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哲学世界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亲子教育(上)

送交者: 仁剑[♂☆★★声望品衔11★★☆♂] 于 2022-05-18 17:38 已读 7939 次  

仁剑的个人频道

+关注
这是十年前写的文章,作了些修改(时间线上稍不留意会混淆,所以我有加注解释)。

笔者认为,放在今天,这篇文章还是有一定的启发性。写得有些长,就分为三部分上传吧。

先说一点有关儿童安全方面的看法。

前一阵子(2011年10月发生的不幸事件),中国的小悦悦事件引起网上许多评论,其中一种声音是对小悦悦父母的责难,认为他们没有好好照看自己的孩子。对此我认为应该从两方面去分析:态度与客观原因。

对儿童的父爱或母爱本来是人的天性,但现代社会的功利性造成人的自我意识被过分强调,对子女的爱护意识往往走两个极端,一种是溺爱,一种却是听之任之。第一种不在这里讨论,对于第二种,例如中国因重男轻女的观念导致对女婴的溺杀或抛弃现象就是一种不爱护儿童的极致。不管什么理由,不爱护儿童或者不重视儿童的态度而造成儿童意外,心身受到伤害,其家长都应该受到谴责。

但如果因客观原因而出现意想不到的事故,我们只能对事故本身表示遗憾,而不能谴责诸如小悦悦事件中已悲痛欲绝的父母,那样对他们是不公平的。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充满了变数,许多意外是防不胜防的。对儿童的保护,父母只能想办法做到更好,却不可能做到最好。

我的儿子和女儿小时候都曾经发生过意想不到的事故,不妨在此告诉各位初为人父母或准父母,希望能给大家一点警示:

我太太懂得剪裁衣服,因此我家有一台缝纫机放在车房。十年多前,一天她正在缝纫机前忙活着时,没留意从背后溜进来的、当时只有三岁多的儿子,好奇的儿子被转动的电动机吸引,傻乎乎地把小手直接伸到了电动机高速转动的皮带上,一声哀号,儿子的一根食指被切得几乎见骨(过后急诊医生说幸亏没有真正伤到筋骨神经。小孩的再生能力相当强,十多年过去,现在连疤痕也看不见了)。

女儿五岁的某一天,因为不满意妈妈为她挑的,准备参加同学生日会的裙子,自个儿在比她高出两倍多的衣橱里试图取一件她看中的裙子(这个衣橱并非现在IKEA那种轻飘飘中看不中用的新潮衣柜,而是相当沉实传统旧式的衣橱),但她够不着衣架,只能扯着裙裾死劲往外拉,竟把衣橱拉倒了(建议有小孩的家庭检查家中的衣橱或其它家具的重心会不会太高,事后我检查倒下的衣橱,发现上面挂了太多的衣服,挂衣间上方的横柜也塞得满满的),轰的一声沉重的衣橱整个儿压在她身上。幸亏,母亲当时在隔壁房间,还是幸亏,她刚好是被压在衣橱的空档中,严格而言不是压着而是盖着,旁边还有一些杂物起了支撑作用,我女儿只是虚惊一场而居然没有受到任何伤害。

类似的事故还有不少,相信每个有小孩的父母都会有一些关于自己小孩的惊心动魄的故事,小孩的成长不可能一帆风顺,发生的意外只能够用防不胜防来表示。

所谓的客观原因还有下面所说的情况:

我认识一个刚开始做生意的朋友,他和妻子一起买了一个洗衣店,大家应该知道,这种小生意其实就是自己为自己打工,夫妻俩都要干活的。没多久他们第一个儿子出生,这时问题来了:新生儿子怎样坐车?澳洲法例规定幼儿汽车安全椅不能装在前座。然而,因资金原因他们只有一台送货用的面包车,送货上班都用同一台车(还有就是太太不会开车)。面包车后面没有座位,只是装货用的,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能违例把安全椅装在前座。

知道此事后,我只能尽责任地告诉他们违反了法律,却不能站在道德高地去谴责他们对儿童生命的不负责任。因为这叫做生活所逼。

为生活所逼的例子很多很多,最近一则新闻(注:十年前的“最近”哈),中国农村因父母出外打工而留守农村的儿童超过两千万。这些儿童得不到父母的关心、照顾,未来并不被看好。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周晓铮说:这些家长们没有选择,他们需要挣钱。这就是生活所逼。这个世界上,这种“生活所逼”其实具有普遍性,相信读者心里明白。

