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万象小说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红桃皇后定律

送交者: maddogs[♂☆★★认真的青铜★★☆♂] 于 2020-05-31 21:22 已读 1233 次  

maddogs的个人频道

+关注
“红后定律”由生物学家Leigh Van Valen于1973年提出,来源于1871年Lewis Carroll的文学作品《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讲的是爱丽斯和红桃皇后手拉着手一同出发,但不久之后,爱丽斯发现他们处在与先前一模一样的起点上。

“红后定律”告诉我们,改革只有两种方式能够成功,一是渐进性的、缓慢的、令人容易接受的、可操作的,如中国的国企改革;二是颠覆性的、迅速的、革命的、风险高的,成功的如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如苏联的“休克疗法”。

原文

编辑

“为什么会这样?”爱丽斯大叫,“我觉得我们一直都呆在这棵树底下没动!”

“废话,理应如此。”红桃皇后傲慢地回答。

“但是,在我们的国家里,”爱丽丝说,“如果你以足够的速度奔跑一段时间的话,你一定会抵达另一个不同的地方。”

“现在,这里,你好好听着!”红桃皇后反驳道,“以你现在的速度你只能逗留原地。如果你要抵达另一个地方,你必须以双倍于现在的速度奔跑!”

本质

编辑

“红后定律”背后最本质的观点是:

1、为确保整体的和谐一致,个体之间必须完全同步发展(故事中是“奔跑”)——你必须拼命奔跑,以保持在原地(故事中是“逗留原地”),否则就会掉队,落后的个体会被淘汰、消亡、灭绝;

2、倘若其中某种个体产生了渐进性进步的成就(故事中是“快速奔跑”),那么就打破了整体的平衡(触及了其他个体的既得利益),对其他大量的个体种类意味着显而易见的弊端——你超前了,结果有两种可能:

(1)如果其他个体感觉能够跟上你的新速度的话,则整体的运转速度都会加快,大家共同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2)如果其他个体都不去响应你的话,你快了也没有用,只能被大家“拽”回“原地”。

3、倘若其中某种个体产生了颠覆性、革命性进步的成就(故事中是“双倍速度奔跑”),生物学上就是“基因突变”,那么也有两种可能:

(1)这个突变的个体跳出了原来的整体,进入了一个新层次的整体范畴,跟随这个新的整体奔跑;

(2)这个突变的个体影响了原来的整体,改变了所处的环境,逼迫并带动原来的整体的跃上了新的层面。

表现运用

编辑

“红后定律”在企业改革中的表现是,渐进的流程改善更令人易于接受,但收效甚微;凶猛的流程再造始终是众矢之的,包括ERP在内,都是口诛笔伐的对象,但一旦实施成功,就成为企业的重要拐点,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恐龙绝种的原因就是他们的步伐没有跟上周边环境变化的速度。因此如果你要生存,你就必须跟上环境的变化速度;如果你要改变,要么渐进式徐图之,要么先自我评估一下变化的影响力,看是否达到影响周遭的环境变化的程度以至于发生颠覆性的革命。你的变化必须影响环境以至于带动整体变革,这样你才能赢,否则注定会失败,成为改革的牺牲品、“死”后的英雄,只能获得后人的瞻仰和缅怀。

运用到为人处事,如果你与众不同,或者说你做事情的方式方法与众不同,表现出比别人“高”,那么会有四种境遇等着你:

1、稍微不同,会受到欣赏;

2、有较多不同,会遭到嫉妒和排斥(鹤立鸡群);

3、大不同,会引起众怒(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4、颠覆性的不同,会有两种截然相反的可能:

(1)被拉下马以至于粉身碎骨(被罗马教皇火烧的宣扬日心说的布鲁诺);

(2)被捧上天成为救世主(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耶稣)

同样是“不同”,为什么结局差异如此之大?概因“不同”的程度好似正态分布曲线,前四分之一属于“渐进式改革”,后四分之一属于“颠覆式革命”,都是属于成功系数较高的;而中间程度的则无一例外被打杀,即便是随着时光的流逝,有人回想起来会扼腕叹息证明其正确性,但其命运却也不可扭转。究其根本,就在于你的“不同”,是否到了足以影响整体环境而产生颠覆性革命的层面。

红桃皇后定律(拼命奔跑以保持在原地)背后有何深意?

9 人赞同了该回答

我们一般是说红色皇后:-)
鉴于题目是生物进化方向,那么在进化生物学里红色皇后定律一般是指生物协同进化之下的“军备竞赛”,例如一对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被捕食者需要不断演化获得更多生存下去的技能,而捕食者也需要不断演化来或者更强大的捕食技能,任何一方停下来就有可能灭绝。虽然双方都在快速演化,但相对的关系却基本不变。


9 人赞同了该回答

大多数人永远都只会是个普通人。


在很久之前就知道了。无论怎么努力,怎么充满希望,去做到的最好的程度,放在世界面前,也仍然就是一个普通人。我的一生就是慢慢去接受这种普通,接受这种「不重要」。


所以格外羡慕天才。其实也不是羡慕了,是喜欢看到天才肆意挥洒天赋时好看的样子。


也会暗自难过为什么不是自己。有时候很努力地做一件事,只是他们的最初水平罢了。但仍然不能放弃,不然连这个水平都保持不了。


就像穆旦所说,”这才知道我所有的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的生活。”


7 人赞同了该回答

我听过一次斯坦福的讲座视频,里面讲的根本不是网上说的那么回事;


其根本意义在于我们总把因果定律想得理所当然;


我们的父母给我们创造了有求必应的学习条件与环境,我们也自认为地去努力学习,结果还是考不到100分,拿不到第一名,进不了名牌大学;


原因是我们把努力与结果理想化了,父母肯定会认为我们不争气,创造了他们当年所没有的条件,却没有得到他们想要的结果;


我们也会为自己的失败而感到沮丧,直至放弃,若干年后,回想当初,才发现问题的本质所在;


爱丽丝就是幼年的我们,红皇后就是成年的我们;


喜欢maddogs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