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清幽闲适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清幽闲适全球版]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八路军的团长,建国后为何归隐田野?假投降的历史无人能说清

送交者: Smiley1[♀★★★★声望勋衔18★★★★♀] 于 2023-10-02 17:12 已读 729 次 1赞  

Smiley1的个人频道

+关注

作者:武陟东旭


1955年授衔,曾经担任八路军团长的王长江心情复杂


同样担任过团长的将领授衔都不低,比如杨得志、宋时轮李天佑等被授开国上将,王尚荣、王近山被授予开国中将。


可是,在抗战前期担任团长的王长江却仅授大校衔,连少将都不是。


其背后的原因,是因为建国后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他给老部下(此人是特务)介绍工作。


不得不说,王长江很冤,但相比自己的战友张子元幸运了。


当时张子元也是团长,但授衔的时候,他在远的农村默默种地。


这到底什么?说起来话长。



王长江

张子元是河北博野人,跟王长江是同乡,还是好友,前期经历也基本相似。


二人都参加过旧军队,参加了军阀混战,沙场征战时间长达15年,都具备军事指挥才能。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博野县长、地下工作者张仲翰拉起一支队伍抗日——“津南自卫军”。


张子元热血沸腾加入这支队伍,担任副司令


这时候的王长江,还在蒋军将领张荫梧的手下担任军区司令


1939年7月,津南自卫军正式加入八路军,与120师358旅719团与合编,合编后使南抗日自卫军的番号,由张仲瀚任司令,张子元任副司令。


合编的过程并非想象中的那样顺利,而是惊心动魄,充满了变数。


原因很简单,这支队伍中的个别将领,是张荫梧的部下,他们不愿意参加八路军。


1938年5月2日,津南自卫军改编为人民自卫军游击第二师,张仲瀚任师长,张子元是副师长(兼任一团团长)。


在这个时候,他们就开始接受冀中军区领导。



吕正操


这一来,第3团团长张文祥和2团团长李侠飞不答应了,他们跟张子元是结拜兄弟,但他们原来是张荫梧的部下。


这天,他们在一家小酒馆开始密谋。


“老弟,张仲瀚太不地道了,想要我们加入八路军。”张文祥端起一碗高粱酒说道。


“哥哥你说对,跟八路干没有前途,还是跟张司令走前途远大。”李侠飞夹着一块牛肉边嚼边说。


“你说怎么办?老弟,哥哥听你的。”张文祥小声问


“我们把队伍拉出去,投靠张司令。“李侠飞回答道。


“依我看,我们最好说服张子元,走的时候把一团也带走,让张仲瀚当光杆司令。”张文祥说完,又倒了两碗酒,对李侠飞说,“来,为我们弃暗投明干杯!


可是,当他们找到张子元的时候,碰了钉子。


张子元动情地说:我们一起拉队伍为的是保卫国家,张荫梧这小子是假抗日,咱们跟他走就上当了。”


张文祥一听,明白对方不会跟自己走,便假意说道:“听你这么一说,我茅塞顿开,不跟张荫梧走,在八路军这里好好干。”


张子元听了,半信半疑,打算将这个情况告诉张仲瀚。


可是还没有等他报告,张文祥就叛变了。


1938年5月10日,张仲瀚、齐健秋带着冀中人民自卫军游击第二师特务营驻防去了献县商家林,张文祥突然带着2团来到特务营驻地,将这里包围。


他们还用喇叭喊着“博野的枪,博野的人不回博野抗战太丢人”的口号,然后向特务营开火。


特务营毫无戒备,很快被对方打散,营长刘鸣琴的手枪也被内奸摸走,只好独自逃走,到河间县找冀中军区党代表孙志远汇报。


张文祥看到刘鸣琴不在,便把特务营剩下的人分到二团,因为他是打着抗日的旗号,哄骗了不少人。


但是在二团返回博野的途中特务营中党员都想方设法离开了二团。


张文祥回到博野,并没有善罢甘休,立即派人到了刘鸣琴的家把其父绑架到了博野关押起来。


这时候,张仲瀚得知了这一消息,立即向冀中军区吕正操司令员报告了这一紧急情况。



建国后担任22兵团政治部主任的张仲瀚


吕正操听后拍案而起,随即策马直奔游击第二师副师长张子元的驻地,一进门就说:“张副师长,张文祥叛变了,知道吗?”


