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哲学世界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南怀瑾讲《唯识与中观》第37章上

送交者: steambasss[品衔R2☆] 于 2021-03-09 9:12 已读 562 次  

steambasss的个人频道

+关注
《唯识与中观》第37章

原文:

“厌患粗动心心所故。发胜期愿遮心心所。令心心所渐细渐微。微微心时熏异熟识成极增上厌心等种。由此损伏心等种故。粗动心等暂不现行。依此分位假立二定。此种善故定亦名善。无想定前求无想果。故所熏成种。招彼异熟识。依定粗动想等不行。于此分位假立无想。依异熟立得异熟名。故此三法亦非实有。

复如何知。诸有为相。异色心等有实自性。契经说故。如契经说。有三有为之有为相。乃至广说。此经不说异色心等有实自性。为证不成。非第六声便表异体。色心之体即色心故。非能相体定异所相。勿坚相等异地等故。若有为相异所相体。无为相体应异所相。又生等相若体俱有。应一切时齐兴作用。若相违故用不顿兴。体亦相违如何俱有。又住异灭用不应俱。能相所相体俱本有。用亦应然。无别性故。若谓彼用更待因缘。所待因缘应非本有。又执生等便为无用。所相恒有而生等合。应无为法亦有生等。彼此异因不可得故。又去来世非现非常。应似空花非实有性。生名为有。宁在未来。灭名为无应非现在。灭若非无生应非有。又灭违住宁执同时。住不违生何容异世。故彼所执进退非理。然有为法因缘力故。本无今有。暂有还无。表异无为假立四相。本无今有有位名生。生位暂停即说为住。住别前后复立异名。暂有还无无时名灭。前三有故同在现在。后一是无故在过去。如何无法与有为相。表此后无为相何失。生表有法先非有。灭表有法后是无。异表此法非凝然。住表此法暂有用。故此四相于有为法虽俱名表而表有异。此依刹那假立四相。一期分位亦得假立。初有名生。后无名灭。生已相似相续名住。即此相续转变名异。是故四相皆是假立。复如何知。异色心等有实诠表名句文身。”

……晚上还发霉了,不晓得换,自己么一天还慢慢泡起来喝三四次,你说你在供养佛啊还是佛在供养你?!所以修密宗供养佛是这样供养的呀:香、花、灯、水、果,买的东西用的吃的都先给他老人家用了,然后这一杯水端上去:哎!给你老人家洗脚的哦!这一杯水是你老人家洗脸的;这一杯水是给你老人家漱口的。每一杯都要供养,观想得分(清楚)。然后坐在上面,静下来了以后开始念咒了,一边念咒一边脑子观想,“嗡……”;然后,拿个铃子“叮叮叮……”,这里拿个杵,降魔哦!降魔完了以后,再拿个鼓哦,“拨了噔,噔了噔;拨了噔,噔了噔……”然后赶快放下,手印哦!结哦、打哦!打完了以后,哦呦!一边念、一边想,身口意三业嘛!手代表这个身,把你忙得一塌糊涂,再也不能做别的事了,决不会去打人了;嘴巴念咒子(师乱念咒子):“轰隆……”什么都有了;然后还观想啊,观想得一塌糊涂,前后左右……这一修下来,三四个钟头一堂、一座。我说真是密法!什么密法?你不放下也放下了!——累死了!(众笑)要你起念再也不想起了。最后修下来,圆满次第,那真圆满!(众笑)那真不错!所以我说,嘿!密法真好!这个方便法门是真好!


然后又是,哦!鲜花供养;然后,哦!我这个毛巾擦过没有洗,赶快去洗呦洗呦,来来来……根本忙得啊,一天没有时间!到那个时候,“厌患粗动”,就厌恶了。这些都是起心动念啊!尽管是善的起心动念,也是起心动念啊!恶法不要,善法也不要;“厌患粗动,心心所故。”觉得:哎呀!这些都是妄想求嘛!我求佛菩萨保佑我,也是大妄想嘛!我不是个好人,他保佑我干什么?如果我供养了那么多菩萨,都保佑我,这个菩萨我不供养!因为他爱贪污嘛!啊?不供养你你就不保佑啦?!菩萨不会是这样。


