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船政兴亡史
2024-09-18 10:30福建船政是清末洋务运动代表人物左宗棠、沈葆桢等人创建的当时中国最大的西式造船厂,其建造的军舰数量甚至超过同期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江南造船厂)。
从1866年左宗棠上奏清廷建议创办西式造船厂,到1907年清政府决定停办,福建船政仅存在了短短的四十多年。
在这四十多年时间里,福建船政建造了大大小小三十多艘西式轮船,造船技术也与时俱进,建造的船型从木壳轮船一直发展到铁甲舰。
1907年,由于清政府无力订购军舰,福建船政难以维持下去,最终停办。福建船政就此结束了作为中国近代船舶工业主要基地的地位。
福建船政的衰落是中国近代造船史上的最大悲剧,也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工业化坎坷过程的一个缩影。
福建船政是早期中国工业化的一次尝试,代表了清末洋务运动时期中国在造船工业领域学习西方技术,追赶西方发达国家的过程。
我们将简要回顾福建船政的兴亡历程,探究早期中国工业化失败的原因。
福建船政的建立和发展
1866年2月左宗棠就任闽浙总督,为巩固海防、振兴商务,他上奏清廷建议创办西式造船厂并获得批准。
左宗棠在福州马尾择址创建船厂,派员出国购买造船用的机器、船槽,并创办求是堂艺局(亦称船政学堂),培养造船技术和海军人才——福建船政主要由船厂及学堂两部分组成。
由于西北局势恶化,左宗棠被调离改任陕甘总督,他推荐原江西巡抚沈葆桢任总理船政大臣。福建船政的工程进展很快,1866年底福建船政的建设在马尾山破土动工,当1867年7月沈葆桢正式上任时,基建工作已大体完成。
福建船政的建设规模庞大,是一座生产设施完备的现代造船企业。
船坞厂建在马尾山中间平坦处,在闽江边建有铁船槽,其后设有铸铁厂(翻砂车间)、轮机厂(动力车间)、合拢机器厂(机器安装车间)和水缸厂(锅炉车间)。
此外还建有捶铁厂(锻造车间)、拉铁厂(轧材车间)、钟表厂(制造仪表车间)、打铁厂(小锻造车间)、小轮机厂、打铜厂、木模厂、帆缆厂、炮厂等生产场所。
福建船政雇佣的工人达到二三千人,是当时远东最大的近代造船厂。
在当时国际上的造船厂中,其规模也是比较大的。
1865年日本创立的横滨铁厂和横须贺铁厂,其规模均无法与福建船政相比拟。
福建船政于1868年1月18日即开始建造木壳轮船,建造的第一艘轮船“万年清”号于1869年6月10日轮船建成下水。
“万年清”号是一艘木壳兵商两用轮船,船长76.2米,载重量450吨,排水量1370吨。
“万年清”号的主机是购自英国的单缸往复式蒸汽机,功率432千瓦(580马力),采用螺旋桨推进,备有风帆助推,航速10节。
“万年清”号装有4门火炮4门,全船造价16.3万两白银。
经过近两年的建造实践,福建船政的中国工匠们逐步掌握了兵轮木壳的建造技术,但兵轮主机却都是从国外采购的。
为了改变这一状态,沈葆桢决心要仿制580马力蒸汽机。
580马力蒸汽机的仿制工作由1870年8月开始,在法国技术人员的指导,中国工匠们经过10个月的努力造出了第一台蒸汽机。
这是一台双汽缸竖式蒸汽机,功率432千瓦(580马力)。
该台蒸汽机的仿制成功在中国机械制造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的工艺水平不亚于当时的先进造船国家。这台中国自制的蒸汽机安装在福建船政建造的第5号兵轮“安澜”号上,其排水量为1258吨,航速10节,并于1871年6月下水。
19世纪下半叶是巨舰大炮的年代,大型化是军舰的发展方向:更大的吨位、更大的主机功率和更多的火炮。
福建船政注意到了外国军舰的发展动向,向法国定购了功率842千瓦(1130马力)主机用于建造排水量更大的兵轮“扬武”号。
“扬武”号排水量1560吨,为铁骨木壳,主机为新型蒸汽卧机,功率842千瓦(1130马力),保留了三根桅杆,航速12节。
“扬武”号是当时福建船政在法国技术人员指导下建造的最大兵轮,全船造价为25.4万两。
“扬武”号共装备10门新型前膛炮,其中最大一门是6吨旋转炮可发射68公斤重的炮弹;其余9门均重3吨半,其大炮装备在口径和数量上均超过了前6艘,属国外二等巡洋舰。
