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哲学世界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南怀瑾讲《唯识与中观》第35章上

送交者: steambasss[品衔R2☆] 于 2021-03-08 9:17 已读 639 次  

steambasss的个人频道

+关注
《唯识与中观》第35章

原文:

“实无外色唯有内识变似色生。不相应行亦非实有。所以者何。得非得等非如色心及诸心所体相可得。非异色心及诸心所作用可得。由此故知定非实有。但依色等分位假立。此定非异色心心所有实体用。如色心等许蕴摄故。或心心所及色无为所不摄故。如毕竟无定非实有。或余实法所不摄故。如余假法非实有体。且彼如何知得非得。异色心等有实体用。契经说故。如说如是补特伽罗成就善恶。圣者成就十无学法。又说。异生不成就圣法。诸阿罗汉不成就烦恼。成不成言显得非得。经不说此异色心等有实体用为证不成。亦说轮王成就七宝。岂即成就他身非情。若谓于宝有自在力假说成就。于善恶法何不许然而执实得。若谓七宝在现在故。可假说成。宁知所成善恶等法离现在有。离现实法。理非有故。现在必有善种等故。又得于法有何胜用。若言能起应起无为。一切非情应永不起。未得已失应永不生。若俱生得为因起者。所执二生便为无用。又具善恶无记得者。善恶无记应顿现前。若待余因得便无用。若得于法是不失因。有情由此成就彼故。诸可成法不离有情。若离有情实不可得。故得于法俱为无用。得实无故非得亦无。然依有情可成诸法。分位假立三种成就。一种子成就。二自在成就。三现行成就。”

无表、色法,绝对否定了一切有物理的存在。所以现在医学上说:哎,这就是人神经的反应,不是心是作用,这是唯物论调。唯识认为所谓神经的反应不是第六意识的作用,第八阿赖耶识心的功能,那个属于思的境界。所以说人死以后,最后一口气断完了,体温还没有冷却以前,他那个触和思还存在,不能说是神经的反应,不是机械性的,还是唯心的,那是属于思与触的境界。刚才讲五遍行:做意、触、受、想、思。所以一切都是内识变似色生,心意识的转变,看起来有外表生理上的动作,其实没有神经的反应,神经的反应也是它,也是心的变的一部分的变相。我们晓得其他的大乘经典,大乘经典的华严境界或者密宗境界,换了一个名词,叫做什么?神变。注意,叫做神变。所以大乘不可思议的诸佛菩萨的神变。神变就是神通,一切都是神通了,就是心意识的作用,不是机械性的,不是唯物的。所以真正的佛法没办法,碰到共产党,碰到顽固的共产党、顽固的唯物思想家,绝对是对立的,没有法子。基本的根本哲学对立,它是彻底的唯心。


正讲到不相应行。我们在《百法明门论》、《八识规矩颂》大家都很清楚的啊----不相应行法。所谓不相应是与我们现在的心理状况、意识所不能相应,你转不动它的。所以唯识的归纳,不相应行法有二十四种。这二十四种都是不相应的行法。第一个得,第二个命,命根,生命的长短、功能这一切等等,都是心理第六意识所不能左右的,属于第六意识不相应。


在佛过世以后,佛的弟子们分了很多的宗派。所以,一切根本有部讲到不相应的,心理所不能左右的,有很多种法门。到了佛过世以后,差不多在一千年左右,把它归纳起来----不相应行,所谓行,在佛学的名词是属于行阴里头的,行阴就是一个宇宙间一个自然的动能。比如得到一个东西,能不能求得,求不得。普通我们都晓得佛经讲八苦。人生的苦乐不是我们的意志要达到就能达到的,它是宇宙的动能,生命的动能,所以叫行阴。行即动也,在轮转、在转动,分为二十四种。


