修习的效果往往是事倍功半,更可能只是“似禅”而已。

比较精确而又容易让现代人理解的禅定定义,我个人最欣赏的是《六祖坛经讲话·坐禅品》所下的定义:

禅定者,外在无住无染的活用是禅,心内清楚明了的安住是定,所谓外禅内定,就是禅定一如。对外,面对五欲六尘、世间生死诸相能不动心,就是禅;对内,心里面了无贪爱染著,就是定。参究禅定,那就如暗室放光了!

这个定义对有一定佛学修为的人来说不难理解也愿意接受。不过,对那些不信佛教的人来说,仍然可能会因为这段话所含有的浓厚说教色彩而产生抗拒之心。

能否下一个尽量没有宗教色彩的禅定定义呢?

参考上述《六祖坛经》的禅定定义,根据我个人禅修之后的经验所得,这里尝试给禅定下一个带有哲学味道的纯学术性的定义:

明觉状态下对外境及潜意识不发生任何情感波动及无序联想的心识的特殊状态。

禅修就是通过修习使心识达到这种特殊状态的过程。

这个定义反映出禅定的两个特征:1,明觉状态。2对外境及潜意识不发生任何情感波动及无序联想的心识。


下面对禅定的这两个特征进行解释:

一,明觉状态。

所谓明觉状态,不等于我们平日所理解的清醒状态。清醒状态通常指正常人经过充分休息后不再在睡眠中,也没有酒精药物影响下的精神状态。而明觉状态则更进一步:是一种在清醒状态下对身边所见所闻所感及其变化流续都了了分明的状态。

以下面例子为例:

面对一个遭受疾病折磨的病人,一般旁观者会知道这个病人病了,需要医治,对这个病人感受的痛苦会起反应,或同情怜悯,或无动于衷,或身同感受。除这些以外,对于如何医治这个病人,则毫无头绪。旁观者此时清楚知道病人病了却毫无医治头绪的心理状态就是一般意义上的清醒状态。

而一个称职的医生,会按照专业步骤,条理分明地对病人进行检查,然后冷静地分析,根据所获的信息客观地作出判断,在检查、分析、判断的过程中,始终做到心中有数。这种心中有数,就类似于了了分明的明觉状态。

同样地,对于一首诗、歌、一幅画、一幢建筑物等等,外行人一般也懂得这是一首诗、歌、这是画、这是建筑物,并且凭感觉会有好坏、喜欢不喜欢之分。而内行人则能够从出处、结构、风格、内涵等等洋洋洒洒分析出一大堆东西来。前者是清醒状态,后者类似于明觉状态。

当然,禅定的明觉状态与世俗专业上的了了分明仍是不同,后面讲禅修时会再谈。

二,对外境及潜意识不发生任何情感波动及无序联想的心识的特殊状态。

这句话的意思要简单地理解,也可以用上述旁观者和医生对病人的态度来做例子:

旁观者面对病人时出现的情绪往往是盲目任性的:如果这病人是旁观者的亲人爱人,旁观者通常会同情怜悯病人,为病人的苦而苦。如果病人是旁观者的仇人,病人的苦可能是旁观者的乐。

此外,由于旁观者没有医学知识,对病人的病情只能妄加猜度。这种妄加猜度就是一种无序联想。对于无序联想,有这么一个生动的西藏小故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某人得了一小袋米,很高兴地顶在头上,并开始幻想:如果我卖了这一小袋米,就赚了钱,用这钱去买一大袋米,一转手会赚更多的钱,然后去讨个漂亮老婆,生几个可爱的小孩,老婆会在家为我煮饭,小孩会来叫我吃饭,我会故意说:“哦,现在我还不想吃。”……想着想着那幸福的情形,这人的头不自觉地摇了起来,头上那袋米就哗啦啦的撒了一地……

还有一种典型的无序联想当属赌徒的心态:当赌徒手上有了赌本时,不管这赌本是自己打工的血汗钱或者是老婆的家用钱,或者是借来的偷来的骗来的,赌徒心中只剩下一个念头:去赌场翻本!这次我一定赢,这次我一定够运气,买大就开大,买小就开小……