通过自制蒸汽机及大马力、多炮位兵轮“扬武”号巡洋舰的建造,福建船政的造船技术有了显著的进步。
19世纪造船技术的进步速度很快,新船的作战效率相比旧船提升十分显著。
造船技术的进步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造船的材料用钢铁替代木材、更高效率的蒸汽机和更先进的火炮。
沈葆桢根据当时国外造船技术的进步及船厂造船中存在的问题,向清政府上疏建议购买大挖土机船清除船厂滨江地区淤积严重的泥沙,建造铁胁船(铁胁,即钢板制成的船壳)以及采购更先进的蒸汽机。
福建船政的铁胁厂于1875年12月开始建设,1876年7月完工。铁胁厂购置了完备的适用于造铁胁的机器设备,并对原拉铁厂的设备进行技术改造。
1876年9月2日船政第一艘铁胁双层木壳兵轮“威远”号开工,1877年5月15日下水。该船长69.4米,排水量1260吨,首次配用559千瓦(750马力)新式大功率康邦卧机,航速12节。
船政由此进入了建造铁胁船时期,在造船技术上又前进了一大步。
类铁木复合船,西方盛行于60年代。船政第一艘铁胁木壳船“威远”号于1877年9月14日交付使用,虽比英国晚了16年,但还并不过时,当年西方尚有新建的铁胁船问世。
70年代中期,为加快建设北洋海军,清政府决定向国外订购大型铁甲舰。为了配合铁甲舰,1880年3月李鸿章致函船政大臣黎兆棠要求福建船政建造巡海快船。
巡海快船是海防必不可少之利器,速度快,利于冲击,相当于西洋早期巡洋舰,英、法两国于70年代初也才制造出来。
此时船政派出的第一批留学生已经学成返回船政,中国第一艘巡海快船“开济”号由回国留学生吴德章、杨廉臣、李寿田领衔监造,1883年1月11日下水,同年10月11日完工。
“开济”号排水量2200吨,主机功率1788千瓦,航速15节;全船前后左右置炮10门,每门炮均可旋转轰击。
“开济”号巡海快船是以船政的技术人员为主建造成功的,充分显示了中国技术人员的创造才能,此类快船的诞生仅较之法国原型晚6年。
马江战役结束后不久上任的船政大臣裴荫森,针对我方无铁甲船的弱点,决定自造铁甲舰。为了建造大型铁甲舰,自1884年至1888年船政派出留学生魏瀚赴外洋购办船身钢料和新船设计图样。魏瀚访问了英、法、德十多家造船厂比较他们生产的铁甲船图式,并详细考核了它们的造船工价。
此外福建船政还进口及自制了一批大型机器设备,并对已有船台、铁车道等进行了修整,具备了造铁甲舰的能力,从而进入钢铁造船的时代。
福建船政的第一艘铁甲舰自1886年12月7日铺下龙骨,1888年1月29日下水,前后只花了14个月,取名“龙威”。
“龙威”号长62.5米,宽12.6米,排水量2100吨,为钢甲钢壳,首次采用铆接工艺。
主机用的是与“开济”号同型的1788千瓦(2400马力)大功率省煤康邦卧机,航速14节。
有前后旋转炮台,分设260毫米前主炮和120毫米后主炮1门,可三面施放。另有120毫米副炮2门、连珠炮4门,首尾还装有鱼雷发射管各2具。
全船造价52.4万两白银,为中国当时由自己建造的武器装备最优良的兵轮。
1890年,“龙威”号以其优良的性能、较强的武备得以编入北洋海军,改名“平远”号,成为北洋海军“八大远”中唯一的一艘国产巡洋舰。
福建船政自1866年创建以来到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前共建造了33艘兵商轮船,是晚清时期中国近代船舶和舰艇工业最重要的基地。
我们在文末附上1869年—1894年间福建船政建造的轮船列表。
从福建船政建造的轮船中可以清晰地看出福建船政造船技术的发展路线:
1、建造木壳兵轮
2、自制蒸汽机
3、建造铁胁船
4、建造巡海快船,配合北洋舰队的铁甲舰作战
5、建造铁甲舰“平远”号,成为北洋海军“八大远”中唯一的一艘国产巡洋舰。
福建船政的衰亡
福建船政虽然在造船技术上不断进步,但最终却由于缺少经费被迫关闭!
福建船政是洋务运动中兴办的最重要也是花钱最多的军事工业部门,福建船政的产品基本都是军舰,客户仅有一个——即清政府。
不幸的是,19世纪清政府在对外战争中接连失败。特别是由于甲午战争的失败,清政府花费巨资建立的北洋水师被歼灭,同时需要支付日本天文数字的赔偿款,导致清政府的财政更加捉襟见肘,无力继续支持福建船政的发展。
福建船政是典型的军事工业企业,企业的兴衰是与国家的命运高度相关的!
