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艺术兴趣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秋山远声——明代蓝瑛《秋亭诗思图》赏析

送交者: 炫笔伏逼[♂☆★★★不闻风知★★★☆♂] 于 2022-09-28 22:33 已读 2022 次 1赞  

炫笔伏逼的个人频道

+关注

秋山远声——明代蓝瑛《秋亭诗思图》赏析


秋天色彩斑澜、秋高气爽,大自然丰富的景色,催发人们既忙于收获,也乐于进行户外享受。宋代诗人张耒在《秋感》中说:“秋山多远声,日暮尤百态”。这个远声寓意颇深,其远者可指大自然中的色泽陶醉、风鸣雨声,近者可以比喻观景者的赞叹或者心动。总之,秋天可以续写许多故事,更有可能让诗人与画家浮想联翩……


明代著名画家蓝瑛《秋亭诗思图》,就是这样一幅具有诗情画意的作品。该作品绢本立轴、设色,169.3×51.8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是一幅流传有序描绘秋景的珍品。



明 蓝瑛 秋亭诗思图 169.3×51.8cm 绢本设色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蓝瑛(1585-1666?),字田叔,号蜨叟、石头陀,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浙派后期代表画家之一。画风近师董其昌、沈周,上接黄公望、倪瓒、王蒙等,善画山水,兼工人物、花鸟,而山水师法黄公望、董其昌最为致力。《秋亭诗思图》虽然不是他的代表作,但其中画法仍然隐约可见黄、董二位的影响!


秋天,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中,它有热烈欣喜也有婉约怜惜的不同形态,从而构成了它在中国文化历史中多彩的记述。然而,我们欣赏《秋亭诗思图》时,还发现其独特的立意,因为画中并没有直接表露欣喜或抑郁,而对秋山秋景的描写也未直接用诗来显示;坐在草亭中的人作了何诗和产生何种思考?都留给了读者,这个空间恰恰是作品构设意境的高明之处!


唐代王维在论述作品时提出:“观者先看气象,后辨清浊”;宋代画家郭若虚认为:“笔周意内,画尽意在”;明代顾凝远说:“气韵或在境中,或在境外”。对此图的气象、画意如何窥见呢?


作为视觉艺术的图像,自然应该有图有像才能引导读者沿着作者的思考进入画面。《秋亭诗思图》的前景以亭为主,草亭跨溪而建,一位高士坐在亭内凝视远山,树叶轻抖与流水声音相伴;几株大树立于洞石前;中景峦头重叠,瀑布从左侧高处飞挂于崖,似能听到喧哗之声;山顶暂趋平缓,山石左竖右横巧妙变化;最远的山依稀可见。秋景的特色贯穿在树、石、亭、水与山的体貌塑造上。作品气象上有董其昌之平实,用笔特点具倪瓒之遒劲,画意显现有黄公望之遗风。


蓝瑛《秋亭诗思图》笔下呈现的秋景,体现了中国绘画在审美的同时自然渗入的教化,让人们在领略大自然生动风貌之际,对自然与人生进行思考、作更深入的解答。

喜欢炫笔伏逼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