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情感笔记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如何改变习惯

送交者: anran108[☆品衔R3☆] 于 2020-10-22 11:24 已读 611 次  

anran108的个人频道

+关注

如何改变习惯

习惯及其伴随而来的能量趋势,造就了我们的生活。从早到晚,每个人都养成了一套自己例行的习惯,而其中大多数,我们会毫不多想就去做了。每逢新年我们总会决心改掉某些习惯,然而每年也面临许多挫败。人人都知道,想增进身体健康就必须彻底革新生活方式,包括饮食、运动、睡眠、呼吸、情绪和思考方式。

但究竟什么是习惯?习惯真的能改变吗?其实改变习惯比想像中更容易。在谈改变习惯之前,在此先厘清一些观念。

 并非所有习惯都不好

每个人都有不只一、两个,而是成千上万个习惯!我们所做的每件事都是某种习惯的呈现,生活原本就是多种习惯的表相。

根据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Prof. William James)的定义,“习惯只是大脑释放电波时,创建的一条新路径,尔后发生的刺激便很容易地循此路径。”《世纪大辞典(Century Dictionary)》对习惯的定义则是,“一种自然、不随意、本能而不自觉的行为模式。”心理学家高迪(Gordy)认为习惯是:“在类似情境下,我们身心的任何动作,每一次都比过去更能轻易地表现出来。”

习惯会将所有动作减化至最简单的状态,因此可以节省能量;习惯能使动作正确且精准,因此能帮助培养技能;习惯能帮助建立所有动作的进行顺序,使动作简单化,避免疲劳。

简而言之,习惯就是一种我们一再重复的行动,一种常被运用的行为!

那什么是坏习惯?坏习惯就是在当下对我们不利的习惯。许多坏习惯是不知不觉中再三重复所养成的小动作,从皮笑肉不笑、想吃垃圾食物,乃至抖动、讥笑、不良的姿势等等肌肉与神经上的习性,都是从小不断累积的举动,只是现在不再对我们有益,所以必须去除罢了。一旦了解,就可以立即消除我们心中因坏习惯而来的罪恶感。

所谓的坏习惯,只是过去养成的无害习惯,当时自有其存在的理由,但对现在已了无帮助。因为如此,我们根本不需要将坏习惯视为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毁除的污点,也不应该让自己与之奋战不休,到头来还是除不掉。

事实上,在数以百万的习惯中,绝大多数都是能帮助生存、良好且必要的习惯,坏习惯是少之又少。而且好习惯蕴藏的力量,要比坏习惯的力量大上数百万倍。不妨运用创建好习惯的原理,培养更多容易重复使用的好习惯,来取代这些极少数的恶习。习惯本身是一种“常被使用的行为”,所以想改变习惯,光靠思想是做不到的,还得从行为下手才行。只有经由培养新的好习惯,才能改变坏习惯!但是,习惯真的这么容易改变吗?

想改变习惯,就必须对它有崭新的认知和平衡的心态。了解与面对习惯,需要平衡的心态,就这么简单。这种崭新而平衡的心态能用在所有习惯上。举已成为我们生活一部份的科技产品为例,从学习手写、打字、用电脑、上网、手机等等,从来不需要痛下决心,也不需要神力加持就简单地做到了,我们甚至没有丝毫停顿去思考要废除旧习惯。只是简单地做着这些事,让它成为生活的一部份,如此而己。

总结而言,只要从事新行动,停止思考旧习惯,习惯很容易就改变了。当焦点转移到新的行动时,不知不觉中,我们就接受了新的改变,也就是在这种情形下新的平衡心态介入。我们不必以自责或以道德标准来批判这些坏习惯,相反地,把它们视为不再具有其方便效益了,只要继之以新的行为,坏习惯就会被改变了。

不过,真实生活中,我们似乎都在反其道而行;为少数的坏习惯困扰,忽视了自己绝大多数的好习惯。总是盯着少数的不完美,而无法欢庆身为人本身就是完美的这个事实。我们让自己的生命沉浸在偏执和苦恼中,却忘了赞美整体完美的一面。只担心少数几个坏习惯,却对我们众多的美德、成长和改变的潜力没有信心。总是被自己的不安全感压得喘不过气来,导致生活失衡,而不去了解与生俱来的成长和学习之真实力量。

