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汉阳防务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战舰世界》英国战列舰科技树综述

送交者: maddogs[♂☆★★认真的青铜★★☆♂] 于 2020-08-17 22:14 已读 1630 次  

maddogs的个人频道

+关注
不知道发哪里合适,就发这里了 :)

《战舰世界》英国战列舰科技树综述

前些时日高考的时候WarGaming放了大新闻,公布了英国战列舰科技树7-10级,把原本用于给游戏续命的英国战列舰提前放了出来。从超测服中,可以看到3-6级的英国战列舰也已经确定。完整的英国战列舰科技树暂定是:柏勒罗丰 → 猎户座 → 铁公爵 → 伊丽莎白女王(QE) → 纳尔逊 → 英王乔治五世(KGV) → 狮 → 征服者。本文将逐一介绍英国银币战列舰全线。






3级 柏勒罗丰(Bellerophon)级战列舰


(加拿大钞票上的柏勒罗丰级战列舰)


要谈柏勒罗丰级战列舰,不得不先提一下大名鼎鼎的“无畏(Dreadnought)”号战列舰。“无畏”号战列舰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列舰。她的出现打破了战列舰设计观念,令过去的型号统统过时,促成了新一轮海军军备竞赛。作为战列舰技术的分水岭,此后具有相同特征的战列舰被称之为“无畏舰(dreadnought)”,而此前的战列舰则被称作“前无畏舰(pre-dreadnought)”、“准无畏舰(semi-dreadnought)”。无畏舰具有两种革命性的创新设计:一是采取“全重炮”配置,主炮口径和倍径统一,不装备口径与射程介于主炮与副炮间的“中间炮”。由于只需计算一组主炮射距,口径统一大幅提高了火控效率。同时,无畏舰装备的大口径火炮数量远超过以往的战列舰,以火力强大的长射程齐射来提高命中率和摧毁率。二是使用蒸汽轮机替代往复式蒸汽机作为推进系统,速度超过18节,排水量通常超过20000吨。WarGaming默认作为银币战列舰科技树起点的3级战列舰都是无畏舰。日本的河内级战列舰本来主炮倍径不统一,只能算准无畏舰,也被WarGaming强行魔改统一了主炮。现在既然英战3级确定为柏勒罗丰级,那么“无畏”号以后可能会出金币船。


无畏级战列舰只有“无畏”号一艘。“无畏”号下水后,英国海军部要求继续建造该型舰。1906年到1907年又建造了三艘柏勒罗丰级战列舰。柏勒罗丰级和后来的三艘圣文森特(St.Vincent)级布局与无畏号相似,可以看作是无畏号的改进量产型。


柏勒罗丰级战列舰拥有5座双联装305mm主炮。作为早期的无畏舰,柏勒罗丰级炮塔并未沿中线布置。除三座主炮炮塔于中轴线前一后二布置以外,另两座炮塔分别位于舰桥两侧。只有8门305mm炮可以向同一个方向齐射,倒确实是3级战列舰的标准。后来的超无畏舰采取了全部火炮中置的方案,可以对舷侧目标发挥全部火力。


三艘柏勒罗丰级战列舰分别为:“柏勒罗丰”号、“壮丽(Superb)”号和“鲁莽(Temeraire)”号。主要数据为:标准排水量18894吨(18596长吨);动力23000马力(17000千瓦);最大设计航速20.75节,实际22.11节;配备5×2 305mm/45倍径Mk Ⅹ主炮,16门102mm/50倍径副炮,3具450mm水下鱼雷发射管(战列舰的水下鱼雷发射管一般不会实装进游戏里,下同);主装甲带127mm-254mm,甲板13mm-102mm,炮塔102mm-280mm,炮座254mm,指挥塔280mm。






4级 猎户座(Orion)级战列舰


(四艘猎户座级战列舰编队)


