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践剑在国外展览后,遭到人为破坏,从此以后永不外借
湖北省博物馆有一柄宝剑,它虽然仅长50厘米有余,但却是冷兵器时代的王者之剑。
这把剑经历了2500余年,不仅毫无锈蚀,而且寒光闪闪,甚至剑身上的精美纹饰仍然清晰可见。
它,就是有着“天下第一剑”美誉的越王勾践剑,是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也是国家公布的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之一。
20世纪60年代,政府决定在湖北荆州地区修建水渠灌溉农田。
荆州地区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春秋战国时期属于楚国的重镇,因此文保部门也参与了修建水渠的工作。
水渠一路延伸,考古队一路跟随,在纪南城西北7千米处发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墓群,将其命名为望山楚墓。
在望山一号楚墓中,考古队发现了一把插在漆木剑鞘里的青铜剑,因为当时实行的是抢救性发掘,所以他们并没有把这把剑从漆木剑鞘中拿出,而是把它和别的文物一起送到了库房。
第二天,他们在整理这批文物时,清洗了这把青铜剑,发现在剑身正面靠近剑格处写有2行铭文,一共有8个字,而且文字带有鸟形的纹饰,十分奇异,又十分美观。
考古队的成员初步解读出铭文中的6个字——“越王”和“自作用剑”,推断这把青铜剑是某位越王的佩剑。至于这位越王究竟是谁,大家意见不一。
于是,他们对铭文进行临摹、拓片和拍照,然后分别写信给郭沫若等10多位著名的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征求对铭文的释读。
经过2个多月的书信研讨,在多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的共同努力之下,大家终于确定剑身上的铭文为“越王勾践自作用剑”,这柄剑的主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越王勾践。
消息一出,举国轰动。
在中国出土的青铜剑数量众多,唯独越王勾践剑被誉为“吴越剑之冠”,甚至“天下第一剑”,这又是为什么呢?
究其根本,就是因为它在艺术、技术和内涵等方面都具有非比寻常的价值。
越王勾践剑的造型美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目前发现的青铜剑,剑身两侧一般较为平直,靠近剑锋的地方则是斜直的,越王勾践剑却与众不同,它的剑身两侧有弧度,靠近剑锋的地方也有弧度,这种设计使得它在青铜剑中有一种独特的美感。
剑身上还遍布着精美的菱形暗格花纹,这些花纹不仅美观,而且极具实用价值。
科研人员通过观测,发现花纹经过了硫化处理,这种处理不仅能够保持花纹艳丽,而且能够防止剑身锈蚀。
越王勾践剑的剑格上还镶嵌着蓝色的琉璃,这更是举世罕见的设计,直到今天,人们在青铜剑中也只见到这一例。
越王勾践剑不仅外观美丽,而且作为一件兵器,至今仍寒光四射、锋利无比。
人们曾经把30余张纸叠在一起,用剑划纸,这把古剑竟然一下就划破了20多张。如此利剑充分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铸剑工匠的高超技术。
据了解,越王勾践剑在出土以后,仅于1965年底在湖北有过短暂展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该剑在国内一直是“藏而不展”的。
但是令人非常心痛的是,1994年,越王勾践剑在参加新加坡举办的“战国楚文物展”的展出时,被人为破坏。
由于新加坡工作人员操作不慎,使一块有机玻璃柄板卡在了剑刃上,导致剑刃部有一道长0.7厘米、宽0.1厘米的伤痕。
中国国家文物局的专家对剑受损情况,作出的正式结论是“轻微损伤”。
虽然如此,但还是让人十分难过,毕竟“自己家的孩子只有自己心疼”,此后,虽然没有明文规定,越王勾践剑再也没有出境展出过。
到了2013年,越王勾践剑被正式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境文物展览目录》。令人欣慰!
“卧薪尝胆”的故事流传千古,在目前出土的文物中,越王勾践剑可谓是勾践最重要的遗物。它跟随越王勾践历尽坎坷,见证了吴越争霸期间的种种风云变幻,也见证了楚越之间的分分合合。
如今的人们看见它,会不由自主地陷入沉思,回想起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