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环球地理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霉霉的私藏伦敦狗粮地图

送交者: icemessenger[♂☆★★★SuperMod★★★☆♂] 于 2019-11-11 0:06 已读 619 次  

icemessenger的个人频道

+关注


泰勒·斯威夫特在她的新专辑《Lover》里向全世界撒狗粮,还把主打曲带到了双十一狂欢夜。熟悉霉霉的歌迷们都知道,这个专辑里还有一首写给她英国男友乔·阿尔文的《伦敦男孩》(London Boy),让单身狗柠檬精们酸到不行。

不去白金汉宫,不去大英博物馆,歌中从伦敦西区唱到布里克斯顿,从雨天的黑色计程车唱到酒馆里的英式橄榄球,一路花式虐狗......围绕歌词,网上引发了一场关于这座城市的深情讨论。




1. I saw the dimples first and then I heard the accent——我一眼看见他的酒窝,而后听见他的口音

据全球知名调查公司YouGov发布的在线问卷结果显示,将近40%的美国女性认为英式口音的男性比开美国腔的男生更性感。这种迷之吸引应该不在少数,带着这种想法来到伦敦很容易出现幻觉,就连跟看门大爷问路,都以为自己在同英剧里风度翩翩的公爵对戏。

然而,本地网友们并不这样想,他们反倒觉得爱尔兰南部的口音更迷人。至于伦敦口音嘛,由于多元文化汇聚,其实南腔北调,一定要说什么是真正的伦敦腔,可能东区的考克尼(Cockney) 口音更具代表性,歌星阿黛尔、《两杆大烟枪》中的黑道混混、《窈窕淑女》里街头卖花的奥黛莉·赫本说的都是这种伦敦腔。由于历史上东区是鱼龙混杂之地,直到现在这种口音都跟性感沾不上边,更被英国人列为“最逗比口音”之一。



2. I enjoy walking Camden Market in the afternoon——我爱午后肯顿集市里的闲逛

肯顿地区有大大小小六个集市,可能是伦敦规模最大的露天集市聚集地,每天从早到晚人流攒动,周末市场更是营业到凌晨。这里最早以“另类”、“叛逆”和“复古”著称,现在已成为全世界游客的网红打卡地。




难怪有些伦敦人在网上问:“不懂午后的肯顿市场有啥好秀恩爱的?又挤又吵,到处是山寨设计师T恤和不可描述的商品。”

其实,伦敦还有更多适合牵手闲逛的集市:吃货可以相约伦敦桥附近的博罗市场(Borough Market),铺天盖地的诱人食摊。爱淘二手的可以去波多贝洛市场(Portobello Market),对,就是《诺丁山》里茱莉亚·罗伯茨与休·格兰特的一见钟情地。爱自拍的可以到红砖巷集市(Bricklane),满街的复古店、艺术家和涂鸦。爱凑热闹的一定要去莱斯特广场不远的科芬园(Covent Garden),这里不但有各种淘货小店,更有全伦敦最多的街头杂耍,每天总是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如果时间足够多,还可以去老斯毕特菲尔茨市场(Old Spitalfields Market)吃小吃,去艾菲斯古董市场(Alfies Antique Market)或伯蒙塞旧货市场(Bermondsey Antique Market)淘淘宝 ……



老斯毕特菲尔茨市场


3. Took me back to Highgate, met all of his best mates——带我回到海格特,见见他所有的好哥们儿

海格特位于伦敦北郊,也是老牌富人聚居区,绿树掩映,风景如画,在“霉霉男友的出生地”让它闻名于世前,却鲜有游客踏足。

这里真值得一看的地标,应该是马克思的安魂处:海格特墓地(Highgate Cemetery),那里有他著名的两句话:“全世界的工人们联合起来”, 以及“哲学家不仅要解释这个世界,更要去改变它”。

此地幽深静谧,看过《低俗怪谈》的人一定不陌生。由于维多利亚时期工业高度发展,伦敦成了著名的雾都,充斥各种神秘离奇传说,其中就包括流传至今的“海格特墓地吸血鬼”。现代人当然不会当真,更多地是去寻古猎奇。如果到了海格特,一定要到附近的汉普斯代德荒野公园(Hampstead Heath)转转,那里有伦敦的海拔最高点,可以一览城市天际线。



汉普斯代德荒野公园


4. And now I love high tea, stories from Uni, and the West End——而现在我爱上高茶、你的大学往事,以及伦敦西区

很多人都知道,到伦敦要喝一次英式下午茶,但往往被英文里高茶(high tea)和低茶(low tea)的字面意思所迷惑。

其实前者并非“高级下午茶”,而后者也不是“低阶下午茶”,恰恰相反,“低茶”才是想象中那种对着一层层精美茶点、骨瓷和银餐具,作贵妇状的下午茶。而霉霉爱上的“高茶” ,不知是她误解还是真爱,其实是指工人阶级到家后的晚饭,传统上,他们会用马克杯先喝口热茶。至于高低之分,源于放茶的桌子的高低。

关于大学往事,伦敦供回味的地方太多,帝国理工外的展览路、LSE边上的小酒馆、UCL的华丽穹顶和八角大楼、King’s的图书馆和萨默塞特宫……对拥有40万学生的伦敦来说,这座城市遍布大大小小的校园,也连续多年位居全球最佳求学目的地榜首——当然,也是最贵的之一。

有伦敦网友怼霉霉的歌词说:“要是朋友,就不会带你去伦敦西区玩。” 而我完全不同意这个说法,事实上,只要有朋友来,伦敦西区必去打卡,这里是英国戏剧的代名词,纽约百老汇也无法望其项背。哪个朋友千里迢迢到伦敦来不想看一场音乐剧?更别说这里不远还有查令十字街、特拉法加广场、国家美术馆,还有苏荷和唐人街——哪个中国朋友来,到后来不想吃顿中餐的?



