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环球地理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骑兵与象兵的经典战役:当人类正面对抗巨兽,战力与战术的对决

送交者: icemessenger[♂☆★★★SuperMod★★★☆♂] 于 2022-08-17 1:16 已读 632 次 1赞  

icemessenger的个人频道

+关注




公元前330年,亚历山大打败波斯,建立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但他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一路东进,镇压了中亚细亚的起义军后,他的目光又被印度河流域所吸引,带着一支马其顿-希腊远征军向更远的东方前进。



亚历山大大帝


然而此时的亚历山大大帝关于印度的观念非常粗略。在当时的希腊人看来,印度河对面的这片土地是一块不大的半岛,北面是兴都库什山脉,东面是环绕世界的大洋,因此他们相信大洋不会离信德沙漠太远。对于印度次大陆的主体他们几乎一无所知,更不用说从中国到马来西亚的广大的远东地区。可以说,亚历山大的整个东方战略都基于一个错误的假想,当他明白的时候已经太迟了。恒河平原如此之大,单单其存在就足以粉碎他的梦想,比任何军队都更为有力得多。

虽然知之甚少,亚历山大却似乎有诸多令人信服的理由要入侵这片神秘的奇幻之地,他决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征服:一旦征服了印度,“他就完全掌控了亚洲”。



亚历山大的马其顿帝国与印度


在出发前,国王极大地扩充并重新整编了原有的骑兵部队。这支军队于公元前 327 年春再度翻越兴都库什山脉,其规模几乎没法准确估算。亚历山大统领的马其顿部队不到 15000 人,其中有 2000 人是骑兵。不过,骑兵总数估计在 6500 人到 15000 人之间。步兵人数约在 20000 人到 120000 人之间。另一方面,相对可靠的推测是,这 120000 人代表总体人数,其中包括营妓、商贩、仆从、马夫、妻子、情人、儿童、科学家、教师、办事员、伙夫、骡夫,以及如今构成“流动国家和帝国行政中枢”一部分的其他所有人员。这支庞大的队伍翻越萨朗山口(120000 英尺)到达高加索的亚历山大里亚,竟只用了 10 天时间。


暴雨中的高效率行军


公元前326年3 月,整支军队渡过了印度河。与保拉瓦的君主波洛斯会进行决战。亚历山大派遣自己的使节到波洛斯那儿去,此时向他示好正是时候。这位保拉瓦君主被要求去见亚历山大,并献上贡赋以示效忠。



马其顿步兵


波洛斯说,他一定会到杰赫勒姆河边去见亚历山大的,但会带上全部军力,并准备为他的王国而战。情报表明,他召集了三四千骑兵和五万步兵,另外还有大约 200 头大象和 300 辆战车。亚历山大做了最后的军事和行政上的安排。

5000 名印度军队被征作步兵,同时亚历山大又得到了 30 头大象。大约 6 月初时,雨季开始了,亚历山大冒着瓢泼大雨率领军队南下去迎战波洛斯,两天之内他们大约行进了 110 英里。即使这只是先头部队的速度,在雨季的情况下能取得这种成就也是相当惊人的。

当亚历山大到达哈兰普尔渡口时,他发现对岸已经驻扎了一支大军,其中有弓箭手,也有战车。最令人不安的——尤其令马匹不安的——是波洛斯的大象。这支数量达 85 只之多的巨兽分队把守着渡口,它们踏着沉重的脚步来回走动,一边跺脚,一边吼叫。河流因雨季的到来而暴涨,浑浊的洪流咆哮而下,此时河面已有半英里之宽,然而看不到任何预期的渡河点。



战象


即便能过河,渡河去迎战这样一支大军无异于自取灭亡:只要靠近大象,亚历山大的骑兵马匹就会因恐惧而慌乱。进一步的侦察表明,波洛斯在附近其他每一个可能的渡河地点都部署了强大的守卫部队。现在似乎陷入到了僵局之中,而亚历山大则有意加强这种印象,他命人把粮食和其他补给源源不断地运到营地中来,为了让波洛斯确信,他们打算在杰赫勒姆河边坚持到雨季结束、河流再次可渡之时。

与此同时,马其顿部队的调动也说明他们有可能会立刻进攻。骑兵部队从一个前哨奔驰到另一个前哨。方阵兵团则沿着河岸来回行进,在深厚的红泥中艰难地、嘎吱嘎吱地走着。船只和进攻艇上下不断游动着。国王决定在夜色的掩护下强渡杰赫勒姆河。

亚历山大从马其顿军队中挑出一些精锐,组建“迂回部队”:皇家侍友骑兵中队,共三个骑兵旅;翊卫队,共两个方阵兵团;弓箭手和阿格里安人;来自巴克特里亚和突厥斯坦的骑兵部队;还有一支斯基泰的特种弓骑兵。整支部队约 15000—16000 人,在进攻日的清晨 3 点,亚历山大将其带到渡河点,然后登上船只和筏子。

而这位印度王公并非等闲之辈。他立即派出 2000 名骑兵和 120 辆战车,由其子统领,全速向东奔去;如果可能,就在亚历山大的进攻部队离开河岸之前将其消灭掉。可惜,他儿子在数量上处于绝对劣势,也不是马其顿的对手。在短暂的交战之后,小波洛斯本人阵亡。


杰赫勒姆河一战


当儿子战败的消息传来时,波洛斯留下一支包含大象的守卫部队以应对克拉特洛斯,然后统率其余部队向河的上游前进,准备决战。这时候,除去守卫的和损失掉的,他可能还有 20000 名步兵、 2000 名骑兵、 130 头大象和 180 辆战车。他仔细挑选了战场:一块平坦的沙质平原,没有淤泥,大象和骑兵都有足够的机动空间。