上述的两种心态属于积极心态,现代人常有的忧郁焦虑症状,则属于消极心态。无论积极或者消极心态,如果其产生没有任何根据的,或者对事实后果影响肆意夸大缩小的,都属于无序联想。

而对于医生来说,医生一方面很明白病人的苦,医生对这种苦的明白程度甚至可以精确地用数据表示出来。但明白归明白,医生在分析病情时却不能让病人的苦影响到自己的情绪。从医生的角度,病人的苦只是一种病理的反映,其作用只是分析病情时多一个参考。

对于病人的病情,医生会近乎冷酷且实事求是地作出结论而不会妄加猜测,会清楚地知道,某病人不需医治也会复原,某病人即使全力医治也离死期不远。

上面的例子,可作为初步理解“对外境及潜意识不发生任何情感波动及无序联想的心识的特殊状态”这句话时的参考。

要进一步理解,则有必要对这句话作深入的探讨:

禅修时,病人就是我们自己,病症就是种种外在环境及我们的潜意识所引起的,我们内心的情绪变化及无序联想。这方面需要多一点笔墨解释:常人总有种错觉,以为自己可以独立自主,想自己想要想的事情。但如果细细思考,就不得不承认,实际上我们平日的意识是被两股力量控制着的。一股是外境造成的感官刺激;一股是内在的,不由自主的意识冲动。两种力量都会引起我们情绪上的变化,这些情感波动,总是难以自控的,特别是内在意识冲动引起的情感波动,比外境刺激引起的情感波动更难控制。仅为了论述方便,这些情感波动,粗略地可分为“苦乐意识”。

为什么我们难以控制自己的苦乐意识?这涉及到心理学、生理学方面的话题,讨论起来足可以写成一篇巨作,但却离开了本文关于禅修的主题,所以这里不作进一步的阐述。其实这种难以控制的情形很容易证实:读者只要尝试一下,试着定下心来,一定会发现所谓的“定下心来”时,总会浮想联翩,思绪万千,一念未平,一念又起。佛家把这些念称为“妄念”,这些妄念就是无序联想,念念之间种种喜悦、舒畅、忧虑、苦痛等等情绪会不断地且不由自主地伴随着。

情感波动及无序联想总是形影不离,不断的无序联想造成不断的情感波动,不断的情感波动又诱发新的无序联想。

情感波动及无序联想构成了我们的心识之海。从佛学的角度来说,这样的心识叫做阿赖耶识(注:这里只是一般性讨论,以阿赖耶识作概括。真正佛理上关于“识”的著作林林总总),阿赖耶识是大圆智镜透过肉身形成的识。大圆智镜是一切识的根本,本来是清静的,但透过肉身反映出来,就成了被杂染,不真实的阿赖耶识。

不真实的阿赖耶识导致我们不能获得神秘主义经验。

我们平常的心识,这个不真实的阿赖耶识有个特点:在杂乱纷陈之中往往又有所关注,这关注也可以叫做“焦点”。

例如当我们走在大街上,我们会被某个行人吸引、被某个行人衣着上的某个饰物吸引、被某个广告吸引、被路边的一朵野花吸引、被天空的一朵云彩吸引……。焦点的特点是:在被任何某样事物吸引时,总是会忽略同时出现在眼前的其它事物,甚至是视而不见。

心中的情感或念头同样有着焦点,我们心里的无序联想纷沓而至,却又有所侧重:想到公司里的八卦纠纷时心中郁闷,却淡忘了回家见到家人时的天伦之乐;想到家人的天伦之乐又淡忘了这个月一大堆账单未付的烦恼;想到账单烦恼就冲淡了下班与好朋友到酒吧喝一杯的痛快、想到喝一杯的痛快就想起医生要自己不能再喝的警告、想起警告就想起中国的喝酒文化为中国社会造成的危害、想起危害就联想起许多唱衰中国的人对中国种种国情的指责、接着又想到这几十年中国其实有了长足的进步、想到进步就想到中国航天不断的成功、接着又想到航天成功、航母建造依然消弭不了周边国家对中国领海的野心、接着想到由此而战争的可能、这战争会否造成世界末日……

种种我们清楚意识到的或下意识中的无序联想,就是这样常常以焦点不断涌现的形式,充斥着我们的思维空间。笔者在《逻辑后缀学》,把这种焦点不断涌现的情形表述为:“处处焦点,实际上没有焦点”。