说老实话,第一个小孩出生前,我对儿童谈不上喜爱或不喜爱,可以说没什么特别的感情。但当第一次抱着襁褓中的亲生孩子时,莫名的父爱就油然而生。当时我和太太也是做着自己的生意,孩子的出生令我俩弄了个手忙脚乱,我当机立断:无论亏赚,把生意卖了,钱无论多重要也不及家庭和谐和儿女成长重要。自此之后,太太就专职在家相夫教子,而我另外找工作独力承担了家庭收入的责任(现代社会里这种家庭分工不多了)。

但我知道,我能够成功转型,只是我的幸运,不等于人人都能用我的模式成功。

所以,这篇文章只是提供一种参考。


下面转入亲子教育的正题。

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家长有两方面的责任:一是关心,二是教育。两者相互关联但又有所不同。关心以儿童的心理和生理是否健康成长为准则,教育以儿童的学业水平为准则。

笔者认为,家长的责任,应该以关心为主,教育为辅。儿童的心理和生理都健康了,学习才有积极性,效果才会事半功倍。可惜现代的父母大都有本末倒置的做法,即侧重于子女的教育,对子女的关心却不足够,或者说关心的方式不大对头。

为什么说是本末倒置?

一个直截了当的反问是:现实里有几个家长敢说自己有教育学方面的专业知识?没有教育学方面的知识,而妄图去教育子女,就叫做“扬短避长”,就是本末倒置(顺带提一提,笔者是教育学专业的)。

半年前关于“虎妈”式的教育正确与否的争论,我是这样看的:

首先,“虎妈”所代表的没有普遍性,只属于一个特定的群体,一个所谓的精英阶层,其成功带有一种另类的“炫富”性质,这种成功无论在中国或者其它国家,对不具备条件的大多数普通家庭参考意义不大。

其次,“虎妈式”即使纯粹从教育方式的层面来看有一定的启发性,这种启发性背后的意义也值得商榷,许多人都认为虎妈的家长式教育不利于儿童才能和创造力的发挥,我认同这种观点。我更认为,什么狼爸虎妈式教育带有相当强的功利性,压迫性,如果其教育方式形成一股风气,对父母对儿童对整个社会都是一个噩梦: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父母儿童都会承受巨大的压力,然后,极少部分儿童脱颖而出成功了——但这类成功只能是个人的,这类儿童长大成人后都会相当自我,其社会责任感肯定薄弱。其实现在的中国教育早呈现出这种趋势。

好了,说了一大通理论,还是说说,我具体是怎么样教小孩的吧。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打工一族,不属于什么精英阶层,我相信我的教育方法有更广大的适用性。当然,每个家庭的生活环境不一样,很难找到一种适合所有人的亲子教育方法,我的方法同样地:只能供大家参考。

我有一男一女两个小孩,俩人年龄相差一年半,属于“三年抱俩”那种。

我对小孩的重视,健康第一,思想和快乐并列第二,学业成绩第三。

有人可能会问:是否因为你的小孩成绩差,所以你在为自己的教育方式找理由?我的回答:不是的。

我两个小孩,分别就读于雪梨两所当年全省排名前十的精英中学,而他们在班里或年级里又是排名前十的学生(十多年后的今天,儿子在大机构工作了两年,就已经连升了三级。两年前,他还没有毕业就已经被那个机构预聘。女儿更是学霸级,刚毕业就已被澳洲首都堪培拉某重要政府部门录用。但是,她曾经获取过一份全额的奖学金,作为交换生到中国北大留学,却因新冠疫情而被中断,不得不中途返回澳洲。这笔奖学金至今有效,因此她以此为由推迟一年任职,跑到新加坡某相关部门实习去了。二十岁出头的她,这些年已经去过欧洲、中东地区、东亚、东南亚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不是去旅游,而是为了学业和各种学术讨论。我对她的寄望是:希望有朝一日,在中澳友好关系方面发挥“桥梁”作用)。

