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情感笔记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田坦:上海“名媛”莫把社交当“秀场”

送交者: hgao[♂☆★★★★声望勋衔19★★★★☆♂] 于 2020-10-23 11:46 已读 1835 次  

hgao的个人频道

+关注
2020-10-23 11:06


网络图


作者:田坦


近期,上海名媛群成为大家群嘲的对象,各种花式操作亮瞎你的眼。6个人拼双人套餐,每人摊85元,就能拥有丽思卡尔顿的下午茶。只要拉40个人,每人出125元,就能享受5000一晚的顶级酒店……至于租爱玛士、保时捷更是家常便饭。这样的名媛,如何能不被群嘲?


在拜金主义思潮的影响下,绝大多数女性首先是把自己当成了一件物品,然后不遗余力甚至是不择手段的想要把自己“表现”出自己很值钱的样子,他们仅仅是对自己单纯的包装,就像一块石头,它到底是成为和氏璧还是仅仅是一块石头,是需要经过无限的打磨的,现在这块石头却想通过各种高端的包装把自己伪造成一块玉石。


好像很多人把这个逻辑搞反了,以为自己有这些高端的东西就成为上层人士了,其实是那些人上人恰好有这些东西而已。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你能想象有钱人的快乐吗?不,有钱人的快乐你根本想象不到。根本处在两个阶层,有钱人的快乐你根本想象不到,谁会把自己日常生活中无足轻重的东西整天拍照发朋友圈呢?


名媛,不是物质的奴隶,为了金钱连自己身体都可以出卖的真的不配,外围才是他们原本的称呼。而名媛,可不管是家世还是气质、文学素养都是一般人不比拟。在清代,如果仅凭名气和颜值,是不足以成为“名媛”的;而民国时期的“名媛”已不刻意强调外表,而重视身份、地位和才学;离我们最近的二十世纪末,“名媛”的概念在社会变迁的激流中再次有了新的内涵。如果说过去的名媛出身不错、才学尚佳、气质脱俗便可引人注目,那么后来的名媛还需要对社会做出些许贡献方能“出圈”。


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名媛”的文学素养可谓“文彩承殊渥,流传必绝伦”。不止于此,民国时期的名媛们除了有才气,还有英气和韧性。很多词不应该失去原本的意义,而现在“名媛”也变成了高配版并夕夕。


美人在骨不在皮,名媛在于审美品位和对生活的态度,这些都会随着时间沉淀为“气质”。或许出身无法选择,但人生可以;美貌或许敌不过时间,但气质可以。不是身材与颜值俱佳,但一定有不凡的气质与精致的内在。或许不必出身显赫或家财万贯,但一定有足够的学识滋养与独立的精神品格。自古以来,回看每一帧历史影像,名媛总是才情翩翩、优雅含蓄。她们在世俗漫步,于觥筹交错中阅人生百味,于激流变革中持自身姿态;她们向世人走去,在殿堂街市中留下丽影芳名,在历史脉搏中注入清雅生命。名媛,之所以名,是在于媛,却不止于媛。

喜欢hgao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