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雨云间》看清各方背后的势力,才知姜元柏才是姜家没落的必然
“只因父女一场,因我之事致父亲为难,姜家不宁,女儿实在愧对于父亲。”
金銮殿上,姜元柏明知自己的亲生女儿可能已经香消玉殒,但还是出言回护了薛芳菲这个冒牌货,只因他听懂了薛芳菲的潜台词。朝中局势
姜元柏是洪孝帝赵邺的老师,也是先帝留下的顾命大臣。按理说他该是赵邺的心腹,但实际上姜元柏并不完全忠于赵邺。
赵邺的皇位坐得不踏实。
朝中大臣大致分为两派,一派拥护姜元柏,他们多是姜元柏的门生,另一派则支持右相李仲南,他们效忠的是李仲南背后的成王,而赵邺只有萧蘅。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
赵邺的登基充满了争议。
先帝一共有三个儿子,太子早夭后,新任太子将在次子成王和三子赵邺中产生。
成王和赵邺都非嫡子,按照立嫡立长的册立顺序,皇位本该是成王的。
但是,赵邺的母亲在宫廷倾轧中不幸去世后,先帝就把赵邺交给了皇后抚养,因着这层名分,赵邺才成了太子。赵邺登基后,成王
远离京城
驻守北境
。
为了弥补当年离皇位一步之遥的遗憾,成王时不时地制造代国入侵的假象,用朝廷拨给的粮饷养自己的私兵,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他的妹妹婉宁公主则利用李仲南贩卖私盐,命令佟知阳霸占富商叶氏财产,拉拢县令冯裕堂偷采金矿,为成王起事筹集粮草。成王缺钱,赵邺缺人。
萧蘅手里虽有父亲萧瞑寒的旧部,但十数年前萧瞑寒战死那一仗折损了萧家大半人马。
萧家即使休养生息了这么多年,也没有十足的把握与成王分庭抗礼。论名分,成王也有称帝资格,论实力,赵邺弱而成王强,
正是因为深知这一点,赵邺才避其锋芒表面上装得兄友弟恭,对婉宁干涉朝政之举也隐忍不发。
萧蘅的爷爷萧大川曾指着姜元柏鼻子骂他是只老狐狸,事实上,姜元柏也是这么做的。姜元柏在权衡了赵邺和成王的实力后,选择了中立。
他表面上与李仲南在朝堂上针锋相对,一副忠臣做派,实则私下里却非常不愿意薛芳菲去招惹李家。
李仲南的儿子李廉图谋叶氏财产,薛芳菲识破了他的算计,恼羞成怒的李廉逼薛芳菲定下赌约,若薛芳菲不能在岁试夺魁就要回到贞女堂。
明明是李家欺人太甚,但姜元柏听闻此事后却拍桌怒骂薛芳菲行事离谱,只因薛芳菲的行为打破了他一贯秉持的中庸之道。姜元柏既不愿意帮扶成王,背上谋朝篡位的恶名,但又担心势单力薄的赵邺早晚倒台,于是采取了作壁上观的态度。
对于赵邺来说,姜元柏的做法是让他寒心的。赵邺是君,姜元柏是臣,臣子理应忠于君王,而姜元柏却如墙头草般观风望势。
虽然赵邺现在还需要姜元柏来平衡朝局,可一旦成王倒台,姜元柏就是赵邺下一步要整治的目标,这是姜家没落的客观原因。姜家没落
薛芳菲杀死冯裕堂,为薛怀远告御状,触动了婉宁的利益。
婉宁当众揭穿薛芳菲身份,指出真正的姜梨已死。
薛芳菲明面上为自己的莽撞行事向姜元柏道歉,实则重音却落在了姜家不宁四个字上,这无疑戳到了姜元柏的痛处。
姜元柏素来好面子,
薛芳菲曾讽刺地评价他
修了一辈子的好名声
。
当年,姜元柏把女儿姜梨送去贞女堂后不闻不问,甚至连其长相都忘得一干二净,可事情一闹到朝堂上,他立马命人风风光光地迎回了女儿。李仲南任人唯亲,姜元柏就反其道而行之
。
丈人求姜元柏行方便,姜元柏两眼望天,叶家客套说一句多多关照,姜元柏满口推辞,
假清高到得罪完丈人又得罪了亲家。
叶世杰和舅舅本意是探亲顺便接姜梨回渌阳小住一段时日,谁承想姜元柏阴阳怪气地说叶家无事不登三宝殿,暗讽叶家求他提拔叶世杰。薛芳菲要面见赵邺,被李仲南的人借饥荒堵在定州城里出不来,是姜元柏通知任沧州太守的门生放行,叶家的粮才能及时运到助薛芳菲脱困。
说到底,
姜元柏不是没有自己的势力,
他只是虚伪地不愿意和不如自己的人为伍。当年,姜老太爷一心为公,直言劝谏,至死没有升官,可到了姜元柏这一代,早失了当年的风骨。
姜家三个儿子,大儿子姜元柏明哲保身,二儿子姜元平心思都在妻子身上,三儿子姜元兴身为庶子,只是个从七品的校书,说话一点分量没有。
世家大族想要长盛不衰最忌后继无人,姜元柏
两个弟弟不争气
,
唯一的儿子又才五岁,
反观李仲南,两个儿子都已成年又经了不少事,李家的前景比姜家好了太多。
姜元柏
一想到自己苦心经营也惠及不到子孙,再加上他快到致仕之年,
担心李家日后报复,索性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是姜家没落的主观原因。于公于私,姜元柏都采取的是两边不得罪,两边不讨好的态度,但这样的结果就是两边都得罪,无论是赵邺还是成王都不会把他当成自己人。
偏偏姜元柏还要沽名钓誉,给自己打造清流大臣的形象,以至于失了季家和叶家的援助。
这也就意味着当大雨倾盆时,姜家根本没有足够的实力保护自己。
不论鹿死谁手,姜元柏的虚伪懦弱和左右摇摆都使姜家的没落已成必然,与其说是朝局所逼,不如说是性格决定了命运。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