张子元一听,拍着脑袋后悔不迭:“都怪我,没有及时汇报,我现在就去找张文祥,让他放人”


三个团中,张子元的战斗力最强,再加上他本人枪法如神,很会打仗,张文祥也怕他几分。


张子元骑着吕正操的马,带着几名警卫员直奔博野。


到了那里,哨兵刚想阻拦,张子元一马鞭抽了过去:“让你们团长来见我。”


张文祥一听,赶忙走了出来,赔着笑脸说:“不知道大哥来了,小弟有失远迎(他们几个是结拜兄弟)。”


“别再叫我大哥,我们的情分到此为止。”张子元气呼呼地说。


“说哪里话,无论走到哪,你都是我大哥。”


“如果你还认我是你大哥,那就把刘鸣琴的父亲放了。”张子元铁青着脸说,“人各有志,你想去哪我不阻拦,但是特务营的人你应该让他们自愿选择,愿意回去的,不可阻拦。”


“是是,大哥。”张文祥点头哈腰地说。


很快,刘鸣琴的父亲被放回家特务营的人愿意回去的,也被准许回去。


至此,这场叛变风波予以平息。



我们知道,在杨成武的晋察冀一分区,也出现过叛变的情况,比如赵桐,比如孟阁臣;对于叛变,杨司令向来毫不手软。


可是,冀中军区和晋察冀军区的情况截然不同,晋察冀军区成立于1937年11月,冀中军区成立晚了4个月。


当时冀中军区刚成立一个月,如果对张文祥等人采取强硬措施影响不好。


还有吕正操领导的八路军3纵队,虽然也在我方的领导下,但是毕竟是刚刚从旧军队改编过来的,还没有来得及进行彻底的改造,形势复杂,加上牵涉到蒋军张荫梧,正在合作抗日时期,只能够采取比较保守的办法稳定部队。


最后,张仲瀚将打散的警卫营重新收编,带着他们暂时撤离,从而缓和张仲瀚和张文祥、李侠飞二人之间的矛盾。


而张文祥、李侠飞二人也退了一步,只提出取消人民自卫军游击第二师的部队番号,恢复使用河北民军的部队番号,让两个团中的我方成员暂时撤离,但仍然服从冀中军区的指挥。


其实谁都知道,这是张李二人给吕正操一个面子而已。


不久,张文祥、李侠飞为首的队伍就公开脱离了我方的领导投入到了张荫梧的怀抱开始破坏抗战,与人民为敌。


不管怎么说,疾风知劲草,在这场风波中,张子元立场坚定,没有随波逐流。


聂荣臻司令员对张子元的表现予以充分肯定,点名要他学习深造,还批准他加入了组织



聂荣臻司令员


张子元所在的部队,1940年被改编为八路军冀中军区警备旅1团,他继续担任团长


一个军区警备部队关乎首长机关的安危,其指挥员不是谁想当就当的。


不但要立场坚定,绝对忠诚还要指挥才能出众,敢打敢拼。


让张子元担任此职,足见他的诚和能力都没问题。


在此期间,张子元奉命到太行军区,在129师刘伯承师长的指挥下,打了不少仗,立下赫赫战功。


可是,在1942年夏天,张子元遇到了一场奇葩的战斗,命运彻底发生改变。


这年5月15日晚上,情报员气喘吁吁向张子元报告:“团长,不好了,明天敌人要到深县进行大规模扫荡,冈村宁次亲自出马,还要出动飞机、坦克。


这时候,冀中军区的参谋长沙克信也到了。


信的内容是:为了应对敌人“扫荡”,机关要转移出去。


而张子元的任务是,指挥警卫营和公安支队的2000多人掩护机关转移,然后尽快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张子元指挥部队完成任务,成功跳出敌人包围圈,转移到了距离路南十多公里的地方。


突围出去的指战员一身疲惫,满脸尘土,心虽然还在咚咚跳,但总算是脱离险境,长出一口气。


这时候,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路南指挥部的负责人和警备旅负责人见到张子元之后,不但没有表扬,反而对张子元大加指责:“谁让你到这里来的?乱弹琴!”