现在到了普通过去小乘的佛学,乃至到现在南传的佛教,认为不相应行这些东西,我们纵然修道证果了,得了阿罗汉果,也把它没办法。比方,我们入定,自己的心念里头、自己的境界上没有时间、空间的阻碍,但是外面的时间一分还是一分,一秒还是一秒,你的心变不了它。因此说,是属于第六意识心的不相应行法。那么过去的小乘的看法,比如说从舍利弗下来,一直到目连尊者,一直到佛的公子罗睺罗,传扬舍利弗的学派,这些都认为物理世界的事情是我们的心转不了的,所以称心不相应行法。到了唯识学,大乘的菩萨们出来,心不相应行法是属于第六意识的心没有办法左右它。但是,在八个识综合起来的心王,一切物理世界同意识不相干的,还是归在一个心王上,归在心的体上,不是不能转,可以转,有相同的地方。那么,这个道理在唯识学家,现在在《成唯识论》帮你们归纳,它的原文说:


“不相应行亦非实有。”先做结论。唯识学家批驳小乘学派的----认为不相应行法,是心不能转的。现在唯识学家告诉我们:心不相应行法的最后,以本体、真如、道体来讲,它也是空的,也是不存在的。


“所以者何。”什么理由?“得非得等非如色心及诸心所体相可得。”就是说一切得,注意这个得是二十四种心不相应行法中的第一个,举这个例子,来概括了下面的一切。得到与不得到,得与不得。


我们大家都知道,在坐的诸位,出家、在家的诸位同学们对佛学都有很深入的了解。比方,举一个现在的事实例子,前一个礼拜,有位老朋友今年八十二,为了他儿女的出国,到美国留学伤透了脑筋,很伤脑筋。最后没有办法跑来,跟我商量很多,刚好有一个机会,我说:“没有问题了,可以解决了。”结果出去了。忙了几个月,差不多忙了一两年,总算把女儿送出走了。在他没有送出以前,烦恼,送走了以后又烦恼。所以他前天来说:“哎,人生啊真是八苦,当时留学办不出去----求不得苦,现在总算办出去了,送上飞机了----爱别离苦。”他说:“哎呀,人生真是的,都在苦中啊!”我说:“你真是通了!你这下真通了,时年八十二,而今天才晓得八苦了啊。攒到一切来了。”我说:“跟着后面还有啊。”他说:“我知道,你不要说下去。”八十几岁就是老、病、死苦了,都要来了。


像这些都是得,我们想求得什么,不是你心里想求得就求得的。有时候你想不要的,做不到。所以得非得等,包括了很多的意思。非如色心,我们现在这个身体啊,这个心脏,我们现在按西方文化来,不讲这个心了,讲头脑,这些都属于色心的反应,色法:四大、生理、心理起的作用。所谓色心在现在的心理、医学上讲就是反应的作用,一切反应的作用。脑神经的反应,心理上的反应。及诸心所,以及我们心里所发生的各种思想、感情等等。体相可得,我们的色心有心脏、有头脑、有思想,有感觉,有知觉,都知道,我们知道。及诸心所,我们心里头想什么,思想、情绪的变化,我们知道。它有体,有相,即有其现象,我们都知道。可是有一个不知道啊:得与不得。比如我们投资下去做这个生意,结果如何啊不知道。我们现在读书,读书以后前途如何?不知道。都说:前途有限,后发无穷,那么,不知道。所以得非得等心不能相应,不像色心,也不像心所起的各种现状,自己可以把握得住,有体有相。这是第一段。


“非异色心及诸心所作用可得。”第一个所谓的得,得到与不得到,比如受命根,命根。我们生下来究竟活到几岁?那一天要死?不知道。比如我们前天,这里一位同学突然就走了,第二天早晨突然就死了,死的很快,我倒替他很高兴,干脆利落,一点痛苦都没有。哎,下午还在这里,第二天打电话来已经跑了。没有把握啊,谁能够知道啊?除了有修持的。所以啊,第一个讲这个得与不得先的体相没有把握,第二个是作用没有把握。非异色心及诸心所作用可得。但是啊,作用有没有把握呢?没有把握。但是它有这个行阴,还有这个功能。也同我们这个色身肉体一样,脑筋一样,同心理状态一样,这个作用,它的作用。比如我们投资下去赚了钱,看到钱赚回来:哎,得到了。这个作用是有的。


