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和气生财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民国的一块大洋,相当于现在多少钱?鲁迅一年的工资能买一套房

送交者: 桂花酒[♂★★★和气生财★★★♂] 于 2021-01-16 17:28 已读 419 次  

桂花酒的个人频道

+关注


2021-01-15 14:14 来源:历史无悔

原标题:民国的一块大洋,相当于现在多少钱?鲁迅一年的工资能买一套房


货币在流通的过程中和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价值的不断变化的。比如说现在我们几千几百元,也不过是购买一些生活用品或一些普通的家居用品,而在二三十年前,可能就是一户人家半年甚至一年的收入了。


有时候我们在看电视剧或者一些书籍的时候也会好奇,在古代的“银两”、“铜钱”到底代表了多少钱呢?而在民国时期,货币的单位是“大洋”,又叫做银圆,也有叫银元的。它的购买力又是如何呢,跟我们现在相比是怎么样的呢?


大洋的诞生:源于社会变迁

一个国家在没有统一的时候,一般也正是各类文化交际,各种不同思想理论碰撞之际,甚至在同一个地区,还有不同的律法条理,而货币的种类不尽相同自然也是正常的。民国时期流通的大洋,其实早就在明朝万历年间就开始流入中国,一直到清朝光绪年间,大洋才被广泛运用。



民国之前,市场上流通着各种各样的货币,而最常见的就是“袁大头”,“孙大头”、“鹰洋”、“龙洋”这四种,他们在市面上占了大头。


清朝灭亡之后,中国民国成立,袁世凯在1912年出任中华民国的大总统。为了巩固统治地位,也为了减轻铸币的压力,袁世凯决定统一货币。


新的货币背后印制了袁世凯的头像,于是被称为“袁大头”。统一之后的大洋,因为有规范的标准,容易识别,生活中使用很方便,很快就流通了起来。


展开全文

从这个时候开始,大洋就被广泛运用了。用我们如今的眼光来看,其实大洋是那个时代独特的象征,浓缩着那个时代的兴衰故事。


货币价值的变迁:见证历史

虽然是统一货币了,但是大洋在民国不同时期的购买力是不一样的,甚至在同一时候,在不同的地区的购买力也不一样。中国地大物博,在消息流通远没有现在发达的民国时期,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100个大洋的重量有73两,基本上是没有人随身携带很多大洋的。当时物资也较为匮乏,人民的生活水平并不太高,需要花费的主要也是为了解决衣食问题。那么,一块大洋能买到什么东西呢,在不同时候不同地区,都是不一样的。


1912年的北京,一块大洋就能买到60斤的大米,折算成现在的物价,大概也就等于300元左右,而到了30年代初,一块大洋只能买到25斤的大米。



到了30年代末,如果是在成都,一个大洋就只能买到16斤的大米,或者能买到5斤的猪肉。物价上涨的速度非常快,短短30年间,一块大洋能买到的东西越来越少了。


这其中有经济发展变迁的原因,或许也是因为当时战争频发,人们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粮食和工业生产能力也并不稳定,资本家趁乱谋取利益,人民的生活水平自然也比较低。


大洋的购买力:体现人民生活水平

从大洋购买力的变化来看,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受时代潮流变迁的影响非常大。而对于当时社会地位比较高,收入较为稳定增长的人来说又是怎么样的呢?这些我们可以从很多文学大家的记录或者文学作品中窥得一二。


民国时期正是各流派文学蓬勃发展的时候,当时社会重视教育,从事文化、知识传播行业的人不仅受到大家的尊重和欢迎,在文学创作或教书育人时,能获取的收入也颇高,算得上是中产以上的收入了。



以鲁迅先生为例,1919年的时候,他一年的收入有3500大洋,在当时可以买下一套房子,放到如今那怎么也是几百万了吧。鲁迅先生是在1936年逝世的,在他逝世之前,他的年收入就已经达到了15000块大洋。


鲁迅是文学大师,当时社会地位高,又能力出众,除了在各大高校担任老师,还有不少稿费收入、版权费收入,其他普通的从业者自然是没有这么优厚的条件的,当然他们的收入也绝对不会太差。一般的教师、作家等,收入也可以达到100到200大洋这样的水平。


从事文化教育行业的毕竟还是少数,更多的普通老百姓,都是农民、工人或者从事服务行业的店员,他们的收入一般也只有10-20大洋,只能说是勉强度日了。那么,对于从事商业的人来说,他们的经济状况又是如何呢?



现在上海知名的锦江饭店,在民国时期,叫做“锦江小餐”,当时租下一个店面来开餐馆,需要2000大洋,也就是说1万大洋,在当时可以开5家餐馆。


当然,餐馆的运营成本、费用还是非常高的,并不能单以铺面租金来衡量,并且以当时的生活水平之低,餐馆这一类消费享受的地方,也只有中上层阶级的人消费得起,普通老百姓平时当时是不会去的,一万大洋对普通人来说,已经是一笔巨款,可以让自己过上很好的生活了。


大洋流通的时候,也是社会阶层迅速更迭变换的时代,所以在短短的几十年,大洋的价值和购买力也有了迅速的变化,如果不是生活在那个时代,仅仅用我们如今的眼光来看待,实在很难推测出当时的货币购买力,只能从文学记录和影视记录中,了解到那时候人民生活的片段的信息。



要了解历史,是需要从方方面面着手的。不管是文化风俗、文献书籍,还是法律政策,或者是对外交流、商业情况、货币价值,甚至是饮食习惯、语言习惯,都是我们了解历史很好的切入角度。


例如从大洋的使用变化中,我们也了解到了当时的文化和人民的生活情况,对比起来我们如今的生活安稳幸福,实在值得庆幸。


民国时期出过许多名家、文人,有许多精彩绝伦的故事,其中错综复杂的关系也非常值得我们去探索研究,这其实也是属于那个时代的独特的耐人寻味的故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喜欢桂花酒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