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环球地理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苏绣:见江南,见世界

送交者: icemessenger[♂☆★★★SuperMod★★★☆♂] 于 2022-01-21 3:04 已读 1681 次  

icemessenger的个人频道

+关注


刺绣的美,中国人最懂。名列中国四大名绣之首的苏绣诞生于两千多年前,题材与各朝代书画艺术紧密结合,承载着中华历史的厚重积淀,可谓传统文化的“记录簿”。发源于吴地的苏绣,有着江南女子般的温婉细腻,以精、细、雅、洁著称。与其他名绣相比,苏绣针细如毫发,丝线色度变化出神入化,顶级的绣品比画作更为惊艳。




一根飞针绣万物


苏绣发源于苏州吴县一带。古时江南地区的百姓有断发文身的习俗,传说周太王姬亶的儿子仲雍成为吴国君主后,想要破除这种陋习,于是他的孙女女红就把蛟龙的图案绣在衣服上以替代文身,最早的刺绣就这样诞生了。明朝年间,刺绣已经成为苏州百姓劳作生产的重要副业,家家养蚕、户户刺绣,就连豪门贵族的千金也“畴女红”,以消磨时光、陶冶性情。清代苏绣更是盛况空前,流派繁多,名手竞秀,苏州“绣市”名扬四海。当时皇室享用的大量用品几乎全出于苏绣艺人之手。

与蜀绣、湘绣、粤绣三大名绣相较,江南水乡孕育而生的苏绣以隽美清秀著称。“人间烟火姑苏城”内,温婉的绣娘以针代笔,以线代色,她们针下的绣图仿佛是神来之笔,栩栩如生:“山水可分远近之趣,楼阁具现深邃之体,人物能传瞻眺之情,花鸟皆报亲昵之态。”

从古至今,苏绣的题材历来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尤其将中国的传统书画艺术展现得淋漓尽致。从宋代起,山水、花鸟、佛像等画作就开始成为苏绣的绣稿;明代受“吴门画派”影响,苏绣形成了精细雅洁的独特艺术风格;直至当代,国画仍然是苏绣的重要表现题材。与画作不同的是,苏绣中的绣线充满光泽,层层叠加的针法尤为强调丰富的色彩和过渡,可以极为灵动地展现风雅与飘逸之感。




配色与运针的完美追求


苏绣的技艺特色有别于其他三大名绣,大致可用“平、齐、细、密、和、顺、光、匀”八字来概括。“平”指绣面平伏;“齐”指针脚整齐;“细”指用针细巧,绣线纤细;“密”指排丝紧密,不露针迹;“和”指设色适宜,色彩调和;“光”指光彩夺目,色泽光艳;“顺”指丝理圆转畅顺;“匀”指线条均匀,疏密一致。源于对完美的极致追求,这样一幅精美细密的苏绣作品前前后后共需历经选稿、上稿、勾稿、上绷、勾绷、配线、刺绣、装裱八步。

刺绣的第一步选稿讲究颇多,直接影响后续的绣品效果。绣稿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专为刺绣而作的画稿,另一种则是选自名家的作品,包括国画、油画和照片等。日用绣品可按照品类设计成折枝花、散点、一团四角、侧角、边花、单独纹样等白描稿,少量为彩色稿。刺绣欣赏品,则必须设计、选择能发挥刺绣艺术语言,能充分展现刺绣针法表现力的国画、油画、装饰画,以及相机拍摄的人物、山水、肖像、花鸟等题材的画稿,效果要各有其神,千姿百态。




择定画稿后,开始上稿。上稿前,先要根据画稿的内容和题材考虑绣种、针法,择定底料的质地。再从设计完成的绣稿上,勾勒复制出一张黑白单线的轮廓稿。在接下来的步骤中,需要用到刺绣中的重要工具——绷架。先把底料安装到绷架上,再将勾稿用细针钉在底料反面,透明的底料从正面呈现出稿样,用铅笔或毛笔在底料上将线稿勾画下来,作为刺绣者下针的依据。

