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汉阳防务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立功了!英国“轻剑”近程地空导弹马岛战争大发神威

送交者: shoppersVIP[★★悠悠★★] 于 2020-09-12 10:53 已读 512 次  

shoppersVIP的个人频道

+关注
英国宇航研制的 “轻剑(Rapier)”近程地空导弹于1971年开始在英国陆军和皇家空军中服役。英国人自认为它是世界上这类导弹中头一个完全达到作战水平的系统。本文简短地介绍一下它的起因,研制经过和系统的特性。
历史背景
一直以来,防空武器都是有分工的。在六十年代,对中高空目标由地空导弹攻击,而对低空目标则以高炮攻击。但对高速低空目标,特别是那些非直接接近的飞机或机动飞行的飞机,高炮的效果很差。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装备的中高空地空导弹,如“警犬”、 “霍克”和“萨姆2”,对中高空飞机造成了威胁,而且飞机在高空投弹的精度很差,因此空对地攻击愈来愈多地从高空转到低空进行。为了拦截低空高速飞机就要有适于低空拦截的地空导弹。
一开始,英国的算盘是围绕有人操纵的舰用点防御导弹“海猫”和陆军PT-428计划进行的。PT-428是与美国“拳击家”相当水平的一套全天候的自行式地空导弹系统。不过英国人很快发现研制PT-428开销有点大。为了省钱,1962年英国政府决定直接用老美的“拳击家”导弹,于是乎取消了PT-428计划。但老美并不靠谱。没多久“拳击家”的价格就猛涨。英国政府本来就是图省钱才入伙的,一看“拳击家”导弹这么贵又只能对付昼间低空攻击,于是提出了代号ET-316的简版昼间地空导弹计划当备胎。1963年,政府开始掏钱研制。ET-316以后便发展成为“轻剑”,基本上类似于英国宇航从1961年自掏腰包研制的“瞄准线”导弹。等到了1965年7月,美国决定取消“拳击家”计划。得亏英国人留了个心眼,总算还有个备胎可用,虽说也是个简单的,只能白天用的ET-316而已。但是英国造雷达的那帮人认为ET-316还是值得继续研究滴,而如果需要的话,可以用频率捷变雷达跟踪目标和导弹,使之可进一步在夜间作战。
计划特点
下列为主要作战要求:
装卸快和反应时间短。重量轻,结构紧凑,在地面有尽可能高的机动性;能空运,且在无机械的条件下便于操作。作战高度从0-3000米以上。发射率和杀伤概率高。有良好的视界和良好的最大和最小射程。英国宇航将计划分成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生产陆军战场机动作战中以光学跟瞄的导弹;第二阶段增加“盲射”雷达能力以保护固定目标,因为这种目标最容易在夜间或能见度差的情况下受到攻击。
对“轻剑”重量和结构上的苛刻要求,导致了采用直接杀伤机制:通过小型战斗部在目标内部爆炸而达到击毁的目的。为达此目的甚至可以在战斗部上安装遥控设备。试验中,对各种目标的命中记录证明了“轻剑”的精度:拉什顿公司的靶机被打得裂开一个宽19厘米、长2.25米的口子。
为达到足够精度,专门设计了光学跟踪装置。在昼间晴天时,空袭飞机为了得到良好的攻击效果,住住下降至超低空攻击。而在超低空,因地面杂波干扰,跟踪雷达的效能急剧下降。
”盲射”跟踪雷达是附加的设备,部署在高威胁区域且数量可调。“轻剑”导弹有光学制导和雷达制导两种方式,使之能在严重电子干扰下作战。美国陆军在1972年夏的鉴定试验也证明了“轻剑”的这种能力。
系统组成
晴天型包括下列主要部件:发射架、光学跟踪装置、选择器、拦截范围指示装置、电源装置、发射架牵引车(装4枚导弹)、由牵引车拖的运弹挂车(装9枚导弹),这些构成了发射分队。分队既可独立作战也可作为较大防空系统的单元。而全天候型,只是增加了本身带有电源的“盲射”跟踪雷达设备和牵引车。