“由此故知定非实有。”唯识学家说:只有这个偶然的现象,没有实际的自性。得与不得,命根也是一样。我们活着的这个生命的各种,有灿烂光辉的,各样不同的生活,与不同的成就。都是对于这个命根,说:我现在不要叫它老了,我要它恢复到十几岁,或者我要不死,你没有这个把握,除了修道成功的人,学佛的。所以,得、命根、众同分、异生性、无想定、灭尽定、无想天、名身、句身、文身、生、死、住、无常这些都是心理上你没办法自己控制的,是心不相应行。但是唯识学家说,它并不是二元论,并不是物理世界的功能另有存在,它的自性也是空的,由此故知定非实有。


他说这些二十四种心不相应行法“但依色等分位假立。此定非异色心心所有实体用。如色心等许蕴摄故。”你看玄娤法师翻译的文章要了命了,不晓得他在讲些什么?因为他的一个字代表了很多观念,用古文尤其写这个科学性的东西更难了,所以要非常留心地去读。他说这些东西但依色等,色就是物理世界,乃至我们身体活着的这个现状,分位给它假设地建立这许多名词,给它排列出来。分位假立,你不要把它看成是实在的,只有这个理论,也是没有实体的东西,所以它本性空。此定非异色心,他说这些名称同我们现在肉体的心脏、色心部分、脑筋,乃至我们意识心理状态,心所有,实的,现在我们感觉到真实:我在讲,诸位能够听,就是心所的作用。他说:所以,这些东西看到是外缘的存在,如色心等,同我们现在活着的这些神经的反应,心理的思想等一样的。许蕴摄故,因此在佛学上准许,许可它,包含在什么地方呢?包含在五蕴里头的第四蕴,色、受、想、行蕴里,行就是永远在动。


比如我们打起坐来,即使是入定了,没有到三禅天的境界,呼吸没有停止,这个心脏没有宁静下来,血液还在流行,所以你尽管做到入定了,行阴没有定。血液循环还是照旧,呼吸还在呼吸,行阴没有停。这个行蕴啊,你心念空了,它生理上的行蕴没有空啊。所以像这些二十四种心不相应行法,为什么叫做不相应?学唯识的同学要特别注意:二十四种心不相应、(这里要点一下,一般大家自己印书啊、自己讲课啊忘记了,这里要点一下。)行法。它是行阴里头的,这个心不相应是第六意识的不相应,但是行阴里头是相应的,所以叫行法。因此这里讲许蕴摄故,准许属于行阴里头包含。


“或心、心所及色、无为所不摄故。”注意了,句点就是问题啊。不然看这种经典是莫名其妙,念死了,一辈子还是莫名其妙,不留心,念三辈子也是莫名其妙。或心,注意啊!这是讲本体的心,包括八识全体的心。心所是心所起的各种现状,心理作用,包括《百法明门论》中的五十二种心所,都包括在内。及色,色法四大,物理的,生理的。以及无为法,无为就是得了涅槃,证了果了。所不摄故。这些都是属于行阴里所包含,或者真证到了全体的明心见性,这个行阴起不了关系了,脱离了,所以叫解脱。解脱就是把色、受、想、行、识五阴都解脱了。所以五阴解脱最难,不是说你懂了一点禅的道理,会讲几句禅的机锋转语,或者会打个坐,一点都没有解脱啊。你坐在这里觉得在入定,都是在色阴境界里头玩,所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象。”你们说:“气脉通了。”气脉通了是在受阴境界里玩,始终没有得解脱,不能明心见性,不能证果成佛。像李某说:“哎,气脉通了。”不在受阴中就在想阴中,没有用。那是哄着你玩玩,自己哄自己可以,不是得道。所以心是全体的心,心所及色,色阴解脱了,证到了涅槃无为的境界,那么,二十四种心不相应行法,它也起不了作用,也可以转它,心能转物了。


