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家居百科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不再隐秘的粤北瑶寨

送交者: 炫笔伏逼[♂☆★★★不闻风知★★★☆♂] 于 2020-09-10 20:18 已读 186 次  

炫笔伏逼的个人频道

+关注


+关注


2010年,深山里的瑶寨,大坪村


中国南部,北纬24.17度线上,


自东向西有广东的乳源、连南、连山、


湖南的江华、


广西的富川、恭城、金秀等瑶族自治县,


群聚着90多万 瑶族同胞。


相传隋唐年间,


瑶人祖先因战乱南迁,


到达粤北连州,


在黄埂(今涡水)建寨定居。


一直到本世纪初,


族群的文化传袭和相对封闭的生存环境,


一系列特有的 生活习俗得以保留。



2010年,油岭村


撰文、摄影:梁厚祥



2011年,花山岭


(滑动下图,查看花山岭全景)





狂欢中的祭祀——耍歌堂


以汉字的通俗理解,用“耍”字来描述祭祀活动,没亲历其景者肯定不敢恭维。“ 耍歌堂”不是单纯的歌舞娱乐,它是瑶山的 大型祭祀活动,尤其盛行于排瑶居住地区,以粤北瑶山为著。



仪式前的热闹


与别族不同的是, 瑶族将严肃的祭祀与轻松的歌舞融合起来,成为本民族最具特色的文化标签,使其长盛不衰,瑶民族的文化特质以这种形式传承下来。2006年,瑶族耍歌堂被国务院录定为“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拂晓的牛角号,耍歌堂揭开序幕


耍歌堂其实是瑶山“盘王节”的主要活动。盘王节源于瑶族人对先祖的缅怀和纪念。传说,瑶族的始祖盘瓠在农历十月十六这一天,因狩猎,被一羚羊抵下山崖身亡。盘瓠的子女追杀羚羊,剥其皮制成鼓,击鼓以祭盘王。以后每年农历十月十六,天下瑶人都于这一天举行祭祀活动。



歌堂队伍出寨


耍歌堂当日,瑶寨里一片喜庆气氛, 各寨人马绕峡谷、越山梁,浩浩荡荡于山谷间向黄连埂集结,长鼓声、牛角号声、唢呐声、铳炮声使整个黄埂在欢乐中沸腾。人人兴高彩烈,寨子里宰牛杀猪,醸糯米酒,蒸糍粑……比汉族人的春节还浓烈。这一天,瑶山人全穿上鲜艳的节日盛装,脸上全挂满笑容……现在七八十岁的老人回忆起来依然手舞足蹈。



花伞队进歌堂坪


只是时至今日,


“耍歌堂”越来越多的是“耍”给游客看,


传统的活动则渐行渐远了。



起堂歌


没有新郎的婚礼


瑶族人的另一件极喜之事,


便是 婚礼



婶姆们为新娘子精心装扮。


因为 先有出嫁后有迎娶,瑶家的婚礼一般从女家起,十分热闹。新娘的房间里,伯母,婶娘,嫂子等三四个人正为新娘打扮新装。新娘则坐在床沿上,听由伯姆婶娘嫂子们摆布,她的心思好像不在装扮上,愣愣的,脸上罩几分忧戚愁云。大概是离家的愁绪因出门时间越来越近而越来越浓了,作为离开娘家的时间标志,此时的心情就全写在了脸上。



迈出家门,悲喜交集,与早守候在门口的老父亲含泪告别。


“新娘出门——”


随后,新娘从屋里出来,不紧不慢地向新郎家走去,不能赶,一赶路人家就会说:“她咋急着到夫家,猴急了?”



送新娘的队伍从寨子浩浩荡荡出发。


到了新郎家所在的村寨,新年和陪嫁的队伍等待着新郎家到时辰前来接。等伯母婶娘嫂子等来接新娘,将新娘浑身的装束都换成了自家准备的。按习俗,只有彻头彻尾换上夫家的穿戴才算是新郎家的人。



陪嫁娘们在路边将新娘在娘家装扮的头饰卸掉。


新郎早已在路口等候,迎娶的队伍一到,他往肩上扛起一对像征建立新家的大毛竹,领头往家里走,到了家门口,新郎把毛竹一卸肩,当即不辞而别,快步急走地在众人的视线中消失,这一走就是两天,两天内不回家。这是瑶家婚礼的独特之处—— 没有新郎的婚礼。沒有同拜天地,没有同拜父母高堂,没有洞房花烛闹新房,新娘在新房里和自己的嫂子婶娘度过新婚之夜。



按瑶家传统习俗,新婚之日,新郎三天不能在家。



新娘就和自己的嫂子、婶娘在新房里呆着。


黄昏,新郎家的婚宴开始,瑶寨人家的婚宴全热闹在吃喝之中,用盆盛菜,用碗喝酒,大韭菜煑水豆腐,猪杂炒切粉等传统菜式让瑶山人喝得脸红耳热,月上中天。


不被忌讳的丧葬


大多数人对死亡讳莫如深,


然而瑶家人见了棺材也不会流泪


—— 这是一个对死毫不忌讳的民族。


在瑶山穿行,经常会看见在瑶族人家土廊的当眼处,就摆着空棺木,漆得红红的,甚至齐刷刷的一字儿摆开两三副,令初进寨者触目惊心。上了年纪的瑶山老人时不时抚摸拍打自己的棺木,向人玄耀木材的质料坚实。更有甚者,会经常进棺材躺个一朝半宿,心里踏实。



逝者的遗体端坐在椅子上,抬到厅堂里供亲朋吊唁。


凡在家里去世的瑶家人,人死之后,家里子女就到平时挑水的地方舀回半盆水为死者沐浴。为其穿戴整齐后再搬到大木椅上用白布条绑扎固定。最后,抬起木椅,把遗体安坐在堂屋,此时的死者,衣冠整齐安然端坐厅堂之上,让亲朋戚友凭吊。



村里的长老和先生公等,会日夜在灵堂守候。


是夜,请先生公到灵堂诵经打斋,遗体停放到第二天就出殡,寨里男女老少都会自动前来送葬。送葬队伍到墓地后的最后一道仪式,是死者尸身要由其子如背生人一般背着,轻轻放进棺材里,再盖棺放进墓穴。有子背着进棺材,是天伦圆满,无子背进棺材,则由其他亲人抬进棺,为无子送终,为瑶家人终生憾事。



逝者端坐木椅之上,并不知晓家人的莫大悲痛。


葬后,孝子孝女每天到坟头送饭,还要陪逝去的亲人吃饭,七天之内,天天如此。


很多瑶家习俗都随斗转星移或湮灭或变样了,


唯独这丧葬习俗至今尚基本存留着,


却也比旧时的简约多了。



2008年,大掌村。


瑶山,


本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


而现在,


水泥路已经通到每个乡镇、每个村寨。


站在高处的寨顶眺望,


弯弯曲曲盘旋的环山公路在山林间时隐时现,


蔚为壮观。



2012年,油岭


这条公路,


打开了世界与瑶山的通道,


瑶山人也由公路走向广阔的世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987OVYXTyo

坛主:sky9于2020_09_10 20:34:55编辑

喜欢炫笔伏逼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