对于无序联想,还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去进一步剖析:

1,刺激产生了思想,思想受苦乐意识诱导,受诱导的思想即无序联想:人体感官很奇妙,它们需要不断的“刺激”。刺激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第一步,刺激包括了实际刺激和抽象刺激(语言文字符号就属于抽象刺激),大脑活动因刺激而产生(这些活动包括:通过对刺激的归纳分析形成经验,经验的累积成了知识,经验或知识使大脑具有主观能动性。所谓主观能动性其实就是“主动寻求刺激”,实际上人体所有感官对刺激的反应始终还是被动的,即痛还是痛、热还是热)。大脑所有的活动过程统称为“思想”。理论上,单独一个刺激影响,大脑的思想是单一的;有规律的刺激,大脑的思想是条理分明的。但实际上,每个人自出娘胎后时时刻刻遇到的刺激既不可能单一也不可能有规律,因此每个人的思想绝没有“单纯”可言。加上人类情感中的“苦乐意识”,造成思想对刺激产生价值判断,诱导着思想在种种刺激之间不断跳跃,而变成了无序联想。含有价值观的无序联想对事物真相的认识只有蒙蔽性,

2,表面意识中的无序联想与下意识中的无序联想之间需要刺激平衡。如果把一个普通人关在一个无任何声音和光线,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环境里,会令这个人神经错乱,因为这种环境破坏了平衡,令深层意识里的无序联想无限扩大;睡眠中梦境的离奇古怪也由于入睡后外境刺激大大减少因而抑制不了潜意识的无序联想而造成;监狱或军队中的禁闭对一般人而言是难以忍受的刑罚;单调的工作或一成不变的生活模式会让许多人觉得无聊、乏味,因而产生烦躁、忧郁、绝望的情绪。反之亦然,一场喧哗的派对后、事业上激烈的拼搏后、纸醉金迷的生活后,人又渴望平静下来,美其名曰“充电”。这些例子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相:我们平日口口声声的“自由”,不论是身体上的或是思想上的自由,不过是“寻求刺激平衡”的生物需求,远非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3,受价值观的左右,情感和无序联想导致人的精神世界处于一种分裂状态,继而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是分裂的:人类的精神状态,是一种分裂式的对立状态:如物质和精神的分裂、生和死的分裂、善和恶的分裂、肉与灵的分裂、智和慧的分裂、我和非我的分裂、爱和情的分裂、苦和乐的分裂等。这些分裂是人类社会里阶级对立、族群对立、贫富对立、贵贱对立、强弱对立形成的基础。而所有分裂的根源,对立的形成,全是由对自我价值观的执着所造成。

4,常听人说:快乐的感受总是短暂的,痛苦的感受却常常挥之不去。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大多数的快乐必须以肉体感官亲身感受为依据,而肉体的快感总是稍纵即逝,但大多数痛苦却是想象的产物,也就是说,只要你仍在想着痛苦,痛苦就一直存在着(即使是肉体的真实痛感也比快感逗留时间长得多)。可以作这样的比喻:快乐多数是过去时和现在进行时;痛苦则既有过去进行时、也有现在进行时和将来进行时。人的思想确实很奇怪:靠幻想的快乐通常都被认为是不切实际,但对于痛苦的想象,却很少被人认为是不切实际,可以说,每个人都具备了对痛苦的先天的优秀想象力。这些想象力,也属于无序联想。由于无序联想总是对事实后果影响肆意夸大或缩小,甚至许多时候是无中生有,因此无序联想产生的大多是烦恼和压力,特别是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种种资讯物质诱惑无日无之,有形或无形的无序联想如千丝万缕缠绕在心头。

5,无序联想看似无序,实际上都是有迹可循,即有着某种因果关系。万事万物包括我们的肉身都处在一个“法网”之中,受因果律的制约。我们的情感、思维来自于我们的肉身,因此同样处在“法网”的因果律制约之下。

情感、无序联想受因果律的制约表现出三种状态:

最明显的一种是在清醒状态下,我们的所思所想、喜怒哀乐,一定是有某种价值观方面的原因的,同时我们的所思所想喜怒哀乐又决定了我们下一步的行为模式,这行为模式的实现一定产生某种结果,这结果又引起新的所思所想喜怒哀乐。这过程表现出一种杂乱无章的循环。

