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哲学世界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王阳明心学概括

送交者: 蓝翅蝴蝶[♀☆★夜光何德★☆♀] 于 2021-04-27 23:53 已读 807 次  

蓝翅蝴蝶的个人频道

+关注

王守仁主张


阳明学,通常又称作王学、心学,是由明代大儒王阳明发展的儒家理学。元代以及明初以来流行的理学强调格物以穷理,王阳明强调“心即是理”,即最高的道理不需外求,而从自己心里即可得到。王阳明的主张为其学生们继承并发扬光大,其中又以泰州学派(又被称作左派王学)将其说法推向一个极端,认为由于理存在于心中,因此“人人可以成尧舜”,“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即使不是读书人的平民百姓、也可以成为圣人。

王学这种“心即理”看法的发展,也影响了明朝晚期思想中对于情欲的正面主张和看法。由于心即理,因此人欲与天理,不再如朱熹所认为的那样对立,因此是可以被正面接受的,这种主张的代表人物就是李贽,徐阶,张居正,唐顺之。

心本论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心者身下主宰,目虽视而所以视者,心也;耳虽听而所以听者,心也;口与四肢虽言动而所以言动者,心也”,“凡知觉处便是心”(《传习录》下)。“心”即“我的灵明”,“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同上)。“位天地,育万物,未有出于吾心之外者”(《紫阳书院集序》)。“

先生游南镇,一友人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关?’先生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同上,《王文成公全书》卷三)。“

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心明便是天理”。“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听言动,即事听言动便是一物。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传习录》上),“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传习录》下)。“心”不仅是万事万物的最高主宰,也是最普遍的伦理道德原则。阳明的心即理说是对陆学的发挥, 在方法论上也同于禅宗的即心即佛说, 阳明的基本观点是:“心即理也, 天下又有心外之事, 心外之理否?”人的自心就是天下万物所遵循的法则。但阳明认为两者虽在此方法上相同, 实际的社会作用却不同, “佛氏著在无善无恶上, 便一切都不管, 不可以治天下。圣人无善无恶, 只是无有作好, 无有作恶, 不动于气。”这是入世和出世之别, 救世与救心之别。[5]

“知行合一”的认识论


慧能以定慧论知行, 提出定慧等学, 这种观点直接影响到阳明对知行的理解, 阳明的知行合一论和慧能的定慧等学之间, 方法论上是相通的。知行合一, 不是讲知行的先后问题, 正如慧能所说, “莫言先定后惠, 先惠后定, 定惠各别。”[5] 王阳明说“知先行后”,他说:“心虽主于一身,而实管乎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事,而实不外于一人之心。……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吾子又何疑乎?”(《传习录》中)“知行如何分得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答顾东桥书》)。“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事,故有一念发动虽有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传习录》下)。实质是恪守儒家伦理,成为圣人。

伦理学说和修养论


“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 (《答顾东桥书》)。致良知是阳明心学中最得意之处, 他认为这是圣人之学的精粹, 是从上圣人所传下的一点精血。这其实是用慧能禅学的明心见性之方法发挥孟子以来的尽心思想,物欲遮蔽良知时, 良知并没有消失, 良知在人心中是不生不灭的, 只是有隐显, 阳明虽然说“恶人之心, 失其本体。”阳明的门人比之为云蔽日, “只是物欲遮蔽, 良心在内, 自不会失, 如云自蔽日, 日何尝失了?”阳明非常赞同这种说法, 此类喻, 正是佛教常用的。这里的基本方法, 都是佛教的如来藏的思想。[5]

“是非之心,不滤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体自然明明觉者也”(《大学问》),“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答陆原静书》)。“致良知,不假外求”,“若能向里求,见得自己心体,即无时无处不是此道”(《王文成公全书》卷一)。为什么?“臂之植焉,心其根也。学也者,其培壅之者也,灌溉之者也,扶植而删锄者也,无非有事于根焉而已”(《王文成公全书·紫阳书院集序》)。如何“致良知”?“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上级,意所在之事谓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正者,为善之谓也。夫是之谓格。”(《大学问》)然“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阳明认为, 人们必须自信心中的良知, “恒自信其良知。……自信则良知无所惑而明。”佛教的修行中, 第一项就是立信, 慧能讲众生应该自信自心佛性, 马祖道一讲各信自心是佛, 阳明与此相同。内省式的认识。致良知, 是向内开发, 致自心之良知, 而不是像朱熹所讲的即物穷理, 因为良知本来在自心内, 首先要把一个向外求索的心倒转过来, 如同慧能的禅悟一般, 明心见性, “各尽着自己力量精神, 只在此心纯天理上用功, 即人人自有, 个个圆成, 便能大以成大, 小以成小, 不假外慕, 无法具足。”所谓圆成, 也是佛教的说法, 圆满成就, 唯识宗有圆成实性, 指心。阳明也不否认这是禅宗的基本精神, “此亦须你自家求, 我亦无别法可道。昔有禅师, 人来问法, 只把麈尾提起, 一日, 其徒将麈尾藏过,试他如何设法, 禅师寻麈尾不见, 又只空手提起。我这个良知, 就是设法的麈尾, 舍了这个, 有何可提得?”“我亦无别法可道”, 是禅家的话头, 表示无法可说, 需自悟自修, 这已经明确显现对禅宗方法的融合。对于良知的证得, 是顿还是渐?阳明主张顿, 相当于慧能的顿悟说, “求诸其心一念之良知。”
喜欢蓝翅蝴蝶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