在风雨飘摇的晚晴时期,福建船政能发展到如此程度已十分不易。
从创办之初,清朝中央政府对福建船政的支持力度就十分有限,企业能够发展几十年主要靠的是有进取心的地方官员的个人努力。
福建船政创办初期的经费基本来自于福建海关的关税收入,没有来自清朝中央政府的拨款,这是所有洋务企业共同的特点。
1866年提取闽海关结款40万两作为开办费,另由闽海关每月拨银5万两作为日常运营经费,因此福建船政每年的经费只有60万两左右。
进入70年代以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不断加深,福建海关关税收入连年缩减,已经无法按规定数额按时解济。1875年闽海关欠解船政的经费达60万两。
1894年后,船政经费减少至每年不足20万两,有些年份甚至全部不解送。
经费短缺制约了船政的生产发展,尽管该时期船政的造船技术水平有显著提高,但其实际生产规模却日益萎缩。
由于福建船政的地理位置远离上海、广州等主要的通商口岸,船政招商承办的计划未能实现,而修船业务也十分有限。
1907年,由于无造船任务,船政已难以维持下去,清廷批准“暂行停办”。福建船政就此结束了作为中国近代船舶工业主要基地的地位。
洋务运动为什么会失败?
福建船政的兴亡是清末洋务运动最终失败的代表!
洋务运动是19世纪下半叶中国的爱国主义者希望通过工业化实现救亡图存的一次努力,可惜这次尝试最终失败了。
洋务运动创办的企业如福建船政、汉阳铁厂、江南机器制造局等企业最终的命运都是如此。
洋务运动为什么会失败?主要的原因包括:
第一,国防安全得不到保障,企业没有稳定发展的外部环境。
第二,政府内部缺少共识,无法集中资金持续投入支持洋务企业的发展。
第三,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技术迭代速度快,后发国家的学习成本高。
第四,清政府内部腐败,组织效率低。
福建船政局失败的原因是系统性的,而不只是某个方面。
不解决国防安全问题,不改变中国的社会制度,不建立代表先进生产力的组织是无法从根源上解决这些问题的。
这一切都要等新中国成立后才得到全面的解决。
我们再来谈谈后发国家的工业化。
工业化的核心是掌握技术,后发国家的工业化过程是一个技术学习过程。
工业化并不是简单的建立几家工厂,技术学习的成本很高,技术学习的周期很长,这两点使得事实上工业化的门槛极高,全球只有少数国家有能力跨过这个门槛。
这也是为什么二战后只有中国和韩国两个国家成功实现工业化,而其它国家要么陷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要么就一直呆在泥潭里。
要完成技术学习过程,最终实现技术追赶需要哪些条件?
1、稳定的政权,持续的资金支持。
技术学习是个长期的过程,掌握技术需要时间,建立产业链需要时间。
在技术进步快速时期,学习周期会变长,学习成本会上升。
技术的发展使得原本掌握的技术变得过时,原先的投资报废,这种情况下更需要稳定的、长期的资金支持。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国防安全。
战争对经济的冲击是最大的,日本的入侵直接中断了中国诸多企业的发展进程。
2、组织效率
组织效率是降低技术学习成本,缩短学习周期最有效的方法。
封建社会组织效率不行,印度那种封建和资本主义混合的组织效率也不行。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效率最高,所以建国后技术学习的周期最短,成本最低。
以火电厂建设为例,基本上苏联援建几个火电厂之后,中国便能独立设计相同技术水平的发电厂,并且自己制造设备。
80年代后中国引进美国的亚临界火电技术,基本上用10年的时间就能完全掌握。
反观印度,一直都没有跨过技术学习的门槛。
3、全民共识
技术学习周期和学习成本是无法改变的客观条件,在实现工业化之前需要持续的巨额资金投入,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国家全民形成共识,愿意为了长远的目标缩衣节食。
洋务派不是清政府中的主流,一直承受朝中其他官员的非议,在遇到困难时得不到支持甚至被落井下石,这也是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之一。
新中国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新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重大牺牲才最终建立的,在血与火的过程中锻炼了党的组织,凝聚了全民的共识。
正是建国过程的艰辛,让所有人都认识到国家必须要富强,而工业化是实现国家富强的唯一道路,工业化成了全体人民的共识,得到了全民支持。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效率最高,极大缩短了技术学习周期,降低了技术学习成本。
抗美援朝的胜利使得中国的国防安全有了保障,中国共产党重建了财政体系、重塑了国内的社会秩序,这一切工作都为工业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苏联的援助更是锦上添花!
因此新中国的工业化能够一直坚持下来,支撑到完成技术追赶,支撑到工业企业本身能够形成正现金流。
参考资料:
1、《中国近代船舶工业史》,辛元欧。
2、《船政史》,陈悦。
3、《近代国造舰船志》,陈悦。
4、《船政风云》
5、《轮船史》,杨槱。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