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哲学世界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曼特菲尔德谈施特劳斯思想中的《理想国》

送交者: 雨地[♀★★*空谷幽兰*★★♀] 于 2021-03-01 8:09 已读 112 次  

雨地的个人频道

+关注

问:苏格拉底-柏拉图意义上的政治哲学教诲的精义是“最好的生活秩序”(the bestregime = ariste politeia),亦即理想的国家。这当然也是Strauss的思想核心。Strauss说,“最好的生活秩序”只能被我们人类所愿望,作为哲人的苏格拉底甚至说它只存在于我们的“祈祷”中。准确的说法是:“最好的生活秩序”出于“言辞”(speech = logos)并首先在“言辞”中。请您稍作解释为什么这“最好的生活秩序”是在“言辞”之中?言辞(speech)中的生活秩序或国家对于实践(deed)中的生活秩序或国家有什么意义?

 答:这个问题关涉《理想国》,它堪称Strauss的第一教科书。《理想国》告诉我们,当我们提问什么是正义时,我们其实是在寻找一种不可能实现的东西,一种对于我们人类而言过于沉重的律令。什么是正义?《理想国》所表述的正是这个问题。苏格拉底所揭示的是这样一个道理:要想完整地回答“什么是正义?”的问题就得需要一个不可能的生活秩序或国家政体,一个只能由偶然机缘所成就的哲人-王的生活制度。这全然是运气的问题。正义的问题关涉我们如何对待他人,而他人往往忽略我们的利益。因此,正义的问题就是我们如何在不偏爱我们自己的利益的条件下如何按其所值地给予他人。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拥有自己的身体,它是我们各自的主权者,我们得给它以第一优先权。然而,在我们的身体中存在着灵魂,它反抗着身体的诸种囿限;同时,灵魂的律令也让身体感到不适。这就是《理想国》的基本剧情。Strauss很好地表达了《理想国》的问题:“理想国”的达成权在于无视身体的囿限。《理想国》是一场谈话,谈话仅仅涉及灵魂对正义的渴求。在这个意义上,“理想国”仅是在“言辞”里的国家。换言之,正义只能被说出。《理想国》卷一里的谈话发展出了“正义”的三重定义,它们互为修正,并互相包容。然而在现实的国家制度里,这三重定义永远是互为分离且互为纷争的。这是《理想国》卷二开篇格劳孔(Glaucon)的说白中最具戏剧性的事件,在那里,他要求正义必须是纯粹的,正义之实行须以其自身为目的,即要为正义而正义,而不是为了假借正义以谋求功利。格劳孔代表了我们中间那些渴求纯粹正义本身的人。正是格劳孔提出了对“最好的生活秩序”或最好的国家政体的要求。他不仅在言辞中要求,也在现实中要求;然而他只能在言辞中获得。换言之,他只能得到他想要的一部分。我不知道他是不是最后能明白这一点,但我们读者却需要明白。


贴主:雨地于2021_03_01 8:13:46编辑
喜欢雨地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