第二种情形是,无序联想似乎没有了,但意识却处在一种失神的茫然状态,这种状态也是因果律之下的产物。

第三种则是睡眠状态,因身体的疲劳引起的睡眠意识及睡眠行为是每个人都具有的特征。

三,通过上述对禅定定义特征的分析,读者对什么是禅定应该有所认识,修习禅定时到底在修什么也应该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总而言之,禅修就是努力“放下万缘,去除妄念”,达致心识在特殊状态下不再受因果律约束的过程。

心识能否不受因果律的制约?可以的。禅定的特殊心识状态与日常的普通心理状态之间的不同已经被科学家所证实:

一个没有受过禅修训练的试验者使之静坐,然后在他耳边响铃一秒钟,会发现他的脑电波立刻变成不规则的快速波动(清醒状态),延续达十五六秒之后才恢复平静(无序联想)。如果持续在试验者耳边响铃,一段时间后试验者的脑电波不再因铃声而起任何变化(麻木)。

而进入禅定的修炼者,听到铃响时脑电波会呈一两秒钟的不规则变动,随即恢复平静,之后每次的响铃,脑电波依然会呈现一两秒的反应。这说明禅定中的人不会因习惯了铃声就变得麻木懵然,始终处在明觉状态,且对铃声不会产生无序联想,而是一种心中有数的专注。


禅修的“好处”。

请留意了,这里的“好处”是加了双引号的。

人们想修习禅定的原因很多:或者听别人介绍因而产生好奇;或者因人生不如意想寻求某种解脱;或者因身体健康问题想通过禅修进行调理;或者只是一种赶时髦的行为。

上述的原因都带着功利性。许多介绍推广禅修的书籍,正是利用这些功利性——禅修的好处来吸引人们。

我之前曾经说过:对神秘主义经验的探索是不带世俗功利性的。而禅定是获取神秘主义经验的方式之一,因此禅定的修习同样应该是不带世俗功利性的。

但当我们修习禅定时,却确确实实会有不少好处。

修习禅定时,初始最大的好处是会产生一种“禅乐”。

禅乐与一般的快乐不同。

我们平常的快乐,是一种必须借助外在事物的“索求式”的快乐,所有金钱、事业、家庭、爱情等等都属于这种索求性质的快乐。当与外在事物的关系中断,这种快乐就失去了。并且,索求式的快乐,当“求不得”或“得而复失”时,就走向反面变成了痛苦。

禅乐则是不必借助外在事物的“自发自主”的快乐。开始禅修之后,只要方法正确,修炼者必能够感受到“禅乐”。禅乐的体验,又成为修炼者禅修的进一步动力,会有种欲罢不能的感觉。不在禅修状态时,禅乐也会消失,但由于禅乐能够“自力更生”,因此不会害怕失去,并且禅乐的消失不但不会产生痛苦,因禅乐而产生的自信、宽容、豁达、平和等心态依然能保持相当长的时间。

由于体验了禅乐,修炼者自然而然就对世俗之乐慢慢地看淡,也就慢慢减少了争强斗胜的意欲和行为,修炼者因此而恒常保持健康乐观的心态。正常情形下这种人身体会比一般人健康,生命也比一般人长寿。而且世事往往很奇妙,越是保持与世无争的健康乐观心态的人,由于容易满足,尽管修炼者遇到的困难挫折不比一般人少,但其事业或人生“平均值上”依然会比一般人顺利。

由于与世无争,加上禅修者习惯了以旁观者(中立者)的身份观察事物,因此修炼者不会轻易站在某个利益集团的角度说话,其思想总能够超然于种种纷争之上,对世事的洞明比一般人深刻,对各类问题的看法就比较公正无私。