在一战前帝国主义列强间日趋激烈的海军军备竞赛中,1908年2月,德国帝国议会通过法案决定到1911年每年新建4艘战列舰和1艘战列巡洋舰。作为回应,英国海军部1909年的造舰计划在2艘战列舰和2艘战列巡洋舰的基础上追加了4艘战列舰。新增的四艘战列舰被要求装备更强大的343mm主炮,超过了以往的305mm主炮口径,以保持英国在战列舰火力方面的对德国的优势地位。这就是四艘猎户座级战列舰。“猎户座”原名“Orion”,取自希腊神话人物之名,应译为“俄里翁”。国内翻译为“猎户座”属误译。本文权且沿用了“猎户座”这一约定俗成的译名。类似的,英国9、10级巡洋舰也取名自希腊神话。9级应该叫“尼普敦”而不是“海王星”。10级应该叫“牛头怪”而不是“米诺陶”。




(传说中的牛头怪)


不同于以往的战列舰受成本和尺寸的限制,只是在“无畏”号战列舰基础上的小修小补,猎户座级采用了全新的设计,重点提升了火力,选用Mk Ⅴ型343mm/45倍径主炮取代原先的Mk Ⅺ型305mm/50倍径主炮。与此同时,首次在无畏舰上将全部主炮炮塔沿中轴线布置。舰艏艉各两座“背负式配置”炮塔,舯部一座位于烟囱之后,共可以齐射10门主炮。


该级舰包括:“猎户座(Orion)”号、“君主(Monarch)”号、“征服者(Conqueror)”号和“雷神(Thunderer)”号。各项参数为:标准排水量22274吨(21922长吨);动力27000马力(20000千瓦);最大航速21节;配备5×2 343mm/45倍径Mk Ⅴ主炮,16门102mm/50倍径副炮,3具533mm水下鱼雷发射管;主装甲带203mm-305mm,甲板25mm-102mm,炮塔102mm-280mm,炮座254mm,指挥塔280mm。


与猎户座级同等的战列舰在性能上已经远超过“无畏”号,作为一种无畏舰的衍生类型,“超无畏舰(super-dreadnoughts)”的称呼应运而生。超无畏舰的诞生引发了新一轮海军军备竞赛,于是我们便看到了美国的纽约级、日本的扶桑级、法国的布列塔尼级等等。而猎户座级也成为了后续的英王乔治五世(King George Ⅴ)级(1911)超无畏舰、铁公爵(Iron Duke)级超无畏舰的设计蓝本。






5级 铁公爵(Iron Duke)级战列舰


铁公爵级战列舰是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1911)的改进型,延续了英王乔治五世级的布局,于1912年1月开始建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英国皇家海军最先进的战列舰。该级舰共计4艘,分别是“铁公爵(Iron Duke)”号、“马尔博罗(Marlborough)”号、“本鲍(Benbow)”号和“印度皇帝(Emperor of India)”号,在一战中参加了广泛的战斗。其中铁公爵号战列舰更因为在日德兰海战中担任了英国皇家海军大舰队(the Grand Fleet)的旗舰而闻名于世。铁公爵号日后作为补给船参与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于1939年10月17日在斯卡帕湾遭到德军轰炸而搁浅。


铁公爵级沿用了猎户座级的5×2 343mm/45倍径Mk Ⅴ主炮。得益于反对增加副炮口径的费舍尔勋爵(John Arbuthnot Fisher)退休,为了对抗吨位日益增大的驱逐舰的威胁,铁公爵级于1911年修改设计,将原有的102mm副炮全部换成了152mm副炮,装备152mm/50倍径炮12门。另有4具533mm水下鱼雷发射管。其余参数为:标准排水量25820吨;满载排水量30380吨;动力29000马力(22000千瓦);最大航速21.5节;主装甲带203mm-305mm,甲板25mm-64mm,炮塔102mm-280mm,炮座254mm,指挥塔254mm。