我不必重视他们的学业成绩,他们的学业成绩却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始终名列前茅。这是因为,我懂得辩证法,懂得矛盾的转化,懂得什么叫相辅相成,懂得如何用最小的资源,挖掘自身的潜力实现最大的成功,用古语来说,叫做“以柔克刚”、“不战而胜”,用时髦的话来说,就叫“利益最大化”。


健康第一:

让子女尽可能多的补习、学尽可能多的才艺,这是多年来海内外华人世界的风气。对这种风气,我在十多年前就已经不以为然。在我还没有成为父亲时,就曾经和已经有小孩,并打算让小孩去学什么钢琴绘画之类的朋友辩论,我让我的朋友思考的问题只有一个:让你的小孩成为表演钢琴的人或是欣赏钢琴表演的人,那个更优胜?换言之,被人欣赏和欣赏人那个更优胜?有用的人和用人的人那个更优胜?

做关云长不如做诸葛亮,做诸葛亮不如做刘玄德,做刘玄德不如做曹孟德。懂得用人的人比有用的人更有用,这个用人也包括了用自己。简单地说,就是用与被用的关系(哎哟!写到这里,发现这种思想带有十足的功利性,和我一贯以来反对功利性的思想有冲突,个中奥妙就留给有心的读者自己去评价吧)。

在别人忙着送小孩去学这学那的时候,我却让我的一对子女在五岁的时候,就分别参加当地的澳式橄榄球青少年俱乐部,哈!就是那种抱着个橄榄型的球跑来跑去的运动。澳洲人特别喜欢这种运动,更乐意让他们的子女参加这项运动,因为这项运动是免费的,是由各个俱乐部赞助的,俱乐部嘛,自然是由各个财团支助的。在澳洲的读者不妨留意一下,在冬季,逢星期天各个球场都会聚满沉浸在这项运动中的大人和小孩。

是的,我的小女儿也参加了。

这是一种激烈碰撞对抗的运动,通常只有男性才参加,场上基本看不到女性的影子,华人女孩就更是绝无仅有,因此我的女儿在场上是万绿丛中一点红。她没有什么球技,却永远是出尽风头的那个,每当我的女儿抢到球时,场边总会传来家长们如雷般的喝彩声:Lily go ! Lily go !(自然是化名哈)。想想看,在这种鼓励声中,在她抱着球在前面跑,后面追着一大群男孩的情形下,我女儿的自信心能不强大吗?

这种运动,不断地跌倒而且经常是故意地跌倒。子女的胆量、勇气、不怕苦不怕痛的精神也被培养出来了。这种运动,要不断地在奔跑中抛球接球,子女的身体协调,和对周遭环境迅速作出判断的能力亦得到了训练。澳式橄榄球,是一种极其讲究团队合作配合的运动,这就让我的子女,从小就建立起集体的意识,互动的意义。最后的结果,是他们的心理得到了健康发展。

我并没有想我的子女能否成为橄榄球明星,我的目的也不是让子女在运动场上争强好胜。除了训练他们的心理之外,另一个目的是,希望他们身体能健康强壮。

因此我鼓励他们积极地奔跑,每周都跑几场(逢二、四、日三天训练或比赛)。这一跑就跑了五年,直到他们十岁才退出。我儿子的退出,是因为他遗传了我的兴趣,喜欢上另一种活动:武术。我女儿的退出,是小女孩终于有了男女不同的意识:不再愿意和那些臭男孩有碰碰撞撞你拉我扯的身体接触啦。但上中学以后,女儿又参加了另一种听说澳洲独有的,叫“Net ball”的运动,女儿说中文叫“篮网球”,看上去像没有篮板的篮球运动。这次反过来了,参加这种运动的,清一色是女孩子,观赏这种运动,感觉特别的清丽、雅致。女儿上大学后,又喜欢上一种一直坚持到现在的运动——居然是钢管舞。对我来说,这回有点“辣眼睛”了。老实说,尽管我在《逻辑后缀学》里提倡要以开放性心态对待人生,但现实的我还是挺传统保守的,正如我在《我从不做好事》一文所说的:思想和言行不必一致哈。因此,对自己的女儿从事这种穿的非常少的运动,实在有点不敢看。但看到她在钢管上高难度旋转翻飞的身姿,心里还是相当自豪的(她在钢管舞界小有名气,已经出了几个专辑)。

