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艺术兴趣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画家】黄胄画出了雄浑气势

送交者: 石壁居士[♂★★★声望勋衔13★★★♂] 于 2020-02-25 11:47 已读 1169 次  

石壁居士的个人频道

+关注
黄胄: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 





康有为在20世纪初曾经向整个画界大声发问:如果让你们画出建章宫千门万户的宏伟气象,画出御林军郊原狩猎时千乘万骑的雄浑气势,试问数百年来所谓的画家名手有谁能做得到吗?



直到一个人的出现,他不仅画出了千家万户的宏伟气象;画出了千乘万骑的雄浑气势;更画出了《洪荒风雪》后神州大地的《飞雪迎春》;画出了炎黄子孙多少年来为之苦苦追寻的《广阔天地》。



他,便是黄胄。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黄胄




(1925.3—1997.4.23)中国画艺术大师,社会活动家,收藏家。



中国第一座大型民办艺术馆——炎黄艺术馆缔造者;中国画研究院、中国工艺美术馆筹建者;黄胄美术基金会设立者。带头捐赠自己书画作品与古代文物、书画收藏。主持具有深远影响的“93科学与艺术研讨会”“95经济与文化研讨会”等若干重要展览及学术活动。黄胄独创性地将速写融入中国画,开启了全新的人物画笔墨范式,拓展了中国画艺术语言。




(1925.3—1997.4.23)中国画艺术大师,社会活动家,收藏家。



中国第一座大型民办艺术馆——炎黄艺术馆缔造者;中国画研究院、中国工艺美术馆筹建者;黄胄美术基金会设立者。带头捐赠自己书画作品与古代文物、书画收藏。主持具有深远影响的“93科学与艺术研讨会”“95经济与文化研讨会”等若干重要展览及学术活动。黄胄独创性地将速写融入中国画,开启了全新的人物画笔墨范式,拓展了中国画艺术语言。



1949年黄胄参军,来到了新疆,新疆各族人民生活成了黄胄绘画的重要题材,为了更好表现沙漠中绿洲上能歌善舞的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豪爽奔放的性情,为了表现祖国的西北边疆之美,他多次到新疆各地深入生活写生作画。



几十年来,他曾与边疆牧民同吃一盆抓饭,同睡一个毡房,结下了深厚友谊。有一次为了画好俩位牧民,他赶了200多里路。因为他与当地牧民情感是那样交融,对当地牧民生活是那样熟悉,所以他笔下表现的一切都很传神、都很可亲和自然。





《丰乐图》



《载歌行》



《草原逐戏》



《塔吉克女教师》

黄胄作画是非常快的。60年代,巨幅作品《藏童上学图》,不到3小时便一气呵成。奔跑起来的马儿英姿飒爽,它身上的鬃毛都要飞起来了,前腿弯曲,好像一道道闪电。小朋友们骑在马背上,用力抓紧马鞍,生怕一不小心就从马背上跌落下来。





《藏童上学图》

1957年创作的国画《洪荒风雪图》,在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荣获金质奖章。



这幅画人物以彩墨速写,用笔恣肆、奔放,有强烈的民俗特征,在风雪中弹琴唱歌,呈现出激昂乐观的精神状态,骆驼亦为画面主角,其皮毛的质感刻画细腻,棕色的浑厚身躯成为白色酷寒中的一道风景线。



构思得之于黄胄在青藏公路行程中的切身感受,当时他和同伴们在大戈壁滩艰难跋涉一个星期,不见人烟,突然,远处传来驼铃声,使他们精神为之一振。一队地质队员迎面而来,这个意外惊喜令人永生难忘,从而有了画作的基调。很多年后他依然时常回忆起这个瞬间:“我敢于画画,主要是在生活中摸爬滚打。”





《洪荒风雪》

黄胄遵循“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长期深入生活,勤奋作画上万幅,画稿是以麻袋来计算的,这在整个中国画史上也是少有的。他说过这样的话:“学画也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守是守不住的,一定要攻”。“必攻不守”的根本前提是持之以恒的勤奋。





《谈心》



《松鹰》



《水仙》

当然他的“攻”有坚实“守”的基础。他在向生活学习的同时,也在向传统学,向历代名作、历代大师学。唐宋画作的严谨法度和生活情趣、元人画作的深邃意境和笔墨趣味、明清诸家的率性之意和鲜明个性,甚至民间作品、出土文物的浑朴之风都给黄胄以启迪。



黄胄作品欣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喜欢石壁居士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