6级 伊丽莎白女王(Queen Elizabeth)级战列舰


(直布罗陀港内停泊的“伊丽莎白女王”号,摄于第一次改装后的20世纪30年代)


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就是通常所说的QE级战列舰。在游戏中已经出现了伊丽莎白女王级的“厌战(Warspite)”号战列舰,故而大家对此级舰应当已较为熟悉了。当然这也反映出毛子又偷了懒,6级放QE而不是复仇(Revenge)级(R级、君权级),可以直接套用厌战的模型,省去了大量建模的工作。


在世界大战爆发前帝国主义最后的疯狂中,英国宣称,德国每额外建造一艘主力舰,英国就将造两艘作为回应。此时,英国获悉德国的马肯森级战列巡洋舰将装备350mm主炮,而美国和日本也开工了356mm主炮战列舰,即上文所说的纽约级和扶桑级。再一次的,为巩固英国皇家海军在战列舰火力上的优势地位,在二战中担任首相的海军大臣丘吉尔的极力主张下,英国皇家海军决定在1912年开工的新战列舰上换用更强大的381mm主炮。设想中新战列舰航速将达到25节。海军造舰总监(Director of Naval Construction)认为,新战舰只有完全使用燃油动力,这一概念才可行。但是英伦三岛不产石油,燃油相对稀缺,如何确保供战舰使用的燃料储备仍然是个问题。皇家海军为此与石油公司缔结协议,丘吉尔承诺保证战时石油供应,才使该方案得以继续进行。伊丽莎白女王级因而成为了首批以全燃油为动力的战列舰,其最高航速已经接近当时战列巡洋舰的速度,由此被称为“高速战列舰”。


原始的伊丽莎白女王级设计布局延续自铁公爵级战列舰,配备5座双连装炮塔。但在狮级战列巡洋舰研发过程中,英国工程师认识到取消船体中央的炮塔可以为整个轮机系统腾出更多空间,并获得额外动力去增强防御。且由于381mm主炮重量较大、威力大幅提升,最后采用了4座双联装炮塔,在艏艉呈对称背负式布置在舰体中心线上。


在大战中,五艘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才相继建成。除了著名的“厌战”号以外,还包括了“伊丽莎白女王(Queen Elizabeth)”号、“巴勒姆(Barham)”号、“勇士(Valiant)”号和“马来亚(Malaya)”号。1916年11月,伊丽莎白女王号接替铁公爵号战列舰成为了英国皇家海军大舰队的旗舰。


然而,尽管英德两国都不惜投入巨资建造庞大的战列舰舰队,在战争中又都试图以一次舰队决战取得决定性胜利,却都在日德兰海战之后才认识到,科技进步使新型海军武器不断出现,海军作战手段也日益丰富,企图通过一次决战实现战争目的已不可能。战争后期,英国皇家海军将德国海军封锁在了港口。双方的舰队都不同程度上变成了马汉(就是马汉级驱逐舰的那个“马汉”)理论中的“存在舰队”。伴随战争的进程,德国国内的社会矛盾不断加深。1917年8月,威廉港12艘军舰上的水兵起义,遭到了德国政府的残酷镇压。到了1918年10月,德国统治者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却仍想孤注一掷继续进行战争,集中所有还能动的军舰意图出海同英军决战。若战败则“光荣地沉没”,水兵起义的威胁也就解除了。水兵们识破了这个计谋。从10月25日起,基尔港和威廉港接连爆发海军起义。起义迅速蔓延到了全国。德国君主制被推翻。德皇威廉和皇太子流亡荷兰。德国被迫宣布停战。德国统治者重金打造的舰队最终成为了自己的掘墓人。而英德两国以举国之力建造的战列舰,在战争中既没被敌人的战列舰所摧毁,也未能摧毁敌人的战列舰,反而或被自己的水兵搁置于一边,或在不久之后化为一堆废铁。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几乎所有的铁公爵级及更早的战列舰陆续被解体。而伊丽莎白女王级则在1924年到1941年进行了两次现代化改装。其中“厌战”号、“勇士”号、“伊丽莎白女王”号改装得比较彻底,改建了大型箱形舰桥,颠覆了整舰的容貌。随着主炮仰角由20°增大到30°、射程延伸至2 9千米,“厌战”号在1940年卡拉布里亚海战中创造了在24140米外命中朱利奥•凯撒号(Giulio Cesare)号战列舰的记录。上天并不总是眷顾“厌战”号,1943年9月16日,“厌战”号在萨勒莫登陆战役中被三枚无线电制导炸弹击中,严重受损,和“罗马”号战列舰一起成为了第一批制导武器的受害者。