“如毕竟无定非实有。”到这个时候就是般若所讲的毕竟空了。空了,外境也空了,但是唯识家下的一个名称,一个断语。你们诸位少年的法师们要注意,将来出去说法,尤其将来进入二十一世纪,中西文化交流的时候,你要弘扬佛法,特别注意不要乱说的。唯识中始终没有提到一个“空”字,它用一个名词:“非有”,不是存在,不是有。“哎,他说‘非有’就是空。”那是你说的。那为什么不用一个“空”字呢?因为用一个空字你就落在一个空的境界上去了。落在空的境界上还是有嘛。哎,你说:“我现在很空。”那个就是有啊。所以注意唯识中的话:定非实有。


“或余实法所不摄故。如余假法非实有体。”与二十四种心不相应行法,或者属于其他的实法所不摄故。其他的实法是什么?比如得道证果了,可以转了它,是真实的。那二十四种心不相应行法也不能包含进来。所以其他的假法,我们幻想中的,同它也没有关系,非实有体。因此说二十四种心不相应行法,它的本身也是空。这个空是借用的,借用般若中的话来讲。如果站在唯识的立场上,不应该用这个空字----非有,不是有。那么,现在假设一个问题:


“且彼如何知得非得。异色心等有实体用。”上面这一节等于我们现在的人写文章,先写了总论,以逻辑来讲,它是先把前提告诉我们,下面是申述理由,这就是因明的道理。上面提出种子,下面做各种引申的说法。且彼的彼即它,它是什么东西?就是二十四种心不相应行法。这些是如何知?你怎么样知道?得到、不能得到(非得)等等异色心等,同我们现在的心理状况,乃至我们的心脏、脑筋,这些色身等等。为什么说佛要建立二十四种心不相应行法呢?因为一定也有其道理啊,有其实际的体,有其实际的用。此是提出问题,现在解答:


“契经说故。”哎,这是佛说的,不是我们乱造的,佛的经典上有。“如说”怎么样说?“如是补特伽(cie)罗成就善恶。圣者成就十无学法。”这是一段,要特别地注意啊。“又说。异生不成就圣法。”这是第二段,若用现在的版子排印《大藏经》,要重新排过了,这样一句就是一条了。


第三条:“诸阿罗汉不成就烦恼。成不成言显得非得。”你看他这个文字的翻译麻烦吧。若依照现在的白话文讲要好几页,一大堆。他说:为什么说呢?契经说故,佛在经典上说过,如说,佛怎么说:如是补特伽罗成就善恶。先讲名词----补特伽罗,现在讲国语讲惯了,伽念jia,人家说你这样讲不对了,好了,就照国语的办法,补特伽罗是什么呢?数取趣。你们研究佛学,尤其研究唯识的更要注意,唯识没有讲到生死中阴啊,这些名称都不用。就是说我们这个生命啊,在六道轮回中,有时候行善升天变天人,下地狱,变畜生,我们任何一个人没有得道,没有了生死以前,都在这个里头滚。这个滚普通我们叫灵魂投胎啊,中阴啊,佛学叫数取,自己要抓一个东西,就是死了以后,这个色体一坏,那个出去的没有了道以前,当下不能空了,一念不能空,它又去抓一个东西,抓一个东西即新的生命又来了,跟你结合了----所谓投胎,投哪一个胎不知道,六道轮回,分十二类生在里头滚。数取趣的“趣”跟那个趋向的“趋”是相通的,趋向,自己总是向前面冲,所以在六道轮回里滚来滚去。你把它翻译为“灵魂”,不对;翻译为“中有”,勉勉强强,也不对。中阴身是暂时的,就是讲很短的这一段。比如今天死了,大善人没有中阴身,这里一死,那边就升天,中间没有空到的。下地狱的人没有中阴身,这里一死,早就下地狱了,没有死以前已经下去一半了,没有中阴身。中阴身是不好不坏的,中间,数取趣,还要考虑,不是考虑,依因缘的轮转。这一段的存在叫中阴身。


因此有人问:那死了以后,中阴身还存在?中阴身的存在只有七七四十九天,非转生不可。有人就问了:那我的长辈死了几十年了,现在假设招灵魂,还能招得回来,那不是还存在吗?那不是。那是在鬼道中的关系。鬼道、天道都有相通的五通,可以跟人世间交通。下三道的就困难了,即地狱、畜生、恶鬼就困难了。那么恶鬼道又包含了另外一种鬼道,这种鬼道还是转身,可是不是中有,与人也有相通,这个道理太麻烦了。