杰赫勒姆河战役


波洛斯把步兵布置在正面中央,大约每一百英尺安排一只大象以增强步兵的力量。(古代的史家们说,这看起来像一座堡垒,其中大象是塔楼,步兵是间壁墙。)在两翼,他先是部署防卫侧翼的步兵,然后是他的骑兵,骑兵前面由战车掩盖。总体上,印度军队的阵线有将近 4 英里长,其中步兵至少占了三分之二。正如伯恩正确地指出,这种部署方式缺乏灵活性,该弱点一定会被亚历山大利用。

在等待步兵跟上时,亚历山大对波洛斯的部署进行了仔细的侦察,同时小心翼翼地使自己的部队藏在树林和高低不平的地面之后,以免被人发现。正面攻击是不可能的:面对大象时马匹可能会惊慌,亚历山大绝不能冒这种风险。但是,如果由方阵步兵去对付波洛斯的中军,那首先得击溃对方的印度骑兵,否则马其顿部队就会在进攻时被人侧翼包抄,进而被击溃。



两军对阵


为了打败波洛斯的骑兵,亚历山大采取了一个非常高明的策略。骑兵分队的指挥官科伊诺斯将悄悄地绕到波洛斯的右翼,然后等待另一侧战斗的开始。如果波洛斯把右翼骑兵都转移过去,这支分队就从敌军阵线的后方发起冲锋,从背后将敌军击溃。不然他就正常进行战斗。类似地,方阵兵团和翊卫队也得到命令,“不得参战,直到印度军队——包括骑兵和步兵——显然都因马其顿骑兵而陷入混乱之中”。




终极之战:马其顿军队对阵印度战象


安排妥当之后,亚历山大立即发起进攻。1000多名弓骑兵朝印度军队的左翼齐射,击溃了波洛斯几乎所有的战车,波洛斯坐在巨大战象的象轿上,准备进行最后一击。科伊诺斯率领两支生力骑兵分队,立刻从隐蔽处冲出来开始追击。

正在与亚历山大交战的印度军队,突然发现他们还得应对后方科伊诺斯的进攻。阿里安说:“当然,这不仅对印度军队部署是致命的打击,对他们整个战斗方案也是如此。”他们刚一回头,亚历山大就奋力攻击,而印度军队则在大象的保护下后退。现在,马其顿重步兵侧翼的危险全都解除了,于是他们在弓箭手和标枪手的支援下,开始向波洛斯的中军行进。方阵步兵的真正噩梦却是那些狂怒、吼叫、暴烈的大象,这些噩梦此后一直萦绕着他们。亚历山大已经想出了一个计策来对付这些猛兽:包围它们,让弓箭手射掉象夫,接着朝它们身上最脆弱的地方抛掷长矛和标枪,同时步兵用波斯弯刀击砍象鼻,或者用斧头劈砍象腿。



两军对战


这些大象自己也有非常有效的计策。它们把一些马其顿士兵踩在脚下,将他们连同盔甲一块踩成血肉模糊的一团。它们还用象鼻抓住其他人,然后摔到地上。还有一些人则被这些猛兽的长牙刺穿。除了这些大象,马其顿士兵还得跟印度步兵进行殊死搏斗。现在到处都是泥泞、鲜血、暴雨以及如此骇人的杀戮,在这种环境中能保持战斗秩序本身就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正是这样的纪律使得胜利成为可能。印度骑兵的一次反攻失败了。随着波洛斯的骑兵被击退,大象被挤到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开始踩踏己方的人员:骑兵为此损失特别惨重。




波洛斯亲自率领大象做最后的冲锋,但没有成功。马其顿军队逐渐知道该怎样以最小的风险对付这些笨重的猛兽,他们像躲避许多巨型公牛一样躲避它们,无情地朝它们及其驭手击砍和射击。不一会儿,这些大象就受不了。它们“开始像船一样慢慢地后退,同时哀号不已”。这时,亚历山大把围攻波洛斯军队的骑兵包围圈收得更紧,同时传令翊卫队和方阵步兵“组成盾墙以密集阵形前进”。到了最后,战斗就变成了一场纯粹的屠杀,经历了如此创伤的马其顿军队一个个都杀红了眼。波洛斯的指挥官和军官团体的损失尤其惨重,他的儿子们全部战死。

波洛斯本人则战斗到了最后一刻。一把标枪刺穿了他的右肩,他失血过多,变得非常虚弱。亚历山大“一心想要保住这位伟大而英勇的战士的命”,立即派人带着和谈的条件去追他。



波洛斯之死


阿里安记录了对这次历史性会面:“当两人相见时,亚历山大勒住战马,以钦佩的眼神看着他的对手。此人有七英尺之高,身材魁梧,相貌英俊,举手投足之间丝毫不减傲气,完全是一副曾为王国光荣战斗过的勇士见勇士、国王会国王的神态。”当亚历山大问他希望受到什么样的对待时,这位高贵的保拉瓦战士说道:“像国王那样。”亚历山大进一步追问他。还想要点别的什么吗?他这样问道。波洛斯说:“所有的一切都已包含在刚才的要求里了。”

在杰赫勒姆河一战中,从最初的英明部署到最后智取波洛斯骑兵的计谋,亚历山大都充分展现了他战术上的灵活和机智,在其他地方从来没有如此出色过。此外,他还得应对糟糕的天气,而最要命的当属印度的战象。在这种情况下,他对自身的严重损失轻描淡写也就不足为奇了。有据可查的最高伤亡数字是 280 名骑兵和不下 700 人的步兵,但对史料的细致考辨则提示我们, 4000 人的总伤亡人数或许更接近历史真相,其中损失尤为重大的是方阵兵团。


喜欢icemessenger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