(伊丽莎白女王级1917年的外观)




(改装后的伊丽莎白女王级1942年的外观)


伊丽莎白女王级改装前后的各项参数如下:标准排水量27500吨(1917年)/32468吨(1945年);满载排水量31500吨(1917年)/36300吨(1945年);动力75000马力(改装前)/ 85000(改装后);最大设计航速25节,实际24节,改装后23.5节;配备4×2 381mm/42倍径Mk Ⅰ主炮,14门152mm/50倍径副炮,2门76mm/50倍径防空炮,4具(“马来亚”号只有2具)533mm水下鱼雷发射管(改装后拆除);主装甲带152mm-330mm,甲板25mm-76mm,炮塔102mm-330mm,炮座254mm,指挥塔280mm。






7级 纳尔逊(Nelson)级战列舰


纳尔逊这船吧,最大的特点就是丑。(出云:终于出现比我更丑的船了。)关于这一点,WarGaming也是承认的。高考前几日,WarGaming给了5句谜语,谜底是5条新船。第一个被猜出来的就是纳尔逊级,缘于谜面是——“丑而强壮的16寸”。之所以丑,在于上层建筑形状大起大落,不符合黄金分割的美学设计。“胡德”出名,不可忽视的一个原因在于颜好。而纳尔逊级成名,却是出自相反的原因……而会出现这种舰容,在于设计时吨位受限。通过把主炮和弹药库集中在前部,可以大幅缩短主装甲带的长度,集中防御来减轻重量。但这种设计不仅牺牲了美学价值,还使得主炮齐射时气浪凶猛,以至于会损害上层建筑。此外船只运动性能很差,不但转舵慢,舰身的横摇周期还很短,射击精度因此大打折扣,舰上的水兵也难以承受。在皇家海军之后的战列舰中,又恢复了传统的样式。


祸不单行,纳尔逊的主炮也稀烂。在游戏中,纳尔逊级的406mm/45倍径Mk Ⅰ的穿深十分可怜,在5公里/10公里/15公里上的穿深分别为514 mm/ 431mm / 344mm。作为对比,长门的410mm/45倍径主炮穿深分别是712 mm / 591 mm / 488 mm,而科罗拉多的406mm/45倍径Mk 2则是687 mm / 562 mm / 459mm。纳尔逊级的Mk Ⅰ甚至跟6级船都比不了,同为英国战列舰的“厌战”号,使用的是381mm/42倍径Mk Ⅰ,穿深是560mm / 472mm / 377mm。而即便是新墨西哥的356mm主炮穿深都达到了596 mm/ 475mm / 389mm。当然了,纳尔逊的穿深能差到这个地步还是有一定毛子的因素的……


毛子还给英国银币战列舰的炮赋予了一个特色:HE弹和德国战列舰一样,穿深为口径的1/4而不是普遍的1/6;AP弹只需0.015秒即引爆,且在60°/67.5°才跳弹,大幅减少了过度击穿和碎弹的情况。纳尔逊这炮最优秀的地方就是sigma 2.0的精度了。虽然这并不史实……因为纳尔逊级的运动性能、Mk Ⅰ和Mk Ⅱ身管混装等原因影响了射击精度。WarGaming顺便把纳尔逊的航速也小幅提升到了超过史实速度的24节。