总而言之,告诉我们:翻译为中阴身也不对,没有办法翻译,因此保留梵文的原音,即补特伽罗,叫数取趣。换句话说:补特伽罗这个名词是代表一切众生。如说,即佛经上讲:如是补特伽罗成就善恶,一切众生怎么叫成就善恶呢?若修十善业道,纯粹行善,死后升天。天有三十三重,不是欲界的三十三天,是色界、无色界,包括欲界。三界的欲界里的中心又有三十三天。那么各种的天道看你行善的程度不同,能够上升为天人。所以我们真正的佛法不是大小二乘,真正的佛法是五乘道:人道、天道、声闻道、缘觉道、菩萨道。人乘是基础,十善业道是人乘道,人都没有做好就想成佛,不可能的。人乘道没有做好,上去做天人的资格都没有。所以有时候我告诉诸位同学们,我们学佛的固然皈依三宝,不皈依邪魔外道,乃至皈依天神,我们都不皈依,但是都值得恭敬。我们死了以后能否做一个好的神都不知道呢,得看你有没有这个善行,你不要轻视了它。“聪明正直死而为神。”我们既不聪明,又不正直,连神都做不到啊。要做神要十善业道里有它的善果,得到了善果他才得到了升天之位,但升天不一定是得道啊。所以佛是天、人之师,不但是人间的大导师,也是天人的大导师,那是证得了菩提,天人不一定证得菩提。


所以补特伽罗成就善恶,下地狱乃至升天的,善恶两个果报完全不同。你说是谁给他做主的呢?不是上帝做主,也不是菩萨能够给你做主,都是自业的成就做主。自己在轮回,这个成果就是那二十四种心不相应行的“得”,得到了这个结果。下地狱的人心里绝不愿意下地狱,可是下去了,这属于得,心不相应,你的意识做不了主。这是解释“得”的道理。


还有,圣者,即修道的人成就了十种无学法,这圣者是罗汉们证得道的。十种叫做无学位,不需要再学了。所以我们没有证道以前,在佛学统统称为“学人”,都在有学阶段。因此我们老规矩,写信给出家的法师、在家的等,下面都自称“学人”。现在不同了,若你写“学人”,人家还以为你吹牛呢!等于是学者,学人变成学者了,这个时代不同了。以前我们写信,比如写给洗尘老法师,我可以自称学人。学人、凡夫,有学之位,不敢说无学,那是大阿罗汉,圣人了,那不需要再学了,那已经到了绝学无为。所以,什么是圣者呢?无学位才是圣者,大阿罗汉们。他们成就了十无学法,哪十种呢?八正道(正语、正业、正命等等)加上两种:正解脱、正智,这就叫十无学法。得了这个果位,就属于圣者。那么,这些证得了罗汉,修养到达了十无学位,他们硬是得果了,所以叫做“得”。心不相应行嘛,现在我们的意识心天天想证果,你证不到的,你的妄想心是得不到这个果位的,所以是心不相应行。你到了圣者的境界,成就十无学法,那就不同了。得八正道、得正解脱,得正智境界。所谓得,得道得道硬是有个得。你得个什么?又不是得到苹果,又不是得到芒果,它没有个东西啊?又不是钞票,又不是一碗饭,那得个什么呢?它到了那个境界,硬不是你第六意识想求的,求不到的。要一切解脱了,到了,就是“得”。