所以因此悟通了,这些东西都不要了。所以后来有一个大活佛,那个活佛一般活佛都骂他,哎!我认为这个人真了不起,有神通的。我们在拜佛,他把脚趾站在旁边摇:“唔!你看,佛都给你拜动喽!”我马上给他磕头!这个人是成就了的人,那是彻悟了的!我在拜佛他就笑。


那么他很怪,很多疯了的人,男的女的;他喜欢弹一个中国的琵琶,弹也弹不好,“噔了楞噔、噔了楞噔……”乱弹;那些人啊,病医不好的、疯了的人都送到他这里来,他也不理你。那些疯子在他肩膀上爬上去,有些还骑在他这里,有些还屁股坐在他头上,他也不管;“噔了噔了噔了……”过不了两个钟头,都好了!都回去了!你说这是个什么本事?!啊,他就会这样,我们拜佛他把足摇动:“哎!佛都给你拜动了!佛都给你拜动了!”——这个是得了道的人。


所以讲到“厌患粗动,心心所故。”因为这样悟到了以后,“发胜期愿”,这是要大勇了!大勇猛菩萨,发起了最大的愿望:嘿,不要想!把它空下去!发“胜”——最强有力的心愿。所以你们大家做不到啊!打个坐起来:“我现在已经半个钟头……”半个钟头什么都不想,你做得到吗?你做得到啊?你做得到,开始很有一股勇气,结果脸还涨红了、血压涨高了,还是在那里乱想。那不能玩的哦!


“发胜期愿,遮心心所”,自己把所有的妄想心盖住了,谁都做不到。下面就是功夫道理,给你露消息哦!“令心心所,渐细渐微。”慢慢去休息去。所以你们现在在禅堂上打坐,我常常告诉你们,只能讲叫习禅、习定,是练习定、练习禅;你不要认为你现在就在学禅、是修定,那是大错而特错!只能够说是习定、习禅。你慢慢如此练习,“令心心所,渐细渐微”,慢慢把你涵养得熟了,这个心理状况慢慢地,粗心大意变细了,念头的力量变弱了、微弱了,“微微心时”——这四个字用得(好),玄奘法师这几句翻得美得很了,很高明了!“微微心时”,这个时候还有念没有念呢?心念还有没有呢?不能说绝对没有。你看他这两个字用得好极了——“微微心时”,妄念似有似无之间。


“熏异熟识”,这样慢慢练习,像薰鸭子一样、薰鱼一样、薰这个檀香一样,慢慢把它薰,使阿赖耶识受薰,向清净面来走。慢慢训练我们这个“异熟”,拿一个走反复的这条路把它改变过来;使定的新的路,把它练习纯熟。


禅宗祖师有两句话讲修行的道理:“熟处令生”,熟路子,要使它生了、疏远了;“生处令熟”。就是这个道理。比如像贪嗔痴慢烦恼的习气,我们用惯了的,慢慢把它脱开、解脱,把它变成生路道;修行、清净这一念,这个生路子啊,慢慢练习变成熟路。


“熏异熟识,成极增上厌心等种。”这样慢慢地练习,随时随地在修持,使构成了增上道,厌离心加重,厌离世间、厌离妄想、厌离烦恼的这个厌离心加重了;所以佛经上说,什么人才有资格真正叫学佛呢?厌离心没有生起,不能叫做学佛的人;厌离三界之心生起了,才能叫做学佛的人。就叫“厌离心”,讨厌、想跳出三界的恳切的心。他说,这样修持,“成极增上厌心等(的)种(子)。”心里种子养成了,“由此”,由于这条路;“损伏心等种故”,把我们平常烦恼心一切的种子把它损害了、把它降伏了下去。


“粗动心等”,我们很粗的烦恼妄想这些心意识的作用;“暂不现行”,注意这个“暂”字。所谓入定,是粗动心等暂时不起现行的作用。“依此分位”,依到这个样子的范围,假设一个名称,这样叫做无想定,所谓无心位;这样叫做灭尽定。但是灭尽定跟无想定有差别,中间也有理论上的差别。“假立二定”,这个二定指无想定,生无想天的定。


“此种善故,定亦名善。”无想定尽管讲是外道,但不是那么大的外道哦!他是善业哦!无想是善业。所以无想天是色界天的有顶天的里头的哦!生在色界天的有顶天哦!所以“此种善故”,无想天、无想定这个种性还是善定哦!所以无想天、无想定也是善业道。


