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万象小说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

送交者: 雨地[♀★★*空谷幽兰*★★♀] 于 2021-09-01 13:44 已读 372 次  

雨地的个人频道

+关注
——那些小小的花儿,装饰了你的眼睛,也装饰了你的心。

多丽·咏白菊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微风起,清芬蕴藉,不减酴醾。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似愁凝、汉皋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李清照长于小令,长调写得并不多。偶有所作,或是因为心中所感蕴藉曲折,是那些小令难以表达的吧。

这首词所用典故之多,是流传到现在的易安词之最。李清照用典的词本就不多,更少这样一句包含数典的。不过她用典,亦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并不嫌累赘拖沓。况周颐曾评论说:“李易安《多丽·咏白菊》,前段用贵妃、孙寿、韩掾、徐娘、屈平、陶令若干人物,后段‘雪清玉瘦’‘汉皋纨扇’‘朗月清风’‘浓烟暗雨’许多字面,却不嫌堆垛,赖有清气流行耳。‘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三句最佳,所谓传神阿堵,一笔凌空,通篇俱活。歇拍不妨更用‘泽畔东篱’字。”意思是说,词中虽有许多典故和辞藻,因为词意晓畅,所以并不显得堆砌或凌乱,而词末更有点睛之笔,令全词皆活。

所以说,李清照的词也可以写得如清真词(周邦彦的词)那般清雅典丽。只不过这些词,可能不是她最喜欢的那一类,也作得很少罢了。

屏居青州,山色美好。

秋来小楼轻寒,暮光为那清雅的白菊蒙上了一层薄纱。此时的她,唯恐那无声而来的夜雨,会折损菊花细腻如玉的肌肤。

这时的菊花,既不像贵妃娇憨的醉容,亦不似孙寿柔媚的愁眉。即使以偷香的美男子韩寿(即上文中的韩掾)或“傅粉”的徐娘来比,都显得不够新奇妥当。其实,仔细看那菊花的风致,或许只有与屈原与陶潜相比,才能突显其神韵吧。风起的时候,那郁郁的芬芳,直让人想起了初夏,想起了酴醾花开的时候。

来说说这几个典故吧。

“贵妃醉酒”,记录在李濬的《松窗杂录》里。书中说,唐玄宗有一次在内廷赏花,问起宫中画师现下盛传于京邑的牡丹诗,画师说是李正封的“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而后唐玄宗就对杨贵妃说,如果她在梳妆台前饮一紫金盏酒,就如李正封的诗中那样了。其实既使杨贵妃并没有醉酒,只是那想象中的一抹红晕,便已让人倾倒了吧。

“孙寿愁眉”,是说东汉梁冀妻子的仪态。《后汉书·梁冀传》中说:“妻孙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以为媚惑。”孙寿愁眉时的娇媚之态,在这短短数十个字中形神毕现。

“韩令偷香”,其实应当是韩寿偷香。因为“寿”字与上面孙寿的“寿”重了,所以改为“韩令”。这是《世说新语》中一个著名的故事,不过在这个故事里,偷香的人并不是韩寿。韩寿是西晋时有名的美男子,在晋国大臣贾充家做司空掾。有一天,贾充的女儿贾午偶然看到了韩寿,大为倾慕,就让侍女暗中联系他,并时常和他幽会。不仅如此,贾午还将父亲的西域奇香偷来送给了他。其他幕僚闻到这种异香,就告诉了贾充。贾充知道后并不声张,反而把女儿嫁给了韩寿,成全了这一对小情人。韩寿偷香,现在一般指男女暗中通情。在词中意思是说韩寿的“美姿容”让人迷恋,甚至不惜为之冒险偷香。

“徐娘傅粉”,其实包含两个典故。徐娘是南朝梁元帝的妃子徐昭佩。有人评价她说:“徐娘虽老,犹尚多情。”成语“徐娘半老”

就由此而来,指虽已中年却风韵犹存的女子。“傅粉”,则是《世说新语》中何晏的故事。何晏是三国时魏国人,“美姿仪,面至白”,以至于魏明帝曹叡还怀疑他脸上涂了粉。这里也是取容貌娇美之意。其实,这句可能是传抄有误。四个短句中只有这一句用了两个典故,显得有些不伦不类。如果改为“何郎傅粉”,则平仄相合,文从字顺,而且前面的贵妃与孙寿都是女子,韩寿和何晏都是男子,句式词意会显得更齐整妥帖。

贵妃、孙寿、韩令、徐娘都是讲容貌仪态之美,而李清照看重的是菊花品格之清逸。所以,她不愿拿菊花与外表光鲜的人相比,偏要将其比作屈原与陶潜。可见她真正爱的,是花的精神品格。

秋意渐阑珊。这阶前的菊,宛如枝头晶莹的雪,或是小小的玉玦。菊花在风中微微摆动。在淅沥的秋雨间,在夜的絮语中,那依依向人的样子,让人心生怜爱。

或许,菊花就是仙子解下的玉佩吧?《〈韩诗外传〉补逸》中说,郑交甫在楚地游历时,在汉皋台下遇到了两位容颜清丽的女子。他上前大胆表白了爱意,那两位女子非但不生气,还解下了腰间的玉佩送给他。可是一转眼,两位女子就不见了,郑交甫手中的玉佩也消失了。这惹人怜又惹人爱的菊花,会不会在以后倏尔不见、不辞而别?

又或许,这白菊是班婕妤的泪滴凝成的吧。班婕妤是汉成帝的妃子,善诗赋,有美德。她本来深得成帝喜爱,但后来失宠了。为了抒发心中的苦闷,她写下了著名的《团扇歌》: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成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原本让人爱不释手、“出入君怀袖”的小小团扇,现在却被“弃捐箧笥中”,遭到无情抛弃。而班婕妤那盈盈的泪光,仿佛化作了这秋日的白菊……

天总会有不测的风雨。菊花终究会憔悴凋落,芳姿不再,即使再爱惜,又能留到几时?而阶前篱下女词人那清秀的身影,也会消失于浓云飞雨之后吗?

泽畔,是屈原的行吟之处;东篱,在陶潜的饮酒歌中。面对这清幽高洁的菊花,李清照却忽然悟到:只要人情自适其适,应时菊赏,又何必去想屈子或陶令的那些风节韵致?因为,眼前这一枝清雅的菊,已是他们所歌咏的全部。

这首词也有几许自况之意。李清照深爱菊花,不仅因为那莹润如雪的花冠,更因为那立于萧瑟秋风中的卓尔不群和优雅风致。

那些小小的花,装饰了你的眼睛,也装饰了你的心。

[1]掾音yuàn,意为副官、佐吏
喜欢雨地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