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意浏娱乐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太恶心了,这性暴力没人能管呢?

送交者: 我在枫林中哭泣[♀☆★★★女中豪杰★★★☆♀] 于 2023-02-03 22:42 已读 1058 次 1赞  

我在枫林中哭泣的个人频道

+关注


我们常说,最恐怖的电影莫过" 真实事件改编 "。


而比 " 改编 " 更恐怖的,是血淋淋的真实生活。


一部纪录片《迷雾中的孩子》,深入越南山村,揭露了当地女性悲惨的人生。


在这里,每逢农历新年前夕,赫蒙族男孩可以在路上绑走一个女孩带回家过夜。



这是越南赫蒙族的传统——抢婚。


他们以习俗的名义将 " 绑架 " 合理化,在群体的助纣为虐下,无论多么绝望的呐喊都显得无力。


《迷雾中的孩子》豆瓣开分 8.9,入围奥斯卡 " 最佳纪录长片 " 短名单。


比起这些,更重要的是,不让这些在隐秘角落的女性一直隐入尘烟。


只有被看见,才有被 " 拯救 " 的可能。


" 被绑架的新娘 "


记录片的主人公是一个 14 岁的女孩琪。


和我们印象中校园里天真无邪无关,琪更多的是忙着上山劈柴垦地,下河插秧种苗 ......



只有为数不多的晚上,琪才能和小伙伴们回归那份童真的浪漫。


但这一切都因为当地一个 " 传统 " 截然而止。


" 抢婚 "。



这个源于原始社会的一种野蛮婚俗,掠夺婚盛行于以男性为中心的游牧民族的陋习,在越南赫蒙族的如今依旧得以保留。


这里,十四岁的男孩女孩有智能手机,会上网,用着 Facebook。


徜徉着未来," 读很多书、赚很多钱、有很多情人。"


父母说着," 让他们决定自己的未来。"


可在 " 抢婚 " 的面前这一切又显得终极割裂。


这里有联通着世界的 Facebook,但却无法改变这残酷的恶习。


甚至,最终恶习成为习以为常。


被小孩子当做日常游戏,是大人随口而出的玩笑话,残酷的一切变得合理化。



(更像是一场恐怖陷阱的彩排)


琪父还会炫耀的描述着,自己当年将溜出去玩耍的琪母绑回家的光荣 " 战绩 "。



但这个故事里实际是真实情况是。


没有公主王子的浪漫爱情,只有对女性在家庭里无止境的剥夺。


琪父失业在家,成日喝得醉醺醺。


家里的活不管不顾,对待子女同样是甩手掌柜,把家里的担子全推给妻子。


稍不顺心的时候,还会在家人身上随意撒气,甚至粗鲁的动手。


然后,爱情的故事延续到了少不更事的琪的身上。


当 14 岁琪在新年集会,和正在暧昧的男性朋友 " 旺 " 确认了男女朋友关系。


晚上,他把她带回了家。


小伙拍胸脯表示:" 我很正派,不会绑架她的。"



而对于 14 岁的琪来说,还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晚上,母亲打来电话叮嘱:


" 你勒紧腰带,别让他碰你。"


" 睡觉时,一定要穿着衣服。"



又好似冷漠的安慰着泪眼朦胧的导演:" 琪是自己活该,她和男孩调情时就该想到这下场。"


躲进房间,琪母还是忍不住抹起眼泪。


想到自己曾作为被 " 抢婚 " 的受害者,想到如今命运轮回再次降临在女儿的头上,想到以后家庭缺失的劳动力 ......



次日,男孩的父母带来了酒肉,洽谈彩礼嫁妆与婚礼细节。


琪的酒鬼父亲则开始盘算要收多少礼。


"2000 块钱的嫁妆、300 块钱给家里亲戚买礼物、10 公斤鸡肉、100 公斤猪肉和 20 升酒。",琪的下半生就被如此 " 等价交换 " 了。



此刻,当事人琪才突然恍然大悟。



反应过来的她躲回学校,想要继续读书,做出抗拒。


可最终还是被母亲强硬的拉回了家。



一句 " 她是我女儿 " 剥夺了琪应有的自由。


没几天,旺全副武装,骑着红摩托,带着他的三姑六婆,叔伯舅父来了。


先是劝,然后拽。


他们将琪团团围住,不顾她的挣扎,牢牢拽着,像牲口一样抬走。



一并安抚着琪," 别害怕,你的新生活就要开始了。"