“无想定前,求无想果故,所熏成种,招彼异熟识。依定粗动想等不行,于此分位,假立无想。”所以修无想定的人,在这个无想定的前位,因为随时厌烦自己思想太多了,尤其是夜里睡不着的失眠的人,讨厌死了!自己脑子里思想怎么那么多!——那你除非修到无想果,呵!求无想定、无想天。“招彼异熟识”的果报,所以,这个色身的果报一完,就生无想天。当然那个无想天里头很舒服哦!可是无想,不用思想。如果勉强地讲,无想天里头不用思想,(但)不是死人哦,不是哦!那就是顽空了,那变成了木头、石头了。无想就是无想,是想阴受了盖覆;其他还有作用的。所以无想定就是讲粗动的烦恼灭了,佛学名词假叫无想定。“依异熟立,得异熟名,故此三法,亦非实有。”


这个是讲修无想定的果报,它的成果如何?那么因此讲无想天、无想定等等无心位,实际上你不要执着,“亦非实有”,这是为了逻辑分辨的名称上清楚,的确有那么一个功夫、有那么一个境界。你执着了,呆板地认为有个固定的道理呀,那也是错了。 (本来我们今天有个补充的资料要引用,讲到无想定、修持的道理,这个补充资料我以为这两个钟头是来得及的,现在一看,没有办法了,下一次再补。……)


《成唯识论》卷一正好讲完,卷二才开始。现在,讲到卷二的开始,又是一个麻烦,纯粹是哲学上思辨的问题。原文是:“复,如何知诸有为相,异色心等,有实自性。”


这是另一派佛学的观点,认为一切有为法、相(它的各种现象);“异色心等”,认为一切有为法同我们现在这个生命、肉体的生命、这个心之外,另外有一个存在的一个功能,有实在的自性。这个自性不是讲明心见性那个性,就是说有它的功能、性质。


这个道理怎么个说法呢?我们整个的佛法,分两部分:“无为法”,所谓证得道、涅槃、道果,是无为之道,所谓得道,得这个无为法。宇宙万有一切,都是有为的——“有为法”。这是佛学的分类。


那么所谓有为法,是有动相的,这是我们现在用的观念——有动相,一切有生灭的都属于有为。但是注意,我们认为、人类认为的动跟静两个,静态是不是无为呢?


静(安静这个静)也是有为法,不是无为,这一点特别要注意!所谓动、静,乃至于说清静与不清静等等,都属于有为法。如果认为无为法是清静的、是静态的,那也是个错误的观念。因为我们认为这个静态,所谓清净,也是色身、我们现在生命存在的这个思想范围所认为的观念。


真正的道体——无为法,它不属于动、也不属于静。有动、有静还是有为法。因此,《金刚经》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乃至最后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就是《金刚经》所提到的有为的道理。有为法,本性也是空。


现在,根据佛学另一派,譬如南传佛学、佛教,像小乘佛学、小乘学派的《四阿含》里头的理论,认为这个心、外(物理的世界)是两重世界,心物是二元的。那么,因此他也根据经典,根据什么呢?根据《阿含经》、《楞伽经》,《楞伽经》的一节有几句偈语,认为一切有为法,“异色心”等,同我们现在心理、心的作用两样,有一个实在的自性,有它自己存在的性质。那么他们这一切理论啊,“契经说故”,因为佛说过的,《阿含经》啊、甚至大乘里《楞伽经》头上也提到过一点。但是,《楞伽经》并没有说有为法是另外有个存在的功能。所以这一派引证的理论,“如契经说,有三有为之有为相,乃至广说。”


他说经典上说到有为法有三种——“三有为”,这三种有为都有它单独存在的有为的这个现状、有它的作用,发挥这个道理就多了;“乃至广说”,很多很多。哪三种是有为法呢?就是“生、住、灭”,这是属于有为法的总论。生,一切万有的出生;住,等于现在所谓西方西洋哲学所讲的“存在”,存在的这个阶段;灭,就是过去了。生、住、灭,就是三有为法。这要记得啊!我们专门研究佛学的同学们就要记得了,所谓“三有为”是讲什么?“生、住、灭”。


