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清幽闲适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司马懿明明识破了空城计,为何还要撤军?再不撤军就要满门抄斩了

送交者: Breezea[★★★声望勋衔14★★★] 于 2024-11-10 9:49 已读 1098 次 1赞  

Breezea的个人频道

+关注
曹魏困境与诸葛亮孤注一掷

旧历建安十六年春天,大汉王朝早已分崩离析,三分天下之局面初步形成。曹魏国强大的北方政权在经历了官渡之役,赤壁之战的重创之后,原本凭借着国力和兵力的优势,应当可以横扫天下,统一中原,但却遭遇了来自蜀国的巨大阻力。

在这个时候,蜀汉的军事家诸葛亮出山督师北伐中原,连年苦战曹魏边疆,让曹魏疲于应对。一开始,诸葛亮的北伐只是想趁曹魏王朝更迭时期的虚弱时机,夺取汉中要冲,扩大蜀国的地盘,巩固自身的根基。可是一旦开了头,诸葛亮便萌生了复兴大汉江山的宏愿,孤注一掷,于是更加勇猛地压境而来。

对于统治中原的曹魏王朝来说,这简直就是燃眉之急。先是曹丕去世,根基尚浅的曹睿接任魏帝之位,内忧外患一起来袭。国内方面,曹氏嫡系和宦官专权之争日趋白热化,矛盾加剧;边疆方面,诸葛亮步步紧逼,强攻不止,大军压境,曹魏几乎无力回天。

此时,曹魏前线最高指挥权落在了司马懿手中。司马懿乃是大梁人氏,为人沉稳老练,用兵谨慎有度,曾多次在关键时刻挽救曹魏于危难之中,赢得曹氏的高度信任。司马家世世为臣,却也鲜有贪慕权位之心,但正是由于司马懿出手如此果断有力,让他不由自主地被捆绑在了曹魏的命运车轮上。


曹操梦兆与司马家隐患

曹操乃是一代枭雄,开启了大汉朝代由帝制向封建制度过渡的大门。作为建安年间权威最高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曹操对于统一天下有着独特而敏锐的眼光。据载曹操在位期间,曾经三次梦见"三马食槽"的怪异景象。第一次是在他准备平定袁绍的时候,梦见了"三马食槽",让他意识到有三个人可能会祸害到他的家族。


当时荀彧向曹操进谗言,称"马腾、马铁、马休"三人必为奸雄,曹操信以为真,随即用计除掉了马腾和马铁。第二次是在曹丕率领大军准备出征赤壁之时,曹操又梦见了"三马食槽"的景象。他犯了难,不知道这是吉兆还是凶兆,听信了贾诩的谗言,才最终决定出兵赤壁。结果大军覆没,让曹家陷入危机。

第三次曹操梦见"三马食槽"已是临终前夕,此时的他已有些神智不清了。在临终前,曹操对继承人曹丕诚恳地叮嘱,务必要防范"司马家",否则后患无穷。让人费解的是,司马家世代为朝廷效力,向来忠心耿耿,又怎会威胁到曹家的统治地位呢?

其实,梦兆"三马食槽"的含义极有可能是指司马懿、司马师和司马宣华三兄弟。司马家人精于谋略,而且在曹丕登基之时,功不可没。尤其是司马懿更是借助自己出谋划策的机会,取得了曹丕的高度信任,被封为太尉,掌管国家军政大权。一旦曹家江河日下,司马家若是起了异心,必定会对曹家造成致命威胁。

而这一切的根源,还要归咎于当年曹丕立储的时候,司马懿出谋献策,力排众议,为曹丕扫清了障碍。曹丕即位登基后,自然对司马懿格外器重,加官进爵,几乎把整个朝政都付托给了这位谋臣。在这个过程中,司马家族便逐渐蚕食了曹家的权力基础,扩大了自身的影响力。

曹丕去世后,年幼的曹睿继位,国家大权自然落入了司马懿和宦官曹钺等人手中。这期间,诸葛亮六出祁山,连年进攻曹魏,给曹魏王朝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司马懿在这个时候威望日隆,凭借着坚决果断的军事指挥,成为了曹魏御敌的最大掌舵者,从而获得了大批武将的拥戴。诸葛亮的北伐无意中为司马家增加了筹码,让司马家有了逐步实现"挟天子"的可能。

司马懿遭遇两难抉择

诸葛亮六出祁山之际,正值曹魏朝野阵脚大乱,权力更迭之时。作为新登基的魏明帝曹睿,其权威地位仍待巩固。此时诸葛亮的猛烈进攻,令曹魏朝野上下震动,民心渐失。

司马懿作为曹魏国中最高军事统帅,率领大军死守街亭,遭遇诸葛亮的疯狂进攻。双方激战正酣之时,诸葛亮突然摆下奇谋,亲自在城头弹琴,大开城门,意在以假无兵相威慑。

面对诸葛亮这等诡计,司马懿虽然识破其中的虚实,但却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一旦继续进攻,很可能会付出巨大代价;而退军回朝亦将遭人非议。这一刻,司马懿内心矛盾重重。


倘若一鼓作气直取诸葛亮,擒贼拿下成都,无疑将是功勋卓著。但这样做,必将斩断诸葛亮人马的城市补给线,使他们陷于绝境。届时诸葛亮必将拼死一战,双方将不可开交地殊死搏杀。虽然曹魏国力雄厚,但诸葛亮作为当世第一谋士,其有备无患的城防布局定会让司马懿吃足苦头。

