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笔迹解惑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笔迹学的科学性

送交者: 韩进[☆★★声望品衔11★★☆] 于 2021-11-10 17:02 已读 49235 次  

韩进的个人频道

+关注


笔迹学的科学性


中国笔迹学泰斗  世界笔迹学第一人   韩进


 


笔迹学是根据笔迹透视内心世界的现代科学,意思就是凭笔迹可以深度推测人格素质等精神领域的真相和本质,这是我们讲笔迹学科学性的立足点。


笔迹学不是算命,不是玄学,不是特异功能。


说笔迹学是科学,意味着我们已经能够科学地解释笔迹是什么、笔迹是如何形成的以及种种笔迹现象说明着什么,有什么意义和价值。


笔迹学是科学,首先是能够建立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这就是说,深度推测人格素质等精神领域的真相和本质已经成为现实,不分古今中外,不分语言文字,不管是帝王将相,文人学者,工人农民,伟人罪犯,老人少年,只要有合格的笔迹材料,都可以得出正确的分析结论。事实是:从1991年起,中国韩进、徐庆元等人就进入市场,在人山人海的现场摆摊分析笔迹,三十年来,他们每个人分析过的人数都数以万计,而发生明显错误的仅有三五例,即使考虑到有些顾客可能不愿质疑,失误的数量也不会超过二三十例。汉字笔迹最复杂、最难分析,是笔迹学最难啃的硬骨头,分析汉字能达到全面系统深刻透视内心世界的程度,其它文字的笔迹理应有相似的准确率。只要使用动态分析法,世界各国的笔迹分析水平就能迅速大幅度提高。


笔迹学的科学性建立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意味着全世界都不会有不能准确反映内心世界的笔迹(自然是合格的);就是说,只要有一例笔迹能够证明,根据笔迹学的理论和规律,不能得出正确的分析结论,那么就可以确定笔迹学还不够科学。然而事实是,直到目前,我们还没有遇到这样的特例,这样的事情还没有发生过,我们从来没有遇到解不开的笔迹之“谜”,我们希望有反笔迹学派人士能够找到这样的笔迹。


每个人都会写出不同的笔迹,这反映了内心世界的多变性和发展性,一部分与即时指导思想有关,一部分展示着内心世界的不同侧面。


这几年我在澳大利亚居住,有条件研究英文笔迹。对比之下,我的认识是,要通过分析自己不认识、不熟悉的文字笔迹达到比较全面系统深刻地透视内心世界的效果,前提是熟悉该文字的书写规范,包括手写体的规范、普遍规律。这是分析不同文字笔迹的主要瓶颈。做不到这一点,分析的深度就会受到限制。据此推论,各国的笔迹学家要分析自己不熟悉的文字,也必须走这一步。


各国笔迹学专家经不起检测考核,是因为他们的分析水平低;而这一点又是因为他们的分析方法不科学。他们既没有搞清楚笔迹到底是什么,又采用把形状、速度、笔压三者割裂开来的分析方法,结果他们始终超不出半瓶子醋的水准。


各国的笔迹学专家没有经得起检测考核,另一个原因是检测的方法不科学。笔迹是很特殊的事物,人格素质是精神性的事物,如何检测考核笔迹学,需要主持检测考核的人先了解分析笔迹是怎么一回事儿,检测考核的方法也要坚持科学性。例如通过笔迹确定一个人到底是粗心还是细心,那么标准答案就可能有三大类:


1、明显的粗心或细心;


2、粗心细心不明显;


3、同时具有既粗心又细心的特点,但在哪方面粗心、在哪方面细心是明确的;什么时候粗心、什么时候细心是明确的。进行这种类型的检测考核,应该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


有了标准答案的模式,从可以确定怎样检测考核,怎样出题,怎样的答案算是正确的,什么样的是错误的。接受检测考核的专家,要按照标准答案的模式答题,这样就可以减少争议,如此才能产生科学的检测考核结果。


检测考核笔迹学,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科学的检测考核方式,应该怎样做。事先没有沟通协商,没有就如何检测考核才科学合理达成一致意见,组织一帮不懂笔迹学的人主持检测考核,犹如让没见过足球的人当足球裁判。


笔迹学是科学,意味着它有完整的科学理论,能够对笔迹分析的过程作出科学的解释和阐述,能够用科学的理论说明每一种笔迹特征为什么与某种或某些特定的人格素质相对应,能够预测每一种人格素质会表现为哪些笔迹特征,能够说明每一句分析结论是怎样证明怎样确立的。


笔迹学是科学,同时也意味着它会出现分析结论错误的情况;每一项结论内容都存在着非此即彼、不对就错的情况,可以鉴别区分,并且铁证如山,不容狡辩。但当笔迹分析结论出现错误时,它一定能够令人信服地解释发生错误的原因是什么,并且能提出今后防止错误的途径。


笔迹学是科学,意味着它能够洞察内心世界的有机性,能理解同一份笔迹材料中不同笔迹特征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它们相互之间是如何制约的,能理解同一人的笔迹变化发展过程所对应的人格素质变化发展过程。


笔迹学是科学,意味着分析笔迹具有可重复性。同一个专家分析同一份笔迹结论应该相似,分析同一个人的不同笔迹应该有相似性;不同的专家分析同一份笔迹应该有一致性,对差异性应该各自有合理的解释;同一份笔迹、同一个人的笔迹,分析结论不允许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也意味着,分析笔迹确有内在的科学规律,每一种结论都不是随意作出的,不是可以任意作出不同解释的。


笔迹学是科学,意味着分析笔迹的技术是可以传授的。中国笔迹学界,马鹏程跟徐庆元,学的是触觉法,范志芳、李鹏辉、张宇等二三十人,跟韩进学习模仿书写法(又叫临摹法),都是学习成功的范例。这些人尽管技术水平还有提高的余地,但作为方法都是已经确实掌握了。这种可以传授的事实,是笔迹学是科学的有力证明。


过去西方某些人攻击笔迹学的武器有两件,叫作“巴纳姆效应”和“福克斯效应”。这两件武器其实应该称之为破铜烂铁,因为它们只是作为外行人对笔迹学的猜疑,而全无真凭实据。用现代刑侦的语言来说,就是根本不是铁证。实践中,用这种模棱两可的模糊战术,用这种“心理学的骗人策略”根本无法走上社会应对分析笔迹的实践。说这些人实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绝对不是贬损他们。世界各国笔迹学界人士志在探索笔迹中的科学真相和规律,决不是为了骗人,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有些人拿某些公认的坏人写得字很漂亮为依据否定笔迹学,他们以为,分析笔迹就是看字迹漂亮不漂亮,批驳这种低智商言论早已经没有必要了。


笔迹学的科学性在实用中,目前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制约。在中国,它不能随意评判分析领导人物和英雄模范人物,而中国之外,各国的笔迹学专家尚未掌握分析笔迹的科学方法。


对于笔迹学的评价,世界各国以维基百科为代表,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科学证据,学界一般认为其是伪科学”;最近增加了一句话,“大英百科全书则是将笔迹学视为在科学上受到质疑的实务”,这可以视为他们也在思想进步。


 


二〇二一年十一月十一日

喜欢韩进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韩进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