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民间传说 | 福州篇
叶向高巧补相思联
相传明万历年间,福清相思岭上有摆汤丸摊的父女二人。姑娘小时读过几年书,加上生性聪明,因此,她所吟的诗和所对的对子常得到过往客人的欣赏。
老父亲见女儿的年纪渐渐长大了,便常常央人为子说媒寻亲。怎奈说了许多对象,姑娘都不满意。老人家逼紧了,姑娘只好说:“爹爹一定要女儿早择婆家,那好,女儿就在摊子前出半副联子,谁能应对就嫁与他;如无人能对,女儿宁愿终身不嫁。”老父亲拗她不过,只得应允了。第二天,这个汤丸摊前便出现了半副联子,上面写着:“相思岭上日日冬节”,过往行人有来摊里吃汤丸者也想应对,但多是摇头走了,有的虽然对了,却没有一个令姑娘满意的。这样,几年过去了,始终未寻到理想的对象。姑娘也因此积怨成疾,虽经多方请医调治,终因心病无药而离开了人世。
传说,姑娘死后化作一只相思鸟。鸟儿栖于汤丸摊附近的一棵树上,面对着那半副联子,凄声叫唤,在继续寻觅知音。太平盛世,回福清定居的明朝丞相叶向高路过此地,听见鸟声凄凄切切,便打听是何鸟如此凄声。姑娘的父亲见问,即把原委一五一十地对叶相说了一遍。叶相听了连声叹道:“可叹啊,可叹啊!”老相爷叹的是,每日来往这许多人,竟没有一个应对。可惜的是,这样一个才华出众的姑娘,竟积怨而逝。感叹之余,相爷向姑娘的父亲要了笔墨,在汤丸摊门前的木柱上,补齐了对联,上联是:“相思岭上日日冬节”,下联为:“于山樚下夜夜元宵”,横批“可叹可惜”。后来经过此地的人,看了无不拍手叫绝。
注释
[1] 叶向高(1559—1627),字进卿,号台山,晚号福庐山人。福建福州府福清(今福建福清)人。明朝大臣、政治家,万历、天启年间两度出任内阁辅臣。叶向高善于决断大事,任首辅期间,为明神宗出谋划策,调剂大臣之间的关系,对维护太子正统、遏制魏忠贤的势力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