即便最终能够取胜,司马懿亦将损失惨重,无疑加重了曹魏国疲弊的局面。这正中了诸葛亮下怀,他本就是趁曹魏朝乱之际孤注一掷,一旦双方陷入两败俱伤的僵局,必将令曹魏国内阙政失措,从而为蜀汉扩张争夺时间。

相反,若是退军,固然可以保存实力,避免重创。但曹魏爱卿们定会群起而攻之,指责司马懿无能。到那时,他在曹魏朝野早已微罕权钱,一旦声威扫地,很可能会遭到肃清。

正当司马懿踌躇满志之际,眼前忽然浮现出了曹操梦兆"三马食槽"的警示。他深知若是贪功冒进,必将引火烧身,这等于是成全了曹操当年的预言。与其拼死一搏,祸及子孙万代,不如暂且隐忍退避,为司马家保留最后的机会。

于是,司马懿终于下定决心,领兵撤回冀州。将士们虽有嘲弄之语,但司马懿已然看清自身处境,坚信这是当下最明智的选择。

司马氏家族权力渐渗

司马懿统军退兵的决定,虽然在当时饱受非议,但却为曹魏保住了根本。之后曹魏朝中权力渐渐被司马家族所掌控。

退兵后不久,司马懿便遭到了曹睿和宦官曹钺的猜忌与排斥。他被贬为平民,身家被抄,亲眷也遭到牵连。但司马懿虽遭贬黜,仍坦然自若,不为所动。

司马懿深知自己退军的决定完全是出于爱国爱家的考量,只是眼下权力尚被曹氏和宦官所把持,难免遭到误解和诽谤。他坚信自己的机会总有一天会到来。果不其然,不久蜀汉趁势大举进攻,令曹魏朝野丧胆。为了御敌,曹睿不得不重新拥戴司马懿出山指挥军队。


在这场艰难的保卫战中,司马懿运筹帷幄,指挥有方,终于将诸葛亮的军队赶回了成都。此役虽无大的功勋可书,但捍卫了曹魏根本的存在,其贡献实属无可非议。曹魏朝野上下,又一次将重望落在了这位沉稳老将身上。

曹睿明白自己亟需依赖司马懿这等谋主帷幄之才来镇守边疆,稳定中央。于是在这事后,司马懿获得了荣复原职的殊遇,并且很快就被拉拢入朝,担任重要职务。

而自此之后,曹魏王室在同司马氏家族之间便产生了微妙的权力倾斜。曹魏朝中大小事务,无不先经司马家斟酌而后作事。朝中最得力的文武大臣,多半也属于司马氏家族一系的亲朋好友。这种状况虽无法完全扭转曹魏的藩镇割据局面,但终究让司马家族手中掌握了足够的资源来左右朝政大权。

此后数十年间,司马家族子孙在中央和地方的权力,日益攀升,渗透到曹魏政权的各个角落。终于在司马懿的曾孙司马炎继位称帝后,曹魏王朝被完全架空,大梁之梦随之实现。

这一切的根源,都可追溯到当年诸葛亮贪功冒进,让司马懿有机会退守街亭,保存根基。正是那个时候,司马氏家族得以避免在曹魏大厦将倾的劫难中殒落,反而趁虚而入,慢慢将权力尽收囊中。

曹魏覆亡司马氏雄起

曹魏朝野上下权力关系的变迁,其根源正是源于当年司马懿退军街亭一役的关键时刻。那个时候,司马懿虽遭人非议指责,但他看清了诸葛亮设下的空城计是一个暗藏杀机的陷阱。一旦上当受骗,陷入重围,必将两军遭殃。

司马懿乃英明有远见之人,素来极为重视家国天下的根本大计。他明白,哪怕暂时退让,只要能保全力量,从容以待,总有东山再起的机会。相比之下,虽然立功夺取功勋自然大快人心,但若冒然鲁莽行事,损失反而不堪设想。

司马懿临危权变,做出了这个艰难的选择。尽管暂时被人诟病谩骂,甚至遭受了流放罢黜,但他却在不知不觉中保住了自己和曹魏王朝最后的根基。正是这一壮举让司马家族在曹魏极权大厦将夷的关键时刻逃过了一劫,从而为曹魏王朝留下最后的生机。


如果从中长期来看,司马懿敏锐地察觉到了曹魏王朝正在日渐衰落,而诸葛亮的蜀汉却如日中天,勃勃生机。若两军对垒必有一方覆灭,那必然是战火纷飞而底子不稳的曹魏国无疑更有可能先失守。因而临阵退却,无疑是权衡利弊之下最明智之选。

凭借着这个举世无双的判断和决心,司马懿在曹魏朝野再度争斗的动荡之际,成为了家族重新卷土重来的中流砥柱。一旦弹尽粮绝之时,他即能出谋献策,指点迷津。于是权力最终被缓缓渗入到了司马家族的版图之中。

而司马氏家族也的确没有辜负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他们纷纷用自己的智勇双全,忠诚服务于曹魏王朝,为王室解燃眉之急。到了后来,基本上曹魏中枢的重要职权都被司马家族的人员所把持,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埋下了曹魏王朝被架空的伏笔。

就这样,当年司马懿退军街亭一役,虽然在当时遭到猛烈非议,但从后世来看,却不啻于为家族留下了垂手可得的权力遗产。司马炎继而乘势而起,夺取垂帘,最终取代曹魏建立了大梁王朝,成就了司马家人的百年梦想。


贴主:Breezea于2024_11_10 10:40:15编辑
喜欢Breezea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演义不是历史 - chtokyo (159 bytes) 11/10/24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