自小的锻炼,养成了我的子女比同龄孩子强得多的意志力和自觉性。

澳洲的学生上学期间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是免费的。我的儿子所读的中学离家较远,需要坐巴士然后转火车,但自从他独自上学后,他就不坐巴士了,每天从火车站走路来回。他的理由有两个:锻炼身体和减少空气污染(看看第二个理由,自小就有利他的忧患意识了)。自从十岁开始他参加了武术训练后,他居然为自己订了个训练时间:每天早上六点就起床,用一个小时做瑜伽,然后去跑步(我居住的这条街上的居民,说我儿子像个时钟,每天早上都准点地出现在街上),每天傍晚吃饭前,又半个小时体能训练(注:直到现在,已经坚持了十多年)!其结果是十三四岁时他的身高就接近一米八,脸上是充满稚气的娃娃脸,却生了一副虎背熊腰的汉子体格,但又有现代少年中不多见的柔软度。他能以金鸡独立的姿势把一条腿贴到脑袋上,一个飞腿能把我家后院挂在近两米高地方的晾衣架踢飞。我真服了他了。以至我曾经仰望着这个高我半个头的儿子对太太说:老婆,这真是我的种吗?

女孩儿家自然要多点保护,因此上学放学都由母亲接送,我女儿学校离家较近,母女俩从不坐巴士,同样是走路来回,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我太太更说:在路上有机会和女儿说许多心里话,自自然然就达到了融洽的亲子目的。一边走一边听着女儿叽叽喳喳的话题,并且表现出真正的好奇心(一定要真正的好奇,并且与女儿一起开心、一起失望),女儿与母亲的心,自然就连在一起了。那些常嚷着没时间没机会和子女沟通的父母请记住:沟通是见缝插针的,就看你有没有这份心;沟通也是需要一定技巧的,而不是坐在那里,一本正经的说教(讨论还是要的,后面我会说到)。

在亲子行为方面,还有一种做法可以和大家分享: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在孩子入睡前为孩子讲故事,相信是许多家长都会做的,我家也不例外。但孩子长大以后呢?已经过了听童话故事的年龄之后呢?我家的做法是:每晚入睡前,母亲都会分别为子女做按摩,当我不忙时,我也会加入,父母两人一边对子女“动手动脚”,一边说些温馨调皮的说话。我为子女按摩时老爱作弄他们,一会儿搔他们的胳肢窝,一会儿搔他们的脚底板,令他们咯咯的笑。因为我知道:少年儿童并不真的需要舒筋活络,所谓按摩不过是满足他们皮肤对抚摸的渴望,让他们的情绪得到镇定,更让他们的心灵每晚在父母的关爱中安然入梦。

说起睡眠,专家说,儿童每天睡眠时间应该保证在十个小时以上,我十分赞同。我的子女从小的睡眠质量都是充足良好的,这是因为他们额外的学习不多,自小他们都没有感受到太多无谓的学习压力,自然睡得香甜了。而睡眠质量得到保证,反过来他们读书的质量和效率也就得到相应的保证和提高,他们每天平均实际的做功课时间只有一个小时,大概从下午四点半到五点半,而我知道许多学生每天功课时间是到深更半夜。

踏入少年阶段,他们的睡眠时间减少了,但每天我依然要求他们必须在十点前睡觉。儿子六点起床,睡八个小时,女儿七点起床,睡九个小时。
喜欢仁剑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仁剑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儿子睡的有点少啊。 (无内容) - kudoof (0 bytes) 05/19/22
谢谢(^-^) (无内容) - 仁剑 (0 bytes) 05/19/22
(^-^) 空行菩提 给 仁剑 献上一支玫瑰花! - 空行菩提 (88 bytes) 05/19/22
谢鼓励(^-^) (无内容) - 仁剑 (0 bytes) 05/19/22
谢谢(^-^) (无内容) - 仁剑 (0 bytes) 05/19/22
谢鼓励(^-^) (无内容) - 仁剑 (0 bytes) 05/18/22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