“不是你的命令吗?”


“我什么时候下过这样的命令?赶紧撤回去!”


“我们跟敌人血战一番,不但无功反而有过,岂有此理?”张子元的牛脾气上了“今天我就是不撤,爱咋咋。”


“你敢抗命?信不信我毙了你?


你有我出枪快?”张子元说。


就这样,二人僵持在那里。


其实这事很可能是个误会,我们推测:张子元以为掩护任务完成了,而实际上很可能机关并没有完全撤离……


张子元毕竟还是一名组织成员,知道下级必须服从上级,他很快冷静下来,带队返回路北。


这等于自投罗网,因为那里到处都是日军。


冀中主力和党政军机关安全转移,离开了冀中,到冀南、冀鲁豫、太行、冀西去打游击了,经过7个月形势好转之后才回到晋察冀根据地。



张子元率领的这支部队,等于是羊入虎口,遭遇灭顶之灾,张子元也在战斗身受重伤,被伪军俘虏。


张子元醒来的时候,已经在伪军中的营地,他心说这次可完了,日伪军对佩戴手枪的八路军是不会放过的。


谁知,俘虏他的伪军队长竟然是他在民军时的部下,此人良知未泯,将其隐藏起来。


这时候,冀中军区的领导心急如焚打听他的下落,得知他的藏身地之后,让军区情报处长张存实派人去找他,营救他归队。


可是张子元一想到警备旅的人,感到对方对自己成见太深,回去也没有好果子吃。


于是他在张存实的安排下,以“投敌”的名义,打入石家庄日军内部。


张子元当时提出,做地下工作可以,但是要吕正操司令员首肯。


但是,张存实并没有请示吕正操,因为做地下工作都是单线联系,知道的人越少潜伏者越安全。


吕正操司令员得知他投敌之后,觉得难以置信:“这样一位久经考验的同志怎么会投敌呢?”



忍辱负重的张子元


他随即叫来冀中公安局长张国俭,要他对此进行调查。


张局长派了一个叫王子兴(原名叫孟庆元)的同志打入敌人内部,对张子元暗地里进行考察,如果是真的投敌,就地处决。


王子兴考察之后,判断张子元不是真的投降,回去之后做了汇报,冀中军区公安局负责人下达指示,让张子元继续潜伏,而且最好到战俘营去。


就这样,张子元被日军110师团谍报班长河野(此人是地下工作者)安排到了石家庄战俘营。


战俘营被俘的不是八路军就是军,张子元在这里做了大量工作,维护战俘的合法权益,跟日军斗争,还传送情报。


1945年8月,抗战终于胜利了,张子元的使命也完成了。


可是,他的身份却没有人能够证实。



地下工作者没有档案,如果没有当事证明,特别是相关领导的证明,是很难说清的排他潜伏的张存实,虽然解放战争时期曾经担任华北军区情报处长,但建国后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兴城果树研究所担任所长难以改变当事人的命运。


1955年张子元的上级,原来警备旅的旅长、政委和副旅长都是开国中将。


在授衔的时候,张子元没有在名单中


然而,他是问心无愧的,他青春和热血献给了革命事业真正的革命者,也并不在意军衔。


相对来说,王长江比较幸运他原来在张荫梧手下,1938年底完全脱离其领导的“河北民军。1939年5月,他所在的部队与八路军第120师特务团、先遣支队等部合编为冀中民众抗日自卫军,走上革命的道路,直到全国解放。

喜欢Smiley1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