苏绣所需的材料工具并不多,但如何选取和搭配则是一门学问,比如配线,即按照绣稿的色彩挑选所需的色线。为了达到镶色和顺,一种色彩往往要选若干个色级,如一朵红色牡丹花,从深到浅要配十多个色级的线,才能表现出理想的效果。根据绣稿要求与绣者的构思,选用合适的针法与粗细不一、色彩不同的色线。苏绣一般在绣线前还要将花线劈开成几丝或者几十丝,越细越精美。线劈好后穿针引线,开始刺绣,刺绣时,一手在绷上,一手在绷底,下手将针自下而上地刺出绣面,再将针从上刺下。苏绣注重运针变化,常用的针法有齐针、散套、施针、虚实针、乱针、打点、戳纱、接针、滚针、打子、擞扣针、集套、正抢、反抢等四五十种。如此这般此起彼落,循环往复,针法丰富,变化无穷,直到绣品的纹样在形、色、质方面都取得完美艺术效果为止。


十指若春风姑苏绣娘的修行


苏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蔡梅英出身于刺绣世家。六七岁时,她就常在母亲和姐姐的身旁帮忙穿针、分丝,有时还会趁着母亲不注意,偷偷在其未完成的龙凤绣品上绣上几针,“看到妈妈没发现我稚嫩的针脚,我开心得不得了。”就这样,15岁时,自小对刺绣无比热爱的蔡梅英正式成为一名绣娘。




蔡梅英成为绣娘一年后,母亲突患眼疾,无法继续赶制手中尚未完成的百鸟朝凤图,于是蔡梅英只身一人扛起了这项艰巨的任务。由于当时刺绣经验不足,她每天都到隔壁村庄参照姐姐的百年朝凤图绣样学习,再回到家中刺绣,最终顺利完成了这幅作品。自此,蔡梅英开始独当一面。

29岁时,蔡梅英立意学习当时流行的人物肖像绣。此类题材难度很高,若是一针一丝出了偏差,肖像都会变形。为了学到梦寐以求的技法,蔡梅英专门前往苏州刺绣研究所拜师学艺。这在当时是不符合规章制度的,蔡梅英屡次遭到拒绝,但她始终没有放弃。在经过了数次拜访和诚心恳求后,蔡梅英终于拜入著名苏绣大师王祖识老师的门下。




经过专业指导,蔡梅英吸收了前辈们的艺术精髓。在四十余年的实践中,她全身心投入到刺绣中,持之以恒、刻苦钻研,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刺绣艺术风格。同样是虚实乱针绣,蔡梅英的作品能做到形神兼备,针法中透出灵气。对于看似寻常的人物头发,她反复分析丝线的光泽和运针的次序肌理,往往要用几十种颜色去模拟、创造更仿真的光线效果。“绣品见人品”,追求完美、一丝不苟的蔡梅英十指若春风,给每件绣品都带来了盎然的生机。




“刺绣就是修行,必须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一辈子就做一件事,活到老学到老”,蔡梅英把人生看作苏绣,憧憬自己的生活多一笔美好,少一些混乱,多一笔和谐,少一些计较。她坚信,只有一心一意,一针一线,默默俯首耕耘,用灵魂与刺绣对话,才能赋予作品无穷的生命力,让苏绣生生不息地传承下去。


不可不知的中华名绣


湘绣

是以长沙为中心产地的湖南刺绣品的总称。它已经有两千余年历史,主要以纯丝、硬缎、软缎、透明纱、尼纶等为原料,配以各色的丝线、绒线绣制而成。湘绣吸取了苏绣和粤绣的优点,构图严谨,色彩鲜明,强调写实,质朴而优美,形象生动,结构上虚实结合,巧妙地将绘画、刺绣、诗词、书法、金石等中国传统艺术融为一体。


蜀绣

也称“川绣”,是以成都为中心产地的四川刺绣品的总称。蜀绣以软缎和彩丝为主要原料,针法多达百种,具有针法严谨、针脚平齐、变化丰富、形象生动、富有立体感等特点。蜀绣多采用花鸟、走兽、虫鱼和人物等题材,常用“晕针”手法来表现绣物的质感。


粤绣

是广州刺绣(广绣)和潮州刺绣(潮绣)的总称,起源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除丝线、绒线外,粤绣也用孔雀毛、马尾作线。它以布局满、图案繁茂、场面热烈、用色富丽、对比强烈、大红大绿而著称。与其他地区绣工均为女子不同,粤绣的绣工多为男工。


喜欢icemessenger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