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岁的985硕士夫妻双双失业,每月20000元的开销无法挣来,连1000元都拿不出来!
2025-02-16 17:44 来源: 雾岛看日 发布于:浙江省学历曾是多少人心中“鲤鱼跃龙门”的希望。
然而,37岁的王女士和她的丈夫,两位985高校硕士,却用他们的经历狠狠地打破了这个“学历=成功”的神话。
一场突如其来的裁员,让这对高学历夫妻瞬间跌入了人生的至暗时刻。每月20000元的开销无法挣来,连1000元都拿不出来!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01
事实细节
37岁985硕士毕业的男子在网上吐槽,现在他和妻子二人双双失业在家,被每个月两万多块的家庭开销狠狠打脸。
他感叹他身为一个Ai总监,在公司干了8年,没想到他也会被辞退被裁员,而且他才37岁,他说他年纪也不大啊。
主要是因为当时趁着工资高,他买了一个600多万的房子,和亲戚借了十几万,现在房子价值跌了,卖出去400万都没人要。
02
每天都在焦虑中度过
找工作,成了37岁王女士和她的丈夫生活的全部。
简历投出去无数份,面试也参加了不少,但结果却并不理想。
他们每天都在焦虑中度过。
年龄、行业变化、市场竞争激烈,这些都成了他们求职路上的绊脚石。
这对夫妻的困境不仅仅是失业那么简单。他们的生活开支早已固定,上有老、下有小,责任重大。
每月需要偿还近1.5万元的房贷。孩子的学费和课外辅导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更是让他们感到力不从心。
两位老人年事已高,身体状况不佳,需要更多的医疗和生活照顾。
03
中年失业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
王女士和丈夫的经历并非个例。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中年失业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
许多拥有高学历的人在职场中逐渐失去竞争力,尤其是在互联网行业快速迭代的今天,年龄、家庭责任等因素都成为了职场中的“枷锁”。
中年失业问题的根源与社会结构性矛盾密切相关。
企业普遍存在35岁年龄歧视现象,将中年求职者视为"体力不足、学习能力弱"的代名词,更倾向选择薪资成本更低的年轻人。
技术快速迭代导致传统技能贬值,即便中年人主动学习新知识,企业也往往缺乏培养耐心,要求"即插即用"的用人标准。
经济环境波动引发的行业洗牌,使得原本稳定的职业轨迹被打破,许多行业缩短了人才需求周期,加剧了中年群体的职场脆弱性。
中年失业者往往面临家庭责任、经济负担与心理危机的三重考验。
作为家庭经济支柱,失业可能导致房贷断供、子女教育中断等连锁反应,储蓄消耗速度远超预期。
职场年龄歧视使得再就业竞争力下降,即便具备丰富经验,企业仍担忧其创新能力不足。
长期失业容易引发自我价值怀疑,部分群体出现抑郁倾向,形成心理创伤与就业障碍的恶性循环。
04
主动构建复合型能力体系成为关键
王女士和丈夫的故事让人深思。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学历虽然重要,但绝非“万能钥匙”。
每个人都需要未雨绸缪,为自己构建多元化的“安全网”。
通过持续学习掌握跨界技能(如传统行业+数字化能力),参与行业认证培训更新知识结构,能有效拓宽职业选择面。
转变就业观念,从追求职位晋升转向价值创造,可考虑自由职业、知识付费等灵活就业模式。
利用行业人脉资源孵化轻资产创业项目,例如供应链服务、专业咨询等领域,将经验转化为商业价值。
完善中年群体职业过渡机制至关重要。
政府需加强职业再生计划,提供针对性技能补贴和创业扶持,建立年龄友好型企业认证制度。
企业应开发"导师型"岗位,将中年员工经验转化为培训资源,建立阶梯式技能更新体系。
社会组织可搭建跨行业交流平台,促进经验共享与资源对接,帮助中年群体完成职业生态位的重新定位。
对于那些正在为生活奔波的年轻人,或许可以从中汲取一些教训:不要将所有希望寄托在学历或高薪上,更要未雨绸缪,增强自己的抗风险能力。毕竟,生活中的意外和危机,远比我们想象的更难以预料。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