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四川风情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到綦江丨少数民族,你了解多少?

送交者: Smiley1[♀★★★★声望勋衔17★★★★♀] 于 2024-12-13 16:09 已读 2124 次 2赞  

Smiley1的个人频道

+关注

在綦江南部群山之中


有不少苗族和彝族等少数民族聚居


民族特色鲜明


百年延续的民俗习惯和居住特色


形成了极具特色的苗彝文化


关于他们,你了解多少呢?



▲赶水镇正平村是苗族群众聚居村,一幢幢漂亮的苗家房屋坐落有序。特约通讯员 湛江涛 摄


苗族和彝族历史上皆为迁徙族群

两个族群由于历史原因


长期散杂毗邻聚居


在文化习俗、生活方式上相互影响


由于所处生态环境差不多


又都是迁徙族群


宗教信仰上具有共性


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相似




▲安稳伏羊美食文化节上,热情好客的苗族姑娘与游客互动。记者 王京华 摄


綦江则为少数民族散居地区


苗、彝、土家、布依、壮等42个少数民族


和谐相处、生生不息


孕育了璀璨多姿的民族文化



▲安稳镇苗族 妇女同胞们在制作民族工艺品。通讯员 罗文 刘馨 摄 


綦江苗族婚俗被列入


重庆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綦江苗歌、苗族舞蹈、苗族服饰被列入


綦江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苗绣、苗族芦笙制作技艺被列入


綦江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綦江区彝族舞蹈被列入


綦江区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赶水镇梅子村苗族乡情陈列馆的文化展示墙。记者 谢天骄 摄


綦江还建有区民族小学“苗族文化苑”


石壕香山彝族文化展室


赶水梅子苗族乡情陈列馆等展馆展室


每年举办的 苗族踩山节、长桌宴等 


吸引各方游客前来


品味民族文化



▲綦江区第七届踩山节暨打通镇“康养大罗山·醉美红花湖”民族文化活动在打通镇举行



▲赶水镇梅子村6组的苗族聚居地,妇女同胞们制作苗绣手工艺产品。特约通讯员 湛江涛 摄


到綦江


不可错过这些 苗彝文化



綦江苗歌


綦江苗族有民族语言却无自己的文字,民歌成为当地苗族人民抒情表义、联系感情的重要交际工具。各地苗族都有一套自己的传统民歌,苗歌是苗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綦江苗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爱情题材、劳动内容等等,但是以“婚嫁”为题材的风俗仪式歌数量最多,品种最丰富,是綦江苗族传统民歌的主体。




▲苗族文化表演。(资料图)



彝族舞蹈


彝族在石壕镇是世居民族,在此居住和生活了100多年,分布在石壕镇香山社区、香树村、响水村,共计彝族人口253人。彝族传统文化是石壕镇独有的民族文化,彝族舞蹈风格独特,展现了彝族同胞的热情与豪放,是打造石壕镇红魂小镇建设不可缺少的文化灵魂。



▲正在吹奏芦笙的苗族男孩。记者 刘琦 摄



苗族芦笙制作技艺


在苗族历史三次大迁徙中,苗族人吹笙开路,吹笙结伴,吹笙寻友,以苗族芦笙曲调形式把苗族喜悦悲伤感情表达其中。


而今綦江境内的苗族人在婚丧的礼仪习俗中,仍然以吹奏芦笙为主。苗族的芦笙制作工艺历史久远,芦笙制作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苗族芦笙由笙斗、笙管、簧片、共鸣套管四部分构成。由于綦江苗族没有文字,制作苗族芦笙只能口传心授和实际演示,除了要懂得一定的乐理知识外,还要具备物理知识,了解力学原理。




▲打通镇天星村举办“粽叶飘香迎端午,共话民族团结情”主题活动,各族群众代表欢聚一堂,共庆佳节。通讯员 张万群 摄


旅游攻略 >>


游程线路推荐:安稳镇九盘村→石壕镇石泉村、香树村→打通镇天星村→赶水镇梅子村


交通路线推荐:


G75兰海高速(渝黔高速)→石壕镇/安稳镇/打通镇/赶水镇


行走在綦江少数民族聚居区


观赏民族特色的建筑


感受纯朴的民风 


少数民族同胞跳着欢快的竹笙舞


随着节奏律动的舞姿欢脱而又愉悦


洋溢着对游客的热情和欢迎

喜欢Smiley1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