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汉阳防务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塞尔维亚“亚历山大”自行榴弹炮 不用下车就能打炮

送交者: 浩瀚宇宙[★★★✦★★★] 于 2021-05-07 9:40 已读 387 次  

浩瀚宇宙的个人频道

+关注

塞尔维亚“亚历山大”52倍口径155毫米自行榴弹炮最初被称为“诺拉”B-52K2或MGS-25“亚历山大”,目前外贸版简称为“亚历山大”。该炮是塞尔维亚最新研制的火炮系统,2017年首次公开披露,其技术原型是“诺拉”B-52。


不过,与需要人工装填弹药的“诺拉”B-52不同,“亚历山大”是完全自动化的,炮弹从驾驶舱内遥控装填,炮组成员无需下车即可完成射击任务。


通常情况下,3名成员不需要离开装甲保护的驾驶舱就可以操纵火炮射击。其设计理念与瑞典“弓箭手”自行火炮相似,不过其炮尾自动装弹机和弹药舱的体积比“弓箭手”小。该炮战斗全重约28吨,炮向前时车长11米,车宽2.3米,车高3.5米。



▲ 瑞典“弓箭手”自行火炮


驾驶室前防弹玻璃风挡下方左右两侧各有两具烟幕弹发射器。驾驶室顶部右侧有一挺自卫用的12.7毫米机枪,平时枪管向后用绳子固定住,射手需要打开舱盖探身车外操纵机枪射击。155毫米炮弹重43.5千克,最大射速6发/分。该炮具备360%uB0环射能力,主炮弹药装载量12发。


▲ 塞尔维亚“亚历山大”车载炮自动化水平较高


最新版本的“亚历山大”于2019年发布,采用德国曼恩8%uD78军用卡车底盘,卡车柴油发动机和传动机构位于驾驶室的后面和下面。该车最高车速90千米/小时,最大行程约800千米,爬坡度60%,过侧倾坡度为30%,可攀越0.6米高垂直墙,越壕宽1.2~1.5米,涉水深约1.2米。这种155毫米榴弹炮有两种版本。其中一种火炮药室容积为23升,与北约标准155毫米弹药兼容,最大射程(标准炮弹)30千米,火箭增程炮弹射程为42千米和60千米。第二个版本药室容积为25升,发射火箭增程弹时最大射程达70千米。因此,就射程而言,塞尔维亚火炮系统的性能优于其它许多榴弹炮。塞尔维亚在研制“亚历山大”时就考虑到了远射程的需求,可以说是富有远见,不过在如此之远的射程外,还是用制导炮弹比较有效。



▲ XM1299增程火炮开火瞬间


2020年3月,美国陆军在亚利桑那州的尤马试验场,进行了XM1299增程火炮原型(155毫米58倍口径身管)的实弹射击演示,它向65千米外的一辆装甲“雪佛兰”车发射了两枚无制导的XM1113火箭增程榴弹和两枚“神剑”制导炮弹,前者偏离目标610米,“神剑”则成功命中“雪佛兰”。可见在射程超过65千米时,火箭增程弹的精度将大大下降。尚不清楚塞尔维亚将为“亚历山大”配备何种制导炮弹以解决远程打击精度的问题。


“亚历山大”可以实现直瞄或间瞄射击,火炮身管后部右侧配有光电式瞄准具,可将视频直接传输到车内显示屏上。它可以发射各种类型的弹药,包括高爆杀伤弹、火箭增程炮弹、烟雾弹、照明弹,以及装有反坦克或杀伤子弹药的子母弹等。据悉,它还可以发射精确制导的反坦克弹药。


“亚历山大”的全自动装弹机的弹鼓内共有12发炮弹,可通过自动化设备重新补弹(据说还有12发备用弹药)。该炮具备多发同时弹着能力,可以在25千米的射程内发射4发炮弹,每枚炮弹飞行弹道不同,使所有炮弹能够同时到达目标。火炮系统有4个稳定用的液压驻锄,可将车体撑起,使火炮可以向任何方向开火。驻锄在行军状态时收折起来,与地面呈直角,紧贴车身。为降低车高,火炮可穿透驾驶室顶部,炮管超出车头约1米。



▲ 塞尔维亚“亚历山大”车载炮的4个驻锄打开,可将车体撑起


该炮有很短的重新部署时间,能迅速离开开火位置,以避免反炮兵火力打击。该炮的装甲驾驶舱可保护乘员免受轻武器和炮弹破片的袭击。车辆能承受6千克TNT炸药在车体下面的任何地方爆炸。车内还有一套三防系统。


“亚历山大”车载炮具有独立作战能力,能自动精确地定位/定向,自动修正炮位倾角,车内配有弹道计算机和数据通信电台,可以在无测地准备的阵地上迅速独立完成射击任务。该炮的操纵室内备有图像显示装置、计算机控制台、数据存储器、惯性导航系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接收器等。发射车计算机录入射击数据信息后就能算出射击参数,通过数字信号使火炮瞄准目标。


火炮采用自动操瞄,由火控计算机自动进行弹道解算,只需按一下调炮按钮,就可以自动调炮瞄准到位。操瞄自动化把乘员从传统的操瞄劳作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进行监控和决策,提高作战效能。



▲ 塞尔维亚“亚历山大”车载炮驾驶室内部设备


操纵室具备在核生化条件下的作战能力。其车载语音和数据通信系统,可为炮兵射击指挥中心提供及时的通信传输数据。由于该炮配备了先进的车载导航定位系统、通信系统以及计算机火控系统,因此具备快速进出阵地“打了就跑”的能力。未来该炮在射击速度、打击精度、减轻重量、提高数字化水平方面仍有继续提升的空间。


P.S. 《兵器知识》杂志的投稿邮箱已更换,新邮箱:bqzs@cos.org.cn


▼欢迎购买《兵器知识》杂志▼


获取更多详细内容!



收藏

喜欢浩瀚宇宙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