好在作为Big7中公认的集防护之大成者,防护是是纳尔逊级设计的重中之重。由于上文所提到的背景,纳尔逊级核心区面积较小,且核心区装甲厚度达到了330-356mm,倾角17°。甲板装甲为25mm-165mm。更重要的在于,单看纳尔逊级59400的血量尚不算7级战列舰最多的,但是英国战列舰7级纳尔逊、9级狮和10级征服者用的大保健(维修小组)是8、9、10级英国巡洋舰的皇家大保健,而不是普通英国战列舰用的大保健。不光可以像普通英国战列舰一样修复60%的非核心区伤害,而且还能修复50%的核心区伤害。别忘了一般的大保健核心区伤害只能修10%。不挂旗帜的情况下,每个大保健可以恢复最多40%的血量,而一般的大保健只能修14%。这已经不是大保健了,这叫海上造船……难不成您也是《苍蓝钢铁的琶音》中的金刚?我们只好猜测,在WarGaming的时间线里,英国人在20世纪20年代就掌握了3D打印造船技术,在海战中一边作战,一边造船。


(“我按下T你可能会死。”)






8级 英王乔治五世(King George Ⅴ)级战列舰(1939)


区别于改进自猎户座级战列舰的英王乔治五世级(1911),我们所熟知的英王乔治五世级(1939)是条约型战列舰,通称KGV。其设计遵守了《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限制战列舰的标准排水量不超过35562吨(35000长吨)、主炮口径不大于356mm的规定。英国方面认为,在海军条约限制的排水量下,若要保证防御和航速,356mm主炮可谓口径极限,故而设计并准备了新的356mm主炮。《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虽然规定,如果日本和意大利到1937年3月仍未加入条约,对战列舰的限制放宽到45000长吨和主炮口径不大于406mm。但英国海军为了使新战列舰赶在1937年初开始建造、1940年服役,冻结了新舰的设计,没有再选用381mm或406mm主炮,而采用了3座四联装Mk Ⅶ 356mm/45倍径主炮。由于排水量的限制,开工建造时发现防御必须加强。原设计的排水量偏小,不得已拆除二号炮塔的两门主炮以减轻重量。最终主炮数量减少到了10门356mm。该级战列舰共建造了五艘,首舰在1940年入役,1941年和1942年又分别服役了两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虽说使用10门356mm实属无奈,但如果为了等待新的381mm或406mm主炮研制,新船就不能早于1941年下水,在战时将因此而陷入被动,堪称丢卒保车的明智决断。


乔治五世级于同时代的战列舰相比,尽管火力薄弱,防护却值得称道。其防御重量达到了排水量的三分之一,水线装甲带在历史上仅次于大和级战列舰。她的设计要求是能承受一发381mm穿甲弹直击和一枚装药450千克的鱼雷。其优良防护在“威尔士亲王”号与“俾斯麦”号的交锋中得到了检验。从游戏数据来看,核心区在水下,且配备356-381mm厚的装甲;甲板装甲为32mm-127mm;血量60400,没有英巡的皇家大保健,但大保健依旧可以修复60%的半伤区伤害;隐蔽优秀,裸隐蔽14.6千米,满隐蔽10.8千米;最大航速略低于史实水平,为28节。


按理来说,8级的防护加6级的炮,扔到7级比较稳妥。事实上,如上图所示,WarGaming一开始也确实准备把乔治五世级放到7级。但是,我们有什么理由相信魔法师毛子会遵循史实呢?毛子一瓶伏特加灌下去,一觉醒来宣布,7级升8级,10门356mm升级为10门381mm,且主炮升级包含在船体里,不需要独立研发。升级以后射程由16.5千米增加到18.2千米,满伤、初速、穿深也都增加了,HE弹点火率由41% 降至35%,射速不变。那么还有什么理由用356mm主炮呢?完全没有实用价值,惟一存在的意义就在于供毛子表示,我们还原了历史。