那么,以这三个归纳了一切有为相,“乃至广说”,他说这个是单独地存在。譬如一颗种子里头生出来萌芽、开花、结果,是有它生出来这个阶段,在科学上我们讲也是承认的,一个东西是有个生出来的阶段。你说无常,它总要存在几秒钟、也要几秒钟;这个几秒钟是“住”(存在),过后没有。所以这个是有它独立存在的功能。


那么,下面认为——不对的!一切唯心嘛!不是这个道理。一切唯心,三界唯识。所以下面先提结论:


“此经不说,异色心等,有实自性,为证不成。”他说,你所提的理由不大对,对于经典、佛学的研究不透彻。譬如大乘经典啊,甚至于小乘经典,是有这么样的说法,但是没有说完;拿我们用一句佛学的惯语说,那个说话是“不了义”,没有彻底地说。了义教不是这个道理。


他说,经典、佛法没有真正说:这些宇宙万有的现象,生、住、灭的过程,“异色心等”,它有实在的独立存在的功能、自性。“为证不成”,他说你所引证的经典的道理(来)支持自己这个理由,不成立。下面原文说:“非第六声便表异体。色心之体,即色心故。”


下面首先碰到一个问题,“非第六声”,第六声是哪一声啊?这就很麻烦了。这就讲到、研究到“引声字母”。这个梵文发引声字母。那么,我们现在本院的同学正在学华严字母,那么就要研究到华严经典里头。“华严字母”,我们大家看到佛经印华严字母,每一卷后面都印着有字母的音声,这是非常重要的!很重要很重要!所以我告诉本院的同学好好研究好了,学外文啊,事半而功倍;学各种外文,会事半而功倍。也可以通“声明”,由观世音菩萨这个声明,通证声明而悟道,能够了解一切的音韵学。


所以华严经典所讲的有“八声”,八声不是平常处处这个意思——内义,我们牵扯到这个东西范围讲起来就太多了,是个专题。第六声,是华严字母所讲、梵文字母所讲第六“属声”。(专属那个属,属于的属,有归属。)这个就是说,一个东西有它的范围。譬如说我们买一个房子,钱付完了,这个房子属于你的,权利归你使用,你有权可以支配它;也可以卖它,也可以保有它;可以住,也可以转让人家。就是属于你的。连我们的身体也是这样,现在活着的时候,是属于我的,使用权属于我;是属于我的暂时的所有、暂时的使用,毕竟非我之所有。这个身体最后它要坏的,要死;只是现在活着,属于我的。第六声是“属声”。


那么,这个梵文里头第六声(属声)的意思,也等于中国的文字“之乎也者”,等于白话文“的呢吗呀”这些,上一句话没有讲完、同下一句话有连带关系的中间媒介的词句,所以属于第六声。那么这个第六声是对梵文字母来说。


他现在讲,宇宙万有一切有为法,譬如大到太阳、月亮、虚空、打雷、下雨,这些等等,都同我们现在活着的生命有连属的关系;等于我们的身体,现在完全是连属的关系,毕竟不是我。他说“非第六声便表异体。”说了一个同我有关联的有为法(物理、宇宙万有的有为这些动相),并不是说另外有个存在的主宰。


“色心之体,即色心故。”色心,就是我们现在的色心,这个色心就是有心脏,过去讲色心是“肉团心”,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心脏。因为我们过去的文化、东方文化认为人的思想就属于这个心;因为讲到一个心字,就把它与心脏连在一起,所以过去认为思想是属于心脏里头发出来的。现在西方观念,新的科学进步了,这几百年来,晓得思想不是心,是脑、脑的反应,究竟对不对还不知道哦!不要认为现代科学就对了、(以为)思想的确是脑里头来的哦!还不确定。将来的医学科学再进步了以后,又说不属于脑了,属于别的了,那就很麻烦了!


这种抽象的整个的东西,就叫做“色心”。色法、有实质的。所以现在本经上面两句话,“色心之体,即色心故”。有形状的这个色心、生理、心的作用;“即色心故”,它就是个色心,就是有形状的这个肉团心,就是这个作用。“非能相体,定异所相;勿坚相等,异地等故。”这些文字翻译得都很麻烦的!