导弹

弹体中部有十字形弹翼,后面有控制尾翼。弹长约2.25米,弹体直径约12.75厘米,翼展36厘米,发射重量约40公斤,飞行速度为超音速,航程为5000米。导弹由两级固体火箭发动机推进,第一级是迅速使导弹加速,保证导弹有良好的最小射程特性;第二级继续以较小的加速度使导弹加速,直到速度超过马赫2。导弹使用前无需检测或组装。两人即可将一枚导弹装上发射架。


发射架
装在专门设计的拖车上,其上还装有搜索雷达,敌我识别系统、作战制导计算机、导弹指令发射机和发射设备。电源装置在移动时也装在这个挂车上,当排成战斗状态时,瞄准装置、光学跟踪装置与发射架配合进行方位瞄准,发射架在作战后可迅速装弹。

光学跟踪装置
在运输中,光学跟踪装置放在发射架牵引车后的特设框架上,这个框架有很好的防振动作用。当进入战斗状态时,光学跟踪装置架在三角架上,并用电缆将它与发射架联接起来。实际上它是“轻剑”系统作战控制台,装有作战控制和指示设备。

操作控制设备

装在跟踪装置的底座上,包括一小压力操纵杆,用于光学跟踪系统的瞄准;一个发射导弹的“发射”按钮;雷达、光学视野/放大设备和敌我识别的控制设备。有两个瞄准的光学系统:用于操作手跟踪目标的目标跟踪光学器和导弹跟踪光学器。它向监视导弹位置的电视系统提供导弹闪光图象。

跟踪雷达

它装在挂车上,基本上与发射架的情况相类似,而且用一辆相同的轻型牵引车牵引。在行进中,电源装置装在挂车上,而主天线反射器收放在水平位置上。当进入战斗状态时,它很容易升高到工作位置上。跟踪雷达和发射架是用电缆联接的。
由英国宇航,马可尼空间和防务系统有限公司研制的跟踪雷达,应用了很先进的技术,它在夜间或不良能见度下同时跟踪目标及导弹,得出制导计算机所需的导弹和目标的偏差数据。

电源装置

由两台发电机供电。每个发电机都包括一四气缸的液冷汽油发动机,发动机带动交流发电机输电。两个充气轮胎着地,而转动把手装在前端。全部设备与控制仪表一起装在管架中,并封装在一防雨箱中。
部署
虽说“轻剑”发射分队可独立作战,但一般由包括维修班的几个发射分队组成一个“轻剑”导弹连。一个连由十二个配有维修班的发射分队组成,导弹连是比较完善的作战分队,有充足的维修能力,能保证连续工作和大范围的部署灵活性,以适应威胁的变化。这个编制如果需要的话,可将六个发射分队的排用于单独的任务,每个排有其前沿维修组,每个排中的发射分队,一旦需要都可以改变。

一个“轻剑”导弹连能作为一个独立分队作战,在有相应的装备和通信设备的条件下也可与其他防空系统联合作战。必要时,可以增加跟踪雷达,将6个跟踪雷达配备给12个发射架,使导弹具有在夜间或白天低能见度下作战的能力。只要需要,雷达可分配到任何发射架上去。
光学和“盲射”系统都可用飞机(如C13O“大力神”,和DHC“水牛”一类的运输机)远程运输。也可用中型(运送一个排的)直升机,如“美洲狮”和“威塞克斯”在战场上战术运输。
系统操作—光学制导导弹
光学系统连续工作时,每个独立小分队有五人;而“盲射”雷达需七人操作。每个“轻剑”发射架都集成了脉冲多普勒搜索雷达,可做360度范围的连续搜索。同时还有敌我识别系统和解算射击诸元的计算机。因此从确定目标到发射导弹之间的时间减到最短。
当搜索雷达发现目标后,敌我识别系统会自动询问。如果没有收到友方的回答,就发出警报信号给操作手,同时光学跟踪装置的跟踪头和发射架自动地转向目标方位,而且在雷达发现目标的方位上微调,颇有助于操作手寻找目标;如果需要,也可手动控制在俯仰上搜索。
待光学跟踪装置找到了目标后,操作手便开始用压力杆进行跟踪,当目标进入导弹攻击范围时,发射架上的计算机确定构成射击条件,就通过光学跟踪装置视野里的指示灯通知操作手。操作手接到“在作用范围内”的指令信号后,立即按下钮发射导弹。

