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清幽闲适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新中国第一次授衔,刘少奇认为他不适合被授元帅,但是周恩来坚持

送交者: Breezea[★★★声望勋衔14★★★] 于 2024-12-14 9:32 已读 1984 次 1赞  

Breezea的个人频道

+关注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领导人却更加忙碌了,比如说毛主席就在年底去了一次苏联,进行了两个多月的访问之旅,这么长时间的出国访问,可能在世界历史上都是少见的,但是没有办法,为了新中国,毛主席必须要和苏联签订一份有利于中国的友好合约。


因为当时的国际环境并不乐观,美国对我们也不是很友好,这让新生的中国没有安全感,要是和北方的另一个大国苏联,也关系不好,这会让我们很难受,甚至只能把大部分资源都投入到军事领域,这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是无法承受的巨大代价,不过,好在1950年,我们两个国家签订了友好条约,之后,我们又在朝鲜战场上打赢了美国联军,这让我们的安全形势得到了极大的缓解,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开始举办授衔仪式。



1955年,准备多时的授衔仪式在国庆节前后正式开始了。在那一次的授衔上,出现了不少佳话,有不少将军很谦虚,主动表示要降低自己的军衔,就比如说粟裕大将,他对于毛主席要授予的元帅军衔表示不够资格,坚决不要,最后毛主席也很无奈,只能让他做第一大将。


不过,也有人因为工作的原因,让授予军衔这件事受到了很多人的质疑,就比如说陈毅元帅。建国以后,陈毅元帅做了上海的第一任市长,之后也一直在政府部门工作,从事民族事务和科教卫生工作。当时中央也强调过,要求在地方工作的人不能参加授衔,而刘少奇对此就表示了很大的异议,说陈毅在地方工作,可以不授予元帅。


陈毅是1901年出生的,他是四川人,很早就参加了革命,在战场上磨练了很长时间,是一个真正的军人,也是我军的创建者之一,这样的资历很高,也让不少人说不出什么反对的话,不过,建国以后,陈毅确实是到地方工作了,这一点也是不能否认的。因此,刘少奇提出这样的疑问,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在召开大会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在北戴河疗养的周恩来却投了陈毅一票,说他就算是参加了授衔,也对他的工作没有影响。


也正是周恩来的这关键一票,才让陈毅最后成为了十位大元帅之一。不过,陈毅元帅去世的早,在1972年就走了,在他去世的时候,毛主席亲自出席了他的葬礼,还安慰他的妻子,说陈毅是一位好同志,国家和人民不会忘记他。

喜欢Breezea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