他说,我们现在讲肉体脑筋也好、心脏也好,这个作用;“色心之体,即色心故”,它的体,它的本身的这个体,这个色心的体是什么?细胞组成,讲粗一点是肉体,我们拿现在的观念,都是每一个细胞的分子兜拢来,组成了肉、神经。它的本身啊,如果我们解释唯识这两句话,“色心之体,即色心故。”换句话说,物理构成的生理作用,它本身就是这么一个作用,什么作用啊?活到的时候一碰就有反应,这个反应它的作用是它的有为法;这不是心的“体”。随时它能够活着的东西起反应作用,后面还有个东西呀!他说你不要认为目前这个反应作用,就把它当成宇宙万有的本体,是错了的!因此,他的定义,“色心之体”,它只属于本心色心反应的作用。


不是说“能相体定异所相”,但是进一步说,这个能跟所两个,你要搞清楚啊!譬如我们现在看到这个电,电能是个什么形状?看不见的。我们现在看的电灯是电的功能发生了有为的作用,透过了这个灯泡放光的,那么变成电灯光。它透过了(机器)放声音,就变成了录影机或者是扩音机了,他就没有光了。各种各样有为的作用,所用的不同,电的功能是一体的。“非能相体定异所相”,但是你说我们看的电灯光,不是电能。那是电能透过这个机器所发的光。我们听的扩音机的声音,它本身不是电能,是电能透过了这一个机械的构造,扩大了这个声音,使它发出来的作用。声与光、一切变化的作用,这是它的“所”用。它本有的功能、那个电呢?不是这个所用上面。这个道理我们清楚的。


可是唯识这本书上现在讲的本文呢?“非能相体,定异所相”,这怎么讲呢?这个能在用的哪里?离开了用,这个能在哪里呢?不是这样。“非能相体定异所相”,当所有的现象起来的时候,能就在所中;它的功能就在这里。虽然说这个电灯发光的并不是电能,但是没有这个电能不会发出这个亮光。能、所同时。可是当我们看到光的时候呢?必须要有一个观念认识:这是“能”所起的发光的作用;不能把光就当成是“能”。在思辨的理论上同实际上有这么一个差别。


所以你们研究禅宗的同学都看过《六祖坛经》,六祖也告诉你,“当定之时”,入定的时候,慧在哪里?——“慧在定中”。“当慧之时”,起用的智慧的应用,定在哪里?有没有定呢?——“定在慧中”。同样是这个逻辑的作用。所以,“非能相体定异所相”。


“勿坚相等,异地等故。”怎么说呢?勿坚,不能够坚固。这个玄奘法师在这种地方翻译的文字啊,我们又感觉到非常遗憾,用的中国文字太古老一点!在那个时候用得那么古老已经很勉强了,再留下到我们现在是要了人家的命!“勿坚”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呢?不能坚固起来的。嘿!一定要用这样两个字,你说他用的多辛苦!我们读书又读得多辛苦啊!勿坚,就是不能坚固起来。譬如有个东西——水泥,我们建筑房子(建筑工程师都坐在这里),这个水泥不是水,水泥是土,地水火风是土。但是水泥当要融化坚固起来的时候,必须要加一点水;可是水的本身并不是水泥,那是水,因为水是不能坚固的,不可以坚。古代经典上解释都是如此,水不能坚固。


哎!你们年轻的同学、年轻的法师特别注意,今天二十世纪的末期,到二十一世纪马上开始,你出去弘扬佛法,也照佛经上这样说,算不定在学府里头,譬如说你到哈佛大学,或者某一个大学研究所,就不听你的,你常识都不够,水怎么不可以坚固啊?水严冬冷却了、冻拢来,硬的冰块还打死人呢!那坚固得很耶!不容易破坏耶!。那你这个佛法连这个道理都不懂还讲下去?他就不信了。


这是在当时那个时候的知识可用。譬如在佛经上经常用:“龟毛兔角”,乌龟没有毛;乌龟怎么没有毛?日本北海道的乌龟绿毛好几尺长呢!如果你说,乌龟本来没有毛的,那日本那个乌龟毛还是尼龙做的啊?!那是真的嘛!这是限于当时那个时候的常识,所以有许多经典上比喻的常识将来的时代不一定完全可用的。“一时,佛在舍卫国……”,是那个时候讲。这个时候佛来比喻。佛的知识非常渊博,但是他为什么不讲几千年以后的事啊?那几千年以前的人(又)都不信了!所以很难哪!可是我们研究佛学,你们出去弘扬佛化的,就要注意了。


