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哲学世界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自由思想批判(六)分数自由度

送交者: 仁剑[♂☆★★声望品衔11★★☆♂] 于 2022-05-27 13:46 已读 7040 次  

仁剑的个人频道

+关注
九,分数自由度

“自由度”这种表述,就其字眼上的含义确实相当科学合理,但要真实反映社会人的自由感,必须赋予“自由度”新的内涵。(在《逻辑后缀学》中,将对自由度进行更深入的讨论。)

人类出于自身的安全感和满足感需要,而产生了对人文、自然、思想三方面的自由向往,并以为越有安全感或满足感,就会越自由,这其实是错误的。

参考本文第五节思想属性方面,有关被动意识和主动意识的论述,安全感源自于“我需要”(What I Need):得到了我需要的东西,我的生存就有了延续的保障。满足感源自于“我想要”(What I Want):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我就觉得满足。

但“我需要”和“我想要”都是需求,需求越多,越大,被动性越强,自由感反而越低。由于人为了生存而产生的需要是有限的,但“想要”却是无止境的,即人的需求,特别是现代人的需求,大部份来自于“我想要”。也就是说,“我需要”对自由感高低的影响不大,自由感高低的变化,主要受“我想要”多寡的影响。

因此,在假定“我需要”为不变的常数的情况下,“我想要”越多,自由感越低,“我想要”越少,自由感反而越高。根据自由感与“我需要”和“我想要”之间的关系,可以创建一个与统计学原理完全不同的自由度公式:

D=N/W

等式左面的D代表自由度DOF(Degrees of freedom)。右面的分子N代表“我需要”(What I Need),分母W代表“我想要”(What I Want)。

为了与统计学原理的自由度区别,这个自由度可称为“分数自由度” FDOF(Fractional Degrees of Freedom)。

分数自由度公式清晰地显示了:分母越大,分数的值越小,即自由感越小。反之则反。分数自由度的值越高,则自由感越强。

下面就根据FDOF(分数自由度)公式的原理,对社会人的自由感作详细解释。

第一,分数自由度公式简单明了,有一般数理基础的人都能明白。当然,这篇文章只是就分数自由度的原理,和读者分享有关自由的问题。至于具体的计算,有兴趣的专家可根据社会人各种“我需要”及“我想要”而进一步制定出专业的数理参考标准,但那些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内。

第二,由于一般人的想要永远大于需要,因此分数自由度通常情况下都小于1——想要的越多,分数自由度越小,自由感越低:野心越大的人,分数自由度越小;现代人的分数自由度,远小于古代人;发达地区的分数自由度,一般情况下小于落后闭塞的地区;所以,要进取、进步还是要自由感,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第三,需要还可分为基本需要和扩大化的需要。基本需要可视为常数。扩大化需要则视人而定,现代的社会人,已经不满足于吃饱穿暖的基本需要,而把名利地位时尚潮流等都看成是生活的必需,也就有了所谓的“马斯洛需求五层次”。当把扩大化需要也作为“What I Need ”的“必需品”时,扩大化需要增加,想要必然亦随着增加,则分数自由度的值理论上保持不变。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现代丰富的物质生活或精神生活,并不能为我们带来更高自由感的问题。

第四,在需要得到满足后的短暂时段里,分子值会一度减少,分数自由度的值就会一度大幅下降,自由感会产生若有所失之惑,即反而觉得“不自由”了,即追求自由的欲望更强烈了。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会“饱暖思淫欲”,及“淫欲”满足后短暂的空虚感。当想要得到满足后,分母值一度减少,分数自由度的值则会一度大幅增加,人的自由感会徒然增高。这解释了中了六合彩的人;刚买了称心如意物品的人;刚刚心想事成的人,心中那种轻松快乐感的由来。但需要和想要的意识很快会“收复失地”,因此这种分数自由度的瞬间波动会很快恢复其正常值。

第五,富人的扩大化需要远多于普通人,但由于自视甚高,其想要也远多于普通人,因此富人的分数自由度并不比普通人高甚至更低。当然也不否认许多时候富足之人,因着金钱的能力容易令自己的想要得到满足,因此其分数自由度值向上波动的频率会大于普通人,即其轻松快乐的频率会高于普通人。但当分数自由度恢复正常后,富人的烦恼与普通人是一样的。