历史上,该级战列舰设计之初确实有运用3×3 381mm Mk Ⅱ主炮、航速27节的方案,甚至已经被海军选定了。后来由于收到了错误情报认为美日会同意限制战列舰主炮口径在356mm,再加上为了赶在1936年的预算审查前花掉1935财年的剩余经费,很快又改成了安装3×4 356mm主炮、航速28节的方案。但381mm的方案也是3×3啊,不是2×4+1×2啊!四联装381mm,你是法国人么?你也姓波旁?我们姑且认为,由于某种不可告人的原因,在WarGaming的时间线里,英国获得了法国的黎塞留级战列舰。英国人随即对其炮塔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掌握了四联装381mm主炮的设计要领,并把乔治五世级的356mm主炮全换成了381mm主炮。而且设计巧妙,工艺精湛,不存在重量过重、航速降低,或历史上乔治五世的四联装主炮频繁卡壳的可靠性问题,甚至超越了黎塞留级原本装备的四联装炮塔。贞德哭晕在厕所。




9级 狮(Lion)级战列舰


在1937年日本政府拒绝加入《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后,英国开始着手预研下一代战列舰。研究表明,使用3座三联装406mm能实现主炮数量最大化和重量、资金控制上的最佳平衡,同时在技术上排除了给乔治五世级换装主炮的可能性。为了节省设计时间,狮级大量沿用了英王乔治五世级的成熟设计,在外观上保留了乔治五世级的基本特点,其内部布置也是乔治五世级的翻版,主炮则换成了3×3 406mm/45倍径Mk Ⅱ。


1939年,首批两舰“狮”号(Lion)和“蛮勇”号(Temeraire)开工。海军原本希望这两艘船赶在1942年内完工。然而战争爆发,狮级的建造工作于1940年10月被叫停。造船厂转而生产用于保护商船的军舰。随着“皇家橡树(Royal Oak)”号、“胡德”号、“巴勒姆”号、“威尔士亲王”号、“反击”号的先后战沉,英国人深感主力舰数量不足,觉得有必要用改进过的设计重新开工续建狮级。可是原材料的缺乏限制了狮级的建造。1942年6月中途岛海战后,明眼人都觉察到战列舰主宰海洋的终结和航空母舰时代的来临。1942年“安森(Anson)”和“豪(Howe)”号服役后,英国战列舰的数量达到了15艘。海军部再次搁置了两艘狮级的重建计划,并全力建造航空母舰。两个未完工的船体则在1942年-1943年被解体。作为狮级的替代品,英国还是建造了“前卫(Vanguard)”号战列舰。不过以丘吉尔为首、经历了大炮巨舰时代下的海军将领依旧没有放弃狮级。1944年,海军造舰总监又创造了新的设计。据推测,这一方案排水量将增加到约56500长吨(57400吨),主炮也将换为Mk Ⅳ型。到了最后,狮级还是未能建成。这项任务于1949年底被取消,为英国皇家海军战列舰的设计和建造工作落下了最后的帷幕。


从测试服的数据来看,狮级的性能十分强悍。核心区位于水下,配备381mm装甲。甲板装甲厚32mm -127mm。这还不是最重要的,虽然狮的血量67900在9级里最少,但用了英巡的皇家大保健。狮级不光防护良好,机动性能亦很优秀。最大航速 29.2节,比史实的1938年方案(30节)慢,比1942年方案(28.25节)快。转舵时间9.5秒。9.5秒是什么概念?10级驱逐舰哈巴罗夫斯克的转舵时间是11.1秒。再加上裸隐蔽15.3千米,满隐蔽11.7千米,还可以携带水听(水底搜索)。新的11级巡洋舰就这样诞生了!