和电视系统相匹配的跟踪装置使其光轴平行于操作手跟踪目标的瞄准线,尾部带闪光灯的导弹在发射后进入电视视野,闪光的图象自动聚焦在该系统摄像管上。摄像管中心与操作手视野中心匹配。导弹的闪光图象偏离中心的大小就是误差的大小,计算机据此算出校正飞行的指令。这些指令通过无线电指令发给导弹,通过弹上制导系统转换成控制舵面的动力。所以操作手的任务只是跟踪目标。这种方式下,导弹自动沿光学瞄准线飞行,直至击中目标。

系统操作—“盲射”雷达制导 
在夜间或不良能见度下,由“盲射”跟踪雷达代替光学跟踪装置,跟踪目标和测定导弹偏离瞄准线的误差。操作手进行交战控制,导弹发射前,操作手可选择使用光学或雷达指挥交战。在通常情况下,目标找到后,敌我识别器进行询问,如果没有收到友方的回答,雷达和光学跟踪装置都对着目标的方位。雷达执行对目标的自动搜索、捕获、锁定并开始跟踪。这种跟踪、锁定经信号灯通知操作手,而当操作手选定“雷达方式”时,光学系统在方位和俯仰上就“从属”于雷达跟踪装置。这个阶段,如操作手能看到目标,他可以采用光学控制方法发射,但在不良能见度下,则进入雷达方式,等待由计算机送来指令,当得到目标进入射程之内的指令后便发射导弹。一旦导弹进入了雷达波束,雷达就同时跟踪目标和导弹,测定导弹相对于目标的误差。计算机输出制导信号,通过无线电指令传送至导弹。这样,导弹自动沿着瞄准线飞行,最后与目标撞击。
战例
在1982年4月唐宁街十号决定夺回马岛之后,服役十年的“轻剑”总算有了拉出去遛遛的机会。英军第12防空团T连装备了12部“轻剑”。出发前,该连仅用30小时即完成了动员。为尽可能减重,甚至取消了“盲射”雷达。“轻剑”系统被装入货舱之后就再没被碰过。经过12800公里的航行,抵达登陆区。经过阿森松岛时,原本计划试射一次,但最后又取消了。
抵达圣卡洛斯后,“轻剑”是最后卸下的装备之一,直到5月21日才上岸。说实话,这么重要的装备敢最后才卸下,英国人也真是有种。整个过程都在阿根廷空军的骚扰之下。皇家海军“海王”直升机不断地将“轻剑”从船上吊运到各指定地点。每套“轻剑”包括一部发射架、光学跟踪系统、导弹、后勤装备、一辆一吨的“陆虎”吉普以及相关操作人员。两架“海王”在3小时内完成了全部12部“轻剑”的吊运。首部“轻剑”上岸25分钟后即进入备战状态。圣卡洛斯登陆场地形崎岖,即便是“陆虎”走着都费劲。