伦敦西区


5. You can find me in the pub, we are watching rugby with his school friends——你会在酒馆找到看英式橄榄球的我,和他的老同学们

酒馆文化、圈子文化以及精英文化,是伦敦乃至整个英国的特色。要和同学、同事联络感情,要结识新朋友,不是在网络上,而是:酒馆见!于是,下班后、天气好的日子、节假日,酒馆几乎人满为患。这么说吧,在伦敦,能把酒馆经营得惨淡也是一种本事,那说明世上没有干不成的事。

酒馆与酒吧(bar)、俱乐部(club)不同,它不但可以喝酒,还供应热气腾腾的好吃的,气氛温暖随意。酒的种类五花八门,如果你搞不懂、也不擅长,那在伦敦酒馆里最保险的做法就是:富乐斯,1品脱!

几乎每个伦敦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私家小酒馆名单,可能是住处边上的,可能是工作附近的,也可能是好友推荐的,而我刚被安利了一家:Brewdog,据说现在又火又时髦,不知是不是霉霉和男友去发糖的。



伦敦人热爱pubbing


6. Show me a gray sky, a rainy cab ride——给我一片灰的天,一场雨中的士之旅

没来过伦敦会以为这里整天下雨,其实是刻板印象,它的好天气要多过雨天,为了证实这种直觉,我特地查了伦敦的年均降雨日是108天。它很少一下一整天,要么下下停停,让躲雨的人有机会赶紧跑路,要么下一会儿就雨过天睛,仿佛什么都没发生。

除非赶时间,普通人不会一下雨就打车,因为出租车费很贵,遇上堵车,计价器数字翻得令人心惊肉跳。伦敦公共交通系统非常发达,地铁是最经济快捷的选择,但它除了看脸,沿途啥也看不到。若时间充裕,我会推荐红色大巴,坐到顶层,看尽一路风景。对了,还推荐你个超级好用的换乘APP:Citymapper。



7. I enjoy nights in Brixton, Shoreditch in the afternoon——我享受布里克斯顿的夜晚,以及肖迪奇的午后时光

布里克斯顿和肖迪奇都是目前伦敦炙手可热的新潮地标,前者位于伦敦东南,后者位于东区,也曾都是三不管地区,街头混混、偷渡客、毒品和犯罪泛滥,低廉的房租还聚集了大批不得志的艺术家。三教九流孕育出多元而生机勃勃的文化和饮食,当旧区改造,热钱涌入,它们迅速脱胎换骨,附庸风雅的中产阶级闻风而来,房价开始一路飙升。

以前,天黑后正经人一般不敢去布里克斯顿混,现在那里愈夜愈美丽,充满设计细节的小餐馆小酒吧、夜店以及独立影院如雨后春笋,O2剧场更是伦敦最具有引领性的摇滚乐Live场。至于肖迪奇,已经今非昔比,不见了帮派,市容正变得越来越精致,满街的涂鸦中藏着价值百万英镑的班克西杰作。

有的网友很皮,故意问:“布里克斯顿和肖迪奇隔这么老远,霉霉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嗯,其实有一辆公车,35路,点到点直达完全不用动脑筋,就是时间久了点,足够睡几觉再做场梦——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肖迪奇街头


8. So please show me Hackney, doesn’t have to be Louis V up on bond Street——所以请带我到哈克尼,不用非得去邦德街上的LV

看得出,霉霉对伦敦东区确实情有独钟。其实哈克尼一带,历史上比现在更风光,自亨利八世时代就被皇家青睐,兴建行宫,由此引发王公贵族跟风,相继到此置业,那时这里走的是优雅路线。而建于18世纪的邦德街,那时连影子还没有。

风水轮流转,二战后,为安置大批涌入的劳工新移民,哈克尼在都铎式、乔治王和维多利亚时期的华屋间,见缝插针造起了经济廉价的水泥房。人以群分,有钱阶层纷纷搬离,这里开始了近一个世纪的自我放飞。

如今哈克尼是“前卫”、“品味”的象征,伦敦小资和文艺青年都喜欢,尤其爱它颓而不废,能从废墟上开出花来的精神。这种心理自由的优越感,绝不是邦德街上的一个LV包可以交换的。



9. You know I love a London boy, I enjoy walking SOHO, drinking in the afternoon——你知道我爱着一个伦敦男孩,我喜欢漫步苏荷,喝喝午后小酒

看过英剧《名姝》的人都懂,19世纪的人是绝不会满世界说他喜欢漫步苏荷——这里当时是伦敦的红灯区!从臭名昭著到现如今伦敦旅游响当当的头牌,从避之不及到趋之若鹜,连霉霉都为之倾倒,苏荷成功转型的背后其实多种原因造就。



苏荷


一来由于它附近剧院林立,房价低廉,许多籍籍无名的演员、作家、编曲借居于此,文化和设计氛围渐盛。二来由于它位于伦敦西区,紧贴金融商业区梅菲尔(Mayfair)和马利波恩(Marylebone),下班后的白领金领们会就近过来喝酒叙旧,餐饮业和娱乐业开始兴起,色情业日渐式微。

来伦敦的中国人很难错过苏荷,因为到唐人街就必到这里。来前最好看看《浴血黑帮》第五季,你会有强烈的时光穿越感。


喜欢icemessenger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