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WarGaming。魔法这种事情,有了第一次,自然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纵使狮级性能已经这么凶悍了,毛子还是不满足,施展魔法给狮级强行安装了3×3 419mm主炮。不像德国9、10级战列舰的406mm炮和420mm炮各有所长,狮级的419mm炮和406mm射速一样,前者性能完全优于后者。而3×3 406mm的配置,则又只剩下供毛子证明游戏还原了史实的价值。有所长必有所短,狮级最明显的缺陷在于射界尴尬。从前往后数,第一、第二、第三炮塔射界分别为±143°、±133°、±136°,全炮齐射角度只比大选帝侯多1°。


现在摆在我们眼前的问题是,最上在二雷服动物园叫做“狮”。等真正的狮级实装了,显然不方便把最上继续叫做“狮”。那么叫什么好呢?按照R系巡洋舰用哺乳纲动物命名的规律,我提议将最上改名叫“喵”。猫和狮子差不多,猫就是喵,喵就是猫。故改名为“喵”比较恰当。




10级 征服者(Conqueror)


圣彼得堡的WarGaming爷爷很会开玩笑。在高考前发布的5条谜语里,最后一条是:“某国作为传统通用性为主而设计的最后一代舰船,其后继的计划都放弃了这一特点而较为独特,但这些后继者都没有迎来开造日的曙光。”对这个谜面,玩家们给出的答案十分五花八门。猜测是部族级驱逐舰的人最多,还有人猜是“前卫”号战列舰、利根级重巡洋舰、埃克塞特级重巡洋舰、L/M级驱逐舰、N3战列舰、G3战列巡洋舰等……最后大家热热闹闹猜了半天,毛子公布答案:答案是“征服者”,你们都猜错了。因为这船历史上根本就没有,是我们明斯克造船厂新造的船。笔者对此表示:


“征服者”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她的名字来源于狮级未能建造的第三艘。在早几年WarGaming放的卫星里,曾声称10级英国战列舰将是早期设计的L3或者N3战列舰,而战列巡洋舰10级则是K3战列巡洋舰。但从上层建筑布局、动力舱排列方式和防护结构来看,征服者显然沿用了狮级和“前卫”的设计,而没有用与L3、N3、K3类似的布局。外观上很像是“前卫”的加长版本,没准连建模也是拿狮级的模型改的。以后再改改还能给8级金币船“前卫”号皇家游艇用。有说法指出征服者的原型是狮级的16E方案,这是有可能的。但是16E方案标准排水量只有48500吨,不管是按公吨还是按长吨算,与征服者的60700吨都相去甚远。更奇特的是,16E方案主机输出功率120000马力,与征服者的128000马力在伯仲之间,然则排水量更小的16E方案只能跑到26节,更重的征服者却能跑到29.5节。如果跟9级的狮相比的话,狮级130000马力、48310吨也只能跑到29.2节而已。16E方案与后来选用的狮级方案有所不同,具有4座三联装406mm主炮。但征服者并没有沿用这一布置,而使用了L2战列舰和K2战列巡洋舰的主炮布置,把四座炮塔换成了双联装457mm主炮,舰艏艉以背负式各配置两座。




(L2战列舰方案)


(K2战列巡洋舰方案)


你猜谜语猜了半天没猜出来,最后毛子告诉你这10级船既不是N3、也不是L3、也不是狮Ⅱ,而是在毛子的宇宙里大英帝国1949年造了个用L2炮塔布局的放大版狮,航速魔改到29.5节。用双联装457mm的放大版狮怎么就成了“某国作为传统通用性为主而设计的最后一代舰船,其后继的计划都放弃了这一特点而较为独特,但这些后继者都没有迎来开造日的曙光”?!脑洞么,连图纸都毋需去找了,也不会被玩家说不符合历史,因为根本就不是历史。真是省心省力啊。


征服者的4×2布局与大和及蒙大拿相比并不具备投射量优势。纵然457mm口径只比大和的460mm少了3mm,按照14.3倍碾压机制457/14.3=31.96

喜欢maddogs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maddogs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