琪的父母、邻居则全在一旁冷眼旁观,透露着司空见惯的麻木。



导演何黎艳没能忍住,不惜违背了 " 摄影师不干涉原则 ",几乎要冲到镜头之外去干预现实。


却遭到了警告。


最终,在琪的态度坚决下,又或许碍于镜头,双方父母选择屈服,才让两个孩子喝下了 " 分手酒 "。


而在施害者那头,同样年少的旺,其实也只是一个青春懵懂的男孩。


在闹剧结束后,他手足无措的挠着头," 不知道为什么要绑架她。"



贫穷助长了 " 武力 " 的优越感。


于是他们挥鞭向力量更弱的女性,成为了当地男性价值感的证明。


对他们而言,女性是战利品,是荣光。



但他们又非天生的掠夺者。


因为父辈们都是如此行事,代际传递。


于是,像旺这样的男孩,也被这样被培养为加害者,然后 " 习俗 " 会为他的错误和冲动买单。


更可怕的是,抢婚未遂的旺同样是悲剧的见证者,他的两个姐姐,一个在 14 岁时被抢,一个被绑架后卖到中国,至今杳无音讯。


盲山背后 ,仍是盲山


曾有记者总结村里越南阿姨的共性:妥协。


琪母忍受着琪父的终日酗酒,甚至暴力相向的对待。


她们在见证了反抗没用,拒婚无果的尝试后选择了向命运妥协。


这份妥协像个枷锁继续在下一代女性身上流转,在 " 传统 " 规训下走进死胡同的混沌。


在对儿女的教育里,母亲更多的是嘲讽和揶揄,甚至有脱口而出的 " 荡妇羞辱 "。



而当初的受害者甚至在压迫中与施害者诡异的共情。


" 你拒绝他,他会很伤心,他是真心的,你应该尊重他。"



男性同流合污,女性袖手旁观成为下一个抢婚的接棒人,受害者最终变成了加害者。


当琪母阻止不了女儿被抢婚时,她最关心的问题,变成了男方能给多少彩礼。


在生存的困境面前,人们更容易看到眼前的短利。


足够丰厚的彩礼,甚至让琪母一度认为女儿找到了个 " 好婆家 "。


母亲是矛盾的,这种矛盾夹杂着可悲和无奈。


但她也绝对是爱琪的,可她能做到不多,自己未能挣脱的命运,在女儿的身上她也只能顺从。


而父权制宛如幽灵,虽然从未现身却无处不在。



这是历代存续的极端父权社群里,隐没已久的性别暴力。


贫穷和歧视犹如两座大山重重的压在赫蒙族女性的肩头。


琪父在影片里显得沉默寡言,为数不多的活跃都在于醉酒后。


因为男性不需要去循循诱导,他甚至只一句 " 你是女人,不是男人 " 就决定了彼此的悬殊。


而贫穷,是最大的因素。


琪亦懂得母亲的无奈和困苦,她渴望通过读书改变现状,跨过大山带母亲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但改变村落贫穷的命运,却不能光靠个人的一己之力。


女性主观上的选择基本无法对个人命运产生积极影响——努力摆脱命运只是无用功。


有这样一个场景,男人们在酒宴上尽情吹嘘,醉生梦死的说着粗鄙之语,或许他们只是知道,清醒才是痛苦的。


一旁的女孩们则齐声哼着字字诛心的民谣:


爸爸妈妈,我写这几行字


让你们知道我很痛苦


身为穷人


生活是如此艰困


没衣服穿,没东西吃


但我会继续念书



贫穷让文明的秩序甚至不堪一击,在野蛮力量面前,女孩变成被剥削的群体。


" 抢婚 " 是能让当地男性以极低成本获得年轻妻子的便捷方式。


在这样的认知和生存环境里,女性从未拥有过避风港,只有恶意重复繁衍下去。


穷山恶水之中,法律的分量太轻。


在悉尼电影展的导演问答环节,她聊到了琪的现状:


高中转到寄宿学校,琪因为成绩好获得了奖学金,可以免费上越南任意一所大学。


但是不巧赶上疫情,被迫回到老家。


在老家爱上了另一个男人于是离开学校搬到了他家里,17 岁的时候已经结婚生了小女儿。


重重迷雾呼啸而过,最终她们还是没能走出村落 ......


故事的最后,我们不知道琪最终选择的婚姻是否幸福。


但已知的是,又一个赫蒙族的女孩诞生了 ......

喜欢我在枫林中哭泣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