阿根廷人的空袭行动常常来自距海面约10米的超低空。阿军机以当地的航空测绘地图为导引,以海上的英舰来掩护自身。这样“轻剑”发射后必然越过英舰。要是“轻剑”像其他同类防空导弹一样使用近炸引信,在越过英舰时就会发生爆炸,自相残杀。好在“轻剑”用的是碰炸引信才没捅上大篓子。
但实战中既有“轻剑”因为要越过英舰而丢失了目标,也有导弹由于多枚共同飞向同一目标而被“浪费”,还有为吓唬人向射程外目标发射的导弹。在“轻剑”参战一天后,操作手册之类的玩意儿就被扔了:得尽可能简化发射步骤,以求迅速发现、截获和摧毁来袭的敌机。
“轻剑”系统外形紧凑,易于隐蔽,阿军机一般难以发现,等到发现往往为时已晚。但“轻剑”还是有3次遭到阿军袭击的经历,不过老天开眼,阿军都没有得手过。一次拦截中,阿军双机的长机在接近过程中被击落,僚机匆忙投下了炸弹,落在了“轻剑”发射架附近,发射架被弹片击伤,弹片还撕开了雷达罩。但“轻剑”系统居然仍在工作,操作手又发射了一枚导弹,把那架僚机也打下来了。战斗中“轻剑”系统没有一套被击毁,虽然它们被很粗暴地从船上运到陆地上,后勤支援和配件也缺这少那,但“轻剑”系统的完好率居然始终在90%以上。
5月21日是“轻剑”的处女秀。当天两架阿军“幻影”攻击滩头的运兵船“堪培拉”号,被一“轻剑”操作手发现。“轻剑”的光学制导设备精度相当不错,反应迅速,能及时应对敌情。这个18岁的操作手发射了一枚导弹便命中了“幻影”长机,目标当空炸裂,碎片击伤了僚机。另一英国兵更神,刚完成基本操作训练,在船上就被编入T连。之前他连“轻剑”长啥样都不知道,更甭提实操了。在航渡中,给这位临阵磨枪了点培训,但还是没摸过货舱里的“轻剑”。登陆后不久,趁着战前空隙,这位被带到光学跟踪装置上临阵磨枪。结果赶巧阿军机来袭,这位现学现卖,发射了一枚导弹,居然击落了一架阿军机。
随后的7天里,T连的12部“轻剑”发射架一直在滩头保驾。其中一部“轻剑”在白天还被直升机吊运到一海角处,这里能够俯瞰阿军机来袭的通路。这部“轻剑”号称至少击毁了4架阿军机。但英国人从不把它留那过夜,因为那的兵力不足,怕防不住阿军夜袭。

5月28日英军从滩头开始向纵深发展时,T连分成3个战斗群,每群下辖4个发射架,继续防卫圣卡洛斯。其中一个群被派驻鹅原,此后再未经历实战。2号群驻防水鸭湾,后来又干掉两架阿军机。3号群又被分成两个小队,分别部署在“特瑞斯特拉姆爵士”号和“加拉哈德爵士”号两艘登陆舰上。它们被布置在登陆舰下层的车辆甲板上。英国人盘算着趁天黑摸进布拉夫湾,在天亮前实施登陆。可人算赶不上天算,不光这些登陆船只抵达目的地的时间拖到了大白天,而且能见度还奇好无比,斯坦利港的阿根廷守军能轻易看到英军舰只并呼叫空中打击。
英军原本希望在两艘登陆舰尾部各布置一部“轻剑”发射架,另外两部“轻剑”布置在海滩上,为英军的登陆行动提供掩护。但因为集装箱货船“大西洋运送者”被阿军击沉,随船损失了多架直升机,剩下那点直升机运力不足,只能运一回“轻剑”。要是把“轻剑”布置在登陆舰上和滩头上,那英军指挥部就只好挨炸。MMJJ半天,最后决定“轻剑”全部运上岸去保护陆上设施,登陆船只豁出去了由海军那张已经被捅出一堆窟窿的防空网来保护。毫不意外的,“加拉哈德爵士”号在阿军“幻影”和“天鹰”的联手空袭中喂了鱼。“特瑞斯特拉姆爵士”号命好一点,在下面的照片里冒烟。

不过反正“轻剑”也上岸部署了。时隔不久阿根廷的空袭就开始了:第一部“轻剑”没有发现任何目标,第二部“轻剑”倒是发现了目标,但又在有效射程以外。第三部“轻剑”当时没有进入作战状态。第四部“轻剑”终于不负众望,到底干掉了一架阿机。之后阿根廷飞机也就不来了。
据英国人声称,“轻剑”总计取得了14个确认击落战果,另有6个未经确认的“可能”击落战果。而“轻剑”操作人员在作战中无一受伤或阵亡,在“轻剑”防御范围内也没有损失任何人员和装备。停战后,“轻剑”导弹(已配备“盲射”雷达)接管了斯坦利港、古斯格林和其他设施的防空任务。
更多战史及装备评说,请移步公众号asiavikin,关注后请输入zlxz,赠送90本精选的军事书籍pdf。
(转载请注明出处)
喜欢shoppersVIP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