第六,当需要的值等于想要的值,分数自由度可达到1,或者说百分之百,这个理论上百分之百的分数自由度,是不分富人或是穷人,谁都有可能达到。但追求简单生活的人,其想要的难度都不会很大,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那些自甘淡泊的人,其轻松快乐又远比富人多得多。

第七,那些宗教上的修行人士,不过是把其需要尽量压缩到只剩下最基本的需要,其想要也等同于最基本需要而已,其分数自由度充其量也是百分之百。不同于俗世之人的地方,是修行人士有心在意志上坚忍,其百分之百的分数自由度,能够保持在一个恒常状态。但必须强调的是,百分之百的分数自由度不等于自由,当中的理由与上一节关于自由度的论述相同。

第八,有没有可能,令“我需要”大于“我想要”呢?那不是意味着分数自由度的值大于1呢?有可能。类似于第四点提到的,当突然之间获得想要方面的“意想不到的”巨大满足,例如中了六合彩巨奖、可望不可及的女神突然钟情于你、所买股票的价格突然之间疯狂上升等等,分数自由度都会瞬间突破百分之百。但这种突破是短暂的,原因第四点已有分析。

第九,分数自由度恒常大于1也有可能,这就是本文作者所宣扬的:成为一个“受训者”。受训者认为:世间所有的一切,包括自己的肉身都不属于自身拥有,因此我都“不想要”。但世间的一切,包括自己的肉身,都是受训的器材,要受到全面的训练,则所有受训器材都是“必需”的,故现实世界的一切包括自己的肉身,都是“我需要”的受训器材。因此“来者不拒,去者不追”,也叫做“有欲无求”。笔者个人认为:这种受训方式,远比苦行僧式的修炼“先进”得多,其分数自由度远超于百分之百,理论上甚至可达致无穷大。但必须再次强调的是,即使是“无穷大”的分数自由度,依然不是自由。

第十,分数自由度既能够进行定量定性的经验性分析,又能够进行道德上的规范性分析,是一种简单实用的自省工具。这样的自省,既不会出现“有条件的自由”那种满腔热血般偏激的“崇高使命感”,也不会出现统计学意义下的自由度,那种只能量度别人的自私自利。根据分数自由度进行的自省是一种中性的、平和的、超然的客观评估,能使人在激烈竞争或平淡无聊的日子里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想要什么,为什么快乐,为什么苦恼,永远以一种从容冷静的眼光看待人生,永远保持一种愉快平和的心境。

第十一,当分数自由度能够被大众所接受,分数自由度就可以用在国家层面上的分析评估。但国家层面的分析评估,无论是单项或是综合性的,与个人的分数自由度完全相反:两者的分数自由度,都是越低越好。这是因为:国家层面的“我需要”和“我想要”里面的“我”,具有“他者性”。“他者”,就是人民,或者说公民。之前提到的宗教修行人士或者受训者那种“把想要尽量下降到与需要一样甚至不想要”的做法,属于“原教旨”范畴的理念,在普罗大众里并不合适。现代社会里,一般公民的“扩大化需要”是合理的。因此,公民政府必须在满足公民基本需要的基础上,再尽可能开拓公民的“扩大化需要”,并尽可能提供、满足公民因扩大化需要而“想要”的一切。也就是说:一个政府的分数自由度越低,反而说明这个政府给予公民的所需所想越多,公民从这个政府获取的安全感和满足感越大。但这并不意味着民众因此而放任地“想要”。因为在与此同时,民众根据自身分数自由度的自省,能够以一种“够了就好”的心态,自然“对冲”政府提供的慷慨,双方就此取得良好的互动平衡机制。

——当今这个世界里,哪种国家制度好?哪种国家管理方式好?如何评价人民的素质?人民与政府之间如何良性互动?众说纷纭,争执不断——笔者认为:一个简单的分数自由度公式,就可以为上述问题提供合理的衡量标准——人民的分数自由度越大、政府的分数自由度越小,这个国家就越健康。
喜欢仁剑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仁剑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