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八闽大地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闽清三怪竹传说

送交者: wangguotong[☆★★声望品衔12★★☆] 于 2025-02-15 1:46 已读 1062 次 2赞  

wangguotong的个人频道

+关注

闽清三怪竹传说


白云山倒立竹


倒立竹是冠号八闽“第一禅林”的闽清白云寺前小山上的特产。竹枝向下,斜成“八”字形,所以号称倒立竹。


说的是在盘古开天辟地后,闽江中游的山区里出了一位一大力士,名叫姜太翁。太翁年老志坚,见白樟一带小河山脉安排零乱,他决心重新整顿,每天起早摸黑地开垦。为了开辟白樟平原,一天他用一根竹挑着两座小山往白云山走去,不小心摔了一跤,一座正立放下,一座翻倒了。用来挑山的竹倒插在翻倒的那座小山上。后来,有一位仙人见了,用神水把竹浇活,就长成现在的倒立竹了。


相传这位仙家以此来教导人们记住姜太翁的功绩,发扬他的开山精神。


白岩山四方竹


“八闽岳祖”白岩山“飞来桥”下的一百二十级石阶边,长着一种上茎为四方形的竹,荣称四方竹。


传说白岩山初建寺时,游客不多,香火冷落。南宋时,著名理学家朱熹爬山涉水,千里迢迢来游白岩。白岩寺里的佛家受宠若惊,设素宴于“一片瓦”上,为这位远方贵客洗尘。朱熹于宴后,挥毫题了“八闽岳祖”四个气壮山河的大字,书成后投笔于云端,毛笔随风飘落到“一线天”的岩缝间。“一家仙”见了,使法子叫它活成四角的方竹,茎粗如笔杆,叶状似笔毫。之后,佛家把它移植于登山路旁,点缀风景,命名“四方竹”,意思是欢迎四方香客游览。竹活成林,游岩者每每砍几根捎回留念。此事一传,游岩香客如云,白岩寺从此也热闹起来。


佳头山雷翁竹


晓得雷翁名字的来历吗?这是一位老人因孩子不孝敬而惨死,人们为了使晚辈记取教训而命名的。


相传白云深处的佳头山里有个姓雷的老翁,60岁才得一个儿子。孩子长大后不孝敬父亲,常不给其父吃饱。老人经常拄着根竹子到深山密林里找野果充饥。一天,他的儿子见燕子含着东西喂小燕吃,看着看着,他想起自己小时父母也是这样哺育他成长的,便动了孝心,跑到山里找父亲。老翁以为儿子又来打骂他,提着竹子拼命跑,不幸一跤跌倒,被竹子刺破喉咙死了。这竹子的竹节被老翁的身体压缩短了,入地一尺八寸,老人的血浇活了它。所以长成现在这样头大尾小、节纹如螺旋、密而粗、结构美观的黄竹子。后来,老百姓把它修成拐杖。老人也用它来教训孩子要孝敬长辈,取名雷翁竹。

喜欢wangguotong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