又说,佛经上说的:异生不成就圣法。什么叫异生呢?同我们一切众生不同。那现在的话讲是“超越”,我们现在的观念喜欢用这个名词----超越,与一般的人不同,与我们普通生命不同。它不成就圣法,它不需要有一个圣人境界。这句话怎么讲呢?这真是要了我们的命了!哎,玄娤法师的翻译啊,你多加几个字说清楚一点好不好呢?可他老人家就那么翻了,真要了命了。这是说:一般成了道的人不成就圣法,他不觉得自己是圣人。得了道的人说:“哎,我有道啊。”“哎,我告诉你啊,我有道,我是罗汉。”妖怪!那是道啊?真得道的人他谦和的很啊,问他:“你得道吗?”“哎,没有,没有,没有,没有。我怎么悟啊?悟个什么?言旁加个口天的误,耽误的误?有的。”他一定谦虚,异生不成就圣法。这下懂了,但是他真得道没有?得道了。是这个道理。这个翻译交代的有些不清楚,所以有时候念他老人家的书啊,有时候也扣他一分啊。他的功德无量,不过无量功德中稍稍扣他一分也没有关系。我常常当着他的像讲:“这个地方要扣你一分,交代的不清。”(一笑)


诸阿罗汉不成就烦恼,成不成言显得非得。所以他说:异生不成就圣法,相反的,一切阿罗汉得道的人,他们永远没有烦恼,烦恼的根根断了,所以叫阿罗汉。破除了生死、破除了烦恼,一切生死烦恼的魔障看到阿罗汉就怕了。不是阿罗汉怕它,它怕阿罗汉,得道了嘛,没有烦恼,没有生死,所以一切阿罗汉不成就烦恼。烦恼不成立了,那当然得道了,当然是圣人了。


所以,这个二十四种心不相应的得,什么是得道的得?什么是非得道?得虽然是一个抽象的名称,倒转来也是事实。这是佛法的逻辑,这个大逻辑。就是说:一个名词的解释啊,花了那么大的精神,所以什么叫得道?这样就叫做得道:成不成言,说到成功与不成功,这个中间的言,这句话的区别、分别,显得非得,明显地表示怎么样叫做得道,怎么样叫做不得道,佛经跟你说的很清楚了。这样讲了半天还是解释一个“得”字。


“经不说此异色心等有实体用为证不成。”他说:一切的佛经并不说这个得是异色心等有实体用,并不是说离开我们的身体、肉体,离开我们的生命以外,另外有一个得与不得的东西,一个力量的存在,并不是这样。为证不成,所谓得道与不得道只是一个观念,这个观念是证明有成就没有成就之间的一个区别。


你看我们普通人研究佛经学唯识都怕,专不进去,觉得太啰嗦,一点都不啰嗦。你要真正成就自己修道,到了后面有一点分别不清楚啊,你那个解脱就不成就。见地不透生死不能了,不能明心见性。所以禅宗祖师所谓的:“通宗不通教,开口就乱道。”你纵然功夫很好,定力很够,你也悟道了,你教理不对,不能教人,只能做个自了汉,不能弘扬佛法。“通宗不通教,开口就乱道。”分析不清楚。所以做法师要通宗、通教,使之分析清楚,才能担当如来的家业,就是这个道理,故并不是啰嗦。就是永嘉禅师所说的:“宗也通,教也通,定慧圆明不滞空。”一切经教始终的道理没有不通的,定做到了,慧解脱也做到了,“定慧圆明不滞空”,不落在顽空的里面,就是这个道理。因此,你看任何一个名词、一个问题,佛经反复给你说的那么清楚。


“亦说轮王成就七宝。岂即成就他身非情。”这是问题。“若谓于宝有自在力假说成就。于善恶法何不许然而执实得。”现在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很重要,我常常提起同学们注意。真正研究佛法要注意一个东西啊,佛法千说万说毕竟是个出世法,要我们出世成就。所以真正大乘佛法讲究色法,理论上有,事实上不是。不是说没有啊!我没有讲没有。理论上有,事实上不是。大乘的佛法,佛交代了两方面,显实了,除了《维摩经》之外,佛显实了----赞叹转轮圣王。这点特别要注意,所以佛经处处提到转轮圣王。按照佛教的宗旨,要众生平等,众生一切得解脱,离苦得乐。世界上永远没有痛苦、烦恼加在任何人的身上,甚至不加在一切任何众生身上,只有成道,事实上做不到。

喜欢steambasss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南怀瑾讲《唯识与中观》第35章下 - steambasss (27201 bytes) 03/08/21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