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台海风云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台湾的第三条路】不统不独 拖延的第三条路只是假议题

送交者: sunnysky[☆★★专注台海风云★★☆] 于 2020-09-19 18:01 已读 487 次  

sunnysky的个人频道

+关注

国民党主席江启臣日前接受媒体专访时抛出一新议题,他盼国民党能够思考,找出统独以外的“第三条路”。但是,台湾历来关于第三条路的探讨,无非仅是对统独加以遮掩的政治言语,扣掉词义诡辩之后,台湾眼前的道路事实上“非统即独”, 且进一步考虑北京方面为维护主权完整愿“不顾一切”,独的道路势必也窒碍难行。为此,多维新闻以“台湾的第三条路”为题,以七则稿件解构 “第三条路”的本质仅是选举包装、回避两岸终局方案的“假议题”,并提出台湾能否在一个中国主权底下求得自主空间的另一种思考模式。

国民党主席江启臣日前抛出盼寻求统独之外的“第三条路”,但综观台海现状后,难以否认的是,“第三条路”只要存在“拒统”成分,基本上都是“假议题”。(中央社)


针对国民党主席江启臣所抛出的“统独之外的第三条路”,事实上,台湾蓝绿各政治人物历来并不乏提出对统独以外“第三条路”的追求,若抽丝剥茧,这些关于“第三条路”的论述,多仅是将“统”、“独”,或继续维持“不统不独的现状”给予重新包装而已。就结果而言,如此多的言词堆栈,均未实际走出所谓的“第三条路”,台湾眼前对于两岸关系未来走向的选择依旧,那便是非统即独的二择一。甚至考虑到北京捍卫国家主权的决心,以及两岸实力的失衡后,台湾假如选了“独”的这条路,那过程必然是荆棘满布且摸不着尽头。倘若进一步将“第三条路”给说透,只要存在“拒统”成分,基本上都是“假议题”。


北京意志贯穿两岸


尽管近年来在台湾整体的族群认同氛围方面,认为“我是台湾人”的比例屡创新高,而认为自己是中国人,或是台湾人中国人两者兼备者,都在持续破底下坠。事实上,台湾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对于自己的族群认同反而与当前相反,甚至在两岸关系上也认同应追求统一,只不过差别在于,是以中华民国的身分统一对岸。如今台湾人不仅不愿统,更趋向与中国大陆划清界线,归根究底,会有这样的情绪变化也与两岸间的“权力天平”快速失衡有关。



1992年台湾的GDP为2,187.12亿美元,而当年中国大陆则为4,931.4亿美元,台湾经济总量尚达大陆的44.4%,对比两岸的地理面积,以“权力平衡”来形容,相信并不过份。但到了2019年,台湾GDP虽成长为6,112.55亿美元,但大陆则已是14万亿美元的规模,相较之下,台湾经济总量仅大陆的4.26%,甚至还落后给福建省的6,145.5亿美元,天平失衡的现象十分明显,未来的差距只怕会拉的更大。


退一步来说,台湾人的认同由趋向中国转为台湾,此中难免受到台湾内部的基本教育内容,以及受到政治影响而变化有关,但难以否认的是,当台湾的经济体量放入中国大陆后,明显被边缘化,如同将一只砚台上的墨水倒入黄河,也无从替水色带来任何改变,那么台湾在谈判桌上还能有多少话语权?这使台湾人产生集体忧虑,并采取“鸵鸟心态”选择逃避,就连国民党如今都已难无条件地相信“九二共识”。中华文化当中有一句老祖宗传下来的俗谚,正所谓“宁为鸡首,不为牛后”,这句话在当今的台湾人身上得到十分贴切的演绎,尽管多数台湾人已不愿认为自己是中国人。


至此,北京方面在两岸关系上“牢牢握着主导权”,已是不争的事实,而对于北京来说,坚守一个中国的主权完整性向是至高指导原则,这点毋需多言,而两岸关系的未来走势,势必会在北京的意志主导下向前推展。不仅民进党所信奉的“台独”教条将是绝路,国民党过去通过“一个中国,各自表述”所开展的“创造性模糊”,并借以寻求“不统、不独”的维持现状,终究也不是两岸关系的终局解决方案。

北京已经表明两岸问题“总不能一代一代的拖下去”,马英九时代不统不独不武的两岸关系,恐怕已难再续。(中央社)

蓝绿走不出第三条路


事实上,蔡英文身为民进党内的政治菁英,“台独是绝路”的道理,她必定了然于胸,如同蔡英文2016年上任之初,所主张的便是“维持现状”,并不愿意激进挑战北京红线,甚至当台湾内部的台独基本教义派发起“2020东京奥运台湾正名公投”时,全面执政的民进党也婉拒给予协助,令独派分子不禁纳闷,“为什么蔡英文就是不敢激怒中国?”