说得更明白些,要改变习惯时,需要了解习惯本身就是一种常被使用的行为;不再去想我们要革除的习惯,而是以行动创建新习惯。

  人人都有改变习惯的力量

改变的力量是人人与生俱来的能力,事实上,它正是使我们进化的最大动力,让我们能不断适应环境变迁。我们天生就具有改变习惯的能力,不只是与生俱来,还是亿万年来有人类就有的能力。这种固有能力,让我们和百万年前的祖先一样,一直都能改变。神经科学家的研究清楚指出,大多数时间人类只使用了大脑的一小部份;同时,即使是成年动物或人类,还是会发展出各式各样新的神经传导路径,证明了这方面的潜力是无限的。无论年龄多大都不需要任何修补。神经科学家已经把这种脑细胞具有进行改变而形成新路径的能力称为“神经系统可塑性”。

通常,无法戒掉怀习惯只是因为我们无法意识到与生俱来的改变力量,也没有认知到好习惯的力量足以盖过少数的坏习惯。要理解我们会不断成长、拥有无限潜能,必须具备相当的心理成熟度,对生命抱持平衡的态度。当我们内在成长潜能的信念与希望够坚定,我们自然就有信心,能透过新行动来改变习惯。一旦有了这层新认识,生命就会开始多彩多姿,所有可能性也将展开。我们将不再受层层限制和偏见束缚,明确了解自己就有改变的力量。

  习惯并非来自思想

改变习惯的最大阻碍之一,就是误以为习惯来自思想,以为改变习惯必须先改变导致习惯的思考方式。让我们先停下来,观察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所有习惯。习惯只是经常被使用的行为,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习惯甚至不是经由思想而产生,许多习惯只是不断重复的动作,前后不必然需要经过思考过程。它可能只是某些外在环境的变化就被触发。

举例来说,一位患者总是在闻到某种味道时会搔搔头,几秒后把脚抖两下,但他并没有想做这些动作,启动这些行为的并不是他的心智。从这个简单的例子可以很清楚地知道,无论思想或决心的力量有多强,习惯不能单靠意志力来改变。

这道理虽然简单,却和今日多数心理学家对改变的认知相佐。许多专家建议,运用强大意志力来改变习惯,强大的改变决心,加上恒心、毅力不断练习,直至新习惯落实为止。很明显,如果这种建议可行,那么我们应该可以不藉外力免于一切恶习。可惜,大多数人都做不到这一点。单只是“心想”,未必足以改变习惯。

   轻松改变习惯的新心理基础

虽然心理力量仍不足以改变习惯,但能起辅助功用。前面介绍过要达到情绪和精神的平衡,必须认知到自身的改变力量,而此力量来自于着眼新行为,而非思考旧习惯。同样的,新习惯也可以透过心理程序的辅助来形成。心理程序包括三项原则:

(1)只思考相异之处,而非其相同之处。

(2)多想想众多好习惯,而非挂念少数的几个坏习惯。 

(3)多想像我们想做的,而不是不想要做的。

为何第一项原则是“只思考相异之处,而非其相同之处”呢?如果我们只想到雷同处,很容易裹足不前。每个人都有参加聚会或开会的经验,如果我们的直觉反应是:“唉,这些都是老套,我实在很讨厌这样,简直是浪费时间。”这么一来,我们往往就会退缩,也许就错过一个认识新朋友或自我成长的绝佳机会。假设我们是农人或机械设计者,若只思考最终产品或生产过程中的相似处,我们就会对改善未来裹足不前了。因此,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唯有思考差异才能进步。可以说,思考相似处让我们停留在过去,而思考相异处令我们走进未来。