禅修之人不会刻意强调道德规范,不会刻意站在道德高地去指责别人,却自然而然地处处表现出道德佳模的典范,成为人们爱戴的榜样。(这里要说明一下:道德规范、标准与典范、榜样是两回事,前者是强制性的要求,后者是自然产生的效果。我欣赏后者,对前者却持保留态度。例如有人抢救了落水者自己却牺牲了,我敬佩牺牲者,却不会鼓吹所有人日后遇到溺水者都必须不惜牺牲自己生命去抢救这种言论;又如孔融让梨,我会赞美他的情操,却不会要求人人都必须让梨。高尚的道德情操应该赞美宣扬,使之潜移默化教育人,却不能强加于人的头上(参考笔者的《道德新经》:立贤而不尚贤,使民不争而争。立德而不尚德,使民不好而好。立仁而不尚仁,使民直而不伪。立义而不尚义,使民不言而信。立礼而不尚礼,使民无拘而束)。

上述禅修的“好处”,会吸引人们对禅修产生兴趣,禅修过程中的禅乐又会使人对禅修欲罢不能,这使到人们很容易产生错觉,以为这些就是禅修的意义。但实际上,禅修不是冲着这些好处而来,禅乐更会随着禅定的深入而渐渐被除去。当然,宣扬禅修的好处,不妨作为吸引人们参与禅修的“方便法门”。但对于真正为了追求大道而参加禅修的人,则必须反复明确地强调:执着于禅修中的好处或沉迷于禅乐,往往使修炼者徘徊在“欲界定”或“未到定”的层次,而永远不能更进一步达到真正的禅定,也就不可能认识到神秘主义经验。

这是因为,所谓“禅定”,远未是目的,禅定只是探索神秘主义经验的过程。耽逸于禅修的世俗好处或禅乐的快感里面,等于把过程当成了目的,且大大违背了禅定即“心识不受因果律制约“的内在含义。因此,对这些好处应抱什么态度,是决定我们修习禅定能否真正成功的关键因素。

或者应该这样认为:

禅定的好处系禅定的现实意义;

探索神秘主义经验系禅定的究竟意义。
贴主:仁剑于2022_06_13 14:20:42编辑
喜欢仁剑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仁剑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 怂娃儿 给 仁剑 端来一杯咖啡! - 怂娃儿 (88 bytes) 01/27/24
不对,再悟。 (无内容) - 木头强强强强 (0 bytes) 06/14/22
是的,师兄确实是这样。 (无内容) - 木头强强强强 (0 bytes) 06/15/22
谢谢吴兄指点。 - 仁剑 (252 bytes) 06/14/22
谢谢(^-^) (无内容) - 仁剑 (0 bytes) 06/14/22
(^-^) 兔子兔子老虎 给 仁剑 送来一个棒棒糖! - 兔子兔子老虎 (87 bytes) 06/13/22
谢虎兔君? (无内容) - 仁剑 (0 bytes) 06/13/22
(^-^) 雨地 给 仁剑 端来一杯咖啡! - 雨地 (88 bytes) 06/13/22
谢雨地:) (无内容) - 仁剑 (0 bytes) 06/13/22
(^-^) 刀锋 给 仁剑 赠送一袋香包! - 刀锋 (88 bytes) 06/13/22
(^-^) JacksonNg 给 仁剑 端来一杯咖啡! - JacksonNg (88 bytes) 06/13/22
好! 很好...要靜心閱之 (无内容) - JacksonNg (0 bytes) 06/13/22
质变到量变?? (无内容) - 仁剑 (0 bytes) 06/13/22
仁兄,....哈..? (无内容) - JacksonNg (0 bytes) 06/13/22
(^-^) maddogs 给 仁剑 端来一杯咖啡! - maddogs (88 bytes) 06/13/22
(^-^) JacksonNg 给 maddogs 端来一杯咖啡! - JacksonNg (88 bytes) 07/05/22
(^-^) shoppersVIP 给 仁剑 送上一包开心果! - shoppersVIP (87 bytes) 06/13/22
哎哟,谢谢啦。 - 仁剑 (228 bytes) 06/14/22
哦,这样吗?那么我回赠与你。 - 仁剑 (159 bytes) 06/14/22
您太客气啦 (无内容) - shoppersVIP (0 bytes) 06/13/22
(^-^) shoppersVIP 给 仁剑 献上一支玫瑰花! - shoppersVIP (88 bytes) 06/13/22
(^-^) shoppersVIP 给 仁剑 端来一杯咖啡! - shoppersVIP (88 bytes) 06/13/22
(^-^) shoppersVIP 给 仁剑 献上一支玫瑰花! - shoppersVIP (88 bytes) 06/13/22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