除了与激进独派保持距离之外,蔡英文方面也一度相当积极向对岸透露讯号,尝试走出统独之外的“第三条路”,盼民共之间能够建立“不说九二共识的九二共识”,意即通过另一种表述方式,在不讲“九二共识”这四个字的前提下,使台湾就算由民进党执政,两岸依然可得到九二共识“求同存异、搁置争议”的效果,就算蔡英文为了寻求连任而抛出“中华民国台湾”六个字,不直接寻求台独建国,也算替《中华民国宪法》留了三分余地。


只是蔡英文方面的一厢情愿,始终得不到北京关爱的眼神,也令蔡英文身边的鸽派感到十分气馁,感叹北京政策上的僵固,反将蔡英文领导的台湾往“远中”的方向推。然而,纵然蔡英文方面认为自己有善意,但民进党长期肩负着“台独党纲”不放,而旗下侧翼往往在网络风向又给于大陆各种冷嘲热讽,不见蔡英文给予任何谴责与约束。包括政治上的目标诉求,以及在两岸民间交流上,蔡英文均给人“言行不一”的疑虑,在北京牢牢紧握两岸关系主导权的情况下,自然不可能对民共交流亮起绿灯,既然谈判的门都开不了,更遑论让民进党走出“第三条路”。

蔡英文方面这段时间以来默默盼望能与北京方面沟通谈判,也不得门而入,可见站在深绿光谱冀求谈判,难以替蔡英文成就第三条路。(中央社)

至于国民党藏在心中第三条路形状为何?当前江启臣又犯了自己的老毛病,那便是始终给不了这百年老党一个轮廓清晰的方向,凡事都求个“缓”字,说好听点那叫多方讨论寻求共识,说难听点,那便是缺乏政治责任心以及政治方向感,不愿站上顶端诉求群众跟上,而是看哪处人多便往哪处钻,这样投机的政治心态实不足取。


就算国民党对“第三条路”给了清晰的框架,在两岸天平失衡的现在,假如存在着“拒统成分”,势必难为北京接受。过去国民党在马英九执政时代,曾经凭着“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识,令两岸得以搁置争议展开交流,维系着“不统、不独、不武”的局面,台湾也得到适度的国际参与空间。这样的模式,一度给外界一种,两岸是否能依九二共识走出“第三条路”的想象,但是,既然北京已经表明,两岸问题“总不能一代一代的拖下去”,维系于九二共识的两岸关系,注定不能是拒统的借口。


两岸关系属于人民


总体看来,在硬的政治方面,两岸关系因天平失衡,以及台湾方面的自我逃避,令第三条路成为假议题,台独则窒碍难行。然而放回软的两岸人民交流方面来看,两岸因为空间上的距离相近,使彼此之间历史上的脉络深远,绝非民进党以国民党撤退来台的“七十年”就足以解构,毕竟两岸关系终究是建立在人民之间交流往来的结果,纯粹以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或共产党与民进党的关系来代称两岸互动,不仅看不清全貌,也很容易因意识形态的差异,而忽略了人民之间真正的需求。

单纯以国共关系、民共关系的角度看待两岸,很容易错失焦点,说到底,政治因素都不该导致人民骨肉离散于两岸。(中央社)

1987年的母亲节,台北街头上有一位大陆老兵,身上挂着两片布条,一个写着“想家”,另一个写着“妈妈我想你”,当时的两岸对峙造就了诸多亲族分离的悲剧,经过政策的调整,以及时间的沉淀,原本以为亲人之间不会再因两岸政治而分离。殊不知,受到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影响,滞留于大陆的“小明”们一度难以赴台与亲属团聚,骨肉间再度分落于台海两端。


由此可见,扣除掉第三条路的假议题后,台湾或许仍可于统、独之间摆荡,但两岸的融合发展已非政治当权者能以一纸命令就可以片面切割。进一步而言,在两岸血脉同源的前提下,为了政治利益对抗两岸统合的路线,势必不为百姓所容,当政治连满足人民骨肉相连的基本诉求都满足不了,自认为有多么崇高的政治理念,也都只是徒劳。

喜欢sunnysky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