那如何运用这道理在习惯上呢?前面说过,思考相似的事物让我们停驻在过去,而习惯是一种从以前到现在不断重复的行为。所以,习惯可以说是一种行为上不断重复的类似动作。当我们思考相似的事物时,事实上只是想到习惯。我们必须思考相异处才能改变,这比我们所知道的要容易得多。事实上,这是我们每天不知不觉中正在做的;当我们盼望一个新事物、新情境,也就是盼望改变时,我们就已经在思考差异性了。

一旦思考固定在某个习惯上,愈想着怎么去改它,事实上我们就与习惯黏得愈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在思考相似性。相反地,愈少去想旧习惯,多想欲创建的新习惯,就能愈快有效革除旧习。

第二项原则是“多想想众多好习惯”,重点在于改变对好习惯与坏习惯的观点。把重心放在拥有的众多好习惯上,停止对少数坏习惯的执着。若不是因为好习惯远多过坏习惯,我们根本就无法生存了。常忆及自身拥有的诸多善习,便能将我们带回到情绪和精神上的平衡,让我们顿然意识到,每个人内在都有如此奇妙的成长力量。

常想着要戒掉坏习惯,事实上只会使它更壮大。若反过来把重心放在天生的好习惯上,我们当下便可感受到自我完整以及精神平衡。不仅能淡化坏习惯的影响力,也终将使它自行消失。如果我们能不断地练习,不断地将念头放在成千上万的好习惯上,深切地去体会感恩与感激,我们的生命也将截然不同,而这个转型全是来自正向的改变,而非计较如何戒除的少数坏习惯。

上述的第三项原则就是“多想像我们想做的,而不是不想要做的”。想想出生以来所养成的种种习惯,没有一项是费力形成的,全都是自然养成。只有在我们为少数坏习惯的影响所苦时,才意识到内在的冲突。冲突愈深,习惯就愈难改,甚至连我们以新习惯取代旧习惯的动机,都会被错置。假如形成新习惯的目的,只为了摆脱旧习,那么这种想法反而会成为改变的最大障碍。

每天找一个安静的角落,花几分钟时间想像自己做新习惯的动作。之所以要如此想像,并不是为了摆脱旧习惯,而是为了创建起新习惯。在过程中,忘了旧习、集中注意力于祈愿转变的结果。当旧习惯浮现时,试着抛弃或不理它。比起许多已经拥有的好习惯,坏习惯太没价值了,我们应该将自己的想像力导向希望拥有的新习惯上。

这项简单的练习将彻底改变我们的生命,让我们从被动地接受无法控制的各种影响力,走向充满机会和潜能的积极生命。只要能持之以恒这样做,没有什么事办不到。在想像自己正在从事新习惯时,整个人也从旧习惯的束缚中解脱,感觉就像是重生一样,心灵上拥有了这个新行为的印象后,我们就可以改变生活中的任何事情!

  享受改变

以下用简单的例子来说明。约翰和许多亚洲人一样,他从小就感染了B型肝炎。他的病况已经到了肝脏慢性衰竭的地步,一开始是脂肪肝,然后纤维化、严重肝硬化、肝衰竭,自然疗法医师劝他改采生机饮食并减少食用肉品。这对约翰简直是晴天霹雳,他向来热爱速食,喜欢大块吃肉,即使他知道应该彻底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但就是没法子下定决心。

某一天医师告诉他,不要再去想什么改变饮食的事,也不用去压抑对吃肉的欲望,尽量学着去习惯生菜沙拉这类菜单就可以了。约翰第二天就照办。他发现原来新鲜蔬菜可以变出那么多料理,而且还可以加上各种天然调味料,让菜肴更可口,他开始想像每天调制食物是多么开心的事。改变饮食习惯不再有任何困难了,反而让每天尝试新鲜之事成为一件享受的经验。约翰不但很快地改变饮食习惯,也得到了健康,更成为营养疗法的专业讲师,还写书大谈生机饮食对健康的好处。

总而言之,我们应避免压抑旧习惯,与其去想与过去有何相似,不如想或许有新的变化、机会或不同的发现,这就是轻松改变旧习惯的心理基础:多想像想做的事,而非我们想停止的事。

--摘自《真原医》


贴主:anran108于2020_10_22 11:27:51编辑
喜欢anran108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