刚才是提到“勿坚”两个字,经典上就是讲——“实性”。“勿坚相等异地等故。”就是液体的东西,你不要讲成水了,不如讲“实性”了。那么你用现在科学常识,所以“液体的东西同固体就两样”,这就是很清楚了,大家一听就懂了。所以,不能凝结是液体的时候不能凝结。水当然是个液体,但是它也是固体,冷冻起来是固体。水里头不能燃烧,水也有电能啊!可以发火啊!所以“异地等故”。


“若有为相异所相体,无为相体应异所相。”假定一切有为法、有为相,这个相就是现状,“异所相体”。他说,当我们一切现状起作用的时候、有所作为的时候,你认为另有一个功能的存在;那么,“无为相体”,当我们得道证得无为的时候,“应异所相”,那无为硬有个无为的境界了?所谓无为只是一个名称,并没有境界。


“又生等相,若体俱有,应一切时,齐兴作用。”这个生,就是刚才讲有为法他归纳三个字:“生、住、灭”这三个字。“又生等相”,起作用的相;“若体俱有”,你认为体的这个功能有另外存在的功能;应该“一切时”,什么时间?“齐兴作用”,完全是起了作用。


“若相违故,用不顿兴。体亦相违,如何俱有。”你说那个作用的、后面的功能,刚才拿电的比方,能跟所两个不同。“用不顿兴”,起作用的时候,它不是同时的;“体亦相违”,它的本体功能作用两样;“如何俱有”,它怎么样会同时起来呢?现在都是一条一条理由申述。


“又,住异灭,用不应俱。能相所相,体俱本有。用亦应然,无别性故。”再说,“生”,生出来一个东西,就是成长、生出来、存在(“住”就是存在,“生”就是成长);“灭”就是灭亡、死亡,过去了、没有了。他说“住异灭,用不应俱”,那么当它每一个过程的时候,这个作用不是同时俱在的。当生长的时候,它每一秒钟、每一秒钟都在生长,它不是存在;那么,当存在的时候,这个现象不是生长;换句话,当灭亡的时候,当然不是存在,更不是生长。


你看这些,很罗嗦,很讨厌!但是一个喜欢搞思考、搞逻辑的学哲学的人,越研究越有兴趣,不觉得讨厌。一个阶段硬有一个阶段。一个东西成长,等于我们的手到变成拳的时候,这是握拳的时候,握拳的时候就是握拳,这个“握拳”不能叫做“拳”。把这个指头统统握拢来了,这等于是“生”;好!现在拳头握紧了,这叫做“住”,这叫做拳头。依逻辑上讲,当你手还在握的时候说我这个就是拳头,不合逻辑;因为你现在不是拳头,是准备这个手在握拳头。就是这个道理,分析一点都不能马虎。


你说这个眉毛跟头发俩差不多,都是毛;哎,学逻辑的的说你混帐,你一切都不懂!眉毛是眉毛,头发是头发,身上的体毛是体毛,而且每一根体毛的上面的、中间的……都不同。这就叫逻辑。现在就是讲这个逻辑。所以“能相所相体俱本有”,能起的作用同所起的作用,“能相”,本能的功能,所起的作用;“体具本有”,在本体来讲,后面还有个功能。“能”——你说宇宙万有这个能、这个电能、电又是谁造的?电的能是谁造的?那么科学家没有办法找出答案。所以那么伟大的科学家像爱因斯坦,最后到晚年找不出答案来了,只好低头、信仰,归之于上帝,因为他没有办法找答案。自己觉得年纪大了,解决不了,他本来还想追下去,追下去他想追求到统一磁场,他那个理想一达成了以后,科学真研究到那一步,将来可能有——这个人类的世界、整个的一切文化改观了,我们所有的人都会神通了。那将来出去不要飞机了,坐着就飞;人这么一动,自己就可以飞起来。统一磁场真的达到了——理想中啊!——很可能做到这样。这物理世界也很伟大的呦!你不要看到万法唯心;万法唯物也很厉害的呦!这两个东西,所以现在变来变去,还在这个地方转。

喜欢steambasss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南怀瑾讲《唯识与中观》第37章下 